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觉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初探
2023-10-17陈秀珍
陈秀珍
(清水县原泉小学 甘肃 天水 741400)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不时发生,因为心理健康而出现的生命安全问题也引起了诸多教育教学者的重视,尽管这样,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弱化,所以,凝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将会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起到重大作用。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家校协同视觉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展开讨论。
1.家校共育视觉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
首先,通过家校共同协力,让家长能够系统地学习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吸收一些先进的、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让家长能够运用到自己教育孩子的实践当中,通过对这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可以促使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更新,尤其是在清水县这样的偏远地区,可以让家长更加重视家庭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不再像往常一样,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都推卸到学生身上,也可以促使家长主动和学校沟通,能够联系学校反馈孩子的家庭教育信息,可以促进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更新,更加注重家庭教育。
其次,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以心理健康为重要方向,因而家长学校的构建可以促进家校的沟通和联系,让孩子能够在家校的通力合作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再次,家校可以不断提升家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能力。毋容置疑,很多家长因为自己以前受尽了贫穷的苦和累,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出贫穷,不要像自己一样,因而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家长因为自身文化素质比较低,因此借助家校平台,可以在其中吸收到心理健康的很多知识,且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也常常指导家长将心理健康教育置于重要位置,注重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先成人,再成才,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通过这些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家长指导教育不仅仅是提高孩子的成绩这么简单,而是应该先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再去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不要以打击、打骂孩子为主,而是应该以说服教育,以鼓励为主,不断提升自己,让家长自己也走向合格,变得更加优秀,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孩子也会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今后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进步。
2.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1 学校和家庭面临的共同心理健康问题
2.1.1 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
道德品质是中小学生健康成人、成才的基础,“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对中小学生心里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全面了解学生性格、家庭、道德品质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认知自己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认识倒自己的道德缺陷和优势,对自我有积极的认知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方面,也注重对学生道德修养、品质的培育,针对学生某些缺陷指定道德修养培育的建议,从而去指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实施。
2.1.2 中小学生学业问题的辅导
学生的学业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这些障碍主要表现在:学习上缺乏自信,学习上缺乏鼓励,经常被否定和批评;学习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策略和方法欠科学;患有考试焦虑症;在学校中,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家长对自己的期待值过高,导致学习上经常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总结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没有学会科学归因;认为学习不是在为自己学,而是在为父母、为老师,学习中缺乏内部动机。因此,在平时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开导,立足自己的学科,在自己的科目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排除这些心理上的障碍。
2.1.3 中小学生考试成绩的态度
在实际中,因为很多家长都比较关心孩子们的在校成绩,成绩的好坏关乎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因此很多学生觉得压力很大,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不良的考试反应,比如身心无法同步进入考场导致成绩不理想等。很多学校为了应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尝试开展“考前心理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内容大致包括:复习备考策略的指导、考试前身体和心理的放松训练;在考试中如何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考试后应该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成绩;如何查找自己考试失利后的原因。学生活是比较单纯的,学生遇到最大的挫折可能是家长、学校带来的成绩上的压力,因此在平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孩子们心理上的辅导,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和打击,在过程中学会自我调节,强大自己的内心,以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2.1.4 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协调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还包括对学生生活中情绪、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对学生生活上的共育内容包括: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协调、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携手进步;不管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遇到哪些困难和挫折,都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在生活中学会积极地调整自己心态,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在人际关系的协调上,主要包括:在家中与父母、与兄弟姐妹、祖辈、亲朋好友的关系;在学校: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关系等。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应该注重不同的态度、分寸和技巧,在面对人际交往的问题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管他人如何,自己首先要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以诚待人、心胸宽广;要有爱心、有同理心,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2.1.5 心理障碍的矫治与保健
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但在现实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比如:身体上的问题产生的情绪焦虑,考试上的压力以及学习上产生的焦虑等问题,情绪上的抑郁、敌对;无处安放的情感等;经常出现一些人际关系上的敏感、偏执、强迫症、精神分裂等,更有甚者可能会轻视自己的生命,因此,需要家长和学校正视学生出现的这些心理障碍,尽学校和家庭的最大努力去解决。
2.2 学校对于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虽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异常重要,但是在现实中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依然不太重视,而且即便家长意识到了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因为家长自身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形,因而需要学校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具体来说:
2.2.1 指导家长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体系化、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因为缺乏这些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在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太科学、合理、合情的教育措施,这些教育措施的不正当性,又可能会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学校的适时的干预、指导,比如,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时,作为最应该了解的是孩子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可能原因,注重对孩子的陪伴,倾听孩子的心声和想法,鼓励家长采用正确的、科学的、合情合理的教育措施,同时还应该在了解家长教育背景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
2.2.2 辅导个别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从这些学生的身上就可以看到反映出家庭教育的问题,因此,在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就应该注重每个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注重分析每个问题家庭之间的不同,从这些有心理障碍问题的学生入手,探查引起这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家庭原因,并从这些原因入手,对症下药,对这些特殊的家庭进行个别督导,从而影响这些家庭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源头上解决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
3.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3.1 以学校为主要阵地开展
以学校为主要阵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所有的教师在掌握学生心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实际中了解和把握学生的需要,建立家委会,通过家委会这座桥梁,实现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畅联系。具体来说,此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运用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表,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以班级为单位,建立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通过此测评表,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为学校和家庭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和内容提供一定的指导。
第二,在了解每个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开展联系,比如通过面对面的家长会,或者班主任的家访,或者短信、QQ、微信等与家长取得联系,以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通过家长开放日、重点学生重点家访、讲座等活动开展家庭教育的合作活动,以辅导、支持和帮助学生的合作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第四,在活动过程中,征集学生、家长和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过程中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案。
3.2 以家庭为主要基础开展
以家庭为主要基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通过选举家委会的方式,搭建起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此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学校要对家庭情况进行具体的调研,从中发现家庭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第二,制定改善家庭心理健康的方案,方案中应该设计总目标、阶段性的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计划,以便后期执行。
第三,为家长和学校搭建教育平台,并在平台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
第四,在家校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反馈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案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案。
4.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家校共育的途径,各个地区的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情况、家庭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途径。
4.1 充分利用家长会的力量
家长会是家校共育教育最普遍的方式,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将学生在学校的心理健康问题向家长进行说明,并指出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予以配合的地方,指导家长对在家对孩子开展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让家长进一步明确本阶段内自己的家庭工作任务。而且家长会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更容易让家长接受教师的指导意见。比如,有的孩子在校学习成绩不好,可能因为这些不好的成绩,家长会否定、打击孩子,教师就可以给家长意见,让家长多关注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和发展,不要把成绩当作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作为家长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找寻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肯定的、激励式的教育促进孩子成长。
4.2 通过家访活动了解情况
学校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通过家访活动有针对性地与家长进行个别交流,并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行指导,一方面通过个别交流可以让家长充分掌握孩子在校时的心理健康状况,另一方面通过个别交流可以让学校教师掌握孩子的家庭基本情况,了解孩子心理问题出现的家庭原因。从而为后期更好地开展家校协作共育奠定坚实的基础。而教师在了解孩子家庭原因的过程中也可以及时向家长反应学生问题,从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家长也可以通过访问学校的方式来校,向老师反映学生问题,二者可以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互通,以便找寻更高效的解决方法。在互相访问的过程中,双方都应该热情,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4.3 通过家长开放日体验教育
学校可以设置家长开放日,邀请所有的家长来校参观、学习,可以为家长展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过程和成果。通过这种方式,让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更多一些、对孩子的了解也更多一些。当然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家长体验学校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体验中学习,探查自己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改进。当然家长在参观的过程中,还可以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从家长的视角出发,发现教师日常心理教育过程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4.4 明确家校双方的教育责任
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明确家长和学校的教育责任,避免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而让家校协同共育流于形式,最终不欢而散,可以通过签署协议的方式进行,可以通过签署合作协议的方式,明确双方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双方式平等互利的关系,应该在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助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家校合作协议的可以由家长选举的家委会监督执行,学校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办公室,通过二者的共同监督,监督家长和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是否按照签署的合作协议来进行,从外部力量入手,让家校合作协作切实发挥效用。
4.5 调动家长力量,保驾护航
家长的职业不同,所处的社会阶层、工作领域也不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在社会上的资源关系,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集合家长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资源,调动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为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内容增光添彩,焕发生机。
当然学校也可以组织家长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座谈会,请一些家长谈谈自己成功的案例经验,让很多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经验方面比较欠缺的家长能够获得一些参考,达成经验的共享,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4.6 优化教师队伍,重视学生
对于学校而言,应该要优化教师队伍,对在职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方面得培训,借助专家、高校得专业师资力量,帮助在职教师完整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学校培训结束后,应该组织一定考核,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心理教育技能素养,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然,学校也可以组织在职的教师去参观其他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从他们的特色教育中吸取精华,从而不断改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当然学校也可以邀请其他同仁来校参观,共同交流经验,开展学校,形成校际之间的互帮互助,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共享。
结束语
在家校共育中小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该从观念转变上入手,从重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从以上各个方面入手,积极参与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教育汇成一股团结的教育力量,还中小学生心灵的一方净土,让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