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高标准发展研究

2023-10-17马永生

现代食品 2023年14期
关键词:粮油检验产品

◎ 马永生

(德惠市粮油品质卫生检验监测站,吉林 德惠 130300)

粮油产品是保障我国民生的重要物资。近年,食品添加剂过量、农药非法添加隐性成分、销售重金属超标粮食以及过期储备粮等频频发生的粮油产品安全问题,引发了社会大众对粮油检验检测的高度关注。因此,切实提高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1 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发展现状

1.1 污染物多样化

在现阶段的粮油生产行业中,导致粮油品质下滑的直接原因有以下3方面:①在工业化建设的背景下,粮油生产原材料在耕作期间会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物质,从而保障作物的高产,在此情况下,极易造成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1]。同时,工业废气也会通过降雨等方式,流至土壤、灌溉水中,进一步加重粮油生产原材料中的毒素残留量。②在粮油生产与加工过程中,无法有效避免真菌污染,真菌在生长与繁殖期间所形成的产物,具有一定毒性。据统计,我国属于真菌毒素污染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粮食因真菌毒素而出现霉变的损失高达万吨。在真菌毒素中较为特殊的便是黄曲霉素,其高致癌性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③我国粮油加工行业起步较晚,相关技术仍处于发展和探索阶段,同时,人员配置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进而造成粮油掺假等违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市场中粮油的形象。

1.2 粮油产品检测技术不完善

要想切实保障粮油产品质量,不仅要降低粮油加工期间存在的污染情况,还需要有效提升粮油产品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的精准性、全面性以及有效性。粮油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辐射、食品添加剂、食品辅助配剂等,均会产生粮油安全问题,需要相关检测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行之有效的检测手段进行针对性检测,以此判断其是否满足我国粮油加工相关标准及规范。现阶段,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均已将先进的生物技术融合至粮油产品的加工与生产中,如膜离子分离、高效干燥、超微技术、自动化控制等相关技术及工艺,通过合理运用上述相关技术,可以切实增加粮油产品在加工期间的油脂及蛋白提取率[2]。由此可见,合理利用先进技术能够切实提高粮油产品生产及加工期间的安全性与质量。

目前,我国在针对粮油污染物的检测流程中,并未结合实际情况形成统一、高效、规范的技术手段,在粮油污染物的快速筛查与检测方面也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在粮油污染物检测流程中,较为常用的检测技术主要有无损检测技术、免疫标记检测技术以及色谱检测技术等,虽然此类检测技术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与进步空间,但在结果客观性、真实性及流程便捷性、产品完整性等相关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和缺陷。

2 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高标准发展的路径分析

对于粮油产品而言,其属于重要的民生物资,因此,需要相关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加强粮油相关产品的检测力度与检测全面性,否则会导致现存粮油安全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严重时甚至会使各企业将相关问题视作常态,进而对食品安全造成危害。因此,相关检测部门需要在持续性的实践中,有方向、有目标地持续完善目前粮油相关产品的检测技术与检测流程,坚持高标准的发展理念,形成具有较强合理性、针对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的政策,助力粮油相关产品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有效落实,以此切实保障粮油产品的安全。

2.1 基于绿色目标,提高粮油质量

由于我国粮油检测工程体量与内容较为繁杂,因此,若想切实加强粮油质量,需要相关检测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将从源头提升粮油合格率作为导向,以此形成健全、完善的粮油检测体系。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进行分析可知,工业部门平均食品行业产能利用效率高于同期我国食品产能利用效率,究其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建设程度高,且随着工业化建设程度的持续增强,其食品产业产能的利用效率也在提高,在此条件下便会大幅降低粮食产品因霉变而形成的损耗,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土地资源、水体资源等相关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有效促进粮油原材料作物的生产质量。

以吉林省“放心粮油工程”为例,此工程致力于将信用好、质量高的粮油产品推送至市场中,并获得较大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该工程选择土壤结构优质的环境作为大豆等相关作物的种植地,同时,以生态、环保、绿色为导向,以先进的栽培技术为基础,使所培育的农作物无毒无害且品质优良,为高质量粮油的生产与加工奠定了关键基础;二是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等相关农作物的利用率,其通过利用先进的榨取技术,切实提高了相关农作物的出油率,同时基于多样化生产技术,通过大数据对当地市场需求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深加工产品,既提高了农作物的整体利用率,又间接提升了当地消费潜力,为粮油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流[3]。由此可见,通过优化农作物的过剩产能,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形成结构合理的农业资源配置,可提升产品质量,并从根本上降低粮油相关产品的检验检测成本。

2.2 加强粮油检测技术及能力的现代化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粮油产品的质量,规范粮油加工与生产行业标准,需要相关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行之有效的粮油检测技术及手段,对我国现阶段庞大的粮油样品进行有效、精准、全面的检测,以此提高对整个粮油行业的约束力。对于粮油产品的检测内容而言,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如粮油生产环境、粮油生产原材料种植环境及栽培技术、粮油生产与加工技术等,确保检测指标有效涵盖水分、含油量、微生物、蛋白质、氨基酸等,从而判断粮油产品的实际品质。除此之外,相关检测单位还需要根据粮油产品实际特性,提高对黄曲霉素为代表的真菌毒素、重金属残留水平等相关方面的重视,并利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加强对粮油产品中此类物质的检测力度[4]。

基于此,需要相关检测单位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对相关先进技术的应用,如光谱技术、计算机视觉算法等,以此提高粮食生产品种识别的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建设。以高光谱技术为例,该技术可以对粮食种子样品的形态特征进行全面检测,同时可以在光谱信息中完整、全面地体现样品的化学成分及物理结构。同时,随着色谱-质谱联合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其也被广泛用于真菌毒素等相关毒素的检测流程中,可切实提高真菌毒素的检测精准性与全面性。另外,由于光谱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因此,相关检测部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免疫标记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成本低、特异性强以及灵敏度高等优势。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粮油产品污染物方面的检测精准性、便捷性、时效性以及真实性,相关检测部门可以基于免疫检测原理与技术,运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卡、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以及胶体金快速检测卡等相关产品,此类产品在实际应用时具有效果好、成本低等优势。

2.3 加强市场监督力度

为确保粮油检测技术与相关政策的有效落实,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完善、健全的粮油市场监督体系,确保将检测技术落到实处,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与真实性[5]。①粮油相关产品的质量监管部门、市场监督部门等相关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为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力度奠定重要基础。②粮油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日常工作,在合理范围内要求各个粮油售卖点及粮油加工商出具相关的粮油检测报告,结合当地粮油品质实际情况,形成合理的检测内容与范围,并整合、汇总检查结果,基于数据库形成抽检档案[6]。在执法期间,相关部门不仅要做到严格守法,还要充分凸显执法规范性,根据相关标准对不合格、不合规的粮油加工商或售卖网点进行处罚。③相关部门需根据市场发展趋势与粮油产品实际情况,持续优化现阶段的粮油检验检测技术与相关流程,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粮油安全追溯体系,通过粮油产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粮油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加工、运输、存储以及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链,以此为消费者展示粮油产品的生产全流程信息,从而加强消费者对粮油产品的信任,进而推动粮油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形成粮油市场的良性循环。

3 结语

综上所述,推进粮油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高标准发展,是巩固我国粮食安全防线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为有效提高粮油检验检测能力,相关部门需深入分析当前粮油检验检测现状,强化粮油检测技术及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并切实加强粮油市场监督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粮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以全面保障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粮油检验产品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粮油学报》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