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单元作业设计探讨
2023-10-11缪宜龙
缪宜龙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更注重宏观层面的思维发展与微观层面的史料挖掘性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要求教师将核心素养培育的任务贯穿单元作业设计的全程,充分发挥单元作业的育人价值。本文主要对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单元作业设计策略进行阐述,希望对高中历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单元作业设计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分别聚焦于核心理论、核心思维、核心方法、核心能力与核心价值观。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可通过布置问题導向型自学类作业、史料剖析型探讨类作业、问题辩述型开放类作业等作业,加深学生对历史理论的理解记忆,使其树立历史价值观的科学态度。
一、前置性作业
前置性作业主要聚焦核心素养的酝酿。布置前置性作业,采取先学后教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育的本质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师巧妙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课前就尝试自学,更利于触动生本体系,从而有效酝酿核心素养的教育活动。
教师可布置问题导向型自学类作业,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去合理设计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帮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向和目标。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单元教学中,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知识点去布置前置性作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业的方式,梳理作业知识点的各板块,制作成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围绕“曲折发展”的第一大关键词,延伸出1949—1952年土改、国民经济恢复工作;1953年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五年计划;1953年起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等相关的知识点。在思维导图中,围绕“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第一大关键词,延伸出1976—1978两年徘徊;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到城市改革等相关的知识点。其中围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延伸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又可以围绕“改革开放”的关键词,延伸出1979年广东与福建特殊政策;1980年深、珠、厦、福、汕设经济特区;1984年开14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设4经济开发区;1988年海南岛设经济特区;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等相关的知识点。围绕“农村到城市改革”的关键词,延伸出农村改革、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改革中心转为城市、城市改革等知识点。又围绕“农村改革”的知识点,延伸出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产到户、1980年四川向阳公社取消人民公社、1983年大多施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相关的知识点。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去设计问题导向型作业,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去梳理零散的知识点,使其以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历史与抓住规律。其中1975年邓小平主持日常工作,突破口铁路整顿等事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到来,标志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农村改革涉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事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形势与社会面貌,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时,通常会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去完成自学任务,导致学生的作业质量多有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广泛收集学生在自学中的个性与共性问题,通过线上交流指导等方式突破思维障碍,理顺学生的思路与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事件有按照时间顺序发展的特点,教师在布置单元前置性作业时,除了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外,可利用绘制路线图并标注上时间节点与事件名称等信息的自学方式去梳理知识点,从宏观上去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这种从时间与空间上去进行单元自学的前置性作业,更利于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1]。
二、当堂检测作业
课堂作业聚焦核心素养的生成。学生对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搭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通过课上作业的方式检验学生知识点的理解程度,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内化和产出性应用,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布置史料剖析型探讨类作业
学生具备分析、辨别、挖掘与思考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是确保其学习质量的关键所在。史料是该学科历史学习的关键要素,在高中历史教学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等决定性要素去合理布置史料剖析型探讨类作业。
如: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单元教学中,“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的单元内容,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载体。在史料剖析时,教师要抓住几个要点:一是用唯物史观分析史料中的具体事件及任务,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用历史概念解释史料中的各种关键节点,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三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去思考爱国主义的概念及其在各阶段的不同表现等内容。教师灵活利用假设归因法、纵横向比较法、时间轴思考法等教法,从多角度去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如比较抗日战争中的两个战场、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及原因、抗日战争的特点与胜利的原因、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的异同等。教师及时分析与点评学生的剖析内容,让学生认识和纠正自身的不足,关注和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不断引导学生生成核心素养[2]。
(二)主题研讨型小组类作业
教师在历史教学单元作业设计中,可通过设计主题研讨型小组类作业,引导学生发展唯物史观这一核心素养。
如: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单元教学中,涉及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的共和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制等相关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世界近代史的起始单元,是资本主义社会酝酿、产生的历史。学好本单元对于学生掌握好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单元难点在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课上布置对比学习各制度的作业,让学生区分各制度的区别与联系。学习小组围绕主题展开研讨,发现资本主义政体是制度本质,代议制民主是核心特征,也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学生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认识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在反复与曲折的斗争中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了国家的独立,为资本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通过分析法国大革命历史,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中抓住抽象的历史规律,以此发展学生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素养。
如:在《走向整体的世界》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可围绕“全球航路开辟的利与弊”的主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活动。学生对该历史事件,可从各利益阶层的角度去思考和总结,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收获与情感体验。教师点拨学生从被剥削与被奴役的角度或是开发者的角度去争辩利弊。将“如何看待历史的进步伴随着‘部分利益的牺牲”“历史是如何‘倒逼发展模式的升级的”“如何从长短期的维度去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等更多宏观的问题引入到争辩的过程中。课上可通过随堂活动的方式展开主题研讨型作业。教师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在知识巩固等环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问题。教师从以往的主导者角色,逐步向组织者引导者等角色过渡,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与点拨,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客观地从正反两面去思考历史。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体现为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后果是引起“价格革命”、新航路的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早期的殖民活动与掠夺也是由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的等方面。在宏观的思维视野里,引导学生在研讨中结合社会现实去思考,突出该部分教学内容的时代性、数字化等特点,这也是每个国家走向整体世界的一种表现。教师将教材内容与思维方法映射到实践中,为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生成搭设学习的脚手架[3]。
三、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在应用时,教师应明确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巩固。课后作业本质上是课内作业的另外一种延续,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旨在加深与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分析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巩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在“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的单元教学中,涉及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等方面的知识点内容,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且具有持续性讨论意义的话题。要求学生从原因、表现的角度去阐述多极化发展趋势;从过程、表现的角度去阐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除此之外,整合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与文化多样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等单元主题内容,设计“《看得见的手》的漫画旨在揭示什么内容”的作业习题。漫画左上方是受到恐怖袭击而浓烟密布的纽约贸易中心,“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美国打着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号,将魔爪伸向了全世界,真实意图是以反恐为由,插手世界事务,以此达到称霸全球的目的。由此可见,该漫画旨在揭示美国维护霸权主义的特点。课后作业的布置需注重单元知识点的整合,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规律等,设计不同难度、综合性与开放性的习题,考查学生对单元知识点的掌握与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能力,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解释等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更利于让全班学生受益[4]。
课后作业常以问题辩述型开放类作业为主,作用是强化与巩固课堂上所生成的历史核心素养。学生经过前置性作业和随堂检测作业的知识迁移过程,眼光从过去拉到了当下,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越发深入。但针对争议性较大的讨论话题,学生难以在课上短时间内的思维碰撞和集思广益中得出完整性的结论,可将迁移话题作为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辩述开放性类型的新问题。课后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多样化,发现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突出作业的层次化等特点,让作业更加贴合学情,如对于数字敏感的学生,可布置用列数据表格的方式去呈现知识结构体系;如擅长写作的学生,鼓励其用论文的方式去分析与论述;如喜欢阅读媒体新闻的学生,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搜索相关的数据报告,并且对搜索来的数据报告进行分析和解读。开放类的作业,其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核心历史素养,通过综合性的训练,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时学习质量、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学生可以更加客观认知、利用时空的观念评价不同时代下的时代发展趋势,同时也可以利用史料证实自己的评价是正确的,这种开放类的作业最终也能够引导学生恪守唯物主义史观这一基本观点。
作业是教学链条中的末端环节,通过收拢、归并、提炼和浓缩课堂知识,不仅需要学生回答题目,应以题目作为整个作业发展中的载体,其最终仍旧是展现课堂上教师所讲述的历史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点有效应用、深入了解,教师可以依托历史知识点不断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理论的深度理解,推动当前历史思维的多方面、多维度发展,并且在当下形成极具特色的历史价值观,明确其中所蕴含的科学态度,真正地促使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历史核心素养得以提升,达成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教育目标。
结束语
高中历史单元知识复杂烦琐,学生理解记忆的难度较大,为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具备优化设计单元作业的能力,实行课内外和线上下教学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问题导向型自学类作业、史料剖析型探讨类作业等作业中深度学习。教师广泛收集学生的意见想法,以此作为调整教学方案的依据,确保历史学科的单元教学设计更加贴合学生实际情况,促使三维教学目标得以尽快落地。
参考文献
[1]张敏霞.指向学科大概念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探究[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2(10):41-46.
[2]张海珍.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实践: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單元为例[J].山东教育,2022(42):51-53.
[3]王霞.大概念统领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20):53-55.
[4]翟群娣.名人传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与方法[J].中学课程资源,2022,18(3):2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