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分层 精准发力:提升区域校长办学治校能力

2023-10-14皇甫立同

江苏教育 2023年32期
关键词:淮安市研修校长

皇甫立同

在区域教育人才培养中,我们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和回答,即培养谁?如何培养?为什么培养?这些问题涉及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的标准、路径和目的,是我们对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系统观念。校长、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关键少数”,他们担负着引领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为此淮安市建立了高端引领的市级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旨在打造“好校长”“好教师”群体。我们实施淮安市优秀中青年校(园)长培育工程,完善淮安市“新时代‘好校长’培育计划”,提升校(园)长管理实践和创新能力,并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带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长办学治校水平整体提升,为淮安未来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培养体系,建设层级递进的校长人才序列

校长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领航人,为了促进淮安基础教育学校校长专业发展,市教育局于2016 年启动淮安市中青年优秀校(园)长培育工程,在全市范围遴选优秀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进行系统培养。这项工程分三期进行,每期160 人左右,旨在为一批教育理念较新、管理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搭建专业发展平台。

校长队伍建设是淮安市教育系统人才培养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2021 年,我们以“市中青年优秀校(园)长培育工程”培养“新时代优秀校长”为基础,向下拓展,向上提升,系统研制了淮安市“新时代‘好校长’培育计划”。举办学校中层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促进中层管理者专业转型,培养“新时代后备校长”;拟在第一、二、三期优秀校(园)长学员中遴选50 人进行再培养,提升校长战略思维力和教育创新力,引领学校高品质建设,培养“新时代领军校长”,至此我们健全了校长专业发展顶层机制。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区域名优校长培养模式,推出中层管理者高级研修班、优秀校长高级研修班和领军校长高级研修班,构建淮安市后备校长、优秀校长和领军校长三级培育体系,建设一支层级递进的校长队伍,从而推动区域教育改革。

二、对标专业要求,设置多维立体的校长研修课程

校长专业发展有其自身特性,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高中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为基础教育校(园)长的培养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人才标准,也是校(园)长专业发展的应然逻辑。我们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保教结合的基本原则,培养园长具备较强的课程领导和管理能力;明确义务教育办学定位,坚持“五育”并举,鼓励校长变革教育实践,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正确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充分认识教学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重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引领校长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我们依据学校发展定位和育人特色,对照标准设置各类校长培养目标,不断提升校长的专业能力。

区域校长培育课程对提高其专业水准至关重要,我们遵循成人学习、终身教育、校长专业发展理论指引,追求科学化的区域校长培养培训策略。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理念,按照理论学习、内涵项目、实践深化及个性发展几个模块,精心设计了10 个单元的培育课程。我们梳理了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注意相互贯通和衔接,体现螺旋上升,如立标:从问题出发,向标杆看齐;规划:谋划学校发展,形成育人合力;塑魂:更新发展理念,营造育人文化;筑基: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持续发展;深化:领导课程教学,探索育人模式;聚焦:孵化育人项目,驱动内涵建设;展示:凝练教育主张,彰显办学成果。针对校长的专业素养、领导理论、办学实践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内容,进行重点培养和指导,引导校长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情怀,优化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结构,弘扬改革进取精神,努力达成预期的培育成效。

三、突出发展导向,引领内涵丰富的学校变革实践

发展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校长培育除了要提升校长自身专业能力外,还应注重与学校发展的紧密联系。应立足于学校发展,以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促进学校内涵建设为培育导向。培育工程要求校长反思学校内涵建设与特色育人创新等方面的基本问题,提出教育教学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务实有效地提出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理念、思路与具体策略。为提升培训实效,培育工程为校长配备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开展不同领域的专业化指导,以确保理论与实践的信度、效度。

在培训方式上应注重自主性与开放性。我们给予校长一定的主动权,采取反思改进、科研引领、任务驱动、实践深化等形式多样的培养方式。鼓励校长尊重学校传统和实际,以教育实践为基础,通过总结与提炼,促进校长明确办学思想,树立先进办学理念,形成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推进教育向高品质方向发展。树立项目驱动意识,将培训研修与省基础教育改革内涵项目申报结合起来,指导学校孵化育人项目,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义务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等。加强对项目申报与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将学校改革与成果落地衔接,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指导,探索以重点项目为引领的高品质学校发展之路。

四、跟进管理评价,完善选育管用的区域长效机制

在市优秀中青年校(园)长培育工程的推进中,建设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项目团队,负责全程领导、统筹并指导培养工作。我们注重抓好过程性管理和总结性评价。每位培育对象围绕主要研修内容制订个人研修计划,明确个人研修目标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如两年精读十本书;做好两个规划,一份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一份学校内涵建设规划;做出两个方案,一份国家课程高质量实施的校本化方案,一份学校内涵发展项目模拟申报方案;撰写两份教育考察报告和两篇教育管理论文。强化培育工程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和纪律管理,每位校(园)长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每次集中培训、小组研讨和自主学习,严格按照相关学习要求,努力完成学习任务,确保达成预期目标。成立市优秀中青年校(园)长培育工程考核评估项目组,按不同学段分为学前组、小学组、中学组,依据研修目标开展中期考核和期终考核。要求校长从理想情怀与师德修炼、研修态度与活动参与、实践创新与问题解决、办学主张与思想凝练、示范引领与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基于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和教学特色改革项目进行集中答辩,考核培育对象学习成效。

优秀校长队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用”,市教育局开展优秀校(园)长的评选活动,评选出一批具有先进管理理念、良好专业发展、较好办学实绩的淮安名优校(园)长。名优校(园)长不仅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办有特色的学校,还要加强对薄弱学校以及农村学校的帮扶,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作出贡献。加大名优校(园)长表彰、奖励力度,把优秀校(园)长纳入市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评选与考核系列。每年奖励优秀校长5 万元,形成区域校(园)长选育管用的长效机制。

淮安市一直把人才培养工程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系统性、层次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显著特征,形成相对稳定、富有特色的“多维分层”运行范式。市优秀中青年校(园)长培育工程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涌现出陈广东、张大冬、郑先翠、刁玉萍等名优校(园)长代表,一批优秀校(园)长正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引领作用。他们切实履行社会担当,引领区域教育的发展,彰显了淮安教育的新气象。

未来已来,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责无旁贷,淮安教育任重道远。这就要求校长既要有时代之巅的站位,与国家同频共振,让“立德树人”落地,还要想大问题,办实事,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找好切口,想好路径,把事情做好。

猜你喜欢

淮安市研修校长
淮安市以党建抓引领 锻造应急铁军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淮安市强化“三个一” 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论校长的修养
淮安市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