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界订单火爆有望催化汽车板块行情

2023-10-14梁杏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3年37期
关键词:汽车行业订单新能源

梁杏

“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到来,汽车行业也迎来销量回暖。同时,近期问界成为爆款,新品订单量大超预期,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智能汽车行业生态的改善。此前由于2022年同期高基数原因,汽车行业销量同比增速较为一般,9月起随着基数回归正常,叠加华为、特斯拉等多家车企新车型集中上市,预计乘用车销量有望同比加速增长。

根据乘联会数据,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201.8万辆,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5.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523.3万辆,同比增长2.4%。

国家层面针对汽车行业的政策指引频出,旨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商务部推动“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效果显现,各地车展及发放消费券等丰富多彩的促销举措,对提振消费信心起到了较好促进。

9月汽车出口也延续强势。根据乘联会数据,9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5.7万辆,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8%。1-9月乘用车出口267.7万辆,同比增长68%。但10月4日欧盟正式表态,将对进口自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可能引发后续汽车出口担忧。

但实际上我国电动车已退出大规模补贴阶段,欧洲售价基本都高于中国售价,预计实际措施影响较小。从6月法国推动调查起,市场对此预期较为充分,中国新能源车已经具备较强的产品力和成本优势,因此影响和风险整体可控。

目前全球汽车市场,我国已连续十多年稳居第一。特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遥遙领先,国内产业链各环节基本实现全覆盖,诸多零部件企业也在海外实现布局;除欧盟市场,自主品牌多年布局的俄罗斯、东南亚、拉美、中东等市场,近年来发展较快,具备较强的承接能力。

传统燃油汽车时代,国内靠引进外资来实现“市场换技术”,关键技术、质量标准掌握在外资手中。新能源汽车时代,自主品牌率先实现多轮迭代,已从电动化升级到智能化,而大多外资品牌电动化刚起步。在三电、EE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自主品牌实现了技术、产品的“反向输出”。

后续10月旺季延续,叠加众多车型陆续交付,自主品牌产品力进一步凸显。长假期间,天津、南京、合肥、长沙等多城市举办车展等新车促销活动,带动了车市人气和销量;配合国家稳增长、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销售前景依然值得看高一线。

前期燃油车排放标准切换落地,不满足国六b的部分车型设置过渡期,带来汽车价格战边际缓和,终端观望情绪有所缓解。此外,9月以来,车市供给端持续发力,包括问界新M7、Model3焕新版、2024款小鹏G9、P5等,激发消费者需求。

根据华为数据,10月7日(截至10点)问界新M7累计大额订单5.55万台。订单量大超预期,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智能汽车行业生态逐渐改善。此前华为依托“鸿蒙+MDC+麒麟+盘古”组合拳(对应智能座舱系统、智能驾驶算力平台、车载芯片、自动驾驶大模型),实现了从核心芯片、自动驾驶平台到终端车辆运营的全产业链布局,软硬件深度赋能,有望拉动行业层面“造车生态”渐入佳境。

特别是流畅的车机系统与领先的智能驾驶技术吸引力极强,根据车fans一线数据统计,进店客户对智能驾驶的关注度明显超出门店预期。在短视频和直播影响下,客户对智能驾驶的认可度大幅提升。

此外在技术进步、用户需求、政策催化等背景下,下半年城市NOA有望迎来较大规模释放,高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可能进一步提升。长远来看,智能汽车的推广也会给汽车行业需求构成一定利好。

整体来看,三季度汽车行业景气度继续回暖,自主、新能源的崛起更为亮眼,海外需求稳定、运费下行也利好出口企业。价格方面,少部分车企在下半年依托其较大的产销量增幅会有二次年降,但其并不是车企或零部件行业普遍现象。对全行业盈利评估来说,销量收入环比增长,有望对冲部分汇兑、促销、二次年降、原材料价格等方面的负面影响。

截至10月13日,申万汽车行业有24家公司披露了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17家净利润预增,整体增速中位数在30%以上。从预告内容看,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包括订单充足、原材料价格回落、芯片国产替代、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等。

从估值水平看,截至10月12日,中证800汽车与零部件指数PE为24.80倍,位于近五年33.17%分位。在整体盈利复苏情况下,行业或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汽车行业订单新能源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时代不等人,汽车行业在完成“双碳”这件事上,责无旁贷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汽车行业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汽车行业 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