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文本阅读命题旨要
2023-10-13杨和平
杨和平
【关键词】中考;多重文本;阅读;语料;命题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阅读命题,现代文阅读普遍采用“由若干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文本组合成的多重文本”的命题方式。这种命题形式一方面丰富了阅读内容,体现出一种“大阅读观”和“群文本观”;另一方面较好地适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义教新课标”)多样性阅读的考查要求,拓展了命题空间,为命制更具思维挑战的试题提供了可能,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以2023 年中考部分省市多重文本阅读试题为例,分析多重文本阅读命题的基本要旨,为命题及中考复习教学提供参考。
一、语料选择与组合
选择和组合“多重文本”的语料,是命制多重文本试题的前提和关键,决定了试题的方向和质量。它包括三个关键问题,一是确定好的选题、选材方向;二是广泛搜集和整理语料;三是合理组合和布局语料,形成有组织的多重文本。
1. 注重价值引导,精心确定选题
确定选题是多重文本命题的首要工作。选题的确定,需要将价值引导放在首位,秉持如下两点原则:
一是注重积极的价值导向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语料的选题和选用要积极正面,能够构建起育人情境和认知氛围,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导向作用。从宏观操作层面看,需要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相关课程内容和当下重要的报告、文件、制度等确定选题。例如,北京市选题“公共行为文明”、广州市选题“低碳行动”、安徽省选题“湿地保护”、江苏省连云港市选题“科学点亮好奇心”等均紧密呼应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1]等内容紧密关联,是依据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选题。从微观操作层面看,需要围绕一个“大主题”用“小主题”构建和营造育人氛围,形成积极的育人导向。以广州市中考试题为例,试题四则语料围绕“低碳行动”的大主题,依次用“低碳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国在低碳行动上的科学作为”“我国及广州市能源低碳转型的成绩和贡献”和“个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积极意义”四个小主题,营造“低碳行动我有责”的认知情境、育人氛围。这样用语料建构起来的认知情境,能够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到选择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从而激发主动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行为动机和情感。
二是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与当下社会生活紧密关联。从育人层面看,试题也是课程的一部分,试题语料选用与整合的过程就是课程建构的过程。因此,多重文本阅读考试命题语料的选题,需要遵循义教新课标的相关规定。第一,课程理念方面需要遵循“突出内容的时代性”要求,在语料选用上“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与当下社会生活紧密关联,而不宜因循守旧。第二,课程内容方面需要做到三个关注,“关注祖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新鲜事”,“关注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2],这实际也是对命题语料选择提出的三项要求。第三,命题要求方面需要选取具有“时代性、典型性”的命题材料。以上三点,是义教新课标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命题要求中提出的基本要求,在确定多重文本阅读语料的选题时,需要予以遵守,以强化语料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关注所处时代的新鲜事和伟大成就,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下面以浙江省温州市的中考试题为例稍作分析。该套试卷共选用了五则语料,包括“‘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的三点要求”“‘科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生物样品,尝试生物分类的四点方法”“‘历史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的目的和步骤”“实证千年商港再现‘海丝繁华”“中国‘嫦娥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示意图”等。从选题角度看,这五则语料具有三个鲜明特点。第一,均呼应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分别与二十大报告中“低碳”“生态”“传统文化”“一带一路”“科技强国”等主题相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当下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第二,选题既关注了“祖国的科技创新”“社会主义建设新成果”新鲜事,也勾连了“海上丝绸之路”等优秀传统文化和“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具有独特的典型性特征。第三,五则语料以“探索”为主题,共同建构起“鼓励自由探索”的语境,引导学生“做个探索者”,发挥了语料选用与整合的育人价值。
2. 广泛选取语料,力争丰富多样
围绕确定的选题,尽可能更全面、更丰富地搜集、占有和选取语料,是多重文本阅读命题需要做好的第二项工作。“多样性”是完成此项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是文体类型和文本类型的多样性。多重文本阅读的价值在于“多重”,体现出一种“多样性阅读观”,期望在一组阅读文本中考查学生阅读多种文体、多种文本类型的能力。从文体来看,构成多重文本的文段,在文体上通常包含新闻作品、时事评论、科技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等。例如安徽省中考卷,关于“湿地颜色”的材料一是说明文体,关于“湿地作用”的材料二是议论文体,关于“湿地建设、保护与利用”的材料三和材料四是新闻报道,四则材料分属三种不同文体。这样的“多重”组合,能够考查学生阅读不同文章体裁的能力。从文本类型来看,构成多重文本的文段,通常既有连续性文本,也有由清单、表格、图表、图示、广告、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的非连续性文本。例如重庆市中考卷,材料一包含一张“沟通形式”示意图,材料三包含一份“有效沟通大纲”表格,组成多重文本的语言材料既有连续性文本,也有非连续性文本。这种组合形式,有利于考查学生阅读多种文本类型的能力。多种文体、多类型文本组合,是多重文本“多样性”的要求之一,在命题选用语料时需要综合考虑。
二是内容指向和学科指向的多样性。多重文本的“多重”,还在于内容和学科指向的“多样性”,所选文本尽可能从不同角度介绍同一主题,尽可能涉及多个不同学科领域。从内容角度看,通常一个主题会包含“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做”“为什么”等不同侧面内容,既可以是“正面”也可以是“反面”,所选取内容既可以“文意相承”也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矛盾”。例如广州市中考卷的四则材料,材料一和材料四分别从反面和正面谈论“为什么要这样做”,材料二谈论“怎样做”,材料三讨论“这样做结果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四则材料涉及“低碳行动”的四个侧面,共同勾勒出“低碳行动”主题的逻辑框架。从学科角度看,内容可以涉及包含语文在内的所有学科,以让语料本身构成“跨学科学习情境”。例如温州市中考卷,材料一指向语文学科,材料二属于科学学科,材料三属于历史学科,材料四关联考古和传统文化,材料五有关天文和工程科学等,这五则材料形成多学科、跨学科认知情境,具有“学科多样性”特点。内容上考虑多侧面,知识上考虑跨学科,是选用多重文本语料“多样性”的另一要求,在命题时亦需综合考虑。
三是来源时间和出处的多样性。多重文本命题选用语料容易出现的一个显著问题是,文本材料过于集中在某个较短的时间区间,且过于集中在某个或某两个书报杂志上。为避免这样的问题,需要在命题语料搜集和选择上做到“时间”和“出处”的多样性。从时间上看,多重文本语料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长度,这既包括若干则语料的产生应有时间跨度,也包括语料所反映的内容有一定的时间长度。例如北京市中考卷,材料一反映“2005 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如何做”,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2022 年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情况及政府下一步如何做”,语料选用跨越了17 年,具有“时间长度”上的多样性。这样选用语料,一则更具说服力和典型性,二则避免因语料过于集中出现押中题现象的发生。从出处上看,多重文本语料要来源于更广泛的书报资料。例如广州市中考卷,四则语料整理自《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广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孟禹言的《低碳生活方式的本质意义与影响因素》等。这样的选取方式,既能够引导阅读教学有更广泛的关注点,也减少了押题的可能性。
3. 有效归类排序,精细打磨语料
语料处理的第三步,就是针对已经占有和选取的语料,进行归类整合,合理排序,增添删改,使之能够为命制具有思维张力的试题服务,实现命题目标。
一是按照合适标准对材料进行归类和排序。从各省市的命题实践看,构成多重文本的语料通常二至五则不等,以三四則为主。虽多以“材料一”“材料二”等区分和标志不同语段,但实际上不同语段间都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它们各自阐述问题的某个侧面,共同阐明一个完整的问题,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意义和逻辑系统。综合各省市的命题实践,大致有如下归类和排序方式。第一,先“课内”再“课外”,如温州市中考卷,先选取了语文、科学、历史教材中的三则语料,再选取了两则课外语料。第二,先“现象”后“本质”,如成都市中考卷,材料一“百年风流华西坝”以时间为序介绍现象,材料二“叩问华西坝”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第三,先“一般”再“个别”,如江西省中考卷的三则材料,第一则总说“文物价值”,第二和第三则具体阐述“象尊”“玉兔饰”两样国宝。第四,按照“是什么”“怎么样”“怎么做”“为什么”等进行分类和排序,如安徽省中考卷,四则语料包括“是什么”“为什么(作用)”“怎么做”三类。第五,按照“取得成效”“价值意义”“存在问题”“解决办法”分类和排序,如陕西省中考卷,四则语料分别阐明“双减”的“成效”“价值”“存在问题”“其他国家怎么做”。第六,按照“过去”“现在”“未来”分类和排序,如北京市中考卷,三则语料分别阐明“过去怎么做”“现在取得什么成效”“未来怎么办”。第七,按照“说明”“叙事”“议论”等表达方式分类和排序,如沈阳市中考卷,材料一是出自《中国国家地理百科全书》和《辽宁地理》的说明性语段,材料二是出自《沈阳日报》的新闻报道,材料三是出自《沈阳日报》的新闻评论。此外,还可以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先“正面”再“反面”等方式进行分类和排序,只要分类合理,排序逻辑严密,有利于命制具有思维含量的试题,均可作为分类和排列多重文本的方式方法。[3]
二是合理增添删改部分语言材料。“多重文本”语言材料,除了要重视宏观上的筛选、分类、整合、组织排序,还要重视微观上的增添、删改,以更适合学生阅读,更适合命题,更规范地表达。
第一,适当将文本语言“表格化”。例如广州市中考卷,为了呈现“与2021 年相比,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增长情况”,突出能源转型取得的成绩,选取和整合了四句话:“2022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 亿元,比上年增长3%”“我国2022 年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2.9%”“我国2022 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比上年上升0.4 个百分点”“2022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17.5%,提高0.8 个百分点”。如果试卷直接整合原句,一则不能直观呈现能源转型的成绩;二则卷面形式单一,表达呆板,不利于学生阅读;三则不利于考查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命题者将原文改编成如下表格,便顺利解决了以上问题。
第二,适当增删部分语言表达。例如广州市中考卷对原文“广州市能源消费总量‘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速1.7%,较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低4.3个百分点,完成省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284万吨标准煤以内,年均增速2.1%的目标任务”进行增删,修改为“‘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给广州市下达的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目标任务是不超过2.1%”。这一修改,删除了与试题无关的信息,通过增添和调整语言表达,更清晰地呈现目标任务是什么,以方便学生阅读和比较,促成“多重文本”内部形成更严密的逻辑关系。
第三,修改部分不够规范或不够妥当的表达。“多重文本”阅读,多是实用性文本阅读,包括说明文、新闻通讯、议论文等,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上有更高要求。在选用语料时,需要对表达不规范、不准确、不严密的语言进行调整和修改,以让多重文本的语言表达更加准确严密。例如某试卷中的句子,“一般来说,湿地颜色主要受植物颜色影响,但也不能完全根据湿地名字来判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并不存在转折关系,“但也”表达突兀,删除为宜。
二、试题规划与命制
基于确定的语言材料,依据义教新课标和文本特质确定考查内容,创设整体情境,用“链式思维”设计试题,是规划和命制多重文本试题的重要方式方法。
1. 依据义教新课标确定考查方向,依据文本特质确定考查选题
义教新课标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确定多重文本试题考查方向和考查内容前,需要梳理它的相关规定,列出可以考查的内容清单,以便做到“依标命题”。同时,已经选定的多重文本有与其他多重文本不同的属性和特质,命题还需要从文本自身价值和特点出发,做到“依文命题”。
一是依据义教新课标确定考查方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部分,对“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新闻”“简单的议论文”“非连续性文本”等的教学和测评作了明确规定,这是确定多重文本考查方向和试题框架的依据。以重庆市中考卷为例,反推试题的义教新课标依据,为“依标命题”提供参考。第17 题“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相关内容的理解或推断正确的一顼是( )”,试题涉及对“人际沟通”“同理心”“沟通漏斗”和“有效沟通”概念的理解、推断与运用,命题的依据是“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4]。第18 题“根据材料一、三的相关内容,解释什么是‘有效沟通”,命题的依据是“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5]。第19 题“相比文字表达,图示更为清晰直观。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完善下面的‘沟通漏斗图,需根据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呈现数据及数据名称”,试题要求学生筛选和提炼文本信息并用图示呈现学习成果,命题的依据是“能围绕学习活动开展调查,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形式呈现学习成果”[6]。第20题“下面是小渝和妈妈的一段对话。请你根据这段对话,结合材料一、三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小渝提出三条建议,以帮助小渝更好地与妈妈沟通”,命题的依据是“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具体问题”[7]。而在实际命题过程中,需要事先梳理义教新课标的具体规定,进而确定命题的基本方向和大致框架,然后再“依据文本”作出权衡和筛选,最终确定选题,命好试题。
二是依据“文本特质”确定考查内容。如前所述,义教新课标是命题的第一依据,需要依据它来确定试题的基本方向和框架。此外,还需要根据文本的独特属性和独有价值确定具体的考查内容,在“依标命题”的基础上做到“依文命题”。例如广州市中考卷,以“低碳行动”为主题整合了四项材料,内容涉及“行动背景”“知识方法”“取得成绩”“行动意义”等,文本以说明为主,辅以叙事、议论,含有较多的科学概念和实证数据。命题者针对这样的“文本特质”和“文本价值”,从“介绍低碳行动知识”“总结低碳转型成绩”“讲明低碳生活意义”和“依据小文的研究过程,提出主题学习研究建议”四个角度设计试题。试题涉及“低碳行动”的知识梳理、成绩分析、意义归纳与推断,涉及“主题学习”方法的提炼与建构,这些试题的命制是基于义教新课标确定的方向和框架,同时充分考虑了选文自身的内容特点和表达风格,是“依文命题”的结果。
2. 创设整体任务情境,用“链式思维”命制试题
义教新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提出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学业水平考试”部分要求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综合这两项要求来看,多重文本阅读命题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设计学习任务,具体而言,包括两项工作:
一是创设整体任务情境。如前所述,构成多重文本的语料多是具有“导向性”“时代性”“典型性”的社会生活材料,其本身具有社会生活情境和跨学科情境特征。因此在创设任务情境时,要避免“载体式”或“穿靴戴帽式”情境,要契合语料本身的特点,设计学习主题和学习方式,形成任务式情境,赋予学习活动以主题和意义。例如连云港市中考卷创设的“老师以‘科学点亮好奇心为专题选取三则材料,组织探究学习”,嘉兴市舟山中考卷创设的“文化传承:班级开展‘文化传千古,非遗焕新彩探究活动”,广州市中考卷创設的“班级开展‘低碳行动主题学习活动”等任务情境,一则赋予学习以明确的主题,让学习任务“主题化”,二则明确了学习的方式,或探究学习,或主题学习,或项目式学习,或思辨式学习等。这样设计明确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方式,与具有社会生活情境、跨学科情境特点的语言材料一起构成整体任务情境,是创设多重文本阅读情境可用的方法。
二是基于情境,用“链式思维”命制试题。基于情境规划和命制试题,需要有整体思维,每道试题的“小主题”需是情境“大主题”的一个侧面或分支,试题之间需要相互关联,形成“问题链”,组合成“题组”。例如温州市中考卷,在“探索”主题情境统领下,命题者结合五则语料和学生日常阅读积累,命制了五道试题:
9. 小组发现,很多“心”字旁的汉字可概括探索者的优秀品质。根据积累,完成思维导图;10. 借助“课外资料”,完成“探索者”系列卡片制作;11. 小组探究各学科“探索活动”的共性。请借助“课内资料”,完成表格;12. 向名著学“探索”。从下面名著中选择一本,结合具体内容,总结作者的探索方法;13. 小组开展探索活动。从下面方案中选择其一,借助“资料夹”,根据要求,补写相关内容。
这五道试题,9、10 两题着眼于探索者的品质和事迹,构成“认识探索者”小主题;11、12 题着眼于探索方法的提炼、挖掘和学习,构成“学习探索力”小主题;第13 题着眼于探索实践活动,是迁移运用探索方法,构成“做个探索者”小主题。五道试题紧扣“探索”大主题,从认知、学习、运用等不同层面设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一个完整的问题链。这样的“问题链”或“一组相关的问题”,本身也构成了独特的情境,具有特定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起对一个问题的完整认知。
“语料选择与组合”和“试题规划与命制”,是除拟写答案和制定评分细则外,命制多重文本阅读试题的两项核心任务。以上分开阐述,是为了更清晰、准确地表述“语料选择与组合”“试题规划与命制”的具体方法和独特要求。实际上,这两项任务的完成密不可分,通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为在“选择与组合语料”时往往会同步“规划与构思试题”,在“规划、构思与命制试题”时也会“适当调整与优化语料”,这是一个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