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3-10-11范林

高考·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化学培养

范林

摘 要:当前教育环境在不断进行改善和变革,高中教学从传统的教师讲述逐渐向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过渡,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重要性。伴随新高考政策的推行,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开始关注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就可能降低学习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建立在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等环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高中化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课程,因为高中化学中的概念和理论比较多,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利的学习条件。教师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实验课程的教学或是作业部分都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有效的自主学习,可以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文章针对目前部分学生在化学课程中自主学习时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学习;培养

高中化学的教学理念中包含了学生自主学习,相比其他一些课程来说,化学课是比较陌生的一门课程。高中化学课程需要记忆的部分是比较多的,有些实验内容需要学生动手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或是教师的引领,深入体会实验的情况。自主学习的含义在字面中包括了学生需要通过个人主观性学习,要合理地进行自我约束。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比较烦琐,当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式之后,学习效率会得到提高。和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相比,高中阶段更加具备逻辑性和层次性,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比较有压力,思维逻辑需要积极锻炼。在传统的化学课程教学活动中,一般以教师为主,教师按照教材内容将知识点反复讲述给学生。在实验环节中,由教师统一做实验,学生在一旁观看,对于课堂讲解的依赖性比较强,学生能亲自动手实践的机会也比较少,这些条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往往会导致一些学生过于依赖课堂讲解,没有及时跟上教师的思路。所以,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教师要始终将学生作为主体,对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设计,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锻炼能力的机会,传授给学生自学的方式,助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1]。

一、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高中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可以通过个人感兴趣的方式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比如,一些学生擅长通过画流程图梳理知识内容,一些学生比较倾向于记笔记,让学生通过听讲、观察、自我训练等方法,可以达到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的目的,助力高效完成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采用自己的方式有条不紊地推进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新课标的重点要求之一,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完成好自主学习内容,有目标和有秩序地规划自主学习的进度,这对学生成绩的提升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对学生未来的综合能力发展也有重要价值。

教师需要积极帮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独立性和合作精神,将被动地学习化学课程变为主动地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的关注。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对高中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知识梳理能力,为学生提供自行解决问题的机会,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有重要作用[2]。

二、目前在化学课程中高中生进行自我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教师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机会较少

现阶段仍然有一些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比较陈旧的,还没有积极地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仍然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比较青睐,按照以往的方式教學。一些高中化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只是单一化地采用布置作业、反复练习等形式,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导致化学课堂的氛围也不够活跃,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比较大,不能满足“双减”阶段对教师的要求。这样也容易导致学生对化学产生厌烦的心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也会有影响,不能比较深入地了解化学公式的内涵,对学生成绩的提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高中化学课程是一门偏向动手实验的课程,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在化学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内容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知识,而一些教师对实验不够重视,有些教师仅仅采用播放一段实验教学视频,有些教师在讲台上自己做实验,让学生观看,这些方式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不利的,教师直接进行实验结果的叙述,无法深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也不符合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

(二)部分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不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设备比较少

一些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不够完善,与化学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器材等比较缺少,有些学校虽然具备教学环境,但是化学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没有很多的机会接触到实验课程。高中化学课程中包括很多实验,如果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实验的操作中会加深记忆,也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目前一些学校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设备比较少,学生只能通过视频观察一些实验反应,不能验证实验反应的准确性。有些教师会将实验所用的器材带到课堂中,为学生做实验,学生能亲自动手的机会比较少。部分教师对化学教材中的实践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对相关实践的要求流于表面,一味地要求学生记住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反复地背诵以应对考试,这种教学方式也会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久而久之,一些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会降低,遇到问题不愿意动脑思考,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上,会影响学生以后各项能力的发展[3]。

(三)一些教师课堂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化学教师的课堂氛围是比较沉闷的,主要是教师进行讲解,内容会比较枯燥,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低,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记忆比较差。高中化学中包括了很多比较复杂的内容,比起其他学科,高中化学的知识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化学理论,还需要学生记住较多的实验反应特点。当课堂氛围比较沉闷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被激发,学生容易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激发,导致目前一部分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影响了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也会降低。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会使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弱,不能快速地接受新的知识,对于适应当前的“新高考”来说是比较不利的,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高中生的高考压力是比较大的,学习任务也比较繁重,一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当化学成绩偏低时就容易产生抗拒的心理,久而久之会产生恶性循环。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身上,更加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会对当前的学习比较迷茫,学习效率也会随之降低,因此,教师更应该抓住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

极性。

三、培养高中生对化学课程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一)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在高中阶段,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会趋于成熟,对未来的发展也会有自己的看法,会朝着内心的目标不断努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完成学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要积极学习更新教学理念,紧随时代的发展,建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积极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化学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比如,在苏教版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蒸馏实验原理这一内容时,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理论培训,为学生介绍化学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和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之后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消化和理解,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蒸馏实验就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完成情况,在课堂和实验中都以学生为主导,帮助学生亲身探索和体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4]。

(二)要积极创造化学课程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渗入到教学环境中,化学课程中会包括比较多的实验内容,学校要积极创造化学课程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渠道。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高中化学课程更加突出了化学实验技能重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处于化学教学环境中,以便于理解化学原理,还能激发学生的主观体验。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教师应该为学生积极营造化学课程的教学氛围,整合教学环节,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通过基于信息化的数字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化学教学环境。教师应为学生设计开放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对课程进行复习,以自主学习的方式作业,训练学生独立学习的技能。

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化学的机会,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利用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吸引学生的目光,把握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兴趣作为学生提高化学成绩的辅助工具,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化学课程。教师需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反应的形成,从源头上对化学公式有认知,便于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学以致用。书本上的化学仪器有时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想象仪器真实的样子,为了让学生更了解化学,学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化学实验环节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各类化学器材,也能更加了解化学。比如,在《化学概念认知》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操作不同的实验仪器要遵守不同的规则,有些化学仪器的连接方式也是考试的重点,学生通过重复性的背诵往往容易遗忘,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演示,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化学仪器的连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化学教学环境,明确标准的化学仪器操作步骤,让书本上的化学知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三)教师要营造教学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更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以每位学生为出发点,充分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在积极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加放松,才能有自我发挥的机会。在课堂互动环节中,教师要按照不同学生能接受的难度进行互动,避免给学生太多的压力,对互动表现好的学生要给予鼓励,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获得感。对不同的问题要做分层处理,引导学生对于不清楚的问题大胆提问,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在化学教学的内容设计中,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指导学生优先自主学习,对化学内容产生探索精神,帮助学生梳理整合相关的化学知识,形成体系。教师要依据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思路,给学生创立一个积极愉快的教学平台,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化学原理和概念。在课堂设计上,教师要打破常规,要按照适合学生的方式创建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分散式教学的方式设计复杂的教学单元,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开拓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提高认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增长知识。

比如,在进行“碳酸钠”相关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容易将其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混淆,会感到比较难以理解,教师需要通过实验结果帮助学生区分。教师要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清楚这两种物质都有什么样的性质,将这两种物质的特性描述出来,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处理问题和总结答案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的水平,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回答问题的思路和技巧,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研究化学内容。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学习互相补充和纠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完善问题的答案,按照各自擅长的方式负责各自的部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也能让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记忆更加深刻,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有更清晰的认识。

结束语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变革,具备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高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化学知识,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各项素养,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重要意义。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合理构建化学课程的教学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营造教学氛围,进一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有效的自主学习,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锻炼能力的机会。

參考文献

[1]陈康.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2(20):105-107.

[2]陈丽红.试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0):70-71.

[3]姜玉华,刁学涛.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探讨[J].考试周刊,2021(3):139-140.

[4]郑炳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6):132.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高中化学培养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