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聪惠”从文本走向课堂

2023-10-16郭思婷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读准文意字音

郭思婷

一、师生话“聪”,揭示课题

1.听闻你们都特别聪明。(出示“聪”)“聪”字可不简单,仔细观察它的字形,你们觉得怎样的人才能叫“聪明”?(生交流)古人云:“耳闻目睹,心上思,口上言,是为聪。”

2.(生齐读课题)课题是什么意思呢?看谁眼睛最亮,思考得最快。(指名交流)

3.我姓郭,所以古代可以这样说——吾乃郭氏之女。能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你自己吗?

【设计意图】本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体会杨氏子的“甚聪惠”,因此教者抓住“聪”字导入,一方面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渗透课堂学习的方法,另一方面为后面环节从“心上思”“口上言”两个方面体会杨氏子的“聪惠”做铺垫。接着,引导学生用课题的句式进行自我介绍,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别具一格的语言,体会文言文的趣味。

二、三读为法,“慧”之有方

(一)一读:读准字音

1.文言文与我们现在的生活距离较远,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读。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为”读几声呢?预设:“为”在这里表示“给、替”,所以读第四声。

“应”读第几声?预设:读第四声,这里表示“随声相和,回答”。

3.小结:“据义定音”是我们读准多音字的好方法,一起再来读读这两个词。

(二)二读:读准停顿

过渡:学习文言文,读准字音还不够。古人读书还非常重视停顿。

1.“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指名读、交流)

2.(出示“禽”字的甲骨文、金文)相机点拨“禽”的本义是鸟类的总称。

3.书写“禽”字。(师范写,生临写。)

4.这里的“禽”单字成词,意思是鸟。瞧,理解文意可以帮助我们读准停顿。(出示停顿符,指名再读。)

5.谁再来读读这句话?为什么这样读?(生交流,师点拨,生齐读。)

6.下面请同学们放慢语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句子的停顿。(指名读,齐读。)

(三)三读:理解文意

1.文章除了写杨氏子还写了谁?(孔君平)你能找到文中代指他们俩的称谓吗?(杨氏子:儿、君。孔君平:孔、夫子。)

2.了解文中指代人物的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故事。下面请大家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三读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读准字音的环节,教师重点点拨了两个多音字“为”“应”,渗透“据义定音”的方法;读准停顿的环节,教师选择了本文最难读准停顿的句子重点指导,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理解文意时,教师则提示学生借助书中注释理解文本,这是快速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整个环节教师尤其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日后学生自读其他文言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品读对话,领悟“聪慧”

1.读了课文,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甚聪惠)从哪儿能读出杨氏子“甚聪惠”呢?(生交流,师相机出示人物对话。)

2.仅仅一次对话,聪慧体现在哪儿呢?(生交流)聪明的人必有一双会听的耳朵,不过只会听还不够,有口有心才为“聪”,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哪儿呢?(师生交流)

3.这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呀!这么巧妙的回答他思考了很久吧?(引导学生关注“应声答曰”)

4.假如你是杨氏子,你会怎样说这句话?(生表演读)相机点拨:回答的速度要快、带有调侃的语气。(再指名读)

小结:心上思,口上言,是为“甚聪惠”。(板书:心上思、口上言)

5.为何杨氏子不直接反驳“孔雀是夫子家禽”呢?(生交流)风趣幽默又不失礼貌的语言是一种智慧。同桌合作来演读这段对话,感受其语言的风趣。

6.若来者是黄君平呢?聪惠的杨氏子又会怎样应答?

【设计意图】“甚聪惠”是本文的“文眼”。教师先让学生把握整篇文本的主旨所在,进而引导学生细细品读“甚聪惠”的具体表现。在与学生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教师时时不忘点拨学生:聪慧的孩子必有一双善听的耳朵,且心要善思,口要善辩。以“心上思,口上言,是为‘甚聪惠”作为小结,正是导入环节埋下的伏笔。

四、推荐阅读,内化“聪慧”

1.请大家加快语速读一读,看谁读得既流利又清楚。(指名读)

2.小结:这则风趣幽默的小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师介绍《世说新语》)书中还有很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惠的孩子,希望大家课后都能读一读,成为能够心上思,口上言,更聪慧的孩子!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如同写文章一样,要注意首尾呼应。教学伊始,教师以“聪”字导入,课堂结束时也以此收尾。教师在课堂结束时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并表达期待,可以将学生课堂上的阅读兴趣延展到課外。※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化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读准文意字音
论沈宠绥运用《洪武正韵》辨正水磨腔入声字音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优化字母教学,夯实英语基石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中考学生文言文复习初探
工筆文意之大化——关于田禾虎画风格元素特征的分析
表达准确,文意清晰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四读”教学法初探
浅谈“朗读”训练
《诗集传》叶音与宋代常用字音——叶音同于韵书考论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