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篇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

2023-10-12刘丽菊

高考·中 2023年7期
关键词:使用语篇语境

刘丽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以语篇语境为依托,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文章从语法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基于语篇进行语法教学的理论依据,结合课堂教学实例,具体阐述了如何基于语篇进行“形式—意义—使用”为一体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现“正确、富有意义恰当地使用语法”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语篇;语境;三维动态语法观;形式;意义;使用

一、语法教学的意义与现状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在语言使用中,语法知识与语音、词汇、语篇和语用知识紧密相随,相互交织,直接影响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和得体性,成为语篇意义建构的最重要的基础;语法参与传递语篇的基本意义。语法教学不仅是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有力促进者,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和智能发展的有效途径。语法教学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媒介[1]。要实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语法教学的重要价值绝不可忽视。

然而,笔者通过最近一年随堂听课、交流和问卷调查,对所在地区的各个高中的语法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现阶段高中的语法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教师最常用的语法教学方式依次为:

(一)教师编制语法导学案,拿出专门课时讲解,补充练习进行巩固。

(二)随堂讲解教材和练习中的语法点,适当拓展。

(三)做语法专项训练然后讲题。

这些教学方式缺乏语言环境,没有把“形式—意义—使用”三者相结合,过分重视对语法概念的讲解、语法结构的机械操练和强化记忆,忽视了语法的语用功能。最后使得学生不能准确、得体地理解与表达英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尝试利用语篇进行语法教学。

二、基于语篇进行语法教学的理论依据

在语言使用中,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据此,《课标》倡导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该语法观是建立在Larsen-Freeman提出的“三维语法框架(A Three-Dimensional Grammar Framework)”的基础上的。在此框架中,语法被视为形、意、用三位一体:形式(form)涉及词法、句法形态;意义(meaning)涉及的是语法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结构意义、功能意义与陈述意义等;使用(use)指的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中运用语言达成的意图。这一框架下的语法教学是动态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正确、富有意义并恰当地使用语法”[2]。

要“正确、富有意义并恰当地使用语法”,语法就不应只在孤立的句子中机械地进行,而应在更加丰富的语境中通过各种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恰当运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新的语法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法意识。

语境是教师教授语法和学生学习语法的主要途径,语境的创设是以语篇为载体的。语篇是表达意义的语言单位,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常见形式[3]。语篇赋予语法学习主题、语境和内容,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

所以,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模式是符合英语学习规律的,是与《课标》提倡的三维动态语法观的要求一致的。

三、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实践

下面,笔者以译林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2020年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二单元Out of this world 的语法板块的教学设计为例,分三步来说明如何基于语篇进行主语从句的语法教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语法知识的内容要求之一:要求学生在语篇中恰当地理解和使用主语从句。具体地讲,就是使学生能了解主语从句的概念(形式)、结构和使用规则(意义),能够在语境中正确地使用该句型(使用)。

(一)在语篇中呈现主语从句的形式

首先,笔者在白板上呈现了第一个句子:

1. What the universe looks like is a topic that has been talked about since ancient times. 提问:人们使用什么来观察太空?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了第一个短视频,学生很容易发现答案:望远镜。接着,笔者告诉学生,地上的望远镜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清楚地观测太空的需求,所以,科学家研发出了新的望远镜。再让学生观看第二个短视频,思考哪种新的望远镜被研发出来,学生也很快就回答出来:哈勃望远镜。

这时候白板上呈现第二个句子:2.That Hubble is based in space allows it to see further than ground-based telescopes.紧接着告诉学生:虽然哈勃望远镜比地面望远镜在太空探索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它依然不能完全揭开太空的秘密,然后提問:

Q:What kind of telescope was developed to unlock more mystery of the universe?

学生在观看了第三个短视频之后得出答案:开普勒。笔者紧接着提问:

Q:Has Kepler found life on other planets?

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书本20页的语篇,学生不难找到下面这个句子:

3.Whether there is life on other planets is yet to be found, but the signs are promising: Kepler has detected many suitable planets that are almost the same size as the earth.这是呈现在白板上的第三个句子。在介绍了国际上望远镜的发展史之后,笔者把第四个句子呈现在白板上:

4.It is well-known that China has developed advanced telescopes as well. 引出我国望远镜的发展情况。

学生们很容易发现,白板上的四个句子都是含有主语从句的句子。如果把这四句话连起来的话,就是一个介绍望远镜发展史的语篇。在这个环节,笔者有意识地把口头语篇(师生的问答)、书面语篇(教材)与视频语篇结合起来,通过介绍望远镜的发展史来导入主语从句,利用板书呈现主语从句的例子。语法知识呈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目标语法项目的外显知识。所以笔者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白板上这四个句子,使学生基本了解主语从句的外显知识,即主语从句的基本概念——在句子中充当主语的从句叫主语从句。通过语篇呈现目标语法,可以使学生在熟悉的上下文语境中感悟语言形式的变化,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上下文语境中感悟语言形式、意义和运用之间的联系[4]。

(二)在语篇中感悟主语从句的意义

主语从句的意义主要包括它的结构与使用规则,笔者通过问题讨论、语篇纠错和篇章补全这三个活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熟悉掌握主语从句的结构与使用规则。

1.问题讨论感知意义

依然以白板上的四个句子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互相讨论:

(1)主语从句的引导词是什么?

當从句是个陈述句时,我们用什么引导词来引导一个主语从句?

当从句是个特殊疑问句时,我们用什么引导词来引导一个主语从句?

当从句是个一般疑问句时,我们用什么引导词来引导一个主语从句?

从第二个句子可知,第一个问题的答案that;从第三个句子可知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whether;从第一句可知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特殊等疑问词。

(2)“It”在主语从句中起什么作用?

当主句从句是个长句时,我们往往会怎么处理?

根据第四句,学生可以发现,因为句子充当主语时,整个句子会“头重脚轻”,所以习惯上用it作形式主语,而把真正的主语放到后面去。

(3)当句子主语是一个句子时,谓语动词用单数还是复数?

从白板上的这四句话可知,谓语动词应该用单数形式。

(4)疑问词引导的主语从句应该用疑问句语序还是陈述句语序?

从第一与第二个句子可以看出,疑问词引导的主语从句应该用陈述句语序。

(5)从句与主句的时态应该遵循什么规则?

笔者通过PPT呈现以下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

A.It is clear that telescopes are crucial tools for space exploration.

B.It was clear that telescopes are crucial tools for space exploration.

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总结出主语从句的时态规则。

通过以上观察、发现与比较等一系列问题讨论活动,学生对主语从句的结构和使用规则有了一定的了解。接着,教师可以采用语篇纠错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2.语篇纠错巩固意义

笔者根据本单元reading的内容编写了语篇改错的练习,告诉学生语篇中的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错误,找出并改正。

利用学生熟悉的语篇创设情境,旨在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迁移。通过改错练习,使学生巩固所学,内化新知。学生熟悉了主语从句的结构,对主语从句的使用规则进行了操练。

3.语篇补全领悟意义

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借助语篇使学生深刻领会主语从句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的主题语境、reading和grammar板块的内容,编制五选四或七选五等补全语篇的练习来帮助学生领悟目标语法的意义。

通过补全篇章信息的练习,学生感受到语法形式的选用受到语篇的制约,培养了学生把单句放入语篇来选用适合语境的语法形式的意识,有利于学生对语境如何决定语言形式的现象加以关注,理解了目标语法结构的意义[5]。该语篇同时也是为最后环节的写作活动做铺垫,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在语篇中正确、有意义地使用主语从句。

(三)在语篇中练习主语从句的使用

整个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太空探索”这个主题的,写作的主题当然也不能偏离“太空探索”。笔者设计了下面的应用文写作:

假如你是李华,你的美国笔友Mike对我国“天问一号(Tianwen-1)”很感兴趣,请你回信做简要介绍。字数80字。要点如下:

1.着陆火星时间(2021年5月15日)

2.使命(完成“绕orbit、着land、巡rove”三个任务)

3.意义(世界上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教师都发现,很多学生在写作中都出现了表达枯燥、句式单调等问题,那是因为他们将语言的组篇功能和语法知识的学习隔离开来,未能将学过的相关语法运用到自己创造的语篇中。所以,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一些目标语法的句型,帮助学生学以致用。针对这篇书面表达,笔者提供了以下主语从句的句型供学生借鉴使用:

1.What I want to tell you is that……

2.What Tianwen-1 is expected to do is that……

3.It is really exciting that……

4.That ……shows that……

通过之前的形式呈现,规则归纳和巩固环节,学生对主语从句的语法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掌握,基本能按时完成写作任务。

高中生必须具备掌握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这是高考考查的内容之一。利用所学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根据不同目的与受众,通过口头和书面形式创造新语篇是发展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写作活动来内化语法和活用语法,使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语法学习的情境化、意义化、技能化和活用化,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6]。

结束语

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语篇材料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观察和理解语言形式的意义、用法和功能。语篇材料应该以多模态的形式呈现,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也包括音频与视频。其次,要以语篇为依托,围绕形式、意义和使用设计合理的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化新知。最后,在学生对语法的形式、意义和功能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后,鼓励学生以写作的方式在语篇语境中使用语言。这样实现了形式、意义和使用三者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诸蕾.例析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度”的把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下半月),2017,40(11):6-7.

[2]侯姝琛,杨娜.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活动设计例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43(10):42-47.

[3]王蔷.全面和准确把握英语课程内容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前提[J].英语学习,2022(4):18-33.

[4]袁露露.基于语篇阅读的英语语法课教学设

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44(5):6-12.

[5]李华.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案例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8):5.

[6]陈艳华.基于三维动态语法观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以一节定语从句教学为例[J].广西教育,2020(30):37-39.

猜你喜欢

使用语篇语境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浅谈普通高校竹笛专业教材的使用
浅谈工位器具的合理性设计与使用
论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