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蛤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2023-10-16李征远

科学养鱼 2023年9期
关键词:稚贝幼体投饵

乔 英,李征远

(1.东港市市场监管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东港 118300;2.东港市渔业渔民渔船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东港 118300)

青蛤俗称黑蛤、牛眼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沿海滩涂经济贝类。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海域环境变化,加上过度捕捞,青蛤资源出现严重衰退。人工养殖和资源增殖对青蛤苗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人工育苗在全国沿海广泛开展。笔者总结东港市近年来青蛤人工育苗经验,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育苗设施和饵料准备

育苗设施包括育苗车间、饵料培养车间、沉淀池、沙滤罐、供水系统、充气系统、供电系统等。生产前应检修、维护机械和电力以及水管、供气管等系统,保证其正常运转工作。

沉淀池储水量应为育苗车间水体的50 倍以上,这样可基本保证育苗期间用水的稳定供应。育苗车间与饵料培养车间水体比例以3∶1 为宜。一般1 000 米3育苗水体的车间需配备出水量80米3/时以上的沙滤罐1个。

青蛤育苗饵料主要为叉鞭金藻、小球藻、扁藻和牟氏角毛藻。饵料培养是青蛤育苗成功的关键之一,一定要提前开展扩种培养。

水质要求:海水盐度23~30,pH 7.6~8.5,自然水温24~28℃,溶氧4~5毫克/升。

二、催产和孵化

1.亲贝选择 7月中下旬采捕本地近岸滩涂野生青蛤,选择贝壳完整无破损、壳长3.5~4.5 厘米的个体作为亲贝。亲贝性腺成熟饱满,性腺包围整个内脏团并延伸至足部,其中雄性嫩白色、雌性粉红色。

2.催产 亲贝遮光阴干3~5 小时,加海水至1米深,遮光充气2~3小时即可达到产卵、排精高峰。亲贝投放密度为20~30 只/米2。亲贝产卵后,池中受精卵密度达到30个/毫升左右时捞出亲贝,撇除水面泡沫。用新鲜海水洗卵3次。微量充气,每两小时打耙1次,防止受精卵沉底堆积。

3.选优 受精卵经过20~25 小时孵化发育成D 形幼虫,孵化率可达90%以上。优质D 形幼虫趋光活力强,用300目筛绢网从孵化池中收集中上层幼虫,移入育苗池中培养。

三、幼体培育

育苗池适度遮光,室内光照强度控制在800~1 000 勒克斯,防止强光造成幼虫聚集缺氧。幼体培育池中分布充气石1个/米2,连续微充气,以气泡在水面能轻微翻腾为宜,使幼体与饵料生物分布均匀,有利于幼体正常生长。

D 形幼虫平均大小(壳长×壳高)为120 微米×110微米左右,培养密度为8~12个幼虫/毫升。开口饵料以叉鞭金藻为主,日投饵量1 万个/毫升,达到壳顶幼虫后逐渐增加投喂扁藻1万~3万个/毫升,进入壳顶后期增加投喂角毛藻2万~5万个/毫升,后期增至5 万~10 万个/毫升。每天投饵2~3次,适当投喂海洋酵母,多种饵料混合交替投喂效果较好。根据幼体胃肠饱满情况和不同发育阶段适当调整投喂量和品种。使用沙滤海水,早晚各换水1次,每次换水50%。

四、附着变态

经3~4天培育,浮游幼虫平均大小(壳长×壳高)为160微米×140微米左右,幼体形成足,能伸出壳外。足和面盘交替使用,开始由浮游进入匍匐期,可投放附着基。

用海泥附着基育苗,可高密度附苗,便于倒池、洗苗等育苗管理,无须进行二级分离培养;倒池对蛤苗产生的机械损伤也较小,幼苗的采集运输方便,成活率高。海泥取自沿海滩涂潮间带上部,选择无污染的表层泥,先用60 目筛绢网滤除砂石,经烈日曝晒后装袋备用。使用前需消毒,再用250~300 目筛绢过滤。使用过滤海水反复冲洗,洗去表层有机质浮泥,均匀铺撒池底(0.5~1.0厘米厚)。重新加水1.2米深,将幼体移入池中准备附着。

饵料以扁藻和角毛藻为主,藻类密度为5万~10 万个/毫升,每天投饵2~3 次。每天换水两次(使用沙滤海水),每次换水50%~80%。

经3天左右大部分幼体附着,附着初期幼体平均大小(壳长×壳高)为170微米×150微米。

五、稚贝培育

幼体附着后,保持饵料充足、水质适宜,通常经10 天左右形成出水管,进入单水管稚贝期。此时稚贝平均大小(壳长×壳高)为295 微米×330 微米。稚贝单水管期培育密度以250 万粒/米2为宜,以后根据生长情况逐渐疏养,每5 天倒池洗苗1次。用适宜网目筛绢去除杂质和空壳,反复轻搓和冲洗,直至稚贝壳表面干净无附着物。用不同网目筛绢筛选不同大小稚贝,分池移到铺有新底质育苗池内培养,以利稚贝同步生长。单水管稚贝经过15 天左右培育,进水管开始形成,水管基部触手伸缩明显,此时水管活动频繁用于滤食和呼吸,进入双水管期。双水管稚贝平均大小(壳长×壳高)为550微米×590微米。

随着稚贝的生长发育其对饵料生物需求量增大、代谢产物增多,水质变化快。此时须充足投饵,逐渐加大换水量,并随着稚贝生长进行分池,以调整稚贝密度。后期培育密度为80 万~120 万粒/米2。继续遮光、充气,日投饵两次,混合投喂各类单胞藻,投饵后半小时稚贝饱胃率应达80%以上。进入8 月高温期,单胞藻培养困难,难以满足育苗需要。而室外池塘水质较肥,藻类丰富,可以直接使用150目筛绢网过滤沉淀池的海水培育稚贝,每天换入新水量为200%~300%。条件允许时可以微流水培育,既可解决饵料生物不足,又可及时把水中的代谢废物排掉而保持良好水质。加强日常管理,每天定时观察,检查幼体活力、摄食和生长情况。稚贝培育采用微充气,使饵料生物分布均匀,有利于稚贝正常生长。

六、出苗

8 月中下旬,大约经过1 个月的人工育苗,青蛤稚贝壳长可达1毫米左右,此时已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即可出苗。用80 目筛绢网滤除泥沙和空壳,反复冲洗稚贝,再用称重法计数。

猜你喜欢

稚贝幼体投饵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探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实验创新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的生长特征研究
投饵机的选用与维护
光照、水温和密度对厚壳贻贝稚贝群聚性的影响
偏顶蛤稚贝期不同培育密度对生长与成活率的影响
毛蚶人工育苗最佳附着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