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提升思维品质的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3-10-11黄子轩

高考·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阅读课堂思维品质教学研究

黄子轩

摘 要:思维品质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思维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英语学习,发展学生综合技能。在实际中,为了实现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培养,教师要综合英语教学实际做出研究,分析影响学生能力发展和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要素,从学生的成长入手进行分析,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文章从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出发,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思维品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研究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技能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的要点。在当前,为了构建有效教学,教师要关注新课标的要求,再结合实际教学需求做出教学设计的调整。通过研究新课标,可以发现,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现阶段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教学实际出发进行探究,设计有效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是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维度,这一维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的构建中关注学生思维品质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一、思维品质的构成解析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培养的关键能力和品格,英语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思维品质就是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包括英语的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和多元思维。具有较强思维品质的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也能更加巧妙合理地解决一系列英语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在阅读课堂的设计中要注意给学生创建探究思考的情境,给予探究分析的机会[1]。

二、立足思维品质提升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一)关注导入设计,提升阅读兴趣

导入是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效导入的设计,关系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与提升。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推动其成长,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学生兴趣的因素,再有针对性地做出分析,调整教学导入的设计。

1.结合教學需求,优选导入方法

导入方法的有效选择是教师构建导入时所要研究的首要内容,教师要就当前的教学单元内容进行分析,思索阅读课的文本主题,再从文本主题出发延伸选择导入方法。在当前,英语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法有话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复习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这些导入方法的特点存在差异,适宜的情境也不同。为了构建有效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协调实际教学情况,选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做出分析设计,预设导入的资源。

例如,在“Friends forever”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综合本单元的教学实际进行引申,选择有效的导入方法,为教学导入的设计创造条件。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本单元的主题是朋友,而有效的导入可以设计为友谊的展现过程。为了合理地展现友谊,教师就可以做出相应导入方法的开发。在实际中,教师可以将话题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三种导入方法进行整合,设计有效的导入过程。

2.立足阅读内容,设计有效导入

在实际的课堂导入中,教师要结合课前预设的导入设计,制订导入环节。在实际导入中,教师要把握好展示和提问的关系,为学生展现一些与英语阅读内容存在密切关联的英语素材,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待到气氛热烈时,教师再提出预先设计的问题,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索,实现师生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获得学习兴趣的提升,其也能经历相关素材和问题的思考过程,这对其思维品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Friends forever”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综合导入方法的选用,融合所教授的阅读内容来进行导入构建。在实际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给出的阅读材料进行拓展,选择合适的拓展材料构建英语导入环节。在实际的导入设计中,教师可以先进行与友谊相关图片视频的展示,再抛出话题“朋友是什么?你们是如何看待友谊的?”利用这一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然后再为学生展示一些与友谊相关的故事,引出本课的实际教学内容。通过这一设置,教学导入就可以得到构建,学生也能得到引导[2]。

(二)注重资源开发,引入拓展素材

资源的开发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一大内容,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着手现状进行思考,分析开发资源,引入拓展素材的现实方法。为了确保搜集的资源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要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研究,选定合适的教学检索关键词,然后将关键词键入搜索引擎获取资源。

1.做好课下检索,获取充足资源

阅读教学的有效构建需要教师获取充足的阅读资源,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为获取充足的阅读教学资源,教师要就现阶段可用的资源搜集途径进行分析,找出获取资源的合理方法。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除了从教科书和教辅材料中获取教学资源外,教师还可以访问互联网资源站点去获取教学所需的基本材料。在这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需求找出所需阅读文本的特点,确定教学检索的关键词。

例如,在进行“Into the wild”的教学时,为了构建有效的阅读教学过程,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下时间进行研究,找出用于检索的关键词,进行相关教学资源的获取。在实际中,教师可以将本课的单元标题作为关键词,也可以将单元主题扩充,选择“荒野生存”和“野外生存”等作为关键词搜集相关的资源。通过资源搜索,教师可以获取一些描写“荒野生存”或相关行为的英文阅读素材,也能搜集一些知名野外生存人士的生存视频,这些素材都可以融入教学实际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

2.筛选整理资源,融入教学体系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互联网资源站点缺乏严密的筛选机制,这使得其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图片和视频的清晰度较低,若教师直接运用这些资源,反而会影响阅读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在检索时,既要关注资源的获取,还要在获取资源后进行严密的筛选,去除其中有效性较低的资源内容。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获取的教学资源与从教材、教辅材料中获取的资源进行整合,融入教学体系之中。

例如,在“Into the wild”的教学中,为了将搜集的教学资源合理地融入教学体系中,教师需要对搜集获取的资源做出分析筛选,去除其中有效性较低的资源构成部分。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清晰度是评价资源质量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图片视频类资源,清晰度较低的资源会极大降低学生的观看体验,影响展示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去除清晰度较低的资源内容,尽可能保证资源具有较高的清晰度。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从内容质量上进行筛选,针对这一点,教师要预先进行阅读体悟,做出评估分析。在完成资源筛选后,教师就可以将这些材料融入教学的课件中,结合相关内容的展现,预设一些提问或引导,确保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三)构建有效展示过程,辅助学生理解

展示是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效展示的构建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教学展示的有效构建方式,开发相关的教学工具。

1.引入信息工具,做出有效展现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和电子白板已经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工具,这些教学工具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展示的途径,为学生进行所学知识内容的有效展现。在实际中,为了开发信息工具的功能,构建有效的教学展示过程,教师需要进行研究,明确这些信息工具的主要特点,再综合英语阅读教学的需求,进行系统设计。

例如,在进行“At one with nature”的教学时,教师就需要进行信息工具的研究与开发,想办法利用教学工具来构建有效性较强的展示过程,推动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在实际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为学生展现一些文本和图片,让学生观看图片中展现的风景,让学生尝试着用英文对图片中的风景内容进行描述。作为拓展的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一些英文游记,让学生尝试着通过阅读的方式说出游记作者的想法和认知,进行交流。

2.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在展示中,教师需要与学生互动,引领学生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观察与思考。为实现这一点,教师要选好师生互动的途径。问题导学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其可以将问题作为线索,联系师生。在实际中,为了构建高效展示环节,教师要在展示的同时进行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用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推动学生的有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得到发展。

例如,在“At one with nature”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问题的提出来引领学生思考。在展示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阅读的展现来提出相关的问题,借助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其思维品质。一般而言,教师在实际中使用的问题可以是诸如“全文写了什么事?”“出场的人物有几个?”“作者有何观点?”的设计。

(四)构建评价环节,实现自我评估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有效评价的设计是教师所要关注的内容。在实际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展学与评价,从其发展入手进行针对性研究。在具体措施上,教师可以从展学环节的设置与教学评价的创新两方面进行构建。

1.设置展学环节,推动学生展现

展学不同于展示,其以学生为核心,是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展现为核心的演示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展学的方式让学生展现其对相关阅读文本的理解,解析其知识理解程度。

例如,在进行“Food for thought”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阅读的教学,设计学生展学环节,让学生通过展学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对阅读内容的了解。在展学中,教师要给出要求,让学生从阅读主要简述的内容、自己对阅读的体悟等方面进行解读,设计学生提问环节,让其他学生提出问题,由正在展学的学生回答。在学生展学过程中,其思维品质就可以得到发展。

2.创新评价设计,引入学生互评

评价的合理设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反思,让其明确自己学习发展的不足,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在过去,评价以师评为主,学生很少会参与到评价中,而师评存在片面性且难以面向所有的学生,这使得评价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当前,为了构建有效评价,教师要重视学生评价的构建,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强化评价的综合效益。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其可以对彼此的英语理解进行探究,这对其思维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3]。

例如,在“Food for thought”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结合阅读教学实际革新评价的设计,引入互评。在互评中,教师可以构建评价量表交给学生,让学生使用评价量表进行相互提问与评价。在学生评价结束后,教师再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给出评价。

(五)开展阅读活动,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阅读活动的构建可以给学生提供额外阅读的机会,这可以极大地扩充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让其养成英语阅读的习惯,在学生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其思维品质也能得到发展。为了构建有效的英语阅读活动,教师要关注课外素材的开发与学生阅读的有效引导。

1.开发课外素材,优选阅读内容

课外素材的开发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内容,在实际中,教师要综合阅读活动的构建做出阅读素材的选择。在实际中,教师要清楚,英语阅读不能局限于文本材料的阅读,观看一些英文电影和纪录片也是阅讀的重要构成部分,且由于影视材料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学生参与的兴趣会更高。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融入一些影视材料,做出合理的规划,推动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

例如,在进行“Let's celebrate!”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做出课外素材的开发,从阅读活动的构建入手,选择阅读内容。在实际中,教师可以选择节日为主题搜集国内外相关的节日与其庆祝方式的材料。在完成材料搜集后,教师便可以综合阅读活动的设置进行构建。

2.积极引导学生,推动有效阅读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用材料的补充和阅读要求的提出推动学生有效阅读。在材料补充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来进行引导,为学生展示一些相关联的文本或背景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所阅读或观看的素材。在阅读要求的提出上,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前和阅读后分别设计要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让学生可以在读中思考,实现自身思维品质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内容,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要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做出分析,思索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思维品质作为英语核心素养的一个维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与综合认知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中,为了推动学生的发展,英语教师可以从思维品质的构成与影响要素出发,调整教学设计,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在具体策略上,教师可以围绕导入有效设计、资源有效开发、展示有效构建、评价有效生成、阅读活动构建五个方面来做出调整,生成高效合理的学生学习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君繁,杨静艳.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教育观察,2021,10(23):98-101.

[2]胡佩伶.优质提问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与思考:指向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提升[J].英语教师,2021,21(10):60-62,107.

[3]陈宇博.指向提升思维品质的英语说明文文本解构教学:基于语篇组织模式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学习,2020,716(10):59-63.

猜你喜欢

阅读课堂思维品质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巧施练笔,让写作之花绽放
探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紧贴新课标,反向设计阅读课堂
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