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山林猎牧图》文化艺术中的出版价值

2023-10-16顾彤

发展 2023年8期
关键词:山林壁画文创

顾彤

武威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198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所在武威市凉州区五坝山墓群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座西汉末期的壁画墓葬,其中有一幅大的壁画《山林猎牧图》,“它是五坝山西汉墓室壁画中最重要一幅壁画,也是一幅较有独立性的山水画,从山水画的角度来看,这幅山水壁画对研究我国早期山水画是非常难得的实物资料”[1]。这幅画宽4.3米,残高1.1米。该画绘在墓室左壁,壁画中以黑色的弧线勾勒出连绵不断、重叠起伏的山峦,然后,在山轮廓的外面一层绘有一条绿色的线;在山轮廓的里面先用浅白色的颜料做一渲染,再用宽刷进行斜向、横向描绘,使山体看起来宽厚稳重而又有层次,纹理富有动感。山上绘有树木,用黑色填充挺直的树干和粗细不同的树枝,用黑绿色斑点表现浓密的树叶。在山峦的右下方,绘有一头长角公牛和一匹马(一说是驴)。画的中部下方,有一只四足立地、门牙外露的凶恶老虎。画的左部是一个头戴梁冠的、骑着绿色骏马的猎人,他身穿系有腰带的黄袍,正在挽弓狩猎。猎人的前方有一只逃跑的野鹿,还有一只像是被惊吓到的野羊和两峰仰头做嘶鸣状的骆驼。据相关学者考察,“这幅画是墓主人生前休闲狩猎活动的真实写照”[2]。

一、文化与艺术结合,深耕精品出版内容

所谓有图有真相,作为有图像的历史性资料,所表现的艺术形式、历史文化是直观的。五坝山西汉墓室壁画《山林猎牧图》是西汉时代的作品,所以壁画中所体现的内容、绘画风格、画中人物及穿戴,画作的用笔形式、色彩运用等都可以表现出两千多年前古人的绘画技艺、当时流行的绘画风格、当时的社会气象以及社会思想。

就色彩运用而言,一些学者就提出了该壁画的施彩方法是受当时社会观念的影响,而不是自然色彩的真实反映。“因为西汉时期对色彩的观念首先受到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当时所谓的五色是与五行相配属的。”有学者由此推出:“西汉时期人们对色彩的运用着重于表意,而不是对真实景物的写生,壁画上的色彩则是主观设计的理想化的色彩。”[1]该学术观点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社会气象以及社会文化有很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反映出一个历史时期人们思想的变化对艺术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历史场景,也反映出西汉时流行的社会观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从这一学术观点出发,我们便能找到关于《山林猎牧图》色彩研究的相关选题,做一些艺术出版和学术出版,从不同角度更深层地挖掘《山林猎牧图》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图书大国,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需要发扬光大,更需要我们再挖掘、再研究,让中国文化走出去,便是出版业的长久目标。从出版的角度来看,出版学术成果需要有捕捉选题的眼力和执着的信念,如此才能做出有价值的图书,所以,对《山林猎牧图》壁画的研究再发现不仅属于研究历史的范畴,也属于研究美术、艺术、文化、考古等学科的范畴,多学科的穿插研究,一定会带来新的研究成果,也会带来新的文化突破。如卢冬所著《地下画廊河西走廊出土壁画彩绘砖》中提道:“汉代墓葬壁画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民俗文化发展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2]这说明该类选题的学术价值极高,能为各类学科提供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让学术通俗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的贺信中提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讀书的浓厚氛围。这对于文化出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满足人民高品位阅读的要求。”走向“全民阅读”是出版业的担当与路径,学术通俗化,让文物“活”起来,就是出版目标。从文化市场来看,越来越多的文创产品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不少的中国文物,以及文物里的故事。以《山林猎牧图》为例,在以此为主题的文创产品里,我们可以让壁画里所展现的猎人在山林中狩猎和畜牧的场面,在重叠的山峦里出没的各类走兽,树木隐约可见的场景,以及在相邻的壁画中出现的神兽和神仙,猎人猎牧的情景,做书签、明信片、可视化3D影像等新媒体的文创产品。同样带着《山林猎牧图》中的故事情节,我们在出版中更倾向于做壁画故事绘本、图说壁画艺术等图书,图书与文创产品相结合,打造文化知识的普及读物与产品,引领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去探究壁画背后的故事,体味西汉时人们的生活与思想。从文物出发,穿越时空场景,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二、讲好中国历史文化,展现现代出版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

《山林猎牧图》属于墓室壁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代的风尚。由于该壁画的性质,画中虽展现的是猎人在山林中狩猎和畜牧的场景,但从图中画有隐隐约约的重山叠峦、神兽神仙来看,绘画者应该是受到当时道家思想或是富有迷信色彩的一种思想而作的画。一幅壁画的内容不仅活生生地展现了西汉时期的社会生活和艺术思想,也让我们了解到西汉时期人们的观念、绘画技术,以及当时所用的绘画材料、工具,社会思想与绘画艺术的结合,让古代壁画“活”了起来,强烈的画面感和色彩感将时间轴倒回两千年前的西汉,为观看者讲述悠久的历史故事。出版者也应当站在这个角度,以当代人的视角,按照历史文化的讲述方法,让文物的历史印记发挥相应的服务功能。

近年来,出版业以传承文化为重点,对文物方面的选题大多以解读或品鉴的方式做传统出版,但其出版价值不限于此,我们应不局限于传统的解读,而是利用新媒体、赋以时代价值,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寓教于乐,旨在弘扬中国历史文化。其次,多角度发挥文物的文化价值。从中国艺术出发,体现出中国艺术的国家需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艺术的美好愿景,这说明“精神食粮”需要高质量地发展,对于不同阶段的读者的要求,出版业首先要走在最前面。

以“中国文物”等中国艺术为元素的图书、文创产品应该成为引领时尚的新产品,这也是了解中国文化最快、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出版行业也应以此为契机,打造与图书内容相关的产品。如关于《山林猎牧图》艺术鉴赏图书的封面设计,可以重点以五坝山墓室壁画色彩的运用和艺术处理作为重点,从色系、画法等特点入手,打造出富有色彩感和层次感的图书封面,在一定程度上,时尚而富有美感的封面会带来很大一群读者阅读,而这时的画册或者艺术鉴赏类图书对于读者的价值已远远超越了它本身要体现的价值,因为,不期而遇的兴趣更会激发读者对《山林猎牧图》的好奇与再探索,更能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那么关于《山林猎牧图》的相关图书、文创产品等衍生产品就一定会在文化市场上有好的成绩,好的成绩会建立起好的读者口碑,这不仅给出版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可辐射同类出版物在图书市场上有好的表现。出版者也应同时瞄准主题出版,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做品质出版,做品牌出版,更要对选题深入研究。如以《山林猎牧图》为代表做艺术出版,研究中国早期山水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从中展现中华民族的底蕴、中国古典的底气。再者从专业的学术角度,阐述《山林猎牧图》构图的内在逻辑,这样的选题彰显出中国艺术的魅力,中国艺术也具有了时代特征,发挥了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综上所述,以“中国文物”元素打造的出版物,会以更多形式展现中国文化的价值,展现“中国精神”的内涵。

三、内容产品化打造高质量作品,彰显品质出版

文物壁画的内容产品化,就是要将这些珍贵的文物开发成为知识产品,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和学习,但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的图书受众面窄,如何让这些生硬的学术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出版品质内容引领全民品质阅读,这是出版业需要探索的问题,也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契机。现有的内容如何产品化?现有以下几种方案:

第一,打造“时尚的”学术著作。以往市场上的学术图书都是比较传统的,无论是内容还是图书装帧设计都受“学术”二字的影响,形式比较单一。文物壁画是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从研究文物壁画的学者们的深入研究、挖掘历史、思想碰撞中会衍生很多熠熠生辉的作品,而实物也可以用现代的视角进行“包装”,使其更生动具体。如《山林猎牧图》作为早期较有独立性的山水画作,它的发现让更多学者在研究我国早期山水画的产生和形成有了更多的探讨和成果,所以,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值得挖掘和研究。而画作的内容和独特的色彩又给该类图书的装帧设计带来一定的灵感,再将现流行的复古潮流混搭,将学术类图书打造成书架上最亮眼夺目的书。图书技术方面的创新不失为一种进步,也许读者的兴趣就来源于醒目的装帧,也能使学术阅读更容易达成全民共赏。

第二,打造与读者共赏的作者队伍。图书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桥梁,全民阅读的深入推进,对于出版工作来说就有了新要求,也有了新挑战,新机遇。出版社在打造作者团队时更应注重读者的感受,结合图书市场的关注点打造与之适配的作者团队,无论是创作主题还是图书内容都能与各个阶段的读者达到共读、共赏。如《山林猎牧图》作为艺术作品可以从各个角度与全民共赏,对于学者读者,我们可以做学术出版;对于大众阅读,我们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展示壁画全景,做艺术出版;对于儿童科普,我们可以利用文创与知识相结合,既提高了儿童的兴趣,也实现了有效阅读,等等。

第三,用产品思维进行内容生产。传统出版已经不能满足人民日益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我们也应该从传统出版中突破自我,实现出版业的“创新力量”。所谓“经典永流传”,文物的价值可以赋予阅读不同的价值。《千里江山图》同样作为国宝级文物,它的出版价值及意义非常重大,无论是关于它的意象作品还是文创作品等,都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做好《山林猎牧图》的内容,同样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所以优质的内容能带来“流量”,利用新媒体、新科技是出版业“创新力量”不可缺少的一步。

从中国文物中看中国历史,无论是文物的艺术价值还是文献价值,都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我们更应该通过创新出版让文物“活”起来,激活文物中的艺术内涵、文化内涵、历史精神、传说故事,用现代媒体“穿越”历史,让文物中的历史画卷成为可见、可触摸、可体验的现实,同样也增长了人们的见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国历史文化悠久,所藏文物不计其数,本文从《山林猎牧图》出发,浅谈其文化艺术价值,从中探索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价值,以小见大,旨在以出版精品内容引领更多读者了解中华民族,保護中华之精粹,也通过出版,使中国文物不仅“活”了起来,也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记忆。

◆作者单位:甘肃文化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1]张立胜编著.物华天宝[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10.12.

[2]卢冬著.地下画廊河西走廊出土壁画彩绘砖[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07.

[1]张朋川著.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0.09.

[2]卢冬著.地下画廊河西走廊出土壁画彩绘砖[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07.

猜你喜欢

山林壁画文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壁画上的数学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北朝、隋唐壁画
城市山林
如果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