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

2023-10-14胡佳丽聂晶红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全民体育生活

胡佳丽 聂晶红

(1.湖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大学体育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2)

当前,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人们的体育观念发生了转变,越来越重视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我国政府为顺应大众体育观念的变化,进一步增强国民体质健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政策。2016 年10 月,国务院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自此健康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命题。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健康问题,二十大报告指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在此背景下,把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需要。基于以上,笔者以多学科视角,对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生活方式的特点、现状等进行探讨,为推进体育与生活相融合,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最终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1、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查阅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期刊网站、知网等,采集、整理出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相关资料,以及与体育生活方式发展构建相关的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

2、结果与分析

2.1、重要内涵

(1)全民健身。

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全民健身的定义为:以促进身体强健为目的,增强民众的力量、柔韧、耐力素质,同时提高民众的协调性,以形成控制身体的能力,最终强健身体。此外,有学者将全民健身的含义进行了延伸,其中,董新光认为:全民健身是“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工作”的代名词。卢文云在其研究中把全民健身定义为:“由体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大型社会民生工程”。

(2)体育生活方式。

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其概念的界定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衍生。20世纪90年代,体育生活方式首次被提出,至今在体育研究领域已广泛运用,但对其定义仍不明晰。

苗大培(2000)将体育生活方式定义为:“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认为体育生活方式是由“活动主体、活动条件及活动形式”这三要素构成。

李文川(2010)对体育生活方式的理解是:“通过价值观的引导,个人或群体有一定的客观条件,把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且有规律、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和稳定形式。”并提出体育生活方式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基础、行为特征及行为效益这四个部分。

综上,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自发产生,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地进行体育活动及满足体育诉求的一系列行为。

(3)健康中国。

“健康中国”是当下我国全民健康蓝图,是新时代我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转变的创造性发展举措。倡导健康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发挥体育对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价值。“健康中国”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2.2、体育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

体育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参与目的,持有态度,和理解体育及其活动的方式。体育价值观念是人们产生体育相关行为的前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是体育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所在。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所以目的性是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之一。

(2)规律性。

体育生活方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依视角、地域、时间等的不同,其概念理解也有所差异。体育生活方式的本质属性就是把无规律的自发体育行为转变为规律的、相对稳定的体育行为。随着全民健身系列政策颁布及实施,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越来越多的国民将体育健身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养成规律健身的习惯并追求更科学、更便捷的健身服务,因而,体育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3)稳定性。

稳定性是在较长的时间段里,维持一定的行为习惯。人们自觉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是受价值观、环境等的影响所作出的选择,体育活动多样化,使得选择性较大,加以社会对体育运动的提倡,能够尽可能减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受限性,久之,形成一种生活习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可见,体育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4)自觉性。

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体育价值观念随之转变,从认为体育运动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到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探寻喜爱的体育项目,认为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自身健康,体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活动与人们日常生活越发无法分割开来,形成一种自发需求和自发行为,并走向自觉,达到体育的手段及目的相统一。

2.3、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现状

(1)健康意识与体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从健康意识与体育健身互促互融看,人的健康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首要条件。体育健身是人类生命历程和社会生态自我演进中创设的身体文化活动。当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反映到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方面,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复杂化的体育与健康需求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充分、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迄今,人们的体育健康意识日渐增加,意识到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之重要,但体育方面的供给明显不足,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身、健康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实现均衡发展。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逐步增多,人民群众通过健身促进健康的热情日益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日渐增加。同时,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

(2)全民倡导与多方协同之间的矛盾。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健康生活,愿意花更多时间投入健身活动,主动健身、科学健身日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选择。健身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可以增强体魄,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占比较高。由此可见,健康的“钥匙”就握在自己手里,健身是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全民倡导。为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健身需求,有必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当下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运动场馆不足,订场地靠“抢”的压力如何缓解?因跳广场舞而产生的占用公共场所、影响正常生活秩序的矛盾怎样化解?自行车道被占用,骑行爱好者只能绕行的问题怎样解决?对于城市治理者而言,这既是补齐城市治理短板的内在要求,也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许多人而言,便捷性也是长期坚持健身的一个关键因素。群众健身热情需要进一步激发,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全民健身还未达到“自动化”运转层面。解决全民健身于多方协调之间的矛盾,既不断增加场地供给,又需引导健身者遵守社会秩序、树立规则意识,才能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

(3)地域差异与普遍共识之间的矛盾。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良医”已成为全球社会的普遍共识,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把体育发展的首要任务确定为维护和促进国民的身体健康。自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 号文件)出台以来,推动资本先行、产业后启动的状态逐渐让投资者和企业家认识到,体育需求是综合需求,体育技能培养、体育习惯养成、体育场所扩大和体育观赏群体的增长,都是相对的慢变量,投资体育需要有长期战略,需要有长期耕耘的准备,需要着力于产业链和体育消费生活的培育。体育日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仅需要身边的体育场馆、身边的健身组织、身边的运动项目、身边的赛事活动,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市化、老龄化演进、新技术新媒体的广泛普及,户外运动、体育旅游、智能体育等新业态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不同的地区之间经济、人文、自然环境等各方面的差异使得体育生活方式的普及不够充分、不够平衡。

3、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路径

3.1、营造良好体育文化氛围

(1)落实国家战略,培育健康体育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体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发挥的作用也愈发突出,成为健康生活不可或缺的因素。当下,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着困境,仅依靠国家制度的强制,繁荣势必艰难。为此,不仅要加强体育与现代化媒体相结合,运用网络平台将体育健康文化承载并传播出去,还要与国家战略进行协同,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从社会文化视角去理解体育健康文化,可知体育健康文化需要多方面进行深度开发,积极创作体育健康相关作品,实现国家战略与健康体育文化的有效承接。

(2)完善体育法制,建造体育健康文化生态。

法制体系的完善与否对群众体育运动参与的长期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下我国大众体育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要从法制体系的宏观层面进行破除。要满足全民健康的合理需求,应从国家层面对大众体育的法治体系进行完善,使法治体系的建设既符合体育发展的规律又能达到形成健康文化生态的目的。现阶段,我国体育法制法规还不够健全,应从多方面去完善相关法规。首先,要为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参与提供制度保障,通过推行群众体育法律顾问制度,建立群众体育法律顾问团队作为坚强后盾。其次,要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提供权利保障,政府部门、司法部门、研究机构等协同配合,与群众紧密联系,对体育特殊需求与发展规律的了解尽详尽善。此外,依群众体育的特点,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配套的行为规范,与体育法规协同操作约束,确保人民具有平等享有基层活动的机会,能够有机会体验公共体育服务。

(3)树立典例,营造良好的体育健康氛围。

体育文化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持续激励人们产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重视“体育明星”效应,积极树立健康生活的典例,对优秀运动员的语录及事迹进行正向传播,要树立典范,营造良好的体育健康氛围,可以通过以下6 个方面营造:做出积极的示范;传播正能量;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参与志愿者活动;传递专业知识;倡导公平竞争和尊重。通过以上方法,激励他人加入体育健康的行列,充分利用模范,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民体育参与提高全民体育参与的热情,来增强大众对体育生活的认同感,以此营造良好的健康文化氛围。

3.2、建立健全体育服务机制

(1)要建立规范化的社会体育培训机制。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体育越来越深入人心。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体育培训也火热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机制管理,目前我国体育培训市场存在一定的混乱,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体育行业向上向好地发展。面对体育培训机制产生的相关问题,一是应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及职能,从上至下进行变革,规范化、合理化社会体育培训,各级各地区相关部门要狠抓落实并加以执行;二是以体育培训、赛事、现代化传媒、社区体育等领域作为突破口进行规范,建立相应的机制;三是通过政府的政绩评估和社会的反馈对机制的运行过程进行监管,与互联网进行密切结合,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监管的社会体育培训机制。

(2)建立贴合的体育活动参与激励机制。

一个机制的推行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才能更长久地推行下去。为贴合“全民健康”的愿景,保证全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政府应充分应用“无形的大手”,进行宏观调控,最大限度提供优质的体育生活服务,同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资金支持和资源分配,组织宣传活动,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政府牵头的反馈可以通过定期评估和监测来实现,设立相关机构或委员会来负责全民健身事务,并定期收集、分析和评估全民健身的数据和反馈信息,对参与体育活动的激励机制进行跟进,引导大众重视体育的健康促进作用,发挥体育的价值,使体育运动成为社会趋向,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此推动大众形成健康、向好的体育生活方式。社区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健身过程反馈可以通过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来衡量,定期开展问卷调查或举办座谈会,征求居民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意见和建议,组织居民参与健身活动,并收集反馈意见,进行调整活动内容、时间和地点,提供更贴近居民需求的全民健身服务。激励全民健身过程反馈的关键是政府和社区形成“上”与“下”的合作关系,激励全民参与体育生活方式构建。

(3)引导全民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消费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体育观念与生活品质在不断地与时俱进,体育消费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为顺应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应大力推进体育消费环境的建设,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相结合,重视体育消费市场的规范,促进大众体育消费普及化,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同时,丰富大众体育消费内容。健身过程反馈是一种通过数据记录和分析,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健身过程中的进展和改进方案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例如,使用健身应用程序、运动手表、健身跟踪器等,一是通过健身过程反馈,人们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血压、心率、体重等等,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健康。二是通过所记录的数据分析,有助于人们了解自己的运动效果,健身过程反馈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身目标和计划,让人们更有目的地进行健身运动,对于运动方案的选择更具针对性。三是激励人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健身运动,从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3.3、推动全民体育资源共享

(1)场地设施资源合理利用。

体育硬件资源是全民体育生活方式构建的重要基础,更是各类全民体育健康活动持续圆满开展的前提条件。如果体育场地硬件设施缺失或不充足,民众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将变成“无米之炊”,因此,对现有体育场地设施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缺失的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即是当下必做工作之一,迫在眉睫。一是鼓励各学校积极利用校内资源,同时,积极探寻校内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的可行方法,尤其是各高校应实现校内体育资源与校外体育需求的有效衔接,为社会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供不应求的现实困境提供一条解决路径;二是政府供给的公共体育服务资源要实现无边界共享,对于政府修建管理的大型体育场馆,要转变管理和营运机制,运用互联网对健身硬件设施增添智能化管理与维护,使得场馆设施利用率与经济效益呈正比增长;三是国家政府应发挥其统筹资源配置的功能,以政策文件为指导,鼓励社会营利组织或企业加入到体育建设中来,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社会体育资源建设领域,如“共享”设备的开发运用,为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提供一定条件。

(2)体育培训资源合理规划。

体育培训资源的合理规划,重在人才队伍建设。体育资源的合理规划是帮助个体或群体掌握运动技能、持续锻炼行为的必要条件与固化运动动机的重要基础。一是建立专业的健身指导及聘请优质的指导教师,保证体育培训指导有形式、有质量;二是要积极调动社会资源,鼓励各体育院校专门开设相应的课程或者培训班,为全民体育健康培训指导创造更多可能;三是对体育培训指导服务业绩突出的地方部门、社会组织及个人,进行表彰、报道,塑造“龙头”效应,以推动体育培训的资源共享。

(3)体育信息资源合理共享。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体育信息化成为必然,但现实的体育环境存在着许多问题,要想优化体育环境,构建全民体育生活方式,首先是要对体育信息资源进行共建共享。通过搭建互联网平台,对所分享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及严格把控。运用各种互联网APP、网站等互动平台,促进体育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要完善体育信息共享的网络法治体系,建立高效高质量的体育传播系统,规范体育信息资源的正向传播。

4、结论

全民健身背景下,体育生活方式的构建是一个科学、合理、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过程,它需要人们从饮食习惯、运动方式、运动强度、适量锻炼、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和公益行动等方面入手,逐步促进身体健康,并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分享给更多人,从而推动全国广大民众的身体素质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健康水平不断提升,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协同推进高质量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携手走进健康中国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全民体育生活
全民·爱·阅读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可持续全民医保
2016体育年
生活感悟
我们的“体育梦”
无厘头生活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