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践探讨

2023-10-12汤井美

高考·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课堂实践高中政治

汤井美

摘 要:议题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教学方法,它通过引入、引导和讨论议题等形式,呈现和解决问题,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文章旨在探讨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践。首先,文章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学的现状,指出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文章阐述了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必要性,强调了其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接着,文章探讨了议题设置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紧贴课程目标、关注学生需求和社会热点、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等。最后,文章提出了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策略,包括选取合适的议题、组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等。通过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议题式教学对高中政治课程的积极影响,为教师在实践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高中政治;课堂实践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育的要求。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亟待探索一种更具活力和参与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具备实际应用政治知识的能力。议题式教学正是一种符合这一要求的教学方法,其运用于高中政治课堂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政治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教学内容的死板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政治课堂上,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考能力的提升,使他们对政治学科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同时,高中政治课程内容的设置也存在问题。政治课程往往以教材中的书本知识为主,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和真实生活的联系。政治学科本身是与社会现象、政治事件密切相关的,但传统教学往往将政治概念和理论孤立地呈现给学生,缺乏實际案例和真实问题的引导。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缺乏对政治学科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理解深度。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容易产生学习厌倦情绪。他们对教师的单向灌输和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感到厌倦,认为政治学科枯燥无味。他们缺乏对政治问题的真正理解和思考,容易出现“应试化”倾向,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二、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应用具有不可忽视的必要性。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而议题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围绕具体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形成独立的观点和见解。这种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还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在议题式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他们通过互动讨论、辩论和研究,深入探讨政治议题,运用政治学科的知识和理论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这样的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让他们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们学会提出问题、寻找证据、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种培养出来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使他们成为能够独立思考、辨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公民。传统的政治教学往往将知识局限在书本上,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然而,政治学科与社会现象、政治事件密切相关,需要学生具备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议题式教学通过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关的议题,引导学生运用政治学科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辩论,运用所学的政治概念、原则和理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讨论选举制度时,学生需要运用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同选举制度对社会的影响,评估其利弊,提出改进的建议。通过这样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政治学科的实际意义,增强知识的应用和理解的深度[1]。总之,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能够独立思考、辨析信息和解决问题的公民。同时,它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引入议题式教学,可以使高中政治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引人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社会参与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推广和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对于提高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三、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应用需遵循的原则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议题的设置是议题式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合理的议题设置能够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参与,达到教学的目标。

首先,议题设置应与高中政治课程目标相契合,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课程要求和学习目标。教师需要仔细分析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选择与之相一致的议题。这些议题应涵盖重要的政治概念和理论,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思考。

其次,议题设置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的话题和问题。在此基础上,选择与学生相关的议题,使学生能够与议题产生情感和认知上的联系。这样的设置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

效果。

再次,议题设置还应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选择与社会热点紧密相关的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和分析当下的政治问题。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的实际意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议题的设置应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形式和内容的议题,如问题探究、案例分析、辩论讨论等,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多样的议题形式和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遵循上述原则,教师能够合理选择议题,确保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有效实施。议题的精心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它还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增强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

四、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议题式教学可以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针对性的议题主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这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关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社会参与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们应积极探索和应用议题式教学,为高中政治课程注入更多活力。

(一)选取合适的议题

在议题式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选取合适的议题。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兴趣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议题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产生关联。学生对于自身经历相关的议题更容易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选择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议题,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针对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兴趣,教师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来选取合适的议题,这不仅可以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帮助学生提高了自身的思辨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议题应与政治学科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相关,能够覆盖教学大纲和学科要求。这样能够确保学生在探讨议题的过程中能够系统学习和理解政治学的基本知识。其次,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议题能够增加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与学生的实际经历和观察相联系,他们更能够深入思考和参与议题的讨论[3]。再次,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这样的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观点。最后,关注当前社会热点议题,将学科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通过选取与社会热点相关的议题,教师可以引導学生运用政治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选取合适的议题是议题式教学的基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教师应灵活运用上述原则,创造有意义和有挑战性的议题,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二)组织合作学习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应用议题式教学时,组织合作学习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策略。议题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首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围绕特定的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以提供引导性的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倾听他人的见解,通过相互讨论和辩论,深入探讨议题,加深对政治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研究项目,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一个议题,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这样的项目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研究和分析能力。此外,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模拟真实的政治场景,体验政治决策过程和争论。教师可以指定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围绕特定议题进行辩论和讨论,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方案。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组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知识,相互学习和支持。这种互动和合作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4]。同时,合作学习也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独立思考,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长。因此,通过合理组织合作学习,可以使议题式教学更加富有活力和参与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综合能力。

(三)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

在高中政治课程中应用议题式教学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是一项重要的策略。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表达来建立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时,首先,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这些问题可以与课程内容相关,也可以是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有关的议题。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研究问题的欲望。其次,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引导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厘清思路和分析问题。通过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分析框架或思考路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和探索。这种引导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进行表达。教师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积极的反馈,激励学生勇于发表独立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力。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需要梳理信息、评估证据、分析问题,以逻辑和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成为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强的个体[5]。因此,通过恰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议题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另外,在议题式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应用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看到学生的独到见解,对学生考虑不周、回答不完善的方面要进行引导与修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高中政治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议题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师在应用议题式教学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相应的策略,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议题式教学方法,为高中政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卢彦君,秦先亮.浅谈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的应用: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5):244-245.

[2]岳美丽.关于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探讨[J].科幻画报,2022(8):67-69.

[3]鲍峰,张露.关于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高考,2022(28):30-32.

[4]鲍峰,张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高考,2022(29):33-35.

[5]汪韻青.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实践探索:以“伟大的改革开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2(25):37-39.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课堂实践高中政治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课堂实践与赣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