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2023-10-11杨素梅

高考·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研究分析高中语文

杨素梅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的策略。明确的教学设计原则可以引导和支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大单元设计和教学。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主要包括统筹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开发情境任务和贯穿教学评价。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和综合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分析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作为一门核心学科,其教学应当紧密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古诗词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往往以填鸭式的记忆为主,缺少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的手段,现行的教学策略往往单纯地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本文旨在利用大单元教学策略对高中语文古诗词进行教学设计,以适应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概念界定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按照一定的主题或核心内容进行整合和组织,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其目的是通过整合不同的学习要素,创造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一个相对较长的学习周期,通常涵盖几个或多个传统的单节课的内容,通过将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整合到统一的主题或核心内容中,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同时,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仔细规划学习任务和活动,确保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经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教师还需要设计相应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全面评估,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1]。

二、高中古诗词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统筹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评一致性

统筹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强调确保教学目标和评价的一致性,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全面理解和能力发展。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能力、诗词创作的能力、文化意识的培养等。通过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确保教学内容和活动与目标密切相关,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和反馈过程,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在古诗词大单元教学中,教学评价应涵盖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分析与解读能力,诗词创作的能力,以及对文化背景和意义的认知等方面。通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2]。

(二)设计情境任务,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层面上的全面理解、分析和应用,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设计中,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项任务,要求学生分析一位古代诗人的作品,将其与当代社会或个人经历相联系,从中发现共通之处或启发。通过这样的情境任务,学生可以将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相连接,提升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情境任务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研究某一古代诗人的作品,批判性地解读其中的意境和社会背景,从中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思想观点。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需要展开深入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学术能力。教師可以提供相关背景知识、解读模型和研究方法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学术基础[3]。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讨论和交流来促进思想碰撞和深度探究。

(三)以有效教学评价,助推核心素养培育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评价的方式与核心素养密切结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和发展。针对高中古诗词大单元的教学,教师可以明确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和情感态度等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综合性的考察和评估活动,如诗歌创作、主题演讲或文学评论等,来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这种评价方式能够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和情感体验,为他们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借鉴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如个人表现评价、小组合作评价、作品评价和口头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发展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形成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以提供准确、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这种评价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和改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对同伴的评价,通过互评、互助的方式促进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共同进步。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置自评和同伴评价环节,让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分享和提供建设性反馈,相互促进和改进,达到个人和集体学习的双赢效果。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提炼单元主题,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提炼单元主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文学素养和情感态度等核心素养。这一过程既提供了对于整个单元学习的有机组织和导向,又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参与主题相关的活动。通过提炼单元主题,教师能够全面把握古诗词单元的核心内容,将其与学生现有的语文知识和经验相连接,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内涵与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则是在提炼单元主题的基础上,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能够评价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

以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共四节七首诗词,其中《氓》这首诗歌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农村生活和经济交流的一面,它强调了农产品的采集和交换,以及社会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动。屈原借《离骚》之意,表达了对当时楚国政治腐败和混乱的不满和忧虑,以丰富的比喻、意象和修辞手法,对表达了对政治腐败的不满,但他仍然深爱着楚国,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境,反映了对自由、政治道德和国家命运的关切。《孔雀东南飞并序》以诗歌《孔雀东南飞》为引子,讲述了一桩爱情婚姻悲剧,究其原因,是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蜀道难》是一首充满壮丽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歌,反映了李白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精神和对挑战的勇敢追求。《蜀相》是一首颂扬王勃的政治和文学成就的诗歌,也表达了杜甫对王勃坚持原则、忧国忧民的品格的赞美,通过王勃的生平经历,反映了唐代政治和文化的一些重要特征。《望海潮》是一首充满了忧国、怀古、失意、怀才不遇等复杂情感的词,通过这首词,柳永表达了自己在政治、生活和情感层面上的感受和思考。而姜燮的《扬州慢》反映了扬州城市的美景、悠闲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光阴流逝的深刻思考。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发现这些古诗词涵盖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人对社会现实、个人命运和人生哲理的抒发和反思,因此可以提炼出单元主题为“古代文人的抒发和反思”,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每首古诗词的背景、时代特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熟悉其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2.技能目标:掌握分析和阐释古诗词的方法,能够解读其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思维目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思维,能够评价古诗词的艺术价值,分析其在历史与文化背景中的作用和意义。

4.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古代文人的欣赏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文人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共鸣,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二)设计单元任务,组织教学活动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单元的教学中,设计单元任务和组织教学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这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对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都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设计合适的任务和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理解和欣赏古代文人抒发和反思的诗词作品。

首先,设计单元任务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向和框架。针对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古代文人的抒发和反思”,可以设计单元任务如下:

1.学习古代文人的抒发和反思思想:阅读、分析和理解每首古诗词的背景、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2.对比和梳理古诗词的共同点和差异:将各首古诗词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诗词中的主题、意象、修辞手法等要素,归纳出古代文人抒发和反思的特点。

3.探究古诗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引导学生将古代文人的抒发和反思与现实社会、个人命运等问题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对比。

4.创作或表演古诗词:鼓励学生借鉴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文学风格,通过写作或表演等形式进行个人创作,展示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通过讲解和导读介绍古诗词的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习和分析古诗词做铺垫。指导学生鉴赏每首古诗词的情感表达、艺术特色和文字之美,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激发思考和深入理解。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共同分析比较不同古诗词的共同点和差异,讨论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内涵,形成小组报告或展示,促进合作学习与思维碰撞。鼓励学生根据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进行个人创作,可以是写作、绘画、音乐演奏或舞蹈表演等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分享和展示,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背景、时代特点和思想文化,通过课外阅读、展览参观等形式进行拓展和延伸,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思辨空间。通过以上教学活动策略,学生将在多层次的学习环境中全面理解和欣赏古代文人的抒发和反思。通过思辨、合作和创造,将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核心素养,实现对古代文人诗词的深入学习和综合运用[5]。

(三)指向立体反馈,设计教学评价

指向立体反馈设计教学评价是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指向立体反馈设计教学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在对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进行指向立体反馈设计教学评价时,须综合考量单元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活动的组织情况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如课堂觀察、作业评价、小组讨论、个人演示等,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发展、合作与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这种指向立体反馈评价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在对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进行指向立体反馈设计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密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情况和思维活动,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与问题。例如,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交流与协作、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文化内涵的把握。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批注,重点关注学生对古代文人抒发和反思的情感表达和文学技巧的运用。通过评语、建议或修正,帮助学生提升表达能力和深化对诗词作品的理解。安排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可以通过演讲、绘画、朗诵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进一步的引导。通过小测验或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古代文人抒发和反思的理解、感悟和态度。这些调查结果能够为教师提供反馈,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以上评价手段将综合评估单元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活动的组织情况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这些评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教师可以获得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综合了解,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反思与改进,以促进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提炼单元主题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单元提炼核心内容、设置单元任务组织教学活动、指向立体反馈进行设计教学评价等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有效设计和开展古诗词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应进一步深化和推进高中语文古诗词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研究,如通过实证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不同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对学生成绩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影响,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探索古诗词大单元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潜力。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与技术手段的结合,探索在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析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J].学周刊,2023(16):142-144.

[2]刘梦涵.语文大单元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现实意义[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2):130-133.

[3]段晓琴.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初探[J].甘肃教育研究,2023(2):68-70.

[4]王诗博.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途径探索[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2:926-928.

[5]王敏.“小微专题”在“大单元”教学中的有效开发和实践:以统编教材必修(上)第三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之友,2022,41(10):8-10.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研究分析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