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好“组合拳” 护航“工改”攻坚战
——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助推村镇工业园改造纪事

2023-10-14黄俏伦

人民之声 2023年9期
关键词:工业用地组合拳中山市

文/ 图 黄俏伦

中山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改革开放较早,工业基础厚实,但受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制约,土地开发强度大与土地产出率低的矛盾突出,而且土地严重碎片化。为了破解高质量发展的土地困局,中山市打响了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攻坚战。中山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充分履职行权,着力为全市打赢打好攻坚战保驾护航。

出台人大决定 强化制度支撑

2022年1月14日,中山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开展中山市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决定》(以下简称“工改”决定),以此为重要标志,中山市正式全面打响“工改”攻坚战。

通过“工改”重塑城市产业逻辑、建设逻辑和干事创业的逻辑,对于中山这个老工业城市来说,要寻找的不仅是制造业空间,更是产业出路的问题、城市发展的命题。解决问题、回答命题无章可循、无例可依,核心要通过地方立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工改”决定首次以立法形式将市委重大部署转化为人大刚性决定,明确了“工改”的目标和工作原则,厘清了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主体的责任,提出了政府配套政策要求,为创新解决“工改”遇到的系列瓶颈问题提供了法规依据。

为配合“工改”决定的监督执行,常委会2023年进一步启动了工业用地保护管理立法。相关条例提出建立工业用地红蓝线保护制度,设定严格的调整原则、条件、程序等,未经人大会议不能随意调整。实行工业用地双控制保护制度,明确工业用地保护线总用地面积、工业用地占全市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的比例、保护红线内工业用地面积不得低于工业用地保护红线总用地面积的比例。明确政府对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的处置程序,要求市政府通过优化处置政策,依法处置工业用地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利用低效等问题,并授权市政府制定低效工业用地的认定标准和处置办法。目前,法规案已完成起草论证并进入一审,有望年内三审表决通过。

出台七条措施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2022年2月,中山市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会议印发了《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支持服务优化一流营商环境七条措施》。中山市委把营商环境建设视为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市人大常委会成为监督推进“工改”工作的重要执行者。

“工改”的目的是整备连片工业用地,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创设工业发展空间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山市人大常委会把优化营商环境七条措施进一步细化,同时制定了具体到时间节点的责任分解清单,全程狠抓督办落实。

启动优化营商环境立法,以新的有效制度供给破解全市营商环境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在原有11个立法联系点的基础上,增设14个企业和行业协会立法联系点,确保工业等重点领域立法更好地听取企业界的意见。聘任企业界36名市人大代表担任市营商环境监督员,收集意见建议并及时转交有关职能部门办理。召开中山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确定每年的11月1日为“中山企业家日”,为中山企业家营造美好精神家园。广泛征求发改、财政、国资委等部门和国有企业意见,完成常委会关于促进市属国有资本集中投向的决定(草案)的起草。牵头建立自然资源、环保、规划等部门政策实施协调机制,通过协调会议,促进“河岸线退让距离”等复杂问题解决,有效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听取和审议市法检两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报告,切实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在常委会的带动下,中山市政府15个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性文件,并自觉向常委会报备接受专项审查,对常委会审查提出相关问题的文件及时组织修改完善。

打好“组合拳” 落实全过程监督

“工”在当代,“改”为未来。中山市人大常委会将监督推动“工改”决定落地落实作为跨年度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常委会领导全部带头,市、镇人大全力支持,人大代表全员参与,打出了一套强而有力的监督“组合拳”。

2022年4月,组织全国、省、市、镇四级人大代表800多人分组深入23个镇街全方位集中视察,各视察组直插“工改”现场、直面问题、直接询问,视察总报告和23个分报告汇编成册,成为市委市政府和各镇街决策“工改”攻坚战的重要依据。

2022年5月,成立由常委会主要领导担纲组长的“工改”专项监督检查组,下设专责小组,会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大代表,每月均安排不同主题开展专项监督,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不断改进“工改”工作措施参阅参考。

2022年11月,召开听取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会,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全体组成人员以及镇街人大、政府主要领导全部参加,听取审议市政府落实“工改”决定情况的专项报告,不怕红脸出汗,共同把脉开方,推动“工改”工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今年2月,中山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接续把《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列为年度大会议案,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承办,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牵头督办,紧扣议案6个目标任务16项具体措施,常委会再度以打监督组合拳的方式,全年度全过程跟踪问效。

中山“工改”,是一座传统制造业城市在时代洪流中自我蜕壳、全面提升效用能级的历史性选择。截至今年6月底,中山市通过“工改”拆除整备土地2.2万亩,新招引企业147家、服务本土企业221家,推动新增投资超800亿元。

2023年9月,在粤的全国人大代表调研组考察中山市小榄镇“工改”产业孵化项目

猜你喜欢

工业用地组合拳中山市
打好“组合拳” 书写新答卷
中山市威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市鹰飞电器有限公司
中山市迪米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工业用地供应市场化和地区经济增长
——以杭州为例的实证研究
打好“组合拳” 攻克“坚中坚”
新发展理念下常州市工业用地的形势与任务
“组合拳”中出效益
朱共山的光伏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