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2023-10-17徐灿灿
徐灿灿 王 峰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6)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价值表征
(一)切实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必然选择
高职学生的核心素质建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职业核心素质和发展核心素质。职业核心素质包括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岗位竞争力,而发展核心素质强调学生自身全面发展所需的核心素养。个人的发展与职业密不可分,职业作为个人发展的重要载体,也需要个人的努力来实现。因此,专业核心素质与发展核心素质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并在不同情况下发挥整合作用。要实现大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必须树立把培养职业与发展两大核心素养作为劳动教育重要任务的理念,并不断改进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其满足学生未来就业和生活发展需求。
课程在实施劳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将劳动教育贯穿于国家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每个学习环节的主要媒介。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不仅影响着劳动教育的实践落地,这也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塑造密切相关。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劳动教育课程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它能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问题发现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养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其核心素养水平。在核心素养理念和方法的指导下,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并明确课程目标。此外,通过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不断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诚信素质,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这可以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满足时代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紧迫需要。
(二)全面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
核心素养的增强是推进我国教育深化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并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构建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目前,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正得到积极推进,学生逐渐巩固和实践了社会发展所需的素养要求。高校应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将劳动教育作为推动学生形成积极正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实践途径。因此,高校应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变革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质至关重要。
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时代性、科学性和民族性,并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这既是适应全球教育改革、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履行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措施。同时,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巨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推动核心素养的发展。通过创新课程体系和劳动素养培育工作,在推进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良好品德、核心能力。这将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快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实践。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现实困境
(一)课程目标结构不够清晰
课程目标是影响教学方向的关键要素,对整个教学活动至关重要。调查显示,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在目标设置上存在一些问题。从三维目标角度看,部分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课程过于注重技能培养,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培养。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当前的职业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认知能力,而忽视了劳动行为目标和劳动品格目标的明确体现。这种目标结构下的劳动教育课程无法充分展示劳动教育的实际价值,可能导致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存在不足。职业发展需要积极的学习意识和迁移能力,缺乏劳动意识、劳动品格和劳动精神会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造成不利影响。实际上,课程目标的不清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所致。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劳动教育尚未给予足够重视,没有将劳动教育视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了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包括学业压力、证书考取压力以及就业压力等。一些家长和学校将大学生的发展与专业成绩的提高、技能证书的获取以及兴趣的培养等方面等同起来。这种思维方式显然过于狭隘,不利于系统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建立,并且难以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观。
(二)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系统
课程内容设置方面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具体表现为在选取和组织课程内容时与学习者实际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缺乏对高职学生特点与发展要求的准确把握。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问题在于片面依赖劳动周和生产实践,并以此替代对劳动观念、态度和意识的教育,过分强调简单经验,忽视劳动习惯的培养,倾向于小模块学习,忽视劳动价值观教育[1],这使得劳动和育人之间的有机统一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缺乏时效性。目前部分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仍停留在传统生产方式和劳动组织形式上,尚未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环境,未能根据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进行进一步创新。课程内容尚未与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匹配,与社会实际发展脱节,无法有效满足学生现实需求。此外,学生在课外劳动时,也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和有效监督。
(三)课程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基本保证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并不断尝试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形式,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但是,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缺乏对教育效果的应有制度保障。这极易削弱劳动教育在高校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导致部分学生对劳动教育产生了抗拒情绪。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也离不开满足劳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条件和场所。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仍存在教学条件不够理想和师资配置不完善的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缺乏全面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的校内实践场地和校外实习阵地。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师资队伍、教学场地和实训场地的短缺问题变得更加明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缺少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当前,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思想政治教育或专业课教师组成,缺乏一支全面的专职和兼职劳动教育专业人才队伍。此外,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缺乏有效的校企联动机制。尽管大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劳动或实习,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够充分,缺乏针对学生劳动情况和收获的全面交流和跟踪反馈,导致实习的劳动教育价值无法充分发挥。同时,高校尚未广泛建立校企合作共建的劳动教育课堂,各部门之间也未形成协同培养高素质劳动技能人才的相关机制。
(四)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合理
课程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主要以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难以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监督和评价。部分大学生对劳动教育项目缺乏积极性,且课后未能深化实施。劳动教育不仅是传授特定劳动操作技能,还应增强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劳动精神,使其懂得创造、尊重劳动成果的重要性。因此,仅凭劳动操作熟练度来评价劳动精神培养的程度是不准确的。评价的主体相对单一,没有采用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也没有建立全过程、动态的“量化+质化”多元、多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2]。此外,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存在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的问题。目前,主要通过“日常考勤”和“期末测验”这两种评价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然而,这种评价方法无法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也不利于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计划。在课程评价方面,现有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劳动课程内容广泛,评价方法单一,难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评价体系。此外,在劳动课程中过于注重学生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劳动体验中培养自我价值观和责任感,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优化路径
(一)整合思想观念,推动课程目标体系明确化
摒弃错误的劳动教育观念,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是课程建设的必要前提。课程目标既要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又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素养。因此,劳动教育课程应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强调综合素质培养而非限于专业技能。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育人特质,将教学场地从室内转向更广阔的室内外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劳动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劳动活动,从而深化理论认知、提升综合素质。因此,在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应积极践行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推进地域性和校本性的目标建设。劳动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劳动知识的培养,还要加强职业劳动素养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总之,高职院校需要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目标,确保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科学的劳动知识学科体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对劳动的兴趣,重视实践体验。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际能力出发,以态度为基本评价指标,使课程目标从模糊片面向准确全面转变。同时,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劳动教育课程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促进他们技能和素质的协调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逐步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构建一体化、过程性的课程目标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紧扣时代脉搏,促进课程内容体系多元化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旨在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系统地引导劳动思想、培养劳动技能、锻炼劳动实践,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水平[3]。当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处理好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实践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坚持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双向互动。从宏观角度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同时,根据社会劳动形式的变化,适时调整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从微观角度看,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优势,建立劳动教育与学科素质相辅相成的组织理念,构建综合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等。这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也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使其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具备更多竞争优势。此外,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基于一定的理论知识支撑,将其融入不同学科的教育之中。专业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挖掘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总之,新时代高职院校应结合国内外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经验、学校自身发展优势和当地劳动教育资源,不断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的多样化、丰富化,实现理论教学与劳动实践的有机统一。
(三)强化制度保障,促进课程保障体系健全化
为确保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持续建立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相关的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应将劳动教育视为专门工程,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分级管理制度。教师的发展对课程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劳动教育需求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置必修课教师,不断加强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扩大教学人员来源,建立专兼职劳动教师制度,吸引企业技术工作人员参与劳动课程教学,邀请劳模、工匠等优秀社会人物参与教学[4]。此外,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社会性,需要建立系统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创造良好的劳动实践环境,促进劳动教育的实践发展。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可以借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作用,以共青团组织和学生社团为平台,开展全方位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5]。同时,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积极打造特色劳动实践基地,把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在社区、街道、福利院等公共场所设立劳动服务中心,开展劳动主题讲座、文艺演出和志愿教育等活动。
(四)坚持全面发展,助力课程评价体系科学化
劳动教育课程评价机制的完善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和建设的关键,也是评估劳动教育课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评价,不是为了奖惩,而是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持续反思和提升,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道德评价心理从“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劳动教育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因此,在评价劳动教育课程时,不能简单地依靠分数来确定,而应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学过程的发展。为此,在进行劳动教育之前,高职院校应进行诊断性评价,综合评估当前条件情况,确定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再及时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劳动教育的过程和效果。通过总结性评价,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跟踪与反馈。从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来看,高职劳动教育课程需要综合评价学生的素养水平,并重视对教师教学表现的评价。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应综合考虑试卷考察以外的因素,如日常观察、发展评估和综合素质等,以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培养积极主动的劳动意识,真正提升他们的劳动能力。另一方面,对教师能力的评价涵盖了教师的劳动价值观念、专业技术水平、教学能力和创新素养等方面,这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推动课程建设。另外,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也需要加强。劳动课程的评价范围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和结果等方面[6],通过教育过程与结果的良性互动,确保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总之,高职院校应采用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课程评价在引导、激励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