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实训课建设的路径探析

2023-10-13韩磊许丁昕梁妮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实训课程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韩磊 许丁昕 梁妮

[摘 要]高职院校承载着培养国家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一主要任务,实训课教育学生的核心手段。高职院校不断推进课程思政融入实训课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举措。文章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实训课融入课程思政的现状、各专业课程在实训课中开展课程思政的主要着力点进行探讨,提出实训课课程思政的发展策略,应选树课程典型,提升教师能力;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教学体系;创新教育方式,营造教育氛围,从而提升课程思政在实训课中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训课程;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3)03-0080-06

A Discussion on the Approach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Teaching into the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Han Lei1, Xu Ding-xin2, Liang Ni1

(1. The  Open  University of  Shaanxi , Xian  710119;2.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

Abstract: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 major role in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required by the country, with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serving as the core means of educating students. Therefore, it is crucial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ontinuously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teachings into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to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focusing on the main areas of ideologically and politically oriented teaching within various professional courses offered through practical training. Additionally, this paper proposes a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which includes selecting exemplary curriculum models and improving teachers' abilities, establishing top-level designs and refining teaching systems, innovating educational methods, and creating an educational atmospher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practical courses.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al training

課程思政从教育广度上来讲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蔓延至所有教学和育人的思维和活动中的教学观念;从具体内容上来讲则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所有专业课教师的授课内容中,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思想品德和个人素质相融合的一种教育方式。高校应注重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品德与政治素养。而只依靠每周一至两次的思政课程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树立正确的品德素养和道德规范显然是杯水车薪,无法让学生形成将专业与思想素质相融合的惯性思维,存在明显的专业技能与思想政治相割裂的现象[1]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行业优秀技术型人才的关键作用,培养具有较强操作能力的实用性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点目标。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培养的实训课程是高职教育教学的内在环节,同时也是承接学生知与行、学与用的重要平台。实训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一项核心手段,如何在其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觉悟,切实落实“在实践中学习”的深刻内涵,怎样在实训课中开展思政教育,如何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如何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实训课程教师与学生的考核标准,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本文拟对高职院校实训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发展现状展开研究,从而进一步探索出更为长远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入实训课程的发展路径,为实现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学校教书育人和培养全方位的高质量人才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一、高职院校实训课课程思政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授课水平有待提高

与思政老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储备和完备的教学经验而言,专业课教师往往未进行过关于思政专业的相关教育培训,对于如何教授思政理念,如何将思政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相结合存在教育盲区。更重要的是,实训课专业课教师往往更注重专业技能和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而在对于国家大政方针方面的了解存在较大的短板。课程思政需要专业课教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对个人思想道德提升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与学科专业有机融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互相融合[2]。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具有扎实的思政理论知识功底,切实掌握思政理论的精髓,并将其与自身所学专业融会贯通。但是,当前专业课教师往往思政知识薄弱,部分在进行课程思政的讲授方面存在抵触情绪,不清楚该如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并向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方面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3]

(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有待规范

目前高职院校尚未建立起较为系统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课程思政教学材料的准备方面,课程思政的教学课件和教学案例未根据各专业实训课程的具体特点形成完整的体系,没有设立相关机制和部门对实训课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备课提供有效的思政题材和思政元素,同时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课程思政教材指南[4]。专业课教师需要自行准备课程思政的讲授材料,并根据自身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由于实训课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这极易导致其教授的内容存在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两张皮”的现象,部分教师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探索,无法保证思政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5]。另外,相关部门尚未形成对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授课效果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无法对教师开展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捕捉也改进,对课程思政开展较好的专业课教师无法通过相关奖励机制予以鼓励支持,从而帮助教师形成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良性循环。

(三)课程思政开展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德育培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更加关注学生实训课程中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技能大赛获奖情况以及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和课程与教材的改革情况。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班级辅导员、思政教师等专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进行,而与其他专业课教师存在疏离化、边缘化的现象[6]。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易被忽视,存在严重的教育不足的现象,偏离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在教学工作中的本质意义。

(四)未来发展路径有待具体化多元化

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思政的教育工作过程中,实训课专业课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往往对教学质量的优劣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实训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仅仅通过照本宣科直接讲授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讲授思政知识,导致专业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之前像“三明治”一般无法互相融合,相互促进,无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随着创新型教育模式的普遍发展,多媒体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的教学已经逐步引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中,但是如何与课程思政内容有机结合,促进高职院校开展多元化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值得相关部门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思考。

课程思政在实训课程中的建設与发展通常缺乏具体化的专业性指导,导致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教学路径不清晰,教学目标不明了的现象,不知道应当如何将思政内容作为落脚点与专业知识的讲授相贯通,存在教授形式“模板化”、教授内容“套路化”的现象,缺乏融入性的教学设计,从而导致导致各学科实训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成效甚微。

二、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入实训课的主要着力点

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融入实训课程的探索过程中,应根据各专业的具体特点把握课程思政的深度和广度。从专业设置方面来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四类[7]。实训课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科属性对融入实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具体分析,切实做到课程思政内容各有侧重,从而充分把握实训课中思政内容的实用性逻辑,将实践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贯通融合。

(一)自然学科类课程

自然学科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前身,自然学科是对人的研究,自然学科的研究主要追求实事求是,强调研究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8]。在自然学科的探索过程中蕴含着科学家在探寻真理过程中所取得的丰厚成果,他们精益求精,不断探索未知事物的职业精神、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值得高职院校学生深入领会与学习。在实训课程中,高职院校学生应秉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将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充分领会科学前辈在追求客观真理过程中的艰辛和不易,同时通过实训案例激发学生对国家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增强职业认同感,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实训课在课堂教学和临床实践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医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实训课程是帮助学生掌握临床知识、学习临床技能,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9]。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专业课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仁爱”意识,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有效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社会学科类课程

社会学科类实训课程是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而设立的操作性课程,该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遵纪守法,爱国敬业的实用型人才。该类实训课程重点强调通过实践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时代担当感,使学生逐步成长为政治立场坚定,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以金融专业为例,金融类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各类金融机构和相关领域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熟悉职业规范,树立正确的营销价值观,将课程思政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贯穿于实训课中[10]

(三)人文学科类课程

人文学科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学生培养个人思维能力、锤炼个人品格发展的有力支撑,人文学科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民族信仰方面具有关键作用[11]。因此,人文学科实训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将为促进学生转化理论知识为自身修养起到良好的承接作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传播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从未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提升学生辨别善恶美丑、是非对错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防止在时代更迭与社会发展中迷失方向。以文学专业为例,实训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力,提升学生“会写、会说、会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升内容的实战性,注重逻辑思维、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四)艺术学科类课程

艺术学科是对人类艺术语言和精神进行创造、研究、发展和教育的研究领域,艺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没有国界限制的,但艺术教育工作必须以传播先进文化思想、根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命脉、紧握时代发展潮流为主线,持续推动文化艺术创新。开展艺术学科实训课程的目的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美育知识和审美能力,深入了解艺术传播的内涵,从而为培养举止高雅、博学多才、富有文化底蕴的优秀技术人才积蓄力量。课程思政在融入艺术学科实训课程中,应教育学生提高文化自信,丰富个人人文情怀,培养高雅情操,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三、高职院校实训课课程思政的发展策略

(一)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教学体系

顶层设计是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发展规范化、制度化的源泉。各高职院校有关部门应重视领导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把握课程思政发展方向,带领全校教师探索出适合各专业实训课课程思政发展的有效路径。学校应将思政育人工作纳入到教师年度教育发展规划中,对教师实训课课程思政的教学水平进行考核评价,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小组,定期召开课程建设讨论会议,推动各二级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确保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在学校实训课程中能够落到实处。只有学校“自上而下”的重视思政育人工作,通过建设相关教学制度打牢思政教育贯彻落实的根基,将课程思政内化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一部分,才能将持续推进思政教育贯穿至实训课中的全过程。例如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先后制订了《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和《五育并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六项纲领性文件,为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13]

同时,在实训课中应建立起完备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针对实训课程“在实践中教学”的特点,根据各学科的理论知识、逻辑思维、专业架构、实践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特点梳理出各专业实践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按照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后期总结的方式,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效果进行建构,从而实现思政教育和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与融合。

(二)选树课程典型,提升教师能力

各高职院校应关注实训课中课程思政的开展情况,落实课程思政在各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效果。课程思政设立的实质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提升专业素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了切实将专业实训课程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合,各地有关部门应深入探索并及时总结经验,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优先从与思政内容关系较为密切的实训课程入手,开展试点教学工作,并将相关经验转化到其他学科中,为课程思政在全学科的深入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和素材来源。各院校教学部门应尝试在每个专业打造一门精品实训课程,并推选一批老师,有效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以自然学科中的医学专业为例,医学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临床医学技能,同样也要拥有仁爱之心,爱岗敬业。因此,在对医学生进行临床实训课程培训时,可通过情景模拟、床边见习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共情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友善、关爱”的职业态度,从而发挥课程思政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12]

各高职院校应重视提升实训课程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育人能力。可通过组建课程思政教育团队的方式,采用思政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手拉手”的形式,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专题培训和帮扶工作,各学院应定时定点组织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题教研活动,从而有效帮助教师深挖实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找准实训课程中的育人角度,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了解当今国内外政治走向,可邀请思政课专职教师讲授相关内容,是专业课教师通过思政课知识学习,将专业技能知识与时代价值导向相统一。各学院可通过评选优秀课程思政融入实训课程的教学案例并讲授公开课的方法,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充分吸收优秀教师所提供的宝贵经验,切实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以机电工程专业为例,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通过开展维修电工综合技能实训公开课,并邀请学院教师观摩学习的形式,帮助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在课程中不断为学生渗透安全知识,使学生们意识到在技能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关问题,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今后职业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坚实力量。

(三)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不断创新高职院校实训课中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型教育手段,使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发挥“主人翁”效应,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及时发现问题的好习惯。可采用案例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翻转课堂、社会实践、访谈探究等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总结。各有关部门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辅助教學,从而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全面系统的教育。例如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将课程思政理念运用到高职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采用线上和线下教学并举,情景模拟教学辅助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浅出的领会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方法,该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护生的护理操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认可[14]

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样可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起到推动作用。学校应充分调动外环境资源,“由外向内”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除了在学校工作场所、教学环境和实训教室张贴相关标语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外,还应通过定期召开班会、组织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和教师“由内而外”的感知思政育人活动的重要性,从而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学生相互协同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昌. 新时代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机制探索[J]. 职教论坛, 2021, 37(08): 153-157.

[2]于伟东. 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路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 758(34): 38-41.

[3]倪淑萍. 内生式发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J]. 江苏高教, 2021, 246(08): 105-109.

[4]胡培业,等. 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进路[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 659(20): 63-65.

[5]张启鸿. 高职院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2, 801(05): 83-87.

[6]冯宝晶.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面临的困境与提升策略[J]. 职业技术教育, 2020, 41(20): 76-79.

[7]肖润花, 等. 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 教育与职业, 2021, 998(22): 82-85.

[8]蓝波涛,等. 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及其功能发挥[J]. 教学与研究, 2020, 498(04): 96-103.

[9]谭利霞. 医学生技能实训课融入思政教育的探析[J]. 卫生职业教育, 2023, 41(01): 77-80.

[10]宋新花. OBE理念导向下多维度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实训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探讨[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 27(05): 62-66.

[11]张尔秘,等. 地方高校人文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优化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22, 40(03): 76-82.

[12]冯蓉,等. 高职妇产科护理课程“理实结合”思政育人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 中华护理教育, 2021, 18(11): 989-993.

[13]林素琴. 高职院校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21(11): 83-88.

[14]王丹, 等. 課程思政理念在高职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 大理大学学报, 2022, 7(08): 97-100.

[责任编辑 李 帆]

猜你喜欢

实训课程立德树人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浅议加强英语专业实训课程实践的必要性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PBGS教学模式在“办税模拟”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装表接电实训课程教学中的素质与能力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