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人才差异化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2023-10-14李梦楠

科教导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教学

李梦楠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学生差异表现在学习习惯、准备程度、成就动机、个人兴趣、知识经验等多方面,在类型上可分为个体间差异(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个体内差异(个体内部与他人不同的特质)、阶段间差异(个体各发展阶段之间的差异)和群体间差异(成长环境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这种差异的存在也是教育界追求“因材施教”的原因。从教育公平理念来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培养模式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改革的必然使命与重大挑战,高校应积极围绕其开展相关研究。

1 人才差异化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市场的用人需求,这推动着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不断深入。但在改革过程中,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同质化的问题日渐突出,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差异化培养理念。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虽会注意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但受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数量过多等因素的影响,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通常只强调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形成了统一化的人才培养局面。同时,高校学生成长环境的差异、个人能力的差异等决定每位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都不同,即使处于同一学习环境下,每位学生反映出的学习成果仍有较大程度的差异。在此情况下,如若高校一味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将差异化学生视为同一个体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对学生进行批量化的教育与管理,则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无法获得理想学习成果[1]。人才差异化培养可打破“千人一面”的标准化、规模化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兼顾学生个性与共性,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空间,为学生施展个性、发展潜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优势智能与个性化,确保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充分满足社会需求。

2 新时代高校人才差异化培养模式实施原则

2.1 主体性原则

高校是向各产业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是否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摒弃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这就是说在人才培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唯一权威者,学生也不需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学生能动性与创造性,推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充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不断提高、完善自我[2]。

2.2 个性化原则

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是教育者的崇高理想,也是教育改革创新的重点之一。个性化原则强调正确看待学生间的差异,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水平、发展需求、就业倾向、学习动机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差异化设置与教学资源分类建设,并以此为基础组织精准化教学活动;需高校在教学资源建设中既要着眼于所处地区的发展需要,又要关注学生个人成长需求,并采用极具灵活性与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2.3 传统与创新兼顾原则

智能时代,教学环境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各种智能工具的应用为教学带来了深刻改变,如机器学习算法、脑机接口技术等为教师开展更加精准的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持,为学生实现差异化学习夯实了基础。同时,在线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等的全面普及使学生学习更加移动化与泛在化,但其无法将教师全部的课堂教学想法呈现出来,且在互动答疑、小组讨论等过程中难以取得理想效果[3]。故此,在人才差异化培养模式实施中,高校应兼顾传统与创新,在开展线下教学的同时做好线上教学,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融合,确保差异化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3 新时代高校人才差异化培养模式实现路径

3.1 制订差异化培养内容

差异化培养内容应以差异化培养规格定位为逻辑起点,融入各行业典型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围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这一目标,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符合岗位需求、能够充分保障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首先,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内容,邀请企业技术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部门工作人员加入课程内容制订团队中,将企业文化、企业培训内容等融入公共课教学内容中,将企业各部门培训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中[4]。其次,将行业企业标准规范、企业岗位工作内容融入课程中。对此,高校可采用“1+X”证书制度,根据专业所对应行业以及面向的主要岗位、学生群体较感兴趣的证书等确定主要证书、拓展证书与兴趣证书,按照“书证融合”的思路将证书内容与教育内容相结合。在选择X 证书时,高校应做好调研工作,保证所选证书既符合学生需求,又深受行业认可。最后,制订职业技能证书或工作内容换算学分制度。学生在获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或从事过相关工作后通常已掌握相应的课程内容,故此,高校应制定学分换算制度,构建差异化免修、免考机制,更好地回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2 重构课程体系

高校生源呈现多元化特点,需经过充分的调研,在课程专家、企业骨干、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构建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应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面向学院全体学生开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科学思维等基本素质。为保证公共基础课程能够兼顾学生基础水平与专业背景,课程应多样且极具个性。例如,以数学为例,开设高等数学、计算机数学、应用数学等课程,并设置不同学时,除必学学时外,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与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学习。除此之外,高校应提高选修课学分最低要求,增设没有门槛的公共选修课,引导学生多选多修、多学多得,满足学生个性化合理需求。专业基础课程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典型工作岗位要求的基础能力制定,培养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中通用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每门课程应设置不同课时供学生选择,其他年级或专业学生在通过调研和考核后也可自由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应围绕各专业面向的岗位与岗位群制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应根据学生需求、职业岗位分类等将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化,每一模块对应一个或一类职业岗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为其专业化发展夯实基础[5]。

3.3 推进学分制改革

推进与改革学分制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发力点,强调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身能力与兴趣爱好制定学习计划,使教学计划和学制更弹性化,根据绩点与学分判断学生学习质量。学分制灵活性强,赋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可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是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手段。它与差异化培养模式不谋而合,且可为开展人才差异化培养提供机制保障,有助于相关工作的顺利组织与实施。具体来说,高校应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制定基础学分要求,学生取得基础学分就可顺利毕业,达不到毕业规定的学分则延后毕业。学生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自身基础水平与能力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自由规划各门课程学习课时,自主确定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同时,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修读本专业外,也可选修其他专业,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通过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取得规定的基础学分。

3.4 打造精准教学体系

首先,构建动态化数据监测系统,精准匹配教学资源。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可借助大数据技术全面采集学生在各个教学阶段中产生的数据,并使用人工智能引擎与知识图谱对数据进行整合与分类,提取数据特征,打造不同知识点下的学习特征数据,形成学生个性化、可视化、多维度的学情报告。同时,应借助智能分析系统对学情报告进行分析,将学生在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全面呈现出来,并根据其为学生配置不同的优质学习资源。其次,优化传统教学过程,融入精准练习、测量与记录。具体来说,教师应积极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在课后自主完成练习题。在线教学平台可精准记录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练习题完成时间与失分点,最终形成学生学习轨迹与错误问题域,便于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成[6]。如若目标未达成,需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特殊问题进行点对点干预;针对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借助微信、在线教学平台交流功能等进行统一干预。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干预是一项反复系统的工作,需将练习、学生情况记录等工作与干预工作一同开展,打造循环迭代的过程,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水平。

3.5 提供多方向就业指导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学生条件与其自身意向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将差异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首先,做好分年级指导工作。在大学一年级,高校应帮助学生了解校园文化、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认识所学专业发展前景与未来就业方向,引导其制定未来发展方向。在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高校应重点指导学生提升职业综合素养,为其日后就业创业夯实基础,并引导其结合内外部条件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四年级,高校则应根据学生面临的选择与困惑进行针对性教育指导,并帮助其认清就业形势,确定合理的发展期望。其次,实施分类别指导。高校应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其确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根据其发展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帮扶与指导。例如,针对有意从事技术岗位的学生,组织其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进一步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就业核心竞争力;针对有意从事生产管理岗位的学生,引导其尽可能多地参加社团活动、营销策划活动,并选修生产管理类课程,拓宽其知识面;针对有意深造的学生,组织其开展校友交流会、课程专题辅导、备考指导等活动,为其明确发展方向。

4 结语

单一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人才需求,教育改革发展也进入了新阶段,高校应紧跟发展脚步,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化培养可为学生提供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能量,加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满足地方用人需求,为社会建设发展注入不竭动能。故此,高校应积极制定差异化培养内容、重构课程体系、推进学分制改革、打造精准教学体系、提供多方向就业指导,全面实现人才差异化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教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