APP下载

着眼于初高中衔接的初中数学教学新思考

2023-10-17曾灵琳

今天 2023年18期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内容

曾灵琳

(赣州市文清实验学校 江西 赣州 341000)

引言

在学生进入到高中学校之后,其在学习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程的难度均有所提升,教学模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均面临较大的升学考试压力,均使得学生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来适应高中生活。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涉及到的内容更多且难度更大,抽象性的内容占比不断增加,更加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为提升学生的数学适应能力,便于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上的变化,教师也需深度分析初中数学以及高中数学内容,制定出衔接教学计划,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1.初高中数学在教学上的差异性

1.1 教学内容存在变化

在初中以及高中的教学中,数学均是其中的重点学科,更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学科。从初中以及高中数学上的差异性来看,其在教学内容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具体表现来看,初中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在知识的起点高度上较低,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生活阅历可直观了解大多数的知识,在教学内容上较为通俗易懂,并且题型的类型较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低。而高中数学在知识点的抽象性上更强,涉及到的变量以及字母较多,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从高中数学的本质来看,其属于数学的拓展与延伸,在知识含量上更高,数学语言的抽象性更强,均给学生的适应与学习造成较大的影响[1]。

与此同时,尽管在新课改实施之后,初中数学以及高中数学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整体难度相较于从前来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初中数学的调整内容更多,其难度下降的幅度更大,部分内容在讲解上较为浅显,一些内容直接在教材中被删减。但在高中数学的内容上,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开展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仍旧以传统的教学内容为主,很少调整数学内容的难度,这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在知识的衔接上出现断层,部分初中知识点在高中阶段的运用较多,但高中教师很少针对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复习,这也增加了学生的适应难度。以一元二次不等式为例,其在解法上初中阶段不做过多的要求,但在高中阶段应用较多,而高中数学教师在相关内容的讲解上较少,也使得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严重影响了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教学模式存在变化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在思维和认知发育上均不完善,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依旧以趣味性和引导性的教学为主,重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为后续的数学教学做好准备。但在进入到高中之后,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且数学中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在引导上缺乏时间,大多以直接开展教学为主,缺乏对于学生能力和思维上的引导。以分式的教学为例,在初中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其题型较少,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可指导学生苟安统一的认知模式,即在解分式方程上需要哪些步骤或者在解答的过程中的先后顺序,而学生也可借助这种固定的解题方式进行解答。但在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数学语言的抽象性更强,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有着更高的要求,也是学生在进入到高中之后出现不适应情况的重要原因[2]。

2.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数学作为初中阶段的关键学科,做好初中数学的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均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促进下,对于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也提出了要求,这也促使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初高中数学的具体教学内容,制定出衔接计划,并合理开展衔接教学才能提升学生的适应性,降低学生进入到高中之后的数学学习难度。但从当下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理念较为落伍,没有认知到新课改实施之后对于衔接教学的要求,在开展教学时也缺乏衔接内容的渗透,导致教学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而在教学模式上,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也仅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即为学生讲述知识点内容,并为学生布置习题,要求学生借助练习题来进行知识的巩固。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较强,缺乏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积极性。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依照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得学生在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无法适应高中的数学模式,也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出现明显的下滑。而在教学评价体系上,当下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仍旧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缺乏对于学生能力的考评,也使得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积极性,更无法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3]。

与此同时,在实施初高中衔接教学的过程中,其对于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具备初中数学的教学能力,对于高中数学内容也需具备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并对新课改的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好的开展初高中的衔接教学。但由于部分初中学校对于初高中的衔接教学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在开展针对教师培训的过程中也仅以初中数学知识的培训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为主,没有渗透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导致教师缺乏衔接能力,给开展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造成较大程度上的影响。

3.基于初高中衔接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3.1 做好初高中衔接的分析

为使得初中教师能够更好的开展初中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工作,教师需做好教教材的分析工作,明确初中数学教材与高中数学教材上存在的能够进行衔接的内容,明确二者存在的知识脱节的具体情况,以此制定出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计划,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而在衔接的分析中,教师可找出绝对值的内容在衔接上的脱节。以初中的绝对值教学为例,在新课标中,其对于绝对值意义的理解利用数轴进行,要求学生能够解答求有理数的绝对值问题。但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教材中没有涉及到含绝对值的方程或者不等式的解法,高中教材中也没有单列出相关内容,但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较多。在进行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在初中教学讲解有理数时进行渗透,为学生进入到高中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因式分解方法时,初中和高中的教材中均没有涉及到十字相乘法的相关内容,但在教学中运用到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教师也应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渗透,避免给学生的应用造成影响。

而教师在分析的过程中,还可发现尽管部分初中数学知识与高中数学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但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到其关系的内容。以角的平分线为例,在学习其性质的过程中,学生可在教师的讲解中理解角的平分线为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而在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可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为与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而这也是集合在几何层面上的理解。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由于其涉及到集合的内容,教师也需认知到初中数学中角的平分线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与集合的关系,合理制定衔接教学计划。而教师在分析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可明确一次函数、不等式以及方程之间的关系,制定出与高中数学中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以及函数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制定教学计划,实现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之间的有效过渡[4]。

3.2 优化教学内容

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在实现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中,除需深度分析初中教材以及高中教材之外,还需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明确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点,做好知识内容的整理,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在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中,需对初中数学的内容进行拓展,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教学目标需在立足于初中学生认知基础之上进行拓展,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深度以及广度。以实数的分类为例,在开展初高中衔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需引导学生对实数类型进行判断之外,还需适当增加高中的内容。由于高中在讲解实数时抽象性更强,通常很少利用具体的数字来进行讲解,而是利用数学符号来表达实数的含义。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利用设计练习题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实数的理解,可利用字母来代表实数,要求学生比较实数的大小并对其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实数知识。由于初中学生对于一些过于抽象的内容在理解上仍旧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需对难度进行合理把握,避免学生由于难度过大而丧失学习积极性[5]。

由于初中数学教材与高中数学教材存在较多的内容断层情况,教师在优化教学内容的过程,也需对断层内容进行补充,并重视初中数学知识点与高中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开展衔接教学。以高中函数的教学为例,其对于学生在代数式的变形上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需具备熟练的因式分解能力,并能够熟练利用多种因式分解方法来进行解答。但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仅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公式法以及提公因式法即可,这就使得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内容上存在脱节。在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上,可在初中开展乘法公式的教学中由教师将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延伸,渗透立方差公式内容,也可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降低学生高中数学学习难度。

3.3 创新教学模式

针对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的情况,也需在开展初高中衔接的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可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进行,借助思维导图为学生构建出完善的知识网络,直观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使得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即可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以绝对值的学习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即可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进行,将绝对值一词作为中心词,围绕绝对值的几何含义以及代数含义作为分支,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渗透绝对值方程以及绝对值化简的内容,将绝对值的讲解与分类内容进行结合,树立学生的建模思想。由于思维导图的灵活性较强,教师可将其运用在课前预习、课堂导入、课上讲解、重难点攻破以及知识的复习中,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上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6]。

其次,教师可利用情境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使得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真实情境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内容进行创设,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要求学生利用独立思考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答。同时,需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利用数学语言进行,教师需在这一过程中协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使得学生借助数学模型能够总结数学知识规律,为进入到高中之后的数学衔接做好准备。

最后,教师可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提升工作效率上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初高中衔接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帮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以此来使得学生更好的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以动点和定点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衔接教学的过程中,可将初中数学教材以及高中数学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制定出练习题,然后借助例题为学生讲解相关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几何画板进行讲解,由于几何画板的动态性,可将动点的运动路径进行刻画并利用不同的颜色来进行标注,可使得学生借助几何画板的演示直观掌握动点的运动路径,降低学生的解题难度。

3.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初高中衔接教学中真正有所收获。在教学体系的完善上,除开展对于学生初中数学知识的考评之外,还需针对学生的高中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考评,提升考评内容的深度以及广度,使得学生在教学考评中能够认知到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

3.5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由于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初高中融合教学的过程中,也需做好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实现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更好衔接。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可重点开展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为例,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利用对公式本质意义上的解读来对运算教学进行重新设计,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推导求根公式的方式,以此来树立学生的运算意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公式含义的理解,促使学生熟练利用公式进行解答,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3.6 提升教师的衔接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以及初高中的衔接教学能力也可直接决定初高中衔接教学质量。针对部分初中学校对于数学衔接教学重视程度较低,缺乏对于教师相关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的情况,也需提升重视程度,强化对于教师的培训,帮助教师顺利开展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在具体的实施中,需组织教师深度分析初中数学内容以及高中数学内容,找出能够开展衔接教学的契合点,以此来强化对于教师的培训。也可为初中数学教师与高中数学教师构建交流平台,由初中数学教师与高中数学教师共同找出衔接教学的相关内容,共同构建教学方案,在提升学生高中数学教学适应能力上的效果也较好。

结语

从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教学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来进行分析,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上的变化是导致学生出现适应困难的重要原因。并且在初中数学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当下也没有渗透高中数学内容,均导致学生在进入到高中之后学习数学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其数学成绩。针对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需做好衔接教学,做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教材的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要提升教师教学衔接能力,为开展衔接教学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的适应性,更促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初高中数学教师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