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曲阜市霍家村发现的商代遗址

2023-10-14刘汝国张春永

东方收藏 2023年8期
关键词:曲阜

刘汝国 张春永

摘要: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曲阜市文物局联合对霍家村商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十分重要的考古收获。霍家村商代遗址较好地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结构。

关键词:曲阜;霍家村;商代遗址

山东曲阜霍家村商代遗址是在配合曲阜市山东中建材万斯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工艺布置项目(一期工程)时发现的,其位于曲阜经济开发区西北,北邻曲阜时庄街道霍家村,共发掘面积600余平方米,发现有宋代至清代的墓葬、水井及商代遗存,其中最主要的发掘成果便是商代灰坑12处。

一、地层堆积

一层:厚0.25米—0.40米,灰褐色,土质疏松,含细沙,包含物有陶片、瓷片,为耕土层。

二层:深0.45米—0.75米,厚0.20米—0.5米,黄褐色,土质较致密,含细沙,包含物有大量陶片、瓷片、兽骨、炭渣、草木灰、红烧土等,为宋金时期文化层。

三层:深0.55米—0.9米,厚0.1米—0.3米,深灰褐色,土质较致密,含细沙,包含物有大量陶片、草木灰、红烧土等,为商代中晚期文化层。

三层以下为生土。

上述地层堆积情况仅限于灰坑分布区域,其他区域未进行探方式发掘,情况不明。

二、遗迹

共发现灰坑12处,集中分布于建设用地的中部偏北处,相对集中。

H1:位于东西向生产路以南、围栏以东,二层下,呈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3米、东西长5米、深1.2米。

H1分为7层:

1层为灰黄色花土,土质疏松,主要成分为草木灰,黄色生土块分布其中,含大量碎陶片。

2层为草木灰,极疏松,含大量陶片、少量黄土。

3层为灰褐土,土质疏松,含草木灰、较多的黄生土,有少量陶片。

4层为草木灰,颜色较浅,有少量黄土及陶片。

5层为草木灰,颜色较浅,呈灰白色,有少量陶片。

6层为灰褐土,较致密,含少量陶片及大量黄生土。

7层黄褐土,较致密,含少量草木灰及烧土粒。

H2:位于H1东南,二层下,灰褐色,土质疏松,主要成分为草木灰,黄色生土块分布其中,含大量陶片。呈不规则方形,南北长2.9米、东西长2.6米、深0.1米—0.45米。陶片以夹砂灰陶与夹砂红陶为主,未见黑皮陶。器型有鬲、罐等。

H3:位于H2东南面,二层下,呈不规则的半圆形。南北长2.8米、东西长5米、深0.6米。

H3分为4层:

1层为草木灰,极疏松,含大量陶片。

2层为黄土,疏松,含细沙,为淤土。

3层为草木灰,极疏松,含大量陶片。

4层为黄土,疏松,含细沙,有少量陶片。

H3出土有大量陶片,以夹砂灰陶与夹砂红陶为主,还有少量的泥质灰陶、泥质红陶与黑皮陶。纹饰主要为绳纹,还有少量的弦纹和附加堆纹。陶片中有大量的鬲口沿与鬲足,器型有鬲、豆、瓿、瓮、盆、罐等。

H4:位于H3西面,二层下,灰褐色,土质疏松,主要成分为草木灰,含陶片、黄土,呈圆形。南北长1.2米、东西长1.2米、深0.5米。陶片分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等,器型有鬲、罐等。

H5:位于H4南面,一层下,呈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2.8米、东西长3.5米、深0.7米。

H5分为2层:

1层为草木灰,极疏松,含大量陶片。

2层为浅灰白色,疏松,含大量陶片。该层出土陶鬲2件(均足残)、陶水壶1件(残)。

出土大量陶片,以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为主,还有少量泥质灰陶、黑皮陶。器型有鬲、豆、罐等。

H6:位于H5的东北,二层下,呈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4.6米、东西长3.9米、深0.7米。

H6分为6层:

1层为草木灰,极疏松,含大量陶片、烧土粒、少量黄土。

2层为草木灰及红烧土,疏松,含少量陶片。

3层为黄土,土质疏松,含细沙,为淤土。

4层为红烧土,含大量草木灰。

5层为黄土,土质疏松,含细沙,为淤土。

6层为灰褐土,较致密,含大量草木灰及少量陶片。

陶片分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等,器型有鬲、豆、罐、缸等。

H7:位于H6的东南,二层下。主要成分为草木灰及红烧土,含陶片,呈圆形。直径1.40米、深0.1米—0.2米。陶片主要分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等,器型则包括鬲、罐等。

H8:位于H7的南面,二层下。主要成分为草木灰及红烧土,含陶片,呈圆形。东西长2.6米、南北长1.4米、深0.5米。陶片分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黑皮陶等,器型有鬲、豆、罐等。

H9:位于H5的西面,二层下,呈椭圆形。东西长8米、南北长5.3米、深1.60米。

H9分为6层:

1层灰褐,疏松,含大量陶片、烧土粒、少量黄土。

2层深灰褐,含大量草木灰、红烧土,还有炭渣及陶片。

3层为灰褐,土质较致密,含少量陶片。

4层为草木灰,含较多红烧土及陶片。

5层灰白色,土质较致密,含草木灰、陶片。

6层为黄褐土,较致密,含草木灰及少量陶片。

陶片分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黑皮陶等,器型有鬲、豆、杯、罐等。

H10:位于H9的北面,二層下。其主要成分为草木灰及红烧土,含陶片,呈圆形。东西长2.6米、南北长1.6米、深0.75米。

H11:位于H9南面,二层下。分两层:上层主要成分为草木灰及红烧土,含陶片;下层浅灰白色土,含少量陶片。H11的西部有进出口两个,中间有隔梁。呈圆形,东西长3.9米、南北长2.8米、深0.5米。陶片分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黑皮陶等,器型有鬲、罐等。

H12:位于H11的东面,二层下。分两层:上层主要成分为草木灰及红烧土,含陶片;下层浅灰白色土,含少量陶片。东侧被一宋金时期的沟打破。整体呈椭圆形,东西长2.35米、南北长1.85米、深0.35米。陶片分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黑皮陶等,器型有鬲、罐、豆等。

三、遗物

出土陶鬲2个、陶壶1个,均出土于H5的下层。

鬲1,卷沿,鼓腹,袋足。足部残缺,质地为夹砂灰陶。口径18.4厘米、通高21.5厘米、最大腹径21.5厘米。商代晚期器物。

鬲2,卷沿,鼓腹,锥形袋足。一足部残缺,质地为夹砂灰陶。口径18.4厘米、通高21.5厘米、最大腹径21.5厘米。商代晚期器物。

壶:出土于H5的下层,侈口,平沿,鼓腹,圈足。口径10厘米、底径8.4厘米、高12厘米、最大腹径12厘米。质地为泥质灰陶,肩部有2个鼻,与鼻相对应的底足有两个孔,可以系绳。商代晚期器物。

石器:5件,出土于H5、H6、H9等灰坑中,均残,有刀、镰、斧等器型。其中,1件为暗红色砂石质,其余为青色石灰岩质,均为商代晚期器物。

四、结论

此次发掘的灰坑,在布方上,以灰坑为中心,基本搞清了灰坑的文化内涵及年代。但各个灰坑之间的地层,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未列入发掘重点,对于搞清整个遗址的分布存有遗憾。出土的陶片甚多,按材质可分为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灰陶、夹砂黑皮陶、泥质红陶等,其中以夹砂灰陶及夹砂红陶数量最多,占到所有陶片的95%以上;在装饰上,绳纹占据主要地位,只有个别的弦纹、附加堆纹、戳印纹及素面等。器型有鬲、罐、杯、豆、壶、缸、盆等,其中以鬲最多,出土了大量的鬲足及口沿,从陶片看,鬲至少占据八成。从陶片尤其是鬲足分析,该遗址的年代为商代晚期。

关于灰坑的用途,大致可分为房址、窖穴、灰坑三种,其中H1、H6、H9、H11为房址,H8、H10为窖穴,其他为灰坑。

曲阜地区在商代时为地方方国奄国。奄国在商王南庚、阳甲、盘庚时曾一度成为商的都城,盘庚迁殷后,奄国仍是商王朝在东方的统治中心,号称商奄。曲阜地区商代遗址以前很少发现,但近年来接连有三次重要发现。

2013年,在曲阜林家村遗址[1]发现较大规模的商代遗址,发掘商代灰坑、灰沟38处,出土一批商代陶器,时代为商代中晚期。

2019年,在曲阜西陈遗址[2]发现大规模的商代遗址,发掘出大量的灰坑、窖穴、祭祀坑、房址等,时代为商代晚期,极大地丰富了曲阜的商代文化遗存。

此次发现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曲阜地区商代文化面貌及寻找奄都提供了大量实物資料,具有重要的考古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崔胜宽,董文斌,孙亮申等.山东曲阜林家遗址夏商时期遗存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22(05):3-17.

[2]韩辉,张恒,徐深.新发现 | 山东曲阜发掘西陈商代遗址——为探索商周交替的重大历史事件与社会变革提供了较为明确的线索[EB/OL].[2020-04-04].https://mp.weixin.qq.com/s/ySTu2fellWWJRfl-MNpe_g.

作者简介:

刘汝国(1971—),男,汉族,山东曲阜人。大学本科,考古学专业,文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考古学、地方史及文物保护等。

张春永(1981—),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大学本科,文博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物技术保护与田野考古。

猜你喜欢

曲阜
曲阜之旅
M oO3-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下高效催化降解甲基橙
曲阜奥体中心战国两汉与宋代墓地人骨的病理学观察
2017传统文化与核心素养高峰论坛在山东曲阜举行
艺术文化产业视角下曲阜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曲阜:“居家医康养”新模式
曲阜行政服务中心打造为民服务“升级版”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旅游资料翻译——以曲阜三孔景区为例
山东·曲阜·孔子故居
好玩的小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