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一说糖尿病的检验指标

2023-10-13孙晓兰陈敏通讯作者

人人健康 2023年22期
关键词:酮体糖化葡萄糖

■孙晓兰 陈敏 通讯作者

(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糖尿病为内分泌代谢疾病,属于我国发生率较高的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我国糖尿病患者约为1.298 亿,成年人中约有50%血糖指标异常。临床中在确诊糖尿病、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或是制定治疗方案时,都需要将检验指标作为判断依据,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糖尿病检验指标有哪些。

糖尿病的风险

机体的血糖水平持续异常,会增加相关疾病发生的风险,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等,同时会导致身体多处器官的损伤,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足和视网膜病变,甚至会导致患者残疾,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危害性极大。及时检查血糖,早诊断早治疗,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降低糖尿病的不利影响,促进患者提升生活质量。

糖尿病的检验指标都有哪些

糖尿病的检查指标很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进行匹配,确保获得最具价值的检查结果,指导临床治疗。常用检验指标主要包括:

生化检查

1.血糖:血浆中的葡萄糖具体含量统称为血糖。一般情况下,指尖血糖值虽能在短时间内得知血糖检测结果,但准确性欠佳,无法作为判断糖尿病的根本依据。临床诊断过程中,多通过稳定的静脉血值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但缺陷是很容易出现一种暂时性血糖升高现象,此情况不能完全说明患者血糖升高,需待患者情况稳定后再予以复查。

2.糖化血红蛋白:部分特殊分子与葡萄糖通过非酶促反应结合而形成糖化血红蛋白,该过程较缓慢,所以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血糖水平和长期血糖控制情况。初期治疗阶段3 个月检测1 次,治疗达标后6 个月检测一次即可。要注意的是,糖化血红蛋白无法反映血糖波动情况,当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时并不代表血糖也达标,而且多种疾病对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都会有影响。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可以检测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糖调节异常及糖尿病。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前一晚,患者应保持空腹10 个小时左右,并在早晨抽取静脉血,将葡萄糖粉溶于温水之中,分别在服用糖前和服用后半个小时、1 个小时、2 个小时和3 个小时取静脉血检验测糖。

4.胰岛功能测定:测定不同时间段的胰岛素水平,能了解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判断糖尿病的类型来确定治疗方案。如果身体机能正常,服用葡萄糖后血糖和血浆胰岛素都会上升。口服葡萄糖1 个小时后,血浆胰岛素会上升为基础值的5 倍左右,这时可达到最高值100mU/L,之后又会慢慢下降,3 个小时后胰岛素水平就能恢复正常了。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时,血浆胰岛素会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失准,这时就需要测定空腹血浆C 肽反映内源性胰岛素水平。

5.糖化白蛋白:糖化白蛋白能够反映出检测前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体现短期血糖控制情况,对于糖尿病筛查是有用的,但对于原发疾病影响白蛋白结果者不适用。

常规检查

1.尿糖:尿糖指的是人体尿液中的葡萄糖。肾小管具有良好的重吸收能力,对于葡萄糖的重吸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肾脏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其最大限度即为肾的葡萄糖阈值,当血糖浓度超过这一极限值时,一般就会出现糖尿。非糖尿病患者肾小管吸收能力相对较高,几乎能够消耗所有肾葡萄糖,实际检测多呈阴性反应,而糖尿病患者肾小管吸收能力较弱,检测结果多为阳性反应,血糖水平也远远高出标准值。

2.尿酮体:尿酮体是人体脂肪代谢的产物,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会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脂肪分解产生过多的酮体积于血液中,从而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现这种情况后主要诊断方法是尿酮体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尿酮体检查准确性没有保障,检测结果会受很多因素影响。

生化检查与常规检查有何区别

对部分糖尿病患者进行抽样检查,我们可以发现,经过生化检查,诊断准确率在95%以上,而常规诊断准确率为75%左右。那么,我们可以判定生化检查是糖尿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和办法。

糖尿病现在已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但是治疗难度较大,病因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且发病后容易引发多种病变及并发症,致使身体器官受损。所以早期检查的准确性较为重要,而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对尿液中的尿糖和尿体酮进行检测,健康人群的尿糖和尿酮体含量较低,利用常规检查无法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常规检查阳性,主要是因为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分解能力产生变化,当尿液中酮体含量较高时就说明身体出现了异常,那么就应该及时就医。

和生化检查相比,常规检查有简便快捷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较多缺点:

1.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多,如高血糖患者尿液中不会出现尿糖;

2.检测结果会受药物影响;

3.尿液浓度影响检测结果。而生化检验除能够快速诊断糖尿病外,准确率也远远高于常规检验,所以在临床治疗糖尿病时,通常把生化检验作为主要的检验手段和参考。

各项糖尿病检验指标可根据情况判断是否发生糖尿病,何种原因引发糖尿病以及糖尿病控制效果。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诊断指标

主要诊断方法为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检测等。这类指标通过检测血糖平衡情况得出是否为糖尿病患者的结论。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此类检验指标必须严格按照指标检测要求,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病因诊断指标

主要包括C 肽、胰岛素检测等,主要作用是用于判断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病因诊断指标主要以胰岛素检测为依据,分泌胰岛素较少或是所分泌的胰岛素作用较低时都会引发糖尿病。

监控指标

监控指标主要包括糖化血红蛋白、酮体等,作用是通过监控指标评价血糖的控制效果,而且对糖尿病的并发症也能起到及时有效的监测。例如,通过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近3 个月的控制情况,如果糖化血红蛋白较高,就会有较大概率发生糖尿病并发症,须及时就医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如果血糖情况稳定,建议半年接受一次复查即可。

猜你喜欢

酮体糖化葡萄糖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尿酮体“±”或“+”代表啥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对尿常规检查中酮体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