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右半结肠癌疗效观察

2023-10-13钱国武张海洋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化学治疗结肠癌生存率

王 帝,宋 展,钱国武,张海洋

(1.新乡医学院研究生处,河南 新乡 453003;2.南阳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大部分右半结肠癌患者确诊时肿瘤已经超过肌层,处于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病死率较高,居恶性肿瘤第3位[1]。右半结肠癌指位于腹部偏右侧结肠发生的恶性肿瘤,是目前临床中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老年人群[2]。静脉化疗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主要手段,但因受到腹腔-血浆屏障的影响,静脉化疗时进入腹腔的药物浓度不足,难以彻底杀灭残留的游离癌细胞和微小病灶,导致治疗效果不太理想[3-5];并且随着化学治疗进程的不断深入,其毒副作用也会随之累积,使得部分患者无法耐受而不能完成整个疗程,从而影响最终治疗效果。近年来,右半结肠癌发病率逐渐升高,如何提升其治疗效果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腹腔热灌注可利用高温、局部化学治疗技术清除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残存的游离癌细胞及微小癌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在临床应用中已取得良好效果[6-10]。但关于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进展期右半结肠癌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的治疗效果,旨在了解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独静脉化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专家解读结肠癌和直肠癌》[1]中右半结肠癌诊断标准,且处于进展期;(2)患者自愿接受治疗,且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无精神异常,听力完好,思维逻辑正常;(4)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障碍者;(2)接受过辅助放化疗者;(3)存在化学治疗禁忌证者;(4)不配合或中途退出者。采用不透明信封随机抽签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0~70(62.05±8.07)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55~24.71(22.13±2.58)kg·m-2;TMN分期:Ⅱ期23例,Ⅲ期12例;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4例、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13例、黏液腺癌4例。观察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0~70(61.51±7.43)岁;BMI 19.85~24.79(22.32±2.47)kg·m-2;TMN分期:Ⅱ期21例,Ⅲ期14例;组织学分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3例、低分化腺癌12例、黏液腺癌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TMN分期及组织学分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和(或)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168] 85 mg·m-2,静脉滴注2 h;第1~2天,静脉推注氟尿嘧啶(长春长庆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0430)400 mg·m-2,静脉滴注亚叶酸钙(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15)200 mg·m-2,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患者休息4周,再开始下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静脉化疗方法同对照组。腹腔热灌注方法为:于患者盆腔两侧和腹腔左右位置各置1条灌注管,盆腔处放置的导管分别于同一侧上腹壁的戳口处引出,作为进水口,而腹腔左右的导管则由同侧下腹壁引出,作为出水口,经过固定缝合后闭腹。根据患者体质分别给予顺铂80~150 mg、氟尿嘧啶1 000~2 000 mg,将药品加入到1 000~2 000 mL生理盐水中稀释,用恒湿箱加热至43~45 ℃后进行腹腔灌注;腹腔灌注频率每周1次,连续3次为1个周期,每个治疗周期需间隔2~3周,持续治疗2~3个周期,进行热灌注前及热灌注15、30、45、60 min时;使用专用测温探头检测患者进水口与出水口的体表、直肠、鼓膜的温度,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每次于灌注前0.5 h、灌注后6.0 h,根据患者化学治疗后身体状态,分别给予8~12 mg恩丹西酮(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064)以预防呕吐,每周进行常规身体检查,以便观察疗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隔15 min换1次体位,以便使药物与腹腔能够充分接触。

1.3 观察指标

(1)免疫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1 d和治疗结束后的次日采集2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 3 000 r·min-1离心15 min,取上清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淋巴细胞占比,并计算CD4+/CD8+水平;(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静脉炎、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肌酐轻度增高、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开发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7]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4个方面来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佳;(4)预后情况:对患者进行1~2 a的随访调查,统计其生存率、复发率、平均生存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CD3+、CD4+、CD8+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D3+、CD4+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CD8+淋巴细胞占比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D3+、CD4+淋巴细胞占比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静脉炎6例(17.1%),胃肠道反应7例(20.0%),白细胞降低5例(14.3%),肌酐轻度增高4例(11.4%),肝功能异常4例(11.4%);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静脉炎1例(2.9%),胃肠道反应1例(2.9%),白细胞降低0例(0.0%),肌酐轻度增高0例(0.0%),肝功能异常0例(0.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静脉炎、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肌酐轻度增高、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2、14.420、15.401、12.089、12.089,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无化学治疗相关死亡病例发生。

2.3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2.4 2组患者预后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2 a生存率分别为54.3%(19/35)、22.9%(8/35),复发率分别为20.0%(7/35)、34.3%(12/3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 a生存率分别为97.1%(34/35)、71.4%(25/35),复发率分别为 2.9%(1/35)、14.3%(5/3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 a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92、47.19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 a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0、10.873,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30.41±4.59)、(38.31±3.62)个月;观察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5,P<0.05)。

3 讨论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居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对我国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1]。右半结肠癌发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中黏液和血液增多以及腹胀、腹痛、无排气等梗阻症状[12]。右半结肠癌可沿肠壁环形发展,沿肠管的纵向直径上下扩散或向肠壁深层浸润,还可向腹腔内种植,也可沿缝线、切口扩散和转移。临床上对于右半结肠癌的治疗方式首选为手术治疗,但在术后仍然存在癌细胞转移或复发的风险,且病死率较高,因此需要进一步实行相关治疗[13]。

随着手术器械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结肠癌的可切除率和根治程度显著提高,但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术后腹腔内复发和肝转移。由于腹膜-血浆屏障的存在,静脉化疗时患者腹腔内的药物浓度较低,影响了治疗效果。腹腔热灌注是利用物理能量来加热化学治疗药物,然后灌注到肿瘤部位,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利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对温度耐受能力的差异,达到既能使肿瘤细胞凋亡、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治疗目的[14-17]。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18],化学治疗药物和热疗有协同作用,2种治疗方式联合应用能够增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且热疗还可以抑制化学治疗后肿瘤细胞的修复与再生。高容量热灌注可以减少化学治疗药物对腹膜的刺激,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余中林等[19]研究认为,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优于单纯静脉化疗治疗,还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预后。成光辉等[20]将接受根治手术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组和静脉化疗组,结果发现,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化疗组,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组患者的3 a生存率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显著低于静脉化疗组,说明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丁建龙等[21]将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胃肠癌患者随机分为静脉化疗组和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组,结果发现,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组患者3、5 a生存率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且不良反应在耐受范围内。赵慧芝[22]将恶性腹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化学治疗联合常规腹腔化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结果发现,观察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KIM等[23]研究发现,与常规化学治疗相比,腹腔热灌注化学治疗与静脉化疗联合能进一步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率。JIAO等[24]研究发现,腹腔温热化学治疗联合静脉化疗治疗恶性腹水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静脉化疗,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MI等[25]通过分析大量文献资料证明了术中辅助腹腔热化疗治疗可切除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和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说明静脉化疗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更好,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龙裔宁等[26]研究发现,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全身静脉化疗患者,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显著低于全身静脉化疗患者,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4 结论

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治疗进展期右半结肠癌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本次研究样本量较小,后续可增加样本数量,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探讨腹腔热灌注联合静脉化疗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化学治疗结肠癌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含奥沙利铂化学治疗方案对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肝纤维化的影响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耐多药肺结核化学治疗不良反应及处理
91例化学治疗药物致Ⅳ度骨髓抑制临床分析
化学治疗对NSCLC血清ABCG2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