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的文化软实力考量

2023-10-13左路平田旭明

文化软实力 2023年3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党的建设意识形态

左路平 田旭明

[摘 要]党的社会号召力是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关键构成,为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力量支撑。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来看,党的社会号召力可以具体划分为五个方面,即价值号召力、理论号召力、话语号召力、情感号召力和制度号召力。具体来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广泛凝聚价值共识来提升价值号召力;在不断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内容创新中提升理论号召力;在丰富和创新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提升话语号召力;在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融入情感因素过程中提升情感号召力;在培育意识形态制度的制度自觉和制度自信中提升制度号召力。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党的建设;社会号召力;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左路平: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理论;田旭明: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进行力量组织、资源调配、群众动员和共识凝聚的改革和建设活动,这不仅需要具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组织力量,而且需要具有强大的社会号召力,能够引领全体人民齐心协力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解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社会行动得到有序规范、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群众力量得到充分调动、社会共识得到普遍达成,最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社会号召力也因此得以彰显。有学者认为:“执政党社会号召力是执政党依据政治权威、领导水平、执政绩效、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环境变化对社会成员进行引导、动员、凝聚与感召,使得社会成员产生强烈的向心力、认同力、归属感和追随倾向。”

田旭明.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论析[J].理论探讨,2019(4):134.)党的社会号召力是党对群众的动员和引领能力,是党的政策和主张能不能得到群众支持和回应的能力,其生成不仅展现在实践层面对利益的调控与整合、对资源的分配与引导、对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凝聚,而且还彰显在意识形态层面对思想的引领、对价值共识的凝聚、对道德观念的整合、对社会情绪的调控等。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来看,党的社会号召力彰显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在多个方面得以具体化,具体呈现为价值号召力、理论号召力、话语号召力、情感号召力和制度号召力等,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统筹能力和总体领导能力。

一 价值号召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凝聚最广泛价值共识

一般意义上,学界普遍认为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而价值号召力也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号召力。党的社会号召力体现在价值观方面,就是能否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最大价值共识,从而引领人们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行为。在一个多元价值观兼容的社会价值生态中,价值号召力可以转化为思想引领力和现实动员力,进而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构建多元价值观兼容的价值生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主流价值观,它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我国社会最大价值共识的集中体现,凝结了当代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生成从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要和精神需求”(段海超,赵爱霞.文化自信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6):88.)。但是,在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人的价值追求呈现个性化、复杂化的趋势,为此,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内核,构建符合不同社会成员需求的多元价值观体系,避免因价值冲突和价值隔阂引起的现实矛盾。其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在培育价值自信中引领多元价值观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内核,它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遵循和价值准则,是新时代推进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标准和追求。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观共同发展的局面是大势所趋,在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地位的同时必须能包容多元价值观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培育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只有保持价值观自信的状态,人们才能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内核,发展多元的价值观。反之,如果缺乏价值观自信,就容易受到错误价值观的迷惑,形成反社会的错误价值观。多元价值观的兼容发展并不代表任何价值观都可以肆意传播和发展,而是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下,形成和发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特征的价值观,其底线是不能与主流价值观形成正面冲突,其要求是在保持对主流价值观自信的基础上,多元价值观和谐共存、兼容并蓄,进而提升主流价值观的价值号召力。其二,要有效化解社会成员之间的价值冲突,构建包容性的价值生态。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条件下,少部分社会成员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在所难免,为此,必须在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下,构建具有包容性的价值生态,减少价值冲突和价值对立,为多元价值观发展营造和谐氛围。引导社会成员在互相尊重、搭建基本价值共识的基础上,有效地开展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其中,主流价值观的号召力和牵引力起着关键的协调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为人们提供基本的价值共识,并在共识的基础上开展不同价值观的对话与交流;另一方面,它可以为价值冲突提供包容性的价值生态,让不同价值观的持有者和谐共存、共同发展。总之,党的价值号召力体现在社会成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度上,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多元价值观的牵引力上。

(二)以当代中国价值观为轴心,激活中国精神的精神感召力

当代中国价值观是正在生成的、处于动态发展的,能够彰显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的价值观。虽然其主要功能是对外传播和提升国际话语权,但其理论凝练、抽象和提升的过程,也集中展现了中国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巨大的现实感召力,为党的社会号召力提供精神力量。其一,在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不断生成和凝练中,凝聚广泛价值共识。当代中国价值观会在新的实践条件下不断生成、变化和发展,而在时代条件的不断变换中,基于新的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就能形成新的价值观。如果对其进行理论抽象和价值凝练就能不断充实和丰富当代中国价值观。它们展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是最大价值公约数的集中表达和理论概括。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当代中国价值观不仅是人民群众价值需要与发展的集中表达,也是中国道路的价值表达。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生成根源于中国道路,其发展也服务于中国道路。”(王玉鹏.当代中国价值观与中国道路的价值意蕴[J]探索,2018(5):37.)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生成与中国道路的前进与发展是互动互促的,是分别以价值形态和道路形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诠释。实际上,当代中国价值观集中体现中国人民价值共识形成的过程,也是其发挥价值感召力的过程,它以搭建价值共识的方式为中国道路的前进提供价值牵引并积蓄精神力量,进而为社会成员从事生产实践活动提供价值引导。其二,在中國道路实践中不断淬炼中国精神,以中国精神鼓舞人、引导人、感染人,不断提升精神感召力。中国精神不仅包括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还包括当代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淬炼的时代精神,它在本质上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形象化与具身化,展现了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价值内涵和精神追求。以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冠疫情为例,在疫情应对和治理的过程中,淬炼了当代中国伟大抗疫精神,如舍生忘我的奉献精神、众志成城的集体主义精神、献身前线的爱国主义精神等,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鼓舞力,为最终战胜疫情提供了精神支撑,从而在价值层面增强了党的社会号召力。

二 理论号召力:不断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内容的时代创新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理论形态呈现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中国实践中不断生成、发展和创新的科学理论,它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在于不断地自我革新和时代创新。理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也是党的社会号召力的重要来源,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这里所提及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前提就是号召力,理论的创新性和时代性则更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号召力。

(一)增强理论说服力,明确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导向

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也就是说,一个理论能否具有号召力的关键在于它能否说服群众,如果理论能够让群众信服并认同,那么它必然就有强大的号召力,反之则不然。那么,理论如何能够说服群众?在马克思看来,如果理论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它就能够说服群众。也就是说,理论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客观规律、科学解释世界、合理引领实践,那么就会因具有彻底性而说服群众,掌握话语权,进而具有号召力。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说,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增强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和说服力,才能最终巩固和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其一,不断增强意识形态的理论阐释力和现实解释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发展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习近平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夠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以实践为导向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以理论的方式反映现实、总结现实,深刻总结党的执政规律、改革发展规律等,提升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为人民群众释疑解惑,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大数据时代,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呈现出产生角度多、表达维度广、转换速度快、满足精度高、主流辨度难、分化程度大等复杂多变的特征”(储著源.大数据时代人民群众理论需求:特征、类型与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2):106.),因此,只有不断推动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依据实践的新变化进行时代创新,提升理论的阐释力和解释力,才能满足群众的理论需求,化解群众的理论困惑。其二,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创新要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因此,每个历史时期的谜是容易找到的。这些谜反映了时代所提出的问题,而且如果说在答案中个人的意图和观点起很大作用,——因此需要用老练的眼光来区别什么应当归于个人,什么应当归于时代,——那么相反,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问题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呼声,也是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突出的现实需要,理论创新要以问题为导向,把解释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作理论创新的时代使命。一方面,理论工作者要深入日常生活,走向祖国的广阔天地,发现和挖掘属于时代的真问题,以理论创新来回应问题、阐释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中,增强党的理论的号召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的发展来助力问题的获取、分析和解决,如大数据技术、算法推荐技术等,其中大数据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类反映时代问题的信息并进行分析,进而在信息数据中进行有价值信息的获取,为理论创新提供数据支撑,而算法推荐技术则可以精准地推送信息,为满足不同群众的不同理论需求提供技术支持,进而精准地满足和回应群众反映的问题。

(二)提升利益反映力,增强意识形态理论对群众利益的呈现和表达

马克思曾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也就是说,一定的意识形态一旦离开特定的利益诉求,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也会失去对社会成员的号召力。因此,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制度设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等”(侯惠勤.哲学与意识形态领导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3):15.)。在党的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各方面创新中都要反映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进而,在反映群众的利益呼声中不断增强理论号召力。其一,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回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不仅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还包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这些方面的需要不仅表现在实践活动中,还呈现在思想理论领域,只有从理论领域对这些需要予以理论阐发和理论表达,才能以理论引领实践的方式加以实现。为此,新时代意识形态理论创新,要在中国特色民主理论、法治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国家安全理论和生态文明理论等方面进行理论开拓。其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经在一些具体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如人工智能条件下协商民主的理论创新、全面依法治国理论的完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精准扶贫理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和共享发展理念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平正义理论的创新发展,都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回应和理论解答。其二,对人民群众不同类型利益诉求的理论反映和理论凝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逐渐分化,呈现出多元分化的差序格局,对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如何调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多元利益诉求、在生产和分配的过程中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在纷繁复杂的利益网链中如何达成利益共识和改革共识等问题一直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面临更加复杂的利益丛林,党的理论工作者一定要利用各种信息搜集途径精准把握群众的真实利益诉求,在复杂的利益丛林中以理论形态凝练和构建最广泛的利益共识,保护合理利益诉求,取缔非法利益攫取,促进利益的公正分配,以理论的创新引领利益生产和分配的有序格局,进而最大限度地反映最广泛群众的利益诉求,提升群众对党的理论的拥护度,增强党的理论号召力。

三 话语号召力: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话语是思想和观念的呈现和表达,话语也可以转化为现实力量。优秀的话语表达可以说服人、吸引人和鼓舞人,反之,则会引起人的反感和排斥。新时代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要借助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创新和构建,增强话语号召力和吸引力。

(一)增强话语劝服力,构建融合理论、政治、大众话语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习近平认为:“讲理论要接地气,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0.)提升话语的劝服力必须丰富话语表达形式,在意识形态话语的宣传中,要针对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对象、不同语境采取相应的话语表达,以最适合的话语进行高效的宣传和教育。其一,构建理论、政治、大众话语之间的融会贯通机制,实现不同话语之间的有效转化和合理流动。一般而言,理论话语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政治话语具有较强的规范性,而大众话语则具有显著的生活性,在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中,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话语和规范的政治话语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大众话语,是影响话语号召力的关键环节。实际上,在具体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只有用群众听得懂的、听得习惯的、听得舒服的话语把道理讲清楚、把问题说明白,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在这三种话语的循环互动中,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大众话语把党的理论观点、政治主张讲清楚、说透彻、道明白,进而传递给群众,让群众在认知、认同的基础上形成践行力;另一方面,要善于吸收大众话语融入党的理论体系、政策制定,对大众话语进行理论抽象和政治规范,充分彰显党的理论话语和政治话语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进而实现增强话语号召力的目标。其二,在具体工作中实现不同类别话语的灵活切换和综合运用,针对不同对象有计划、有区别地使用合适的话语,增强话语的劝服力,进而提升话语号召力。新时代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要落实到实际工作的灵活运用上。在进行意识形态工作时,要善于把握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话语特征,综合运用各类话语进行宣传和教育,如针对大学生群体,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可以综合使用三种类型话语,并且融入大学生常用的一些網络用语等;针对农民群众,则不能使用高度抽象的理论话语,而应使用生活话语让他们听得懂即可。同时,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中也应当注意话语的适用范围,如在报纸宣传中要实现三种类型话语的灵活切换和综合运用;在口头交流中可以较多地使用生活话语;在网络自媒体宣传中可以运用图文结合、短视频等话语叙述方式。总之,针对不同群体、不同语境灵活把握话语表达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强话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

(二)提升话语创新力,不断更新和丰富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和传播方式

话语号召力还体现在能够与时俱进地更新话语体系和创新话语内容上,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更新可以增强话语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而其创新一定要以实践条件为依据、以增强话语号召力为目标。其一,要吸收各类流行语,不断充实和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流行语是反映时代变迁和话语变化的最明显标志,每年都会有彰显时代特征的新的流行语产生、传播和使用。及时吸纳各类流行语,不仅有助于丰富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而且可以增强话语吸引力和号召力。为此,一方面,要以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网络流行语,对流行语进行语义、结构、表述等方面的分析,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吸纳流行语中的合理表达提供参考和创新依据。同时,在吸纳流行语之后,要通过算法推荐等技术将合适的话语、精准的信息推送给特定的对象,增强话语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近年来流行的“正能量”“硬核”等表述,都能丰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提升话语号召力。另一方面,对政治流行语要积极吸纳并进行话语的具体语境改造,这样既能够充分宣传政治流行语,又能将其融入日常生活语境从而被人们广泛使用。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实际行动创造出许多的政治流行语,并且在不同的场合和语境中将其具体化、形象化,不仅丰富了意识形态话语的内容体系,也使其更容易融入生活语境从而增强了话语力量。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例,习近平在多个场合使用过这个话语,但是依据对象、场合的不同,对其进行了话语表达上的改变,如“中非命运共同体”“中欧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等。再如“中国式现代化”,围绕这一话语核心也形成了一系列流行的政治话语。总之,对各类流行语的吸收和消化,有助于扩大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空间和提升话语号召力。其二,灵活运用各类话语传播和叙事方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话语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面对面交流,也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不同的话语呈现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境、起着不同的话语效果。新时代,必须丰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叙事方式和表达途径,通过多种话语叙事方式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增强话语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一方面,传统的话语叙事方式要继续延承,如教科书文本叙事方式、报纸的短文叙事方式、电视的图像叙事方式等;另一方面,要开辟新时代的新型话语叙事方式,如短视频中图、声、文结合的叙事方式,情感叙事方式,故事叙事方式,网络直播的互动叙事方式等。

四 情感号召力:推动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融入情感因素

情感认同是意识形态认同的深化和内化,情感号召力则是党的社会号召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要推动意识形态建设融入情感因素,通过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来提升党对社会成员的情感号召力。

(一)社会心理反映力:社会心理诉求上升为党的意识形态主张

“社会心理是一定时期、一定群体在从事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成体系的、直接反映社会实践状况的群体心理状态,表现为特定群体的情绪、情感、意志、心态、行为倾向、信念等内容。”(左路平,吴学琴.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其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4):77.)这种自发的、不成体系的情感状态和意识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社会成员的现实诉求和真实需要。为此,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如果能够更好地反映群众的社会心理诉求,必然会取得群众的情感认同,党的社会号召力就能得到巩固和提升。其一,意识形态理论创新要融入社会心理的诉求。社会心理是现实生活的感性反映,直接呈现了社会成员的现实需要,要经过理论工作者的理论抽象、概括和凝练后,才能得到系统的理论表达。在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中,只有善于将社会心理诉求及时转化为党的意识形态主张,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认可。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善于把握群众的社会心理诉求,将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理论上升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热切期待转化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等。只有以理论的形式回应群众的社会心理诉求,才能让党的意识形态主张更加贴近群众的真实情感,才能提升党的社会号召力。其二,在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中要注重引导群众的社会情感走向,增强党的情感号召力。意识形态宣传要善于运用情感方式和情感手段来实现鼓舞人、动员人的目标。这种情感动员和情感共鸣的实现需要借助特定的媒介,如通过特定空间场域的布展或政治仪式,营造一个情感共享的空间和情感体验的场景,从而调动参与者的情绪,引导参与者的情感走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集体记忆的当代重构,获取参与者的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笔者曾以“五四”政治记忆为例,认为场景的布展和政治仪式可以“复现历史记忆,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对于观看者和参与者而言,可以在参与中跨越时空的限制,以想象性融入到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中,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在想象性融入中获得的积极情感体验会在回归现实时发生转移和内化,移情为对当前政治领导者的政治情感”(左路平.论政治记忆及其意识形态功能——以五四政治记忆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0(2):112.)。可见,在特定场域和仪式中,帮助集体成员共同回忆关于自身历史的记忆,可以为他们创造情感体验,进而提升他们的政治情感,最终为提升党的情感号召力提供支撑。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对重大社会事件的舆论宣传也可以引导公众的情绪走向,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党的主流宣传媒介通过积极的话语建构和舆论引导,将公众的悲观和恐慌情绪引导至坚定信心和积极抗“疫”的“正能量”情绪上,通过积极的舆论引导,使党的情感号召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情感沟通力:将情感工作纳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体系

党的历史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对群众的情感工作是党的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党与群众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也是党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重要基础。在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中,要不断增强党与群众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情感联系,将情感劳动和情感工作纳入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其一,在具体的工作中增进党与群众的情感联系和情感沟通,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在党的具体群众工作中,一方面,要时刻维护群众的现实利益,通过推动“五大发展理念”的落实和实施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為群众创造更多的利益获得机会,同时,还要铲除党内的沉疴毒瘤,“对以权谋私、以权寻租、以权蚕食公共性资源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惩处,维护发展公正性”(田旭明,李春艳.新时代提升党领导发展本领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1):190.),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强对党的政治信赖和政治情感。另一方面,要以适合群众心理特征的方式进行党的政策宣传和做群众思想工作,获得群众的情感认同。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特性,在做思想工作时如果不注意群众的心理特征,就容易适得其反,如农民群体较多存在小农心理,看重现实利益;而大学生群体则大都具有理性思维,需要理性说服。因而,只有采取符合心理特征的宣教方式,才能取得宣传对象的理解、信任和认同,进而“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宣传广覆盖、长持续,形成有利于生成和巩固情感认同的整体性环境”(邱华,王晖.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J].人民论坛,2019(7):47.)。只有在良好的沟通氛围中,群众对党的情感认同才能持久有效。其二,将疏导社会心理、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纳入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和目标。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往往会因为各种事由生成不良社会心理,如遭遇社会不公、重大突发事件等。在不良社会心理的作用下,部分民众“降低了理性思考,助长了虚荣、粗俗、放纵、堕落的心理及行为,弱化了价值超越意识,以及对崇高卓越、高雅先进的追求”(田旭明.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新时代培育和弘扬英雄文化的若干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8):144.),甚至会采取一些极端和反社会行为,给社会和谐和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将疏导社会心理、化解不良社会情绪、培育积极社会心态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方式为不同人群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通过舆论引导、促进社会公平、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面对面做思想工作等方式化解不良社会情绪,通过理性思维的培育、积极健康和正能量的社会生态的塑造等培育民众的良好社会心态。总之,新时代,要在加强党与群众的情感联系和社会心态的疏导和引领中增强党的情感号召力,为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提供情感基础。

五 制度号召力:增强意识形态制度化的自觉和自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5).)通过制度的形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提升制度自信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制度号召力的必然要求。

(一)制度自觉:着力增强意识形态相关制度的执行力

制度自觉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建立在制度认知和制度认同基础上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制度自觉意味着能够意识到制度的存在和要求并且自觉遵循制度规定来从事实践活动。意识形态制度号召力是党的制度号召力的内核,它需要通过制度的高效执行和深入贯彻,进而增强群众的制度自觉来实现。其一,要推动意识形态制度的高效执行和有效实施,增强制度的效力。“令行不止”和“令行即止”是制度执行中的两种状态,其制度执行效果截然不同,处于两个极端。如果一个制度制定后得不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那么制度的效力就会降低,制度在民众心中的分量和重量也会随之降低,

其号召力也会不足。反之,制度效力的提升会增强民众对制度权威的敬畏感和认同感,也会在制度的长期执行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制度自觉,制度号召力也会因此得以体现。意识形态制度由于意识形态的复杂性而在执行中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5).)在意识形态制度执行中,要保持相应的灵活性,充分考虑各种变量因素和实际情况,把制度执行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让民众不仅感受到制度的“硬度”,还要感受到制度的“温度”,在有张有弛的制度执行中,不仅可以有效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还会提升民众对制度的认同度,进而提升制度号召力。其二,要促进群众意识形态制度自觉意识的形成,为增强制度号召力奠定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制度是关于思想表达、言论发表、信息传播、文化教育等方式的制度规定,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规范着群众的信息接收、信息发布和信息传播。制度自觉则意味着人们在实践交往中自觉遵循制度的要求,能够在制度规范下合理把握发表言论的尺度,知道该与不该说什么、能与不能说什么、可以和不可以发表和传播什么等。制度自觉意识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制度强有效的执行力,还有赖于党和政府主动的培育和有效的引导。如对传播网络谣言的处理,一方面,要依照制度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另一方面,要通过分析网络谣言的危害,让普通网民认知、了解谣言相关处理制度,引导网民遵守网络舆论制度,进行合法的网络行为,并且要通过网民的信息反馈完善相关制度,在长期的良性互动中,使人们潜移默化地形成制度自觉,从而为提升制度号召力奠定基础。

(二)制度自信:全面提升意识形态相关制度的心理认同

制度自信是“四个自信”的核心内容之一,它集中体现在制度治理效能、制度优势、制度价值等方面。制度自信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对制度的认同和积极感受,其最重要的来源在于制度优势的发挥,制度优势可以为制度自信提供话语、历史、实践、未来等方面的支撑(参见:陈金龙,魏银立.论我国制度优势的多维功能[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1):67.),制度自信的形成则可以提升制度号召力。对于意识形态制度建设而言,意识形态制度的优势是制度自信形成的基础,也是制度号召力形成的关键。其一,在意识形态制度的比较中形成制度自信,为制度号召力提供认知基础。新时代,在同敌对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不仅要全面揭露和深刻批判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如其引以为豪的自由、民主和正义等价值观的伪善本质,而且要揭示其意识形态制度的蒙蔽性,如西方国家所宣扬的言论自由制度、新闻自由制度等,其实质上隐蔽着思想控制和言论控制。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西方国家的信息传播受限、真相不透明、言论被控制等事实揭示了其相关制度在本质上是为资本所裹挟和为权力所服务的本质。而在中国,面对疫情,我们及时向人民和国际社会公布疫情信息、分享真实状况,以技术和制度手段阻断谣言传播等,这都展现了我国在意识形态制度方面的优势

。可见,在具体的对比中,可以促进民众对意识形态制度优势的认知和认同,形成关于意识形态的制度自信。其二,要在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制度的心理认同中,提升制度自信和制度号召力。意识形态制度的心理认同是一个内化过程,也是制度自信和制度号召力形成的心理支撑。心理认同不仅有赖于制度优势的展现,还需要制度效能、制度价值在实践中的具体展现。制度效能体现为意识形态制度对错误社会思潮的治理、错误价值观的引导、错误言论和谣言等内容的处理、虚假信息和负面舆论等的精准判别和屏蔽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效率与效力,进而为人民群众提供风清气朗的意识形态生态,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维护提供制度保障;制度价值体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意识形态制度在促进民众的言论自由、思想表达、观点呈现、精神交往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为人民群众自由的思想传播和信息交往提供制度保障。总之,通过制度效能和制度价值的具体展现,民众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意识形态制度的优势、效能和价值所在,就会不断深化对制度的认同,在制度认同的不断推进中,制度自信和制度号召力也会随之提升。

On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Consideration of Enhancing the Social Appeal of the Party

ZUO Luping, TIAN Xuming

Abstract: The social appeal of the party is the essential part of the ability to govern of a ruling party which provides support for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ultural soft power, the social appeal of the party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aspects: value, theory, discourse, emotion and system. To be more specific, we shall enhance value appeal by widely building consensus with the core of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enhance discourse appeal by enriching and innovating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ideology of the party; enhancing the emotion appeal by integrating emotional factors into promoting the ideology building process; enhancing system appeal during cultivating awareness and confidence on the ideological system.

About the author: ZUO Lupi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specialist in ideological theories.

TIAN Xuming, 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the School of Marxism,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specialist in party building.

[基金項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党的社会号召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19CKS024)、安徽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青年项目“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情感认同研究”(2023AH030008)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党的建设意识形态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