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2023-10-15陈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8期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历史

陈燕

[摘    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挖掘身边历史,强化其知识内化的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编辑报纸、编演历史剧、访问古迹、调查采访等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中,丰富活动的资源,提升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历史核心素养;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较多,知识涵盖面也很广,但是历史课堂的教学时间却有限,所以教师要思考如何拓展课外时空,促使学生投入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提升历史核心素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能在考察、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实践精神,提升学习效果。

一、调查资料,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意義

(一)依托实践,提升综合能力

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史料,研究历史问题,引导他们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本民族的历史,也研究了世界的发展进程,学会用开放的思想面对不同国家的历史。由此可见,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在学习“开辟新航路”一课时,笔者安排学生采用中西对比的方式,了解郑和下西洋和西方开辟新航路的异同点。学生试着从动因、规模、路线、影响力等角度入手,分析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在此过程中积累了资料,提升了对比思考能力。笔者鼓励学生交流互动,讨论中西方的航海行动谁对社会的发展有更积极的意义,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既认识了世界的发展,同时也提升了民族自豪感。有学生想要对比一下中西方各国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是否给当时的经济带来了发展,但是他并不知道该如何完成调查,笔者就让他和其他学生互动交流,思考除了搜索史料以外,还有哪些方法能获取信息。有学生建议可以从某些旅游资源中获得信息,还有学生提出可以了解一下当地的民风民俗。学生通过学习找到了研究历史、收集资料的新渠道,综合能力自然也随之提升。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历史知识,掌握历史思维方法。此外,还可以让他们思考如何提升团结合作的能力,如何提高表达能力,这样学生就能提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聚焦空白,挖掘身边历史

在历史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认知上存在哪些空白,并引导他们积极探究相关的历史问题。如有不少学生不明白历史学习对于现实生活有什么积极意义,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点组织学生了解身边历史,借古思今感受历史的发展。

在学习“大众传媒的变迁”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任务,了解爷爷奶奶年轻时的主要传媒手段是什么,并对比现在,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在感受历史变迁的同时,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学生发现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不少老人也与时俱进,尝试了解微信等现代化沟通工具的使用方法,他们也认识到和以前的书信、电报等相比,网络沟通工具更为便捷。此外,笔者还让学生思考历史研究的意义,让他们明白在对比民生变迁的过程中,可以探究引起变迁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社会背景思考历史发展对于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影响。这样就弥补了空白,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的现实意义。有学生在活动后提出:“我原本认为历史学习和现实无关,但是在调查后却发现,历史原来是现实生活的影子,通过研究历史问题更好地认识自己生活的地方。”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觉挖掘各种资源,利用历史资料、图片、实物等弥补知识空白,从而加深历史认知,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三)关注内化,注重能力发展

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学到了不少历史知识,但是很多学生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来解决现实问题。组织历史综合实践活动能促使他们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化,以期起到借鉴作用。

在学习“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活动,了解自己家庭在改革开放前后在收入、住房、衣食、家具等方面的不同,进而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现实。此后笔者让学生结合当前的社会形势,为自己的家庭出谋划策,思考要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帮助家庭更好地走上致富之路。在撰写“家庭计划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回忆学过的知识,思考个人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掌握的知识用于实践中,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有学生提出:“在改革开放期间,我的父母下岗了,但是他们并没有感到颓丧,而是将其当成一次机遇,试着下海做餐饮。现如今,我向父母建议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非接触式送餐服务,满足时代发展而产生的生活变化。”学生发现,自己能将“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学习历史的欲望自然更强。

在史料阅读、调查走访、实地考察等活动中,学生回忆起课堂学习中掌握的各种知识,并认识到它们可以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迅速增强。

二、巧妙设计,组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

(一)编辑小报,提升解释能力

历史解释能力是利用各种史料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是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上网搜索,又或者阅读各种历史类的书籍,然后让他们利用这些史料解决历史问题,并将自己的探索结果写入小报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活动,大家一起思考围绕该主题需要搜索哪些史料,又该如何解决历史问题,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在学习“两次鸦片战争”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将自己想象成特定历史时期的人,说说当时人会如何评价这两个历史事件,尝试编写一期特定年代的报纸。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围绕哪一次鸦片战争开展报纸编写的活动,此后还要展开小组讨论,说说围绕该历史事件可以收集哪些信息。有学生认为:“围绕鸦片战争可以收集虎门销烟的相关信息,然后收集一些展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内容,还可以展现关天培等将领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历史解释。“如果你要写一篇报道,要分析一下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应该如何做呢?”学生结合史料展开探究,如有学生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清政府十分腐朽、衰落,他们没有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究,并将自己的探索所得写成报道,记录在了报纸中。有学生模仿各国领导人的口吻分别写作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分析了鸦片战争,表达了对其的反思。这种表达形式十分新颖,其他同学也表示值得借鉴。

在学生编辑小报的过程中,会面对各种历史资料,教师要指导他们逐步掌握如何分析这些史料进行历史解释。学生首先要判断各种史料的真伪,尝试去掉那些不可信的内容。其次学生还要思考如何能结合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还要尽可能说出创新的观点。最后学生要思考如何将史料和观点结合起来写成文章并编写成小报,这样学生才能通过编写小报的活动真正提升自己的历史解释能力。

(二)编演剧本,厚植家国情怀

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能促使他们产生爱国爱家的情感,这样学生就更加迫切想要了解和中国历史有关的各种信息,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更好。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编演剧本的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搜索史料,并编写主题鲜明、情节合理、具有一定思想性的剧本。同时学生还要分工合作,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将作品演绎出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学习“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资料搜集,然后尝试编演剧本,展现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展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学生认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因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所以国人认为要争取国家的权利,对内也要严惩卖国之人。此后出现了北京五四示威活动,还出现了六五罢工等。最后被捕的学生被释放,同时也罢免了一些官员的职务,中国最终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人,说说当时的有志青年们为何会积极参与到五四运动中,尝试体会他们身上的爱国情感。有学生认为:“在了解了各种史料后,我认为新文化运动已经影响了中国人,促使他们想要表达出自己的爱国热情。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国内也存在各种不同的力量,这让当时的局势变得十分复杂。”在表演剧本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努力还原历史真实面貌,尝试体现出国人的爱国情怀,展现他们的时代风采。

在编演剧本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学生积极进行互动讨论,学生可以展开分析,说说该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可以围绕人物形象展开探索,说说这些历史人物在特定的阶段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也可以讨论一下从历史人物的身上能得到什么启迪,对自己有什么启发意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也能从历史人物的身上得到启发,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三)寻访古迹,掌握史料史证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索身边的历史素材,在寻访古迹的活动中,学生能提升史料实证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史料形式的丰富性,既包括文字资料,还包括历史古迹、文物等实物类的资料。同时要引导学生结合搜索到的史料进行理性分析,思考如何能运用它们展开历史分析,最终解决历史问题。

在学习“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探访抗日踪迹的活动,尝试結合自己身边的资料了解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教师首先播放了新闻“不忘国耻,黄山人民抗战期间牺牲很大,付出极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提出问题,促使他们开展探索活动:“在这篇报道中提到抗日战争中黄山人民牺牲很大,那么,究竟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大家尝试展开调查,然后进行总结归纳。”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史料:“大家通过查阅书籍收集到的信息是史料,那么通过调查访问找到的资料是否也是史料呢?在探访抗日战争遗址过程中收集到的实物类资料、拍摄的照片等,这些是不是也是史料呢?”这样就促使学生思考什么是史料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让学生结合史料进行分析,学会运用史料:“如果有人问你,在抗日战争期间黄山人民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你会如何回答他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阐述,积极表达自己的理性观点。

教师要合理利用各种本土资料,让学生探访家乡的各种古迹,促使他们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探访史料的兴趣得到了激发,也能结合史料实证的结果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搜集活动。这样就能起到补充和活化的效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调查走访,树立唯物史观

社会调查也是历史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能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社会调查的活动,让他们尝试结合调查所得进行总结归纳,进而树立起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能促使学生科学地看待历史、运用历史,有选择地继承并发展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调查采访后,探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又或者尝试展望未来,这样学生就能基于唯物史观展开分析,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我的黄山我的家”这个主题展开调查采访的活动。学生首先要进行自主调查,了解一下黄山当地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巨大变化,尝试总结人民群众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学生结合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思考如何才能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学生认为,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师还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尝试用表格、采访稿等辅助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展开调查采访之后,学生若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问题,那么就能对社会生活的一般结构和一般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得到一些更宏观、理性的观点。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站在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从而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各种历史知识,从而提升历史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孙伟萍.综合实践活动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2018(20).

[2]魏朋吴丽雪.高中历史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08).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历史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借力微课,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构建历史认同感,筑基核心素养
历史深度学习的六个着力点
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