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大: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心
2023-10-14翁创苗薛莹莹
文/ 图 翁创苗 薛莹莹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开展专题辅导报告和集中学习交流研讨,深学细悟把握理论精髓;科学确定调研课题36项,常委会班子成员及机关各部门负责人每人领题调研,深入基层“摸实情”,把脉问诊“开良方”;着力提高立法实效,注重小切口立法,增强监督刚性,深化专题询问……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关于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按照市委统一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担起主体责任,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重点举措,有力有序推动主题教育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坚持目标导向 不断强化思想认识
“要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4月7日,中央及全省、全市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迅速组织传达学习、认真研究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衍诗在会上作了上述强调。
4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召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王衍诗作动员部署,要求切实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以上率下,起而行之。从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推进主题教育到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从明确“周安排、月调度、定期评估”工作机制到逐条逐项细化工作措施,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亲自审定理论学习计划,围绕广州高质量发展大局,科学确定调研课题,周密组织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强化督促落实,从严从实抓好主题教育各项工作。
7月5日,王衍诗为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会上,他强调,要坚决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出彩,在以学促干上下功夫,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以人大工作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以学为基,深学细悟把握理论精髓。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办公室每周编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第一议题”学习篇目》,带动机关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及时跟进学习,发放《党的二十大报告》《习近平著作选读》等8种学习材料2700余册,采取领学促学、全员覆盖的方式开展集中学习交流研讨,持续掀起学习热潮。
主题教育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分别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各5次,分别讲专题党课8次,机关举办读书班开展集中学习5期、专题辅导报告12场,部门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210余次,各党支部积极利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小组”“今日我主讲”“月度讲坛”等党建学习品牌开展“三会一课”345次、主题党日85天,组织参观中共三大旧址、市纪法教育基地等教育基地900余人次,切实把学习贯彻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问题导向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将其作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先手棋”,带头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群众,深入开展沉浸式、体验式、解剖式调研,掌握真实情况和民情民意,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和问题清单。
6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五级人大代表联动,千家民营企业调研”动员部署会,要求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民营企业调研,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了解发展情况,摸清存在问题,听取意见建议,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推动政府改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环境。
“要结合开展主题教育,通过调研活动,把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摸清,把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找准,把支持改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提实,通过高质量制定《广州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为广州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王衍诗强调。
一系列的调研活动随即展开。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以“四不两直”方式,先后40余次沉到一线,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蹲点调研,并多次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和研讨会,进行“解剖麻雀式”“打井式”深调研。
7月6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开展“用好本土野生植物,打造绿美广州家园”调研
“企业目前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产品的销售情况如何?”“对推动企业发展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围绕以上问题,常委会领导按照不同的分工带队实地走访一家家民营企业,听心声、摸实情,与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面对面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听取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现实诉求,充分征求企业对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用好本土野生植物,打造绿美广州家园”“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州”记者走基层调研采访等多个专题调研也在进行中。“通过走进基层调研采访,走进代表联络站,我们真正了解人大代表是如何履职的,是如何与老百姓沟通的,深刻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广州的生动实践。”参与调研活动的羊城晚报记者柳卓楠评价道。
调查研究要注重做好成果转化运用。市人大常委会建立了一批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协同监督、成果共享工作机制,通过制发工作提示、召开推进会等方式,确保调研成果及时转化。
截至8月底,市人大常委会共开展各类调研410余场次,形成调研报告36份,成果转化清单36项、115条。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正是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写照。
坚持结果导向 提升人大工作质效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高处着眼、细处着手、实处着力,把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放在全市大局中来谋划和推进。
7月20日,《人民日报》民主政治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广州市制定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法治保障,让城市留住记忆》,引发读者的广泛关注。《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填补了广州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之外的其他传统风貌建筑的法律保护空白,是广州探索建立特色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创新做法,是新时代广州立法工作取得新成效的生动体现。
“我们坚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开门立法出新招,严格落实常委会主要领导提出的有效管用和解决法律问题两个要求,把握‘一不写两必写’原则,提升立法质量,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主任廖荣辉说。
为了使立法工作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市人大常委会强化立法专班,全面实行表决前评估制度,坚持集体研究讨论制、立法项目主办制。如全力协助省人大常委会推进《南沙深化粤港澳合作条例》制定工作,先后开展16场专题调研,召开9场专题立法座谈会,广泛征求各单位、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形成条例草案代拟稿。
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民意诉求融入法规。为了让人大立法更接地气,提高立法质量,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实现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络站全覆盖。比如在公共休闲场地安全管理规定立法过程中,就实现了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全覆盖,更好地体现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截止目前,共审议立法项目11件,其中,完成表决4件,一审8件、二审3件,提前介入11件,审查30件规范性文件,立法质效显著提升,备案审查监督刚性不断增强。
工作监督直面热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专题询问不走过场,问出监督实效;跟踪监督一抓到底,更具力度和刚性……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坚持一切监督工作在市委领导下开展,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着力让监督对象有触动、有改进、有成效。坚持审议必调研,树立“没有调查就没有审议权、没有调查就没有表决权”的理念,常委会会议审议每一个专项报告,均由相关委员会开展深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提出高质量意见建议,会后将调研报告连同审议意见送市政府研究处理。聚焦高质量发展,创新“小切口”监督,常委会会议首次专题审议110、120、12345热线及信访工作情况,推动政府进一步提升110接处警工作精准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持续完善120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深化12345热线体系建设、健全信访受理办理工作机制,着力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回应市民关切,依法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市人大常委会推进人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工作,组织市人大代表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就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和交通违章整治,约见市公安局、市场监管局负责人,推动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工作。联合广东广播电视台推出“人大代表关注电动自行车管理”系列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得到了省委宣传部新闻阅评小组的充分肯定。
依靠人大代表,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是做好人大工作、提高人大工作整体水平的基础和关键。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工作方式,健全代表工作机制,全力支持和服务代表依法履职,使人大代表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7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代表随手拍”工作交流座谈会,会上,参加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吴洁清忍不住点赞:“通过‘代表随手拍’,可以实时便捷地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反映群众诉求,让我们履职充满了干劲。”
“这是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实现民有所呼、代表有所应,以信息化、智能化、便利化的手段帮助代表提升履职效能的有益尝试。”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市推广天河人大“随手拍”经验做法,引导代表关注城市绿化、垃圾分类、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问题,随时随地用手机拍摄上传,推动问题立行立改,真正实现代表履职全天候、人大监督实时化、代表和群众互动零距离。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推行代表联络站和人大代表赋码编组,对全市604个代表联络站、604个网上联络站统一编号并标记二维码,将全市7200多名全国、省、市、区、镇五级人大代表全部就近编入联络站,列出代表接待选民群众活动安排表,群众既可进站反映,也可通过扫码找代表反映。通过编号赋码,人大代表联络站犹如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更加及时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