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2023-10-16苟立伟
苟立伟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十四个坚持”构成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中,第三个坚持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总目标和重点任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定不移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深刻领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了具体部署,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决心。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毅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时期。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国民经济从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全面小康,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高。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现实所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面临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任务。同时,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发展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和国际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我们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一方面,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改革的难度日益加大、挑战日益增多;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众的诉求日益丰富。这些都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基于现实所需,改革必须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向纵深推进。
(三)全面深化改革是问题倒逼
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我们共产党人向来是坚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坚信人类社会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公报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依然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各种超预期因素随时可能发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各种内外问题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已经不是仅仅推进局部的改革所能解决的,必须进一步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这迫切要求我们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二、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十个明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作出系统概括,其中指出,“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继续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一)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方向性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现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深刻表明,我们推进改革的目的不是要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是要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
(二)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标的统领性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统领性,体现为在总目标统领下,我们党明确了各个领域的分目标。这些分目标共同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时间表、路线图。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具体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安排部署了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着眼于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充分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统领性。
(三)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有效性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有效性,体现在同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目标与措施、制度效能与执行能力的统一,确保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确保党提出的各个阶段发展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单靠哪一个治理国家都不行。其中,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但是,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把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统一起来,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各个领域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同时又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推进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各个领域治国理政的能力建设,提高他们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从而使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局面,在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彰显。
三、聚焦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重点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打响改革攻坚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实际、面向未来的战略部署。我们必须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培育高质量市场主体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与培育高质量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可以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同时,高质量市场主体也可以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通过自身的行为来维护市场的公平性、促进市场活力。我们要不断夯实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深入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加快改善市场环境和质量,全面提升监管现代化水平。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度;降低经营成本,努力解决市场主体的“后顾之忧”;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为市场主体发展营造公平环境。
(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总体上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新形势下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既要适应这一重要阶段性特征,也要满足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新要求。为此,必须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从立框架、建制度向提升体系化能力、增强体制应变能力转变。要强化与底线思维和领跑思维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进一步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三)稳步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改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稳步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四)加快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的改革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任务,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體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五)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在新征程上,我们的重点任务是“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为此,我们要坚持扩大制度型开放,在国际经贸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加强开放合作。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实施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扎实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讨论题:
1.如何充分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落实好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