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东地区革命旧址典型建筑工艺的修缮探究

2023-10-14隋俪荣

东方收藏 2023年8期

摘要:革命旧址是我党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而革命旧址的建筑对于记录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当下部分革命旧址建筑的保护工作面临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文章以战场泊村许世友指挥部旧址建筑修缮为研究对象,对革命旧址建筑的历史地位和教育价值进行深入挖掘,提出对其进行保护修缮所要遵循的原则和勘察方法,并详细叙述了战场泊村许世友指挥部旧址革命建筑典型工艺干槎瓦和虎皮墙的修缮过程,以供参考。

关键词:革命旧址;建筑特点;修缮保护;干槎瓦;虎皮墙

革命旧址建筑是我们重温红色革命精神、回顾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它能更加具体地展现先辈们的战斗和生存环境,为我们还原重大历史事件、追忆革命历史人物、感受革命文化氛围提供帮助。作为北方建筑特色,干槎瓦具有代表性,山东胶东地区就发现有大量的干槎瓦屋面,而战场泊村便存有较为完整的干槎瓦屋面实例。

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位于山东省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在2016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影响,战场泊村许世友指挥部旧址的建筑出现墙体酥碱开裂、屋顶坍塌漏雨、梁椽及门窗朽坏等问题。2019年2月,当地编制完成《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一期)修缮设计方案》;2020年9月,启动对旧址区15套沿街古建筑的修缮保护工作;2021年1月,工程竣工,并从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革命旧址基本情况及保护现状

(一)战场泊村基本情况

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所在地为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据《海阳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王姓迁此建村。相传明朝将领在此摆阵打了胜仗,故将村子命名为战胜泊。清雍正十三年(1735),海阳建县时,刻有“战胜泊”的石碑上的“胜”字被毁坏,后改村名为战场泊。

战场泊村位于郭城镇南部,地处东经121°05′、北纬37°00′。地势东高西低,属丘陵地带。全村辖区面积4.7平方公里,约542户1201人。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建筑民居160余座。因战场泊村的古村落、古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保护,2015年,战场泊村被列入省级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二)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现状

1942年7月1日,八路军胶东军区在海阳县朱吴村成立,之后不久,胶东军区机关迁至战场泊村,1945年8月迁出。这期间,许世友将军领导下的胶东军区机关多次长时间驻扎于战场泊村,带领胶东军民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组织指挥海阳民兵开展地雷战,留下了同仇敌忾、奋勇杀敌的英雄壮举,书写了军民鱼水情深、党群水乳交融的红色篇章。

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是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的一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如今其内有根据原貌恢复的陈设布展。其正房为硬山式北方传统民居样式,屋面为干槎瓦样式,苫背为苇箔样式。苇箔底部为白灰面层,墙面为清水淌白青砖墙,但多处墙面出现酥碱、裂缝、破损问题。部分原有门窗保存完整,现室内铺装为三合土夯实地面。两侧山墙墀头与东西盘头保存较好。

二、革命旧址建筑保护的必要性

为了有效保护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科学、合理地发挥其在革命历史文化与红色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从革命旧址的历史地位、社会价值和科学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挖掘。

(一)历史地位

抗战时期,许世友将军五入胶东,为领导海阳人民的反“扫荡”、反投降战役,于1941年来到海阳,先后多次进驻郭城镇的战场泊、西古现、迎驾山、璋夼、港里等村。其中,在战场泊村驻扎时间最长、次数最多,并在 1942 年前后将司令部设在战场泊村。从1941年到1945年,许世友不仅带领部队讨伐国民党投降派赵保原,攻克万第村、大战左村,名震五龙河两岸,清除了胶东地区的抗日障碍,更是将不忘国耻、坚持抗战的理念深深刻入村民心中。

许世友曾在其个人回忆录中这样说:“胶东是我战斗和生活的地方,胶东的人民、胶东的山山水水,对我来说,都有着深厚的情谊。”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这是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所传达出的理念,也是当年许世友将军与村民间真挚情感的概括。

(二)科学艺术价值

战场泊村的建筑比例协调、设计巧妙、装饰优美,体现了当地村民良好的审美观念,并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价值。

战场泊村总体呈现靠山而居、依形就勢的历史格局,在选址、规划、营造等方面遵从自然山水和地形地貌,同时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并极大地发挥了它的优势,体现了聚落选址的特点以及对自然的尊重与依赖,在选址造型和结构设计等方面体现出较高的科学价值。

战场泊村民居在院落格局、建筑形制、构筑技术等不同层面体现出对地方气候环境条件的良好适应,对建筑选材的因地制宜,对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以及对实际功能的完美契合,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当地人的建筑科学技术水平。

古民居展示红色原生态。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在原有老民居街巷布局基础上,呈东西方向分布。两条主干道旁坐落着抗大学校、修械所、侦察科、司令部、生产科等几处科室,旧址区所有科室均按照当时机关旧址科室原貌复原,以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对红色历史情景进行再现。

(三)社会价值

许世友将军在海阳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战斗足迹。当时的胶东军区司令部就设在郭城镇战场泊村,现在仍能在战场泊村等周围村落找寻到大量印记。

这一处非常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是烟台乃至胶东半岛非常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战场泊村革命建筑既包含了物质的建筑形式与特征,也包含了非物质的精神文化,是二者有机的统一体。革命建筑的文化特质使其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古建筑,因此保护战场泊村的革命建筑,不只是单纯地保护革命建筑本身,而且也要保护和赋予建筑鲜活生命力的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

三、革命旧址修缮保护工作原则及勘察方法

(一)修缮原则

1.“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修缮时遵循“修旧如旧”的理念保持文物建筑原本的特性。

2.文物修缮可逆性、可再处理性原则

在修缮过程中,尽量选择使用与原文物构件相同或兼容的材料,从而保留更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3.尊重传统、保持地方特色的原则

胶东地区的革命建筑有著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技艺,在文物修缮保护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传统,保护传统手工艺技术,使之可以保留与继承。

(二)勘察方法

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修缮工作在勘察方式上采用了较为科学的内侧窥探法,勘察建筑地下基础的安全性和隐藏柱子的安全性以及梁架的安全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每栋房屋进行较为详细的测量、拍照、绘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相关要求,及文物保护四原则——“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科学地编制修缮方案,根据修缮方案进行修缮。

四、战场泊村许世友指挥部旧址的典型修缮措施

针对革命旧址建筑受损情况,在对战场泊村许世友指挥部旧址进行修缮过程中,除了对建筑结构安全进行必要的更换构件、加固等修缮措施外,对于一些即将失传的工艺方法,我们遵循原则,遍访专家学者,尽最大努力将其按原工艺进行复原。

比如干槎瓦屋面技艺技术难度高、做工复杂、耗费人力巨大等原因,于近代濒临失传。我们通过走访当地年老的瓦工以及省市专家的亲自指导,得以恢复了干槎瓦屋面,达到了很好的修缮效果。

(一)干槎瓦屋面

干槎瓦屋面没有囊或者囊很小,筒瓦屋面或合瓦屋面由底瓦垄和盖瓦垄共同组成,干槎瓦屋面只用“底瓦垄”,不用盖瓦垄。筒瓦屋面或者合瓦屋面的底瓦是小头朝下,而干槎瓦的瓦是大头朝下。瓦干槎瓦之前,也应“审瓦”,但不“沾瓦”,此外还应加一道“套瓦”工序。干槎瓦屋面的“分中、号垄、排瓦当”较简单,也不用在屋面上拴腰线来控制瓦垄的高低。

干槎瓦技艺具有不做盖瓦垄的特点,因此有着与其他屋面苫背做法的一些区别:干槎瓦屋面往往不苫灰背,只苫泥背。泥背应适当加厚,泥中的滑秸或麻刀等纤维物质也应适当多加。苫背的坡度应适当加大,一般应大于30°,可以采用在脊上放扎肩瓦和抹扎肩泥的方法。干槎瓦屋面的一个特点是,屋面没有囊或囊很小,因此苫背时要将泥 (灰) 背抹平整。

干槎瓦屋面所用的瓦料在规格上要求严格,瓦件要逐块挑选,声音清脆、无破裂、无变形、无粘疤;瓦件色差较大要分类,基本一致的瓦放在一个坡面,如果同一垄上的瓦料规格不一样就无法操作,并且误差不超过2mm。

干槎瓦技艺属于地方建筑技术中的一种瓦面做法,类似于编筐一样编制而成。修缮完成后瓦面具有外形美观、防水性能好且屋面不易长草等特点,较为节省材料,但缺点是较为费工。屋面修缮完成后,整齐划一,远远望去鳞次栉比,颇为壮观。

(二)虎皮墙

战场泊村传统民居下碱几乎为虎皮墙形式。虎皮墙是一种用形状不规则的毛石砌筑、石缝间以灰浆勾填的围墙形式,因灰缝与石块轮廓吻合,质朴的外观极像老虎皮上的斑纹,因而被人们形象地称作“虎皮墙”。虎皮墙的建设风格,彰显了中华民族借地利的勤劳智慧,也展示了纯朴农家唯自然的审美情趣。全国各地建筑物都有虎皮墙的建筑形式,但是胶东地区因地制宜利用海边橘红色及淡黄色的花岗石砌成的虎皮墙尤为神似。

虎皮墙的施工是很有讲究的,石料可以简单加工,也可以因形而用。砌角石起码要保证一个竖角和两个横角直挺、向下及向左向右的三面相对光平,最底层砌角以外的其他石料要保证横角直挺、向下及当街的一面相对光平。技术要领上,虎皮石墙不同于砖墙,砌筑时只需大体跟线就行,但要注意尽量大头朝下、朝外,里、外皮尽量咬实,上下层互相错开,每隔两三层要砌几块横贯墙身的石料作为拉结石,否则就砌成易内塌外倒的两张皮了。巧手的石瓦匠会把一些外形特别,比如宝瓶状、莲花状的石头垒进当街一面,或者在石面雕凿上文字、图案。

垒砌结束后,虎皮墙建设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勾缝儿。勾缝儿的主要作用,一是美观,二是耐用,防止雨水侵入墙体,也是一种加固措施。战场泊村的虎皮墙勾缝非常讲究灰缝的大小,虎皮墙的灰缝较小且尤为一致,在当时没有科技工具辅助的情况下,全凭匠人掌握形成此效果,令人惊叹,体现了古代工匠的仔细和用心。此次修缮完全依据古法施工,聘请当地70多岁的老石工,根据传统工序施工,恢复了一部分下碱,并与原有下碱虎皮墙实现了浑然一体的效果。

五、结语

战场泊村许世友抗战指挥部旧址建筑具有典型的胶东建筑特色,干槎瓦和虎皮墙工艺充分体现了前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蕴含着胶东革命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它既是胶东革命历史的史迹印证者,又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对旧址修缮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尊重原有建筑特点和建筑整体的保护性,在不损害建筑本身的前提下,保护和利用好革命旧址建筑,对于弘扬革命精神、推进我国文物保护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魏东. 武安革命旧址建筑调查与修缮保护策略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

[2]童乔慧,田永乐.红三军团革命旧址修缮保护研究[J].华中建筑,2015,33(07):45-50.

[3]苏冠兴,孙勇,常军富等.金陵女子大学旧址文物保护技术与加固方法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3):17-21.

[4]赵斌.谈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修缮工作[J].东方收藏,2021(05):95-96.

[5]兰玲.清末民初胶东民居的建筑与装饰特征[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2(02):38-42.

[6] 杨明. 贵阳市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22.

[7]况源. 涉县革命旧址建筑调查与修缮保护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

作者简介:

隋俪荣(1984—),女,汉族,山东海阳人。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革命文物保护修复与利用,红色文化展陈策划,纪念馆、博物馆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