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乾隆《重修岱庙记》碑考释

2023-10-14谢伊雯臧敏

东方收藏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融合乾隆

谢伊雯 臧敏

摘要:乾隆《重修岱庙记》碑为岱庙现存唯一一通满汉合璧碑刻,碑文为乾隆皇帝御制御书,对清代未行封禅之举的原因做了交代;在考证岱庙创建历史的基础上,高度评价了岱庙在历代皇家的地位,并阐明了重修岱庙的原因。岱庙所在地区并非满族集聚区,也不是政治权力中心,乾隆皇帝在此敕建满汉合璧碑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为了民族交流,而且蕴含着深远的政治意图,折射出满族统治者的民族心理、民族意志、民族关系策略等多方面的信息。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是清朝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的珍贵史料。

关键词: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满汉合璧碑;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融合

岱庙是中国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并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历代帝王封禅泰山或致祭时,先在岱庙内祭泰山神,开展斋戒活动并为封禅大典作准备,然后登山祭告。岱庙作为一座传承千年的庙宇,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对泰山和岱庙极为崇祀,曾多次到泰山致祭,均拜谒岱庙并举行过隆重的祭祀活动,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乾隆皇帝前后10次到泰山,巡幸岱庙并驻跸于东御座,乾隆皇帝在岱庙内共刻制乾隆诗碑31通,刻诗47首。其中,乾隆《重修岱庙记》碑为岱庙现存唯一一通御制满汉合璧碑刻,是清朝在岱庙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乾隆《重修岱庙记》碑刻制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位于岱庙天贶殿院东侧台基上(见图),碑700、宽148、侧宽52厘米,形制雄伟,龟趺方首。

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是满文文献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清朝历史的见证,是一笔极为珍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民族融合集中而又典型的反映,不仅见证了满汉民族共同书写辉煌历史、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过往,同时也折射出了民族团结长期复杂、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文以乾隆《重修岱庙记》碑为研究对象,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对其社会历史背景、功能特征、行文方式、精神内涵等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探索分析,解读其所蕴含的民族融合史,以期开辟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新途径。

一、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是“合璧书写”文化发展的印记

“合璧书写”最初仅仅是方便交流而自发形成的一种书写模式,充分体现其实用性功能,生动反映出各民族间的互动和交流,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文明的交融。契丹入主中原建立辽之后,开始将“合璧书写”运用到国家政治生活中,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统治者更是借“合璧书写”以达到推行本族文化、宣誓主权的政治目的。

“合璧书写”在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开始具备“象征性”这一功能。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加强边疆治理而效仿元朝蒙古人的统治策略,仅仅作为政治手段继续沿用“合璧书写”,有效处理边疆地区民族事务,“合璧书写”的实用性功能得到进一步发展。至此,“合璧书写”成为元明时期重要的政治文化遗产。

清朝建立政权后,继承和发展了“合璧书写”这一文化遗产。一方面,清朝从建立初期便与各民族积极开展沟通交流,承续多个朝代通过“合璧书写”促进民族交流的传统,强化各民族间的相互接纳、不断融合。更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和入主中原的其他少数民族统治者一样,清朝统治者充分发挥“合璧书写”的象征性这一政治功能进行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进一步推动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在各民族深入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现实下,作为清朝统治者的满族和蒙古、回、藏、锡伯等民族一样,传承了撰碑立碣的中原文化,开始使用多民族文字合璧撰写碑文。从天聪四年(1630)皇太极最早竖立满汉合璧《大金喇嘛法师宝记》碑起,多语合璧碑刻记述了清代296年民族融合的历史。清代多语合璧碑刻数量庞大,据统计,目前仍存世的多语合璧碑刻近800通,且分布十分广泛,在辽宁、河北、山东、四川、西藏、新疆等地区均有分布,但以北京最为集中。

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借重修岱庙御书碑文《重修岱庙碑记》,并采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立石碑。合璧碑在岱庙的出现,是合璧文化在清代不断传播和发展的结果,是多民族文化深入融合、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进一步反映。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物质文化遗产,堪称石刻文献中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为清史、满学、民族关系史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史料和广阔的研究空间。

二、乾隆《重修岱庙记》碑碑文内容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民族心理

详读碑文内容,乾隆皇帝开篇追溯了自虞朝、周朝以来古代帝王巡狩至泰山并举行祭祀活动的历史,以及泰山信仰与崇拜的形成过程,高度评价了泰山的地位,表述了帝王封禅的由来,表现出对泱泱华夏数千年文化的接受以及主动融入滔滔华夏历史的积极态度。乾隆皇帝进一步阐述了帝王封禅的发展和演变,并给出了主观评判。乾隆皇帝在碑文中再次提到他在岱顶所题《古登封台》中的诗句——“便使尧舜至今存,迄无可告成功日”,对古代帝王封禅泰山向天告功的行为进行评价。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原因,清朝未行封禅之举,而是不拘泥于历代封禅泰山的成规,承续古代帝王至岱宗燔柴祭祀的傳统,“每逢时巡盛仪,即躬祀岳庙,洁蠲将事”。清朝统治者表明其治国方略,呈现了笼络民心、凝聚民族力量的姿态。言语间不仅流露出清朝执政者满满的成就感以及自豪感,并且巧妙地歌颂了清朝及乾隆年间的政绩,“首崇满洲”“唯我独尊”“自我崇拜”等民族心理暴露无遗,寻求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实现满人由“夷”到“夏”的身份转变之目的显而易见。

乾隆皇帝还在考证岱庙创建历史的基础上,高度评价了岱庙在历代皇家的地位,并给出了重修岱庙的原因:一是岱庙创建历史悠久,承载了厚重的华夏历史与文化;二是岱庙深受各朝政治权力的影响,历代帝王无不推崇岱庙信仰和文化;三是清朝把岱庙作为皇家寺院,赋予其崇高地位,祈愿“秉苍精化醇之气,用克推演鸿厘,绥祚我皇极”。清朝建立初期,统治者为证明自身统治的正统性与合法性,竭力表现出对华夏传统文化的认同、热衷和提倡,强烈意识到融入中原文化对其统治的重要性,积极承续中原的古老文明并主动融入中原文化成为满族的民族自觉。乾隆皇帝率先垂范,高度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并坚定秉持,通过文化、习俗、传统的全面融合,又进一步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达到统治中原、维护地方秩序的目的。

三、乾隆《重修岱庙记》碑“合璧书写”彰显了清朝统治者的民族意志

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后,清朝统治者在政治文化认同上以中原正统自居,表现出与辽、金、元等一脉相承的统治目的,强调“首崇满洲”,将满文作为法定文字进行推广和使用,并不断扩大满文的应用范围。除满族原居住地区、中央国家机关普遍使用满文外,基于元、明等王朝边疆治理的历史经验,还将满文广泛应用于各级行政机构、各重镇要地、民族事务管理和对外交流等领域,纳入大一统国家的政治文化体系,并始终保持着满语、满文的官方地位。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无疑是清政府推行“首崇满洲”治理策略的产物,不仅强化了满文的官方地位,而且融入了鲜明的满族文化特性,是一个极具象征意味的历史现象。这不仅有效地扩张了统治族群的权力边界,传达了满族特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族群身份意识,更是清王朝宣示统治主权、彰显国家之大一统功绩的具体表现。

清朝作为一个涵括多元族群的政治共同体,为树立朝廷权威、彰显朝廷统治力,朝廷努力构建新的政治与文化认同体系。在文化上实行“同文之治”文化语言政策,极力营造朝廷统治合法、满族身份正统的特殊政治生态,谋求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维系朝廷治权,进一步强化对疆域的统治。面临中原文化的巨大压力与冲击,应对满洲认同危机,乾隆皇帝继承并发扬清朝一以贯之的“同文之治”政策,努力维系满洲旧俗旧制,维系本族群的文化和身份认同,更好地凝聚多族群体和体现统治民族的政治地位。《乾隆重修岱庙记碑》采用满汉两种文字刻立,是受“同文”政治文化因素影响的结果,是清朝“同文一体”政治文化理念的体现,彰显了清朝统治者统一巩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意志,在协调满族与汉族的文化与政治关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四、乾隆《重修岱庙记》碑行文方式诠释了清朝的民族政策

满族统治下的大清帝国疆域广阔、族群多元,其中汉民族人口最多、分布最为广泛,汉文化流通最广、积淀丰厚。因此,满汉民族关系直接影响清朝的政治安定和社会发展,清朝廷始终高度关注满汉关系。清朝统治者出于多民族国家治理的现实需要,以破除民族隔阂、消除满汉两族畛域为导向,广泛宣传“满汉一体”思想和主张,大力推行“满汉一体”政策。为了更好地统治中原,满族统治者对汉民族文化和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尊重,赋予汉族和满族同等地位,极力推崇汉文化和儒家思想,力争在思想追求和文化信仰上与汉族保持一致,为增进满汉民族关系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这通皇家御制的重修岱庙记碑“满汉合璧”,制式相当规范。碑右侧按照汉族行文方式,竖行书写并自右向左转行,刻18行汉文;碑左侧按照满族行文习惯自右向左转行,刻满文18行,与汉文内容相同。满汉两文同时向中间移行,最后汇齐于碑的中部。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满汉合璧”,传达出清朝统治者对两族关系的重视和平等两族权利的意愿,表明了满族统治者对汉族地位的认可以及对汉文化的认同与接受,也表达了清政府愿意与汉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明、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强烈愿望。因此,乾隆皇帝在岱庙敕建《重修岱庙记》碑这一举动,是弥合满汉民族关系、凝聚荣辱与共的民族合力、巩固民族共同体的国家治理策略,是“满汉一体”政策的重要体现。满汉两种文字相互翻译、表达、传达满汉两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过程,促进了统治族群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创造了超越族群和地方的国家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进一步助推了民族和国家的一体化。

五、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力例证

清朝作为多元族群的一个政治实体,在我们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当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有清一代,在处理复杂民族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一定价值的民族关系思想,多民族交往与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族群关系趋于稳定,满汉民族关系不断缓和,两族人民也能够更加友好地相处。而这种联系的密切,毋庸置疑更进一步促进了满汉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与和谐共生,满洲政权实现了“大一统”王朝的完美蜕变。乾隆皇帝执政期间,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树,为实现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巩固多民族国家、开启清朝鼎盛局面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推动了各族民众在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上的交流日益密切,满族与汉族习俗趋近、文化渐融。

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是满汉民族和谐共处、融合修好的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和谐、和平、团结发展的重要例证。首先,乾隆《重修岱庙记》碑表达了民族文化的互鉴互融和历史积淀,蕴含着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脉络,承载着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思想智慧、精神价值和文化意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其次,乾隆《重修岱庙记》碑蕴含着清朝廷“大一统”理念,体现出清朝统治者捍卫民族自信和构建国家文化认同的集体自觉。最后,乾隆《重修岱庙记》碑体现了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记载了满汉民族在中华传统文化的陶融下日益亲善,在情感与精神上产生共鸣,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过程。

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是满汉两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重要文明成果,对于探析中国传统合璧文化、考证泰山封禅活动和岱庙创建历史、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乾隆《重修岱庙记》碑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充分挖掘其所蕴含的時代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依据和精神动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陶莉.岱庙碑刻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5:176-179.

[2]强光美.清朝“内亚性”的再商榷——以多民族语文合璧书写为视点[J].清史研究,2021(04):60-67.

[3]关笑晶.北京多语合璧碑刻展现民族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12-28(005).

[4]湛晓白.清末国家语文统一与满汉族群关系变化[J].历史研究,2021(05):77-100+221-222.

[5]]崔鹏飞.乾隆皇帝民族关系思想研究[D].烟台大学,2019.

[6]关笑晶.清代多语合璧碑刻蕴藏独特文化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6-10(005).

作者简介:

谢伊雯(2002—),女,汉族,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历史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国史。

臧敏(1975—),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文物保护管理与研究。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融合乾隆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瑰丽多姿
乾隆:来尬诗吗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帕措”组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探析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复合互嵌格局与多元一体交融
略论孔子对近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影响
宋元以来桂林回汉饮食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