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语文教材创新点,探索读写融合新路径

2023-10-13薛城

语文建设 2023年8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读写融合以读促写

薛城

【关键词】教材创新;读写融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共有36 个阅读单元,每一个阅读单元都与写作单元相对应。这样的编排方式,既有利于“以读促写”,又有利于“以写促读”。什么样的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什么样的写作教学又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传统的读写结合往往会把“以读促写”与“以写促读”弄混,读写融合之路需要重新探究。

一、以读促写:巧用课文范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对第四学段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观察体会、提取意念、立意选材、书写表达和修改加工,这些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借助课文文本这个“范例”。

1. 从课文阅读中学习观察技巧,为训练写作打下基础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1]对于义教新课标中的这一写作要求,可以通过教学《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来获得。例如《春》这篇课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抒发了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在作者的笔下,春天犹如一幅幅优美的图画。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把春天写得如此美丽的?借此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借助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感知世界的写作技法。多角度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首先要存储写作素材,之后才能在写作时有效提取。“五官观察法”为学生客观观察生活提供了支架。

作者在客观描写的基础上,往往会添加自己的主观感受。例如,“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客观描写加主观感受,表达出独特的情感和智慧。由此引导学生体会“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2]。学生将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这些写作技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能够达到“目既往还,心亦吐纳”的境界,才能写出感情真切、富有深意、见解独到的好文章。

2. 从课文阅读中学习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写文章往往“意在笔先”。作家在写作时会考虑他的读者和受众。这一点,恰恰是学生写作时所欠缺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明白,好的文章要“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3]。例如,学习《纪念白求恩》一文,通过让学生从时间背景、对象、场合、听众、表达方式、开头、语言等几个方面,比较《纪念白求恩》与《为人民服务》,体会作者因写作目的和听众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而得出《纪念白求恩》是夹叙夹议,《为人民服务》是议论为主。

再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猫》《动物笑谈》《狼》时,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三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的?是怎样设置一条贯串全文的线索的?是怎样安排内容的主次和详略的?为了突出中心,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

这些问题都指向了该单元写作主题“如何突出中心”。通过阅读课,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合理安排写作内容的先后和详略,在实际写作时,能够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突出主题。这样“突出中心”的写作技能会得到较快的提高。

3. 通过课文阅读建构文体图式

阅读教学要特别注重体裁分析,以此帮助学生掌握重要文体的篇章图式。“体裁是生成特定语篇结构的符号系统,体裁能体现社会交往过程。”“在建构语篇时,我们必须遵循某种特定体裁所要求的惯例。”[4]阅读教学中,要针对不同文体,帮助学生形成篇章图式。图式概念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图式是人们对世界认识的知识结构,并解释人们如何建构图式”“图式一般指特定范围的知识结构,如故事图式”。[5]从阅读到写作,主要依靠一个个文章图式,学生才能建构、迁移、模仿,才能把阅读能力高通路迁移到写作中。

义教新课标要求:“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尝试诗歌、小小说的写作。”[6]由此可知,初中生要掌握以下文体:记叙性文章、简单的說明性文章、简单的议论性文章,以及常见应用文、诗歌、小小说。

这些文体的写作能力都可以借助阅读教学来培养,依托课文文本图式,让学生掌握其基本结构。例如,通过《走一步,再走一步》等课文的学习,可以提炼出记叙性文章的文本结构图式:

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感悟

掌握了这类文本,学生写记叙性的文章就不会犯难了。针对不同的文体类别,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的文类图式。例如游记类散文,语篇的构成一般要先交代游踪,选择观察点,对景物进行描写,在描写时作者会采取不同的观察视角,调用五官来感知景物,并对景物进行细致描写,并在描写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主观感受。文章的结尾一般是再次交代游踪,照应文章开头,并对游记内容进行抒情议论,抒发作者的人生感悟。其结构图式如下所示:

游踪—定点观察(移步换景)—多角度、多感官描写(景物+景物特点+对景物特点进行具体阐释+用修辞形象阐释)—感想感悟—交代游踪,回扣开头—感悟升华

学生掌握了这样的结构图式,也就掌握了写作游记的框架,在写游记类文章时,就可以利用这个写作框架进行快速构思,完成语篇编码。

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可以引导学生归纳事物说明文的基本图式:

引出说明对象+对说明对象进行分类+运用各种说明方法分类说明

学习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可以引导学生提取事理类说明文的一般图式:

公理—生活实例—新的发现

科学假说—跨学科发现—解决问题

这些文本结构图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写作简单的说明文。

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可以引导学生提取简单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图式: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针对具体的议论文,可以引导学生继续细化结构图式。例如学习《精神的三间小屋》,可以让学生归纳本文的结构图式:

设喻论证:整体设喻+拆分设喻+阐释论证+回扣前文

这些结构图式能够帮助学生写简单的议论文。学习《狼》等小说时,可以引导学生在一般记叙类文章结构图式的基础上,归纳出小说的结构图式:

欲望+困境+解决困境

有了这个图式,学生就可以创作小小说了。

不同类型的实用类文本,因其交际目的不同,其图式也各不一样。这类文本的结构图式比较成熟、固定,本文不再赘言。

学生头脑中的写作图式越多,写作时的可选择性就越强,写作效率就会越高。也就是说,学生头脑中的图式越丰富,解码速度就会越快,写作编码的水平就会越高。“由于不同文本都有其文类特点,每种文类在结构、语言、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征。”“在阅读过程中积累文类知识能内化成为有效的输入,可进一步应用在写作上,提供不同文类的写作框架,帮助学习者培养写作过程中的文类意识,掌握文本的重点和结构。”[7]总之,文本图式是阅读与写作的津梁。

4. 养成勤于修改、反复打磨的意识和习惯

义教新课标要求,初中生要“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8]。这些写作能力的习得,可以通过对比阅读获得。

一是同一作品修改前后的对比阅读。一篇经典文本,一定是作者反复修改的结果。在学习《藤野先生》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四,把课文文本与鲁迅的原稿对比阅读,体会修改对写作的重要性。

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

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明白《藤野先生》这样的经典是反复修改的结果。作为中学生,更应该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是课文文本与原文的对比阅读。文章编入教材,教材编者往往会根据教材选编与单元要求,对文本进行必要的删改。《走一步,再走一步》《植树的牧羊人》《太空一日》等篇章都经过了编者的改写。对比阅读改定稿与原文,能够让学生直观认识到,根据不同的需求,文章需要反复修改。在学习《太空一日》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课文选自《天地九重》,有删改,编者为什么去掉了下面的内容?

我看到有些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盯着大屏幕掉眼泪,哭得像个孩子。我看到我的大队长申行运哭了,一米八的大个子在那里捂着脸哭。我看到我的教练也在流眼泪,朝夕相处的航天员战友们,我的领导们,还有工程技术人员,那一刻大家都在流眼泪。有这么多人在关心我、牵挂我!那种真诚,那种真情流露,现在想起来,我心里都有种很酸楚的感觉。

这部分从时间上看是回到地面的情况,从地点上看是在地面,与标题《太空一日》不符。通过这样的对比阅读,学生对“文要对题、构思立意、修改加工”等写作技巧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

三是把握文體言说方式选择的技巧。《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到了“雪地捕鸟”,但因为文体不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言语方式也不一样。如: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故乡》)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在《故乡》中,是通过少年闰土的口吻来叙说“雪地捕鸟”这件事的。少年闰土的叙述,存在语言啰唆、用词不准等“语病”,但正是这样的语言方能显示一个“少年”说话的情态,这符合小说塑造人物的需要。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这一段的描写,语言简洁、用词准确。因为这是一篇散文,体现了鲁迅的语言特质。通过这样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注意根据不同的文体特征选择不同的言说方式。

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必须通过写作这个中转站才能变成技能。“写作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中介。”“通过不断的、合理的写作训练,就能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同时发展潜力,包括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和思辨能力。”[9]

二、以写促读:破译文本奥秘

“以读促写”,阅读可以成就写作;“以写促读”,写作反过来也能促进阅读理解的深入。阅读与写作,“唯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10]。通过“文本”这座桥梁,写作与阅读相互促进,互相成就。以下五种写作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即通过写作训练来优化阅读。

1. 改写

学习《驿路梨花》,可以让学生按茅屋建造的时间先后顺序改写课文。通过改写,学生不但能掌握文章通过制造误会设置悬念的写作方法,还深切地理解了雷锋精神对人们的影响。一般而言,人文主题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通过揣摩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写法,学生自会明白作者的构思目的。

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改写文章:去掉文章后面的四个自然段,读一读,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散文?

(2)增加插叙部分,读一读,这又是一篇什么样的散文?

通过改写促进学生阅读,学生理解了作者两次写到因紫藤萝花而感悟人生的哲理,进而明白“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通过对文章的改写,学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实现了读写的高效融合。

此外,缩写也是改写的一种。通过缩写,能让学生体会原文细节的妙处。

2. 猜写

猜写是让学生猜测文章的写作思路,再与原文对照,从更高层面理解文章。如学习臧克家的《说和做》,让学生先不看课文,根据文章标题,猜一猜文章的写作思路。学生按照常理猜到的结果是:先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再写闻一多先生的做。接着让学生对照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一反常态,先写闻一多先生的做,再写闻一多先生的说。通过以写促读,学生能比较深刻地理解闻一多先生“争民主,反独裁”的“说”比“做学问”的“做”更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放在文章的焦点处,即后说,以示强调。

3. 补写

补写是指在文章的空白处,根据文脉,通过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如在学习杜甫的《石壕吏》时,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全文写石壕吏的话只有这两句:“有吏夜捉人”和“吏呼一何怒”,其余大部分是写石壕老妇人的,诗的题目不应该是《石壕妇》吗?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补写石壕吏与老妇人的对话内容。老妇人说的几句话为:“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学生据此补写出如下问话:“你家里还有青年男子吗?”“还有男人吗?”“还有其他年轻人吗?”“你们必须出一个人,谁去?”通过这些补写,学生不但深刻理解了诗人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还能领悟诗歌语言简洁的特点,以及“背面敷粉法”的写作妙处。

4. 换写

换写,是指让学生变换一种文体或一种表达方式来更好地理解文章。

一是变换文体。通过让学生变换文体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效果。如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让学生把文章改写成一篇游记散文。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東、白堤结束。诗人边走边看,陶醉于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西湖美景中。通过改写,互换文体,学生不但能够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而且能够体会这首七言律诗的结构之妙、韵律之妙。

二是变换表达方式。文章会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区分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如学习《土地的誓言》,可以让学生把直接抒情的语句改写成间接抒情的语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能够理解直接抒情在文章中的作用,还能够真切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 续写

续写是指从原文出发,严格按照原文的思路、文脉,对原文作合理延伸。续写的内容要与原文的文脉相符合,人物的性格也要与原文相符合。续写前,学生必须熟读原文,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甚至要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对原文的写作目的、构思、文脉、人物性格及语言风格有准确的把握。只有这样,续写的部分才能与原文一致。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冷静地思考问题,识别文本隐含的情感、观点、立场,体会作者运用的思维方法。

采用这种方式开展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把文本读得深刻、透彻,而且能够读出新意。

综上,“以读促写”能够让阅读学到的知识、能力迁移到写作中,更容易“编码”;“以写促读”能够让学生读得更透,从写的视角来读,更容易“解码”。语文教学很难把阅读与写作分开。阅读与写作就像语文的一体两面,从“解码”到“编码”,是一个互通互融、互促互成的言语构建过程。阅读与写作融通互动,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读写融合以读促写
基于素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初探
读写融合:提升高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然选择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多元构建,读写融合,实验操作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读写结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
“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
激兴趣 展魅力 让学生个性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