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视域下小学古诗教学策略

2023-10-16李敏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3年9期
关键词:首诗古诗苏轼

李敏

一、文化传承的时代使命

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增多带来了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同时,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加剧了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割裂。所以,帮助学生传承优秀文化,形成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樹立正确健康的文化交流态度,成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从多个维度强化了文化育人目标,把培养文化自信列为课程目标。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又是现代化变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新课标从内容主题和主要载体两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作了描述。

根据新课标的描述可知,中华传统文化一方面是指我们能看得见的、借助某种载体而存在的具体的文化作品和文化资料,比如古诗词、神话传说、传统节日、文化常识等;另一方面指沉淀于我们一言一行、认知思维、价值追求中的民族精神,比如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中华人文精神,以及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中华传统美德等。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建立文化自信,是语文教学必须担当的时代使命。

二、小学古诗教学文化传承的内容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古诗词,统编版小语教材选入的100多篇古诗中,写景记游咏物类最多,共有65篇,均是名家名篇,是写景咏物诗中的典范。将这些古诗词大幅度选编入教材中,其实就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其次,爱国类诗词有10篇。从中不难看出,教材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家国情怀的重视。对此,新课标也明确提出要“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综观教材所选其他题材的古诗词,也都是人们传诵的经典之作,每首诗都兼具声韵格律、意象意境、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结合古诗词独有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特点,以及新课标要求,笔者认为小学古诗教学中文化传承内容主要指向三个方面:审美体验的获得、思想内涵的探索、文化基因的传承。在新课标的育人理念下,如何将其落实到具体教学中?下面以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为例,来谈几点可行的策略。

三、小学古诗教学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设计多感官参与的表现性活动,获得审美体验

古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其审美特征主要有韵律节奏之美、画面意象之美、意境意蕴之美。这首诗是苏轼写西湖的代表作品之一。短短四句诗,写出了夏天天气的瞬息万变,让人有应接不暇的震撼。诗的第一句把乌云比作“翻墨”,逼真地写出了大雨倾盆之前天空中黑云涌动的壮观图景。接着写白亮亮的雨点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生动形象。“跳、乱”两个字,突出了雨的大和急。第三句写狂风卷地,吹得湖面上霎时雨散云飞,一个“忽”字再次表现了天气的快速变化。最后一句写雨过天晴,风平水静,诗人在望湖楼上向远处望去,只见湖面上天连水,水映天,水天一色。刚才的风、雨、云全不见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整首诗营造出一个雄浑开阔又悠然辽远的境界。

通过以上解读不难发现,学习这首诗的重要一步是让学生随着诗句在头脑中还原出一幅幅对应的画面,再像放电影一样把每幅画连贯起来,体会从雨前到雨后的变化,感受心灵随着这种变化从震荡到平静的审美体验。然而,课堂上只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描述画面,还难以完全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阅读感受。为此,还需要设计化抽象为形象、化隐匿为外显的表现性学习活动。如:

第一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疏通诗意的基础上还原诗中图景,并在起名字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诗中的意象。第二个活动让学生在把握意象的基础上用配乐的方式整体把握诗的风格,进一步丰富对意象的理解。第三个活动让学生通过诵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使那些无法用语言进行描摹和形容的感受借助声音这个载体得以呈现,且能与同伴交流。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诗中的景象在学生的眼睛里、耳朵里、心里、口里都变得生动起来,有生命起来。在一个个可操作的活动中,学生抵达诗人所营造的空间境界,领悟到诗的独特魅力,收获美感体验。

(二)拓宽认知背景,探索思想内涵

相较于白话文,古诗教学具有时空距离遥远、难以被现代人直接理解的困境。再加上诗人委婉、隐幽的表达,又进一步加深了古诗与学生的距离。具体到苏轼所处的宋代,其诗作景物描写中往往暗藏着些许理趣。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这些诗句中的理趣往往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必须一探究竟。诗人把对生活的思考不着痕迹地贯穿于整首诗中,只有了解了苏轼的人生经历,才能体悟到这一点。这便说明,阅读这首诗需要具备一定的认知背景,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072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此时北宋王朝正在推行王安石变法。根据史料记载,苏轼是变法的反对者。出于政治分歧的考虑,他主动申请出任地方官。而在此之前,苏轼已经先后经历了丧母、丧父、丧妻的重大变故。学生了解了这些背景,对诗中的“风、雨”便自然会多一层思考。对苏轼来说,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再大的风和雨都是过眼烟云,都会须臾散去,重归天高水阔、水天一色的通达之境。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息的韧劲所在,也是这首诗更为重要的价值所在。

其二是相关阅读经验。对照这首诗所处的单元页上的语文要素“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来看,学生对诗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还需要去揣摩它的言外之意和情外之理,让丰富的感性体验走向更深厚的理性之思。联系本单元其余几篇课文可以发现,正是因为传承了这种景物、情思、理趣相交融的审美传统,才有了《丁香结》一文所指向的人生思考。这其中的传承脉络,既属于文学作品,也属于我们这个民族所独有的思维模式。有了从《丁香结》一课中所习得的认知经验,学生对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的思想内涵也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三)链接当下生活,传承文化基因

一首流传千年的诗作之所以能打动当下的我们,究其原因,是它承载着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来说,诗中所营造的开阔邈远之意境带给我们的是心境的阔达之感,苏轼达观通透的人生态度又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状态。这些都是镌刻于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尽管苏轼与我们相隔近千年,但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所以,古诗教学的最后一步便是把诗与学生当下的生活链接起来。

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语文学习与真实的生活关联。教学中,笔者向学生出示词典中对于“风雨”的两种解释:风和雨;比喻艰难困苦。笔者还让他们联系生活经历说说对这两种解释的看法,从而在这种言说中把自己代入诗中,代入诗人所写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风雨”之中,在诗中与诗人达成心灵的联通,承接来自千年之前的生活信念以及心灵观照。笔者借助地方资源,让学生真实地走近诗人,走入这首诗的意境中。苏轼曾任徐州知府,除了黄楼、东坡石床等散存于多处的相关古迹,云龙湖鹤鸣洲上还建有专门的苏轼纪念馆。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近身边这些触手可及的学习资源,走近苏轼曾经生活过的一个个可再现的场景,无形中又拉近了学生与诗人的距离,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到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的真实关联,让古诗在这些真实的场景中被真正唤醒,使得古诗学习既有了真实的情境,又有了归处。※

[本文系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古诗词活动教学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CH13-20-L065]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奎园小学)

猜你喜欢

首诗古诗苏轼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从善如流
“拟古诗”之我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