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探究

2023-10-11周玲

高考·上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学、评教学情境教学目标

周玲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且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和问题,深入探讨实施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情境;多元化;“教、学、评”一致性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效果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并且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最终形成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教学过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体现了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价值分析

(一)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创新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地理教学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够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进行《河流》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河流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河流的水流速度、长度以及颜色等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感受到河流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呈现不同区域中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地域差异。这样就能帮助学生认识到地域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形成区域认知和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等能力。

(二)推动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要在开展教学评价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结合学科核心素养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首先,教师要明确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与实质,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学、评”一致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教师要完善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优化教学评价过程。在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评价工作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地理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地理素养等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应用到日常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机制,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内容。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日常学习活动和地理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忽略了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

在地理学科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检验。但是在目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忽略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而这一点恰恰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地理思维不仅体现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评价,这就导致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缺乏正确的评价理念和方法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往往以自己为中心,按照自己的设计来实施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评价。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评价。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评价,也没有正确地使用评价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很难真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教学“水循环”这一内容时,教师就没有充分地利用评价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进行这一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只是简单地讲解了水循环的概念和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知识。而并没有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因此也就没有办法全面地了解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掌握情况。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措施

(一)确定教学目标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构建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目标的确定过程中,教师要对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明确分析,从而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相结合。例如:在“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一主题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城市水资源利用问题、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教师可以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与能力进行系统分类,并对每个部分进行明确规定。通过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系統分类,可以明确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如: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小测验、考试等。例如:在进行“气候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一主题的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利用课堂提问来判断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可以反映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小测验可以反映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考试则可以反映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否得到了提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评”一致性水平。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小测验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教学“人口迁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进行一次口头汇报和小组讨论。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多种方式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二)以情境为依托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情境为依托,创设高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学习中去。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地理问题、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所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地球运动》一节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地球上的运动是如何进行的?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却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在课前先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小任务,例如让学生调查家中的钟、表等设备上所显示的时间,并让他们记录下来。这样做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自主进行天气预报、地图绘制、地理数据分析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素养。在学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一节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人为什么要搬离自己熟悉的居住地?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查阅资料来寻找答案。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实施措施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之后,可以明显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通过创设高效、合理、科学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能让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最终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目标[1]。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地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分析等为主的学科,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要点,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例如:在《区域的开发与利用》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这一内容进行呈现。首先,教师可以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展现出来,如城市群在世界上出现较晚,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逐渐形成与发展的。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如:在《世界主要城市群》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来认识不同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各大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各大城市群之间存在的差异与联系进行展示。例如:在《长江三角洲》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发展视频。通过视频中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呈现和展示后,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回答“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起来”这个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视频进行讨论。比如: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与区域发展》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中国城镇化建设进程》视频。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城市群发展历程、不同城市群之间存在的差异与联系进行呈现和展示后,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要点[2]。

(四)设置有效评价问题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在高中地理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设置针对性评价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世界气候类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如下问题来进行评价:“你认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有哪些规律?”学生在回答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评价。例如,有学生提出“根据图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主要有三种,即极地气候、极地亚寒带气候和热带气候,请问你的结论是什么”,通过这样的评价问题设置,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评价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3]。

(五)以“教、学、评”一致性为基础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理论知识讲解、重点知识分析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难以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地理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地球运动》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地球运动相关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多媒体上播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太阳高度角》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太阳高度角变化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解完这一章节后,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你认为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为什么白天阳光照射充足时地球自转速度会加快,而晚上太阳照射不足时地球自转速度会减慢?”“为什么白天太阳高度角增大时纬度会逐渐降低?而昼夜长短会逐渐增加?”通过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不同角度的地球自转图和不同季节的太阳高度角变化图来吸引学生对本章节知识进行学习[4]。

(六)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提高学生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例如:在开展“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对该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水循环”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让学生充分了解水循环的概念以及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通过问题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对水循环这一概念进行了解。首先,教师可以设置一道有关水循环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水、空气以及土三个方面来回答该问题。例如:在“水”这一部分内容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和回答,并且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5]。

结束语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高中地理课堂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了解高中地理课堂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优势和问题,并通过确定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合理运用多媒体等一系列措施,保证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有效实施,推动教育行业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彩瑛.PBL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探究:以洋流一课为例[J].科技风,2023(6):133-135.

[2]苏德彪.基于人地协调观的高中地理课堂环境教育:以“水循环”知识点为例[J].环境教育,2022(9):58-59.

[3]张守才,夏桂洋.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提质增效的教学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2022(25):46-48.

[4]王泽锋.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创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J].中国新通信,2022,24(9):215-217.

[5]陈巧妹,李大勇,周春山.生活化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4):15-17.

本文系2020年度第13期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重点课题“基于标准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ZB8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评教学情境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教、学、评 ”一致性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总体路径与思考
探寻构建“教、学、评”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
从“教、学、评”三个步骤出发浅谈如何搞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