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材料在科探区中的应用

2023-10-17福建南平市实验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3年22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幼儿

◇张 琦(福建:南平市实验幼儿园)

我国当前的教科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幼儿培养的相关工作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准,其中区域活动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是提高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时期的孩子好奇心和学习能力都非常强,这正是科学教育的最好时机。科学领域的幼小衔接就是要引导幼儿走进科学世界,而走进大自然正是最适合儿童去探索、发现、探究科学的途径。在科学领域的幼小衔接中,通过使用自然材料可以促进幼儿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逐步发展幼儿对科学领域的兴趣和认知。这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幼儿教师必须遵循幼儿时期的身心发展规律,其次,要充分结合要开展的活动内容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自然材料开展活动,使教学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不断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资源。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过渡,解决其间长期存在的衔接薄弱的问题。

一、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科探区中的应用思考

并不是所有的自然材料都可以运用到幼儿教学的活动当中,在活动过程中必须寻找科学、安全的自然材料,否则将本末倒置。在自然界中,能够运用到教学当中的自然材料十分丰富,孩子在拥抱大自然的过程中,不仅有了更多的交流与表达的机会,还能够充分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开发思维,增强想象力。不同于以往相对枯燥乏味的学习,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不仅更愿意投入学习过程当中,同时更增加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思考主动性,而不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给出的信号,这将会深刻影响着孩子在未来小学教育阶段乃至整个学习生涯是否能够具备主动学习能力。教师只要在集中活动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自然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活动成本,还能够充分挖掘教育的意义,以实现综合开发幼儿各项能力的目的。

二、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科探区中的应用探索

(一)多角度挖掘自然材料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更应该立足于幼儿自身的发展需要,深入了解幼儿的思想体系和内心世界,从而选择最适合活动教学的自然材料。通过探究幼儿自身的特点我们发现,他们对世界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并且是形象和直观地感受事物。但是由于幼儿缺乏实践经验,很少有自己动手去体会的机会,同时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通常情况下,对于自然材料的运用往往以模仿为主,只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慢慢摸索,缺少一定的逻辑性。因此,我们只有真正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究,才能更加专业和科学地发现世界的奇妙之处,充分挖掘大自然当中可以使用的自然材料。

(二)多维度开发自然材料的利用形式

不同于传统的幼儿教学模式,大自然当中的落叶、花瓣、树枝,逐渐取代了局限于教室内的冷冰冰的重量球、测量尺。随之转变的,是孩子对探索的热情,孩子的视野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的活动,更获得了很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更有细心的孩子,就地取材,将自然材料带回家做起了实验。让孩子更多地动手实验探索,通过自然材料接触大自然,是其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自然材料具有种类丰富、便于取材、环保安全等众多优点,并且对孩子来说,操作起来会更加简单方便,可以充分满足幼儿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的需要,推动其在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能力的成长。

(三)多视角实现自然材料的科探价值

正如陶行知所言,生活即教育。幼儿在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事物,任何在大自然当中接触到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幼儿探究自然的载体。在这一理论的引导下,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自然材料的运用可以将生活中接触事物的过程程序化,在科学探索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不断锻炼幼儿的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激发探索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相比较于实验室内传统的、枯燥的实验活动,以自然材料为载体的探索活动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更加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自然材料为孩子提供了大量的自主学习机会,教师要学会合理运用,正确、科学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师的负担,要学会积极地将这种条件进行转化。

三、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科探区中的应用实践

(一)引导幼儿融入自然

幼儿是实践探索活动中的主体,更是自然材料的收集者,是最能体会自然材料特性的第一接触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学会认识自然材料的特性,更应该对已获取的知识进行思维整合,从而真正地实现知识的转化,实现学为所用。教师在幼儿实践探索活动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应当站在幼儿的角度,借助生动活泼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方式,积极引导幼儿对所收集的自然材料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自然材料所具有的特性,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后续的探索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释放。家长是幼儿实践探索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支持者,在生活过程中可以充分引导孩子对大自然的探索,加强孩子对生活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经常性的提问有助于帮助幼儿形成更好的思维体系。幼儿园也可以组织相关的主题绘画活动、亲子活动等,例如,可以举办“树叶绘画”主题比赛,让幼儿搜集不同种类、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拼凑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可以是小动物,也可以是家用电器,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由此,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可以将自然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不仅可以实现幼儿和大自然的深度接触,更能够培养幼儿的实践探索能力以及综合素养。

(二)放飞幼儿创新性思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新事物的产生离不开大自然的灵感。比如雷达的发明就是科学家通过研究蝙蝠的生活习性,按照相似的原理组织的;飞机的外观是模仿候鸟飞行而构建的;如果不是苹果的落地,那么牛顿关于地心引力的学说就不会诞生。自然界的万物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值得开展探索实践的最好教材,而自然材料更是启发孩子思维的最佳载体。在幼儿接触自然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开发思维,放飞他们的想象,在他们的理解范畴内不断创新,从而实现幼儿的创造性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幼儿教师可以加大自然材料的使用频率,充分借助自然材料的特性,引导幼儿掌握应知应会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进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长此以往,幼儿的思维会更加活跃,综合素质也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三)培养幼儿科学能力

对幼儿来说,科学探究能力是他们必须具备的能力,更是综合素质相当重要的一个要求。所以教师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充分引导,并且将自然材料融入活动过程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探究活动。比如,在先前的集中活动中,《力的研究》这一课往往会采用实验室做杠杆实验的方式,但是融入自然材料后,就可以组织幼儿到室外开展更加形象客观的实践。在室外寻找一块石头以及一根木棍,便能够分别代替支点和杠杆,让他们自己动手完成。在此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讲解,向幼儿介绍关于省力和费力的相关生活实例,帮助幼儿建立关于“力”的认识。又如在探究《重力大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幼儿对重力建立初步的感知,然后组织幼儿来到室外,寻找类似于小石块、树叶、花瓣、木棒等自然材料,放在两个手中做出比较,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重力相同的不同,或者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根据落地时间的不同,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物体间特性的不同。由此,便能够让幼儿在与自然材料充分接触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对幼儿来说,自然材料是幼儿接触大自然、接触科学的非常好的载体。自然材料在幼小衔接的科学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幼小衔接阶段,通过自然材料进行自然科学类的教育,可帮助幼儿了解自然,认识世界,培养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促进幼儿在科学、实践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的时候,同时也是为了做到更好的幼小衔接。首先,要对大自然的各种自然材料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充分借助地理优势,整合各种自然材料的优势,为幼儿的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和环境。其次,应当丰富教学方式,让幼儿在快乐的实践探索过程中接触大自然,不断激发幼儿的思维创造能力和思维想象力,采取不同的主题教学,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回归大自然的美好,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再者,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体系,要借助自然材料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内在的审美体系,丰富幼儿的文化内涵,让这些极具生命力的个体发出自身最大的光芒,这都有助于他们进入小学后,实现科学素质的持续成长。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幼儿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