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实践探索

2023-10-14孙靓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呼啦圈体育器材器材

孙靓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实验学校 江苏 扬州 225800)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整体的生活水准持续提升。此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到了健康问题。体育活动是人类健康生活的必要前提。在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活动,是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健康发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儿童终身体育意识的最佳策略。在体育项目、体育活动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同时,体育活动的形式也愈加新颖。此时,人们对体育器材的种类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体育活动中推动体育器材的改革,创新体育器材的功能形式及使用方式,能有效提高体育活动的成效。

1、体育器材道基本含义及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1.1、体育器材的含义

人们日常在参与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时,离不开物质条件。体育器材正是健身运动体育活动项目中必要的物质条件之一。通常,体育器械指在各项体育竞赛中应用的器械,但并非所有的体育器械都只能应用于体育竞赛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锻炼身体、参与各项体育运动所用到的器械、设备,也都属于体育器材。体育器材是体育活动中发挥体育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体育活动中重要的辅助工具,可以使学生完成标准化的体育运动,提高其体育技能。

常见的体育活动中的体育器材,包括体育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如篮球运动中篮筐、篮球都属于必备器材。除此以外,还有辅助体育运动有序开展的体育器材,如,田径运动中的起跑器,便是为了判断参与田径竞赛运动员的起跑时间是否统一、在起跑动作中是否存在犯规行为而研发的。目前,起跑器中搭载了新型传感技术,不仅规范了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还能够使竞赛评判更加正规,提高田径竞赛的公平性。

在体育运动中,体育器材和价值和功能,是在实践与应用中体现的。人们需要借助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参与体育活动。有的器材是体育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有的体育器材则可以使体育运动更加简单、更加接地气,还能提高体育活动的安全系数。因此,体育器材在体育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合理应用体育器材,对人们肢体协调性、灵活性的提升有益处,还可以增强人体的肌肉力量。

1.2、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如今,小学体育活动项目种类日益丰富,而各类新增的体育活动也需要配置适宜的体育器材,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弘扬体育文化,发展体育精神,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将体育器材应用于小学体育活动中,能通过器材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降低体育活动的难度,能让学生简单地理解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要求,还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简化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动作要领或技能,降低体育活动难度,对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极有帮助。学生使用体育器材参与体育运动,能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能够渐渐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并渐渐让学生爱上体育,愿意积极主动、发自内心地参与体育活动。此外,在体育活动中,合理应用体育器材也能强化体育活动的目标,改善体育运动效果,对增强少年儿童体质体能,推动全民健身、全民体育的深化及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小学体育活动中体育器材的应用现状

2.1、体育器材资源匮乏

部分学校的办学经费紧张,在体育器材这一方面投入的资金数量不足,致使学校的体育器材资源相对匮乏。如部分学校采购的体育器材已投入使用多年,存在部分器材老化、破损等问题,影响了器材的使用效果,也会限制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另外也有部分学校对体育器材的管理相对混乱,大部分院校的体育教师兼任体育器材的管理,这部分教师既是器材的使用者又是器材的管理者。考虑到体育活动中体育器材的必需性,部分教师在察觉体育器材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地维修或处理,直至体育器材变成废弃物品。如,在许多学校常见废弃的跨栏架或生锈的铅球等,没有实际用途的大量体育器材被闲置,真正可投入使用的体育器材数量少之又少。

2.2、器材有效利用率低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家长愈发重视学生在校的安全性。而体育课程中开展的各类体育运动及体育活动,自身便伴随着一定的风险。目前,无风险理念在中小学体育活动中愈发风靡,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在设计体育运动体育活动时,会尽量规避部分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项目,致使大量体育器材无法投入使用,利用率极低。也有部分学校担心学生无法正确使用体育器材,或会因好奇,随意摆弄体育器材造成安全事故,而将部分体育器材束之高阁,甚至有许多学校的部分体育器材“仅供观赏”,这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导致体育器材有效利用率较低,还严重影响了体育活动的有序推进,也无形中降低了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3、器材使用方式单一

小学体育活动需要与时俱进,更新器材、更新活动项目,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活动内容及活动中的体育项目。但目前,有部分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思维相对固化,始终局限于传统的活动组织流程,在活动中只能发挥出体育器材的固有属性或基础功能,创新意识明显不足,导致体育活动趣味性有限,也造成了体育器材资源的浪费。在实践应用中,只需稍加转换思路,便可让不同的体育器材在不同的体育活动中发挥出全新的功能与价值,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例如,田径中的跨栏架,除了传统的使用方式外,还可以充当小型的迷你足球门,可应用于低年级的足球运动中,或开展趣味性小组足球活动。在锻炼学生肢体协调能力肢体灵活度时,也可以让跨栏架充当钻、爬运动中的障碍物。在体育运动中,对体育器材资源的合理应用,不仅要做到不闲置、不浪费,更要在其固有属性和基础功能之上,开发出全新的使用方式,完成体育器材在小学体育活动中的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率。利用创新形式的器材应用方式,为学生设计更具新意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3、小学体育活动中创新体育器材的策略及方法

体育器材是人们在竞技体育比赛及日常体育健身锻炼中使用的各种器材、装备、设备等体育用品的总称,所以,除专业的体育器材及常见的体育设备外,在小学体育活动中使用的体育器材还要包括自制的体育器材。综合考虑,在小学体育活动的实践中,对体育器材的创新和应用,应重点考虑到两方面。其一,是对传统的常见体育器材的应用方式进行创新;其二,则是对自制体育器材的创新与开发,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开动脑筋,发挥出创新精神与创造力,自制新奇、有趣的体育器材,用于完成体育活动。

3.1、开发 “一物多用”新功能

应用现有的体育器材资源开发其全新的功能,可有效提高体育器材的利用率,降低体育器材闲置而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也能在开发器材新功能的过程中,设计出极具创新性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也能改善小学体育活动单一、枯燥的现状。另外,“一物多用”新功能的开发与研究,也可以解决部分偏远地区小学体育器材资源匮乏、数量不足等问题,能够让部分受限于资金而存在器材短缺问题的学校,也有能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一物多用”新功能的开发形式多样,教师可以积极发挥出创新精神。例如,呼啦圈是一种相对廉价且极为常见的体育器材。在健身及锻炼的过程中,使用呼啦圈可以进行全身性运动,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及肢体协调性。呼啦圈运动的强度不高,多用于塑形减肥或提高心肺功能等体育活动中。目前,有部分小学配置了足量的呼啦圈,教师会在热身活动中带领学生转呼啦圈,用于促进少年儿童的身体机能、小脑协调能力的发育。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发呼啦圈的全新功能,创设新颖的体育活动项目。在活动中,教师将呼啦圈按照一定的路线排列在跑道上,随后组织趣味性短跑竞赛。学生需要绕过呼啦圈或在对应的位置,跳进呼啦圈内,利用呼啦圈的“新玩法”,打造极具创新性的短跑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跑步训练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又如实心球、铅球等体育器材,除了可用于投掷以外,还可以充当障碍跑中的障碍物,或体育游戏项目中的标志物等等。诸如此类的体育器材创新应用多种多样,可满足小学生对体育活动、体育器材的好奇心。总之,分析体育器材的原有功能,并在其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积极开发器材的新功能,创新器材的使用方式,正是体育器材创新的根本体现,既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又能够解决部分学校体育器材匮乏的问题。

3.2、废弃物自制体育器材

自制体育器材也是体育器材创新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市面上专业的体育器材种类极多,但不是每一家学校都能采购充足数量种类繁多的体育器材。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可应用的技器材就只有常见的几种。而小学生常常三分钟热度,他们对新鲜的事物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若学生长时间重复使用同类型体育器材,不免会感到枯燥、无趣。这时,开发新的体育器材,并使用新型体育器材,设计新颖的体育活动,便可重新激活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自制体育器材的方式很多,而使用废弃物自制体育器材,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器材制作活动中,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收获别样的体验感,也能有效提高体育活动的参与度。教师要让学生亲手制作满足自己想象的器材,并在后续的活动中应用,可以让学生在制作器材、应用器材的过程中,体会到别样的幸福感、成就感与满足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可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废弃物的再利用也是环保事业的重点项目,可以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不浪费的好习惯。

例如,小学体育活动中,两人三组这类游戏性活动极其常见,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能提高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这类游戏活动极具趣味性,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较高。教师可以在两人三足的基础上,组织“大脚板”活动,即让多名学生穿上特制的“大脚板”,齐心协力向前走。“大脚板”是两块较长的木板,学生要绑脚,被固定在木板上,像是穿鞋了一样,随后共同抬脚,向前迈进。在“大脚板”活动开展前,可以为学生播放游戏视频,讲解游戏的基本规则,之后再要求学生们各自成组,使用教师提供的各种废弃物(木板、绳子、破布条等)制作“脚板”,并在之后的游戏活动中使用。

又如,部分小学生刚接触铅球运动时,上肢力量不足,贸然开始铅球训练,可能会因难以找到正确的发力点等原因,造成肌肉拉伤。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利用废报纸、废试卷等,制作更轻、更容易控制的纸球,让学生使用纸球练习动作,保障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发力点,掌握基础的投掷技巧后,再开展正式的铅球运动。

3.3、挖掘身边的隐性器材资源

实际上,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隐性材料都可以充当体育活动中的体育器材,充分利用这类器材可有效节约体育器材成本,也能拉近学生生活与体育运动之间的距离。随处可见的资源变成体育器材后,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颖的体验感,也可以培养学生随时运动、日常运动的好习惯。比如小学生日常上学每天要背的书包,便可以充当体育活动中的“负重沙袋”。在做力量训练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托举书包,强化学生的肌肉力量。在学习蛙跳时,学生也可以背着书包充当负重沙袋,锻炼学生的耐力。当学生养成将书包作为负重的习惯后,便能够自觉地将体育锻炼、体育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类隐性的器材资源还有很多。教师需要开动脑筋,也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畅想,思索在身边有哪些可用于充当体育器材,融入体育活动中的资源。由师生一起努力,挖掘身边的隐性器材,共同实现体育活动与体育器材的创新。

3.4、创新体育器材的应用方法

在小学体育活动中,使用体育器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为学生设计更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体育运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并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目前,有部分院校采购的体育器材偏向成人化,也有部分学校虽然购置了儿童化的体育器材,但在实践应用中,依然有部分学生难以达到使用体育器材的标准等问题,不能发挥出体育器材在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价值。这时,教师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从学情入手,创新体育器材的应用方法,确保所有学生都可以正确使用器材,完成体育活动,让体育器材成为体育活动中的最佳辅助。

例如,小学篮球活动中,学生要学习篮球技能,准确地将篮球投入篮筐中,但小学生的投篮技巧尚不熟练,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身高较矮、力量不足等问题,很难完成投篮动作。因此,学生投篮命中率过低成为了小学篮球活动中的“瓶颈”问题。为了避免学生无法完成规定动作,丧失学习积极性或打击自信,教师可以在正常篮筐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如在原有篮筐外,加设大口径球圈,提高学生的命中率,或在篮板稍低的位置处,再加设一个或两个篮筐,降低篮筐高度。这类体育器材的改造方式,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可以评估个人的投篮能力,自主选择想要将篮球投进哪个篮筐,让学生在投篮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便可有效提高学生参加篮球活动的热情。这类对体育器材的创新或改造,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活动中体育器材的使用效果,也是体育器材创新的重要途径。

4、在小学体育活动中创新体育器材的注意事项

4.1、保障体育器材实用性

在小学体育活动中,体育器材是辅助活动开展的工具。因此,在创新体育器材时,必须要考虑其使用性能,坚决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也不能在创新后,使体育器材丧失了其原本的功能属性。例如,在自制体育器材的环节,有部分教师选择将羽毛球筒排列在跑道上,制作跨栏架。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将废弃、闲置的羽毛球筒有效利用起来,但羽毛球筒材质极轻、稳定性较差,学生在参与跨栏活动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跨过,避免将球筒排撞倒。这种情况下,学生在跨栏运动中要考虑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提高自身速度”或“练习跨栏动作”了,而会变成“怎样才能不将羽毛球筒碰倒”。长此以往,学生可能会使用错误的跨栏动作,并养成不良的运动习惯,不仅无法达成体育活动的目标,还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育。这种对体育器材的创新无疑是失败的,不仅不具实用性,还会适得其反。因此,在小学体育活动中,对体育器材的创新,必须要严格遵循实用性原则。

4.2、注意体育活动安全性

小学体育活动中,要始终谨记安全第一。在创新体育器材时,应始终注意体育器材使用的安全系数,为体育器材涉及到的体育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创新体育器材的方式,包含让学生参与到体育器材的自制环节中。此时,教师必须要反复提醒学生,体育器材直接决定了使用器材参加活动时的人身安全,所以,学生在制作器材时,必须考虑到该器材的安全性。在学生制作器材完毕后,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检查器材的安全系数,确定可用于体育运动后方可投入使用。教师在对体育器材进行改造时,也需要考虑到改造后体育器材的安全性能,才能给小学体育活动提供最全面的安全保障。此外,在常规的体育活动中使用体育器材时,教师需要反复演示器材的正确使用方式,确保学生可全面掌握器材的实用技巧,将体育器材和体育活动带来的危险系数降至最低。

5、结束语

体育器材是体育运动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小学体育运动中,应积极创新体育器材,包括对常规体育器材应用方式的创新改造以及使用废弃物自制体育器材。教师要通过开发体育器材的新功能、创新常规性器材在活动中的应用方式等方法,设计更具趣味性、更加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以此激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充分发挥出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呼啦圈体育器材器材
室外体育器材的维护保养研究
彩虹
山的呼啦圈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学校体育器材的使用与保管研究
最贵的器材多少钱 Damian Demolder
系外行星那些事——“呼啦圈”法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
视听器材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