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点帮扶,均衡发展

2023-10-12单文娟

高考·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高三学困生

单文娟

摘 要:在高三阶段学好生物至关重要,这关乎学生的高考能力培养和提升。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遵循教育均衡化发展原则,深入分析班级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困生群体的主要形成诱因。以重点帮扶为导向,探索更有效的教育举措。为学困生群体营造良好的生物学习环境,使得其在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有效方法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文章主要分析在高三阶段做好生物学困生群体有效转化的意义,了解形成诱因,探索更合理的改善策略。希望学困生群体能扎实掌握高中生物学习要点,提升自身学习水平。

關键词:高三;生物教学;学困生;教学

在高中阶段,生物是重要课程,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生物思维,发展学生的生物学习素养。而为了让学困生群体能有效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扎实掌握丰富的生物文化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基础,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育人思想,要重点加强对学困生群体的帮扶和教导,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丰富自身的生物知识储备,展现出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应试水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需要以重点帮扶、均衡发展为导向,探索更合理的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高三生物教学中学困生转化意义分析

在高三阶段,学生学好生物课程,关乎其今后的学业发展[1]。均衡化教育思想提出之后,学困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建设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在生物课程领域,加强对学困生群体的转化和培养,不仅能改善整个课堂教学环境,使得整个生物课程趋于均衡化方向发展,也能培养学困生群体形成更端正的学习思想,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启发下,形成良好的生物学习思维,综合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今后面对生物课程时,能表现出更端正的态度,展现出较强的学习欲望,呈现出优秀的学习品格,这对于促进学生的生物学习品质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加强生物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学困生群体有效转化,也能切实提高课堂效能,使得整个生物课堂实现高效开展和落地。所以,在今后的教育实践当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困生群体当前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以促进学困生探索更合理的行动路径,以改善整体教学氛围,助力学生在今后能真正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主动完成课程探索。

二、高三生物教学中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通过了解,可以发现在高三的生物课程学习当中,学困生群体占据一定的数量组成,给整个生物课程的教学效能和品质造成了不良影响。而导致学困生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从内因层面着手展开分析,可以发现高中生所表现的生物学习态度以及所形成的学习基础,都将决定着整个课程的学习效能。在当前的高三教育领域,可以发现部分高中生对于生物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再加上以往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使得其处于班级落后地位[2]。长期下去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建设,甚至还会导致对生物课程学习和探索产生一定的排斥情绪,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建设。同时,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应用上也不够规范。在面对生物课程时,部分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知识内化。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生物思维的激活,也给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品质建设造成不良影响。从外因的角度着手展开分析,可以发现教师当前所组织的生物课程教学活动,在内容设置模块安排以及活动方案设计方面缺乏一定创新性与合理性。导致部分高中生难以适应当下的生物课程学习环境,逐渐产生负面的学习情绪,严重影响了此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建设。

三、高三生物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分析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直观性

在高三生物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困生群体能扎实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需要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做出调整。要适应新时期的改革趋势,发挥先进技术载体的作用,将多媒体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整合更具有艺术性、直观性的教育资源,在课堂上有效呈现和展示[3]。使得学困生群体能在视觉上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直观感知的前提下,进一步加深对生物课程内涵的认知和理解。

以《发酵工程的培养基》一课教学为例,在这一节课当中,为了让学困生群体能形成良好的生命观念,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发展科学思维,教师需要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全方位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将课程中所包含的基础生物概念以及所涉及相关原理,以更加动态鲜活的课件方式加以展现,使得学生在情境感知的过程中真正认识到课程的教学要点。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培养基的主要组成要素,介绍培养基的制作流程。在动画视频直观展现的过程中,学生能形成更加清晰的生物学习思维与逻辑,也能使得其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产生较强的兴趣。

同时,在整合多媒体教育资源时,教师还需要适当发挥微课载体支撑作用,整合这一节课的知识要点。就基础培养基的成分进行有效的搜集提炼,从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多个角度着手进行资源整合,以保证所构建的微课内容更加全面细致。也能在短视频的支持下,渲染更加鲜活且有趣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能根据自身的生物学习思想认知进行探索。

此外,在构建多媒体教育资源时,还需要借助大数据等现代平台支持作用,有效渗透给学困生群体。使得其能根据自身现有的学习基础,有针对性选择课件内容,在自主阅读和巩固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认知基础。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困境和挑战,使得其在扎实掌握丰富生物课程内涵的前提下,更深入参与到课程学习综合探索当中,助力其有效解决生物学习领域的问题。

(二)落实启发式教学,传授正确方法

因为学困生群体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所掌握的学习方法不够恰当,使得其在面对生物课程学习时存在着较强的难度挑战。而教师需要有效发挥自身的干预和指导作用,开展启发式的教学活动[4]。向学生渗透正确的生物学习思路和方法,使得其明确掌握具体的课程学习目标和方向。在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当中,基于自身所掌握的学习要点,规范性展开课程探索和实践。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基础,促使其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在生物课程领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比如:“发酵工程的无菌技术”相关知识点是重要内容,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围绕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梳理。引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发酵工程中灭菌的主要意义以及具体的操作要点。之后,将课程教学与核心素养建立起有效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形成正确的生命认知观念。规范掌握灭菌的对象以及具体的处理方法,使得其形成良好的有菌意识,在平时生活中保持个人健康,维护公共卫生。

在确定好基本教学目标之后,教师需要通过文化导入、问题设置等多种方式,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向学生渗透发酵工程的基本生物文化内涵,使得学生对这一工程的生物学原理有所理解和掌握。之后,介紹生活中的具体发酵工程案例,就灭菌的主要处理技术工艺在课堂上展示。使得学生能全面了解灭菌的方法、原理以及具体的应用要点,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基于自身所掌握的灭菌知识技能,对发酵工程进行有效分析。在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围绕主要的灭菌设备这一层面设置学习任务。引领学生自主搜集生活中的资料,了解真实的发酵工程应用案例,从电热鼓风干燥箱等一些设备类型角度着手展开分析。了解不同灭菌设备的适用对象、适用环境以及主要的操作要点,使得学生掌握全面的生物文化知识,在积累一定常识的前提下展开自主的探索和实践。

(三)利用生活资源,组织趣味活动

大部分学困生群体之所以所呈现的生物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原因在于其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于生物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使得其课堂参与动能不足,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而影响了整体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当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困生群体的学习表现。以激活兴趣,增强动力为导向,全面整合生活化资源,开展趣味多元的教学活动[5]。使得学生真正对课程学习产生兴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学习品质。

比如:在《传统发酵技术和产品》一课教学时,为了让学生能形成更端正的生物课程学习观,综合发展学生的生物学习思维和能力,教师需要深入现实生活当中,搜集与该节课有关的具体案例和资料。使得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生物常识,基于自身所形成的生物学习观念进行有效探索和分析。教师可以将“果酒的具体制作工艺”有效展示到课堂上,播放更直观的实验视频,使得学生在观察中,能对果酒制作过程中的菌种来源、代谢类型、制作原理、制作工艺加以了解。以促使其积累丰富的知识基础,使得其在今后能有效利用自身所学的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类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动能,使得其在今后能勇于参与到生活化探索当中,以激活学生的生物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此外,在展开学困生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开展趣味性的实验探索活动。引领学生在学习完这一节课之后,根据自己对果酒制作工艺和方法的掌握,利用生活中的葡萄材料等进行果酒自主制作。在实践的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使得其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在今后真正建立起更加自主创新的学习观念。

(四)借助概念图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高三学生做好课程复习至关重要,这决定着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网络结构建设,也关乎其今后的应试能力提升。而教师为了让学困生群体能扎实掌握全面性的课程内容,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需要向学生渗透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概念图的有效应用,使得学生能在课程学习完成之后,结合自身所获得的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概括。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形成良好认知基础的前提下,更加深入参与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当中。

比如:在围绕“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与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相关知识点开展教学时,可以先对教材内容进行剖析,掌握课程要点,引领学生围绕教材中所包含的基础概念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构建概念图,以保证学生所掌握的生物概念更加完整。

同时,也可以引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基于自身所构建的概念图进行针对性的巩固和复习。以强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建设,使得其在今后的生物课程复习和实践探索当中,能有效回顾自身所掌握的生物基础概念,进行灵活运用。以培养其形成更加规范的生物思维逻辑,在形成良好思路的前提下,有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归纳习惯。在展开生物课程复习时,要不断完善概念图体系,使得所包含的课程内容更全面。

(五)践行因材施教,落实个别辅导

在高三阶段的生物课教学当中,因为学困生群体本身的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所展现的学习兴趣比较弱,使得其长期处在班级的落后地位。而为了让其能适应当前的生物课程教学环境,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育人思想,将因材施教看作重要的指导理论,应用于生物课程的教学和课后辅导当中。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之后,为其制订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实现针对性的辅导。让学困生群体能在教师的帮扶和指导下,掌握正确的学习思想,规范学习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其逐渐产生学习动能,认真参与到生物课程的学习探索活动当中。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干细胞技术”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能了解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探索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可以针对学困生群体当前所形成的学习基础,为其渗透有效的生物概念,讲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概念以及具体的诱导方法和融合过程。使得学生能扎实掌握生物课程文化基础之后,根据学困生群体的学习情况,设置层次性的教学活动任务。先引领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基础的生物概念,之后,就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进行展示。然后,引领学生结合自身所形成的生物学习观念进行有效分析和探索,以增强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也能使得其对生物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加强思想认知,方便其在今后的课程学习当中,能基于自身所积累的生活常识进行实践探索。

除此之外,在个性化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渗透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其在面对生物课程学习任务时,有效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概括,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帮助学生高效完成生物课程的预习和复习。

结束语

依前所述,在高三阶段,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困生群体在参与课程学习和实践训练中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确定接下来的帮扶工作目标与实施方向。在了解学困生学习基础之后,探索更有效的教育手段。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设置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概念图的应用,使得学生规范完成复习,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基于因材施教的思想导向,开展个别辅导。

参考文献

[1]梁鑫鑫.高中生物学困生原因探析及改善策略[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1.

[2]周平.高中生物学困生的成因调查及转化对策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20.

[3]王秀玲.转化高中生物学困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J].华夏教师,2019,138(18):15.

[4]张辉.汉中地区高中生物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17.

[5]李敏凡.高中生物学困生成因分析及学习对策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高三学困生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高三·共鸣篇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我把高三写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