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如何走进家庭?
2023-10-13陈方诗
陈方诗
■《财富生活》:邓老师您好,美术馆是我们培养孩子美育最常去到的场所之一,在很多人的认知中美术馆似乎总是高大上的,与我们的生活甚至相去甚远的,如何将美术馆与家庭产生联系呢?
■A:家庭美术馆计划起因于2008年,那时我刚从美国研究生毕业,在北京的一个高校担任艺术老师,空余时间我和好朋友,当时还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读博士的何海同学组成了一个艺术团队,与上海的正大美术馆(今天喜马拉雅美术馆)合作了一个艺术介入生活的项目,就叫《家庭美术馆计划》。
当时何海和我都非常欣赏德国艺术大师博伊斯的艺术理念——社会雕塑,相信人类都有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来实现自我的升级和进化,博伊斯自己就是一个积极的社会行为艺术家,二战后,他的很多行为艺术都和当时的社会问题有关,影响力很大。我在欧洲的美术馆看到过很多他的作品,神秘震撼。
2008年的《家庭美术馆计划》是我和何海两个人,做得非常前卫的社会艺术实验,当时我们发现艺术家的创作都陷入了画廊、博览会、美术馆、拍卖等价值链的循环中,和大部分人的生活没什么关系;而家庭环境确是所有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空间体验,在家庭语境、家庭问题、家庭关系/组织等范围,艺术创作能否和家发生一些链接呢?艺术创作是不是因为环境变化,会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力呢?本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我和何海 2008年,就开始了跨度一年在家庭环境里的艺术实验。艺术创作当时的出发点,围绕着家庭——私人空间主题,通过艺术创作和展示的时刻,让一个私人空间转换成艺术化的公共空间,这个过程会产生很多有意思的想法、作品、意外和收获。
■《财富生活》:这些年,家庭美术馆的推广和创作的过程还顺利吗?在您看来,从事艺术会给人带来哪些改变?
■A:在2008年里,我和何海在上海正大美术馆的支持下,在不同的家庭空间里实施了不同主题的艺术创作。主题涉及:小夫妻的二手房、拆迁户的价值观、老人院、美院学生宿舍走廊的一系列艺术展,到了年中,随着关注我们的艺术机构越来越多,又被请到深圳的几个家庭里实施了创造。当年四川5·12地震,我们作为艺术家志愿者来到了四川绵竹市土门镇新乐村,由于地震,当地很多人失去了家庭,我们加入民间的救助组织,在炎热的帐篷里充当美术教师的职能,给当地的孩子来上艺术课。2008年一整年的“家庭美术馆计划”我们一共做了九场基于各种家庭问题的艺术创作,大都是行为艺术相关联的艺术形式,今天看来,虽然艺术的视觉形式不是很突出,但在过程中的体会,至今回忆起来犹如金矿,收获满满。
■《财富生活》:这些年,您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艺术教育,可以聊聊您在不断跨界过程中一些不同的体会吗?
■A:经过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之后,我认为艺术的系统是非常有限的,艺术本身是人的精神产物,是很高级的东西,我曾经非常沉迷其中。但放眼整个社会大环境,艺术的影响力太小了。但教育的影响力很大,教育是所有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必不可少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况且现在,我们这个发展迅速且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也在倡导每个人进行“终身学习”。但是对比艺术领域里鼓励对创新的追求,对变化的肯定,教育圈里的价值观,更是相对保守的,毕竟很多教育的理念和实操一定要经历历史的考验和沉淀,才能变成知识、经验传递给下一代。
但在追求审美、创新的艺术教育领域,我发现多年积累的艺术实践经验,能够给美育,尤其是儿童美育领域带来一股春风,一股新的资源。
我在从事艺术家创作的这些年里,就一直在儿童美育机构担任艺术总监的角色,在课程研发、教师培训、儿童一线教学,以及家长沟通的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当下00后孩子和年轻的家长们与以往相比,拥有前所未有的条件和优势。
■《财富生活》:刚您提到了要将艺术创造力“传递给下一代”,对于家长来说,应该怎么做呢?
■A:首先,是家长们如何看待创造力,我认为创造力实际上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它跟动物、植物都有最本质的区别。创造力就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世界的能力,但这种能力要通过不断打磨和实践才能获得。其次,我们回到教育的场景中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更侧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很多创造性的东西,在人们看来多少有点标新立异,不走平凡路。所以在培养创造力方面,家长要对孩子有一定的宽容度,因为艺术本身就是所有学科中弹性空间最大的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不论来自哪里,都应该是研究一样的科学,科学要追求客观的真理。但是艺术家就不一样,艺术是非常多样的,所以艺术的创造性更多体现在对人性丰富度和宽容度的接纳和表达上,所谓人文学科就是这样。
艺术领域中弹性空间较大的就是美育教育,美育教育里再细分就是家庭美育。我策划的《家庭美术馆计划》把以往艺术创造的收获,重新调动起来落实到孩子成长最基础的个人场景中——家庭。因为家,更包容、更接纳,所以我们说家是避风港,是个很随性的一个地方。但家庭美育跟应试,或写实的素描是不一样的,更多强调一种个性,还有跟家庭生活的联系。在双减后时代里,通过美育的方式扎根家庭,用艺术的创作去链接儿童个体和家庭成员、教师、家庭空间、家庭物件……让美的存在和展示出来,拔出艺术的萝卜,带出生活的泥土。这里的“萝卜”就是作品,用作品跟生活连在一起,带着浓厚的生活场景。那么如何打造这种包容和谐的氛围呢?就需要一种创意的表达,比如就你自身独特的家庭故事,做一个艺术的呈现,我的很多作品当中,其实背后都有很强的家庭故事在里边,在家庭美育里,我觉得要学会欣赏美,本质上就是学会欣赏一种差异。家长和孩子通过游戏、看展览、艺术课程等方式都可以,学习基于家庭生活表达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带动了孩子对创造性的理解。家庭美育要有理想主義的一面,我叫它“美术馆”,将理想主义情怀放进去。
■《财富生活》:您曾说“家庭美术馆活动的核心价值是用艺术重塑家庭关系”,那么在家庭美育建设中应该帮孩子找答案,还是去发现问题?
■A:家庭美术馆的艺术作品不仅代表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才华,还可以作为家庭装饰品,凝结了家庭关系的温馨和美好。家庭美术馆也可以是一项亲子活动,可以让家庭成员在艺术创造中相互配合、交流合作,增强亲子关系家庭凝聚力,家庭因为艺术的存在而更美好。
目前我在美术馆计划的过程中看到,发现问题是前提,家庭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同理心。家长要学会发现孩子真实的想法,或者说和孩子产生共情,比如和孩子创作一件作品,同时设置一连串的问题,比如:今年最开心的事、最伤心的事、最郁闷的事、最丢人的事……对孩子来说,类似这些问题也问给父母,你认为孩子今年最开心的事、最丢人的事是什么。这个回答其实非常有意思,孩子的回答可以是一些画面,比如简笔画,父母可以用文字来回答。当孩子画出来的时候,就像打开一个小窗户,然后父母一看,哦,原来我们家宝宝是这么想的。我遇到过有的孩子说最丢人的事,九岁了还尿床,父母就会发现,原来孩子认为这是件丢人的事,但又不好意思说。像这些成长中的小烦恼,孩子和父母之间如果不能达成有效的沟通,就会形成问题。但我们可以用一种艺术的表达方式,让孩子和家长彼此去发现这些成长中的问题,然后再一起想办法解决,先找到问题再去找答案,这个逻辑应该是这样的。
■《财富生活》:如何有效地打造一个“家庭美术馆”?在创造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侧重哪些部分?
■A:家庭美术馆的建设过程当中,一定要侧重用艺术的方式来进行,比如做游戏,用角色扮演的身份去重新解构原生家庭中一些固化的亲子关系。表面上看孩子跟家长在玩一个游戏,但实质上是一种身份角色的重新梳理。
在实施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去体会当下人们的整体状态,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大家现在的生活其实都挺疲惫的,在艺术中,我鼓励家长和孩子做一些“不靠谱的事”,比如带孩子去挖一条泥巴河,我还喜欢和我的孩子玩“左手右手不合作”的游戏。
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学会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养成对事情做总结复盘的习惯,但其实这些都可以通过在家庭中做一些“不靠谱的事情”来慢慢让孩子习得。我觉得每个家庭也都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游戏。举个例子,我们家的冰箱门,是一个每天要频繁打开的地方,我爱人就在上面挂了一个画板,她会在上面教孩子记英语单词。然后我也会在上面画画,涂涂抹抹又变成一个涂鸦门,后来孩子也在上面涂画。这个地方慢慢就变成我们和孩子每日复盘记录家庭事项的地方。
家庭的交流方式,可以是很有仪式感地召开家庭会议,也可以像做游戏一样在冰箱上涂涂写写,用非语言的方式增进家长和孩子对彼此的理解。
当我们把家庭游戏和美育工作结合起来的时候,不仅是对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美育本身就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可以给家庭生活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它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可以和各种场景相结合。而家庭美育,就包含了对日常生活的觉察。
家庭美术馆要将美术馆送到人们家里和日常生活中来,颠倒了人们必须要到美术馆看艺术品的思路,是一种扩大的美术教育的主张,倡导一种为生活的美育,美就在我们的身边,美的展示就发生在我们家里和附近,会激发孩子与家人与教育工作者参与创造藝术的热情,实现对幸福的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