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艾滋病护理领域研究趋势可视化分析

2023-10-11谢龙昇刘钰贝陈燕华

循证护理 2023年19期
关键词:感染者发文人群

魏 薇,田 敏,谢龙昇,刘钰贝,周 娜,陈燕华*

1.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四川 646000;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艾滋病(AIDS)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AIDS流行时间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基数大,近年来随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开展,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预期寿命接近正常人,疾病进入慢性病管理时期[2]。因此AIDS护理人员承担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转变,从医院走进社区再到个案,从相关症状的临床护理到随访关怀。AIDS护理工作已不局限于以往的固有模式,更多地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给予HIV感染者/AIDS病人支持[3]。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绘制AIDS护理知识领域的图谱,对AIDS护理研究热点及前沿进行追踪与探讨,为我国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护理领域研究提供建议和思考,以期促进更有效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护理服务。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检索策略为:TS=("HIV" OR"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OR "acquired immuno*"OR "AIDS" OR"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OR"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1日—2022年9月1日,纳入WoS类别为“nursing”,文献类型为“article or review”,语种为“English”进行筛选,获得1 733篇文献。

1.2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CiteSpace 5.7.R3软件对检索文献的作者、关键词、国家/地区、机构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时间切片设置为2012—2022年,单个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剪切方式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其余参数为默认值。

2 结果

2.1 年发文量

年发文量是说明该领域研究发展的重要数值[4]。2013年较2012年有所增长,2013—2020年发文量趋于平稳状态,2022年截至9月发文量为95篇。详见图1。

图1 2012—2022年AIDS护理领域年发文量分布

2.2 国家/地区分布

发表文献的数量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整体的科研能力、水平以及影响力[5]。本研究结果显示,AIDS护理领域文献发文量前10位的国家/地区中,美国发文量居首位,发文量占比64.6%,巴西的发文量位居第2位,占发文量的9.5%,美国和巴西发文量约占全世界总量的75%,见表1。

表1 2012—2022年AIDS护理领域发文量前10位国家/地区

2.3 发文机构分布

运用CiteSpace软件中的Institution模块对发文机构进行统计分析,见图2。共有371个节点,419条连线,密度为0.006 1。节点的大小表示机构发文量,节点越大发文量越大,反之越小。从图2可知,排在第1位的是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发文量为82篇,其主要研究方向为ART治疗依从性、HIV感染者/AIDS病人歧视、AIDS相关性神经认知障碍、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等特殊人群健康行为等。其后依次是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迈阿密大学、圣保罗大学、杜克大学,发文量前5位的机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19.3%,是AIDS护理相关论文的高产机构。

图2 2012—2022年AIDS护理领域发文机构聚类图

2.4 关键词分析

2.4.1 高频关键词

高频关键词可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出现频率越高,说明研究热点越高[6-8]。本研究将关键词中的近义词进行合并,并将不相关的关键词删除后进行共现和聚类分析。1 733篇文献共有323个关键词,关键词共线网络图见图3,关键词“HIV”作为AIDS护理领域最基础的表达术语出现1 091次,对其他高频关键词进行分类归纳后,总结为AIDS护理研究重点对象:women(女性)、adolescent(青年)、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男男性行为者)、older adult(老年人)等;护理领域专用语:care(照护)、health(健康);研究内容:stigma(歧视)、antiretroviral therapy(抗逆转录病毒治疗)、prevention(预防)、adherence(服药依从性)、infection(感染)、depression(抑郁)、quality of life (生活质量)、prevalence(发生率)、behavior(行为)、knowledge(知识)、social support(社会支持)、barrier(障碍)、condom use(安全套使用)等关键词,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质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随机对照试验)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揭示该领域研究热点集中在对HIV/AIDS病人ART治疗的服药依从性、歧视、抑郁、生活质量、社会支持、自我管理等方面,以及重点人群AIDS知识宣讲、健康行为、疾病预防等方面,如MSM、老年人、青少年等人群。

图3 2012—2022年AIDS护理领域关键词聚类图

2.4.2 关键词突现

经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后,2012—2022年共有65个突现词,位居前10位的关键词见图4。由图可知,活跃关键词持续时间都较短,从最初关注人群的健康、治疗、自我效能逐渐过渡到各类评估量表的制定与信效度检验、病人身体状况的观察以及危险性行为的预防。

图4 2012—2022年AIDS护理领域关键词突现图

2.5 发文作者分析

根据作者的发文量能够了解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者。发文量居首位的是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David E Vance(n=41),其次为Pariya L Fazeli(n=23篇)、Allison R Webel(n=22篇)。对作者所属单位进行分析,AIDS护理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主要来自欧美国家。见表2。

表2 2012—2022年AIDS护理领域发文量前10位的作者

2.6 期刊被引分析

2012—2022年AIDS护理领域被引期刊共有656种,见图5。其中前10位分别为:AIDSCare、AIDSBehav、JAssocNurseAIDSCare、AIDS、AIDSPatientCareSTDS、JAcquirImmuneDeficSyndr、PLoSOne、AmJPublicHealth、SocSciMed、Lancet,大部分为AIDS相关杂志,其影响因子为1.809~202.731,引用频次最高的为AIDSCare,被引845次。在期刊共现图中,多个期刊中心性较高,其中AIDSBehav中心性最高,为1.25,但强中心性期刊之间连线较单一,表明这些期刊较少同时出现在同一文献中。

图5 2012—2022年AIDS护理领域期刊共被引聚类图

3 讨论

3.1 AIDS护理研究现状

近年来,为消除AIDS危害,终结AIDS的流行,AIDS在国际上的关注度持续处于重要地位。从各国发文数量、中心性、机构合作网络可推断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南非为AIDS护理领域研究的主要国家,在国际研究中处于关键位置。其中美国发文量为1 121篇,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文献。在本研究统计时段内,我国被WoS收录的文献有67篇,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提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正在逐年攀升。这可能与联合国AIDS规划署在2015—2020年全球AIDS战略“3个90%目标”基础上,制定了2021—2026年“4个95%目标”有关[9],表明全球都在为减少AIDS新发感染和死亡做出巨大努力。但我国发文机构、发文量与总被引频次仍落后于欧美国家,说明我国AIDS护理领域研究文献的质量及其国际学术影响力亟待提高。

3.2 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3.2.1 AIDS反歧视研究

歧视是造成健康不平等的根本原因,与HIV相关的歧视被认为是AIDS预防、护理和治疗的主要障碍[10]。AIDS反歧视主要针对护理学生、医务工作者、病人本人、社会人群等进行,由于其可能缺乏疾病认知,对AIDS存在过度恐惧、担忧,歧视现象普遍存在[11]。基于此,HIV感染者/AIDS病人在日常生活、就医、疾病治疗过程中遭受普遍的偏见、歧视和污名,导致该群体精神压力大,心理健康状况差[12]。Lowther等[13]的一项系统评价表明接受ART治疗的病人抑郁和焦虑高于一般人群,超过50%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遭受歧视。有研究结果显示,歧视会增加HIV感染者抑郁患病率[14-15],降低ART治疗病人的服药依从性[16]。当前反歧视干预方式以讲座培训、同伴教育、电子设备、微信平台为主[17-19],干预效果整体较好,但多为短期干预且人群单一,涉及长期、综合多人群整体干预的方法较少。干预测量依据大多以AIDS相关知识、歧视态度为主,缺少歧视行为的观察。今后研究可借助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开发融合教育、法律、医疗等各类体系的反歧视工具,对多层面人群进行全方面的纵向研究,以减少各群体对AIDS的恐惧心理和道德偏见,提高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理解与社会支持,进而提高AIDS病人的生命质量[20]。

3.2.2 多群体开展AIDS相关健康教育

近年来,老年人与青少年HIV感染者人数不断攀升,成为AIDS重点防控人群,健康教育是预防AIDS的重要策略。教育模式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如由传统书面教育发展为数字化教育[21-22],提升趣味性的同时增强了教育效果。HIV感染以性传播为主,AIDS教育内容也由单纯的AIDS知识加深到安全性教育,受国内外文化差异的影响我国性教育仍较落后,国内大多由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性普及,但针对老年人的性教育研究较少。未来应打破谈“性”色变的枷锁,结合老年人群性心理、性生理和安全性行为对老年人群开展全面的性教育,寓教于乐的乐龄游戏可作为今后的教育手段。

受各类因素影响,MSM等高危人群对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高危性行为普遍,HIV感染形势严峻。MSM人群以固定性伴侣为普遍性行为存在方式,但仍有多伴侣、偶遇伴侣情况发生,对于固定性伴侣,通常为了不影响彼此信任而不使用安全套,极其不利于AIDS的防治[23]。此外,MSM人群性伴侣感染状态了解率低,一项国外研究[24]报道,68.8%同性性传播来源于固定性伴侣,感染率远超偶遇性伴侣。因此,除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及安全性行为教育,仍需有效的生物预防以减少HIV感染新发率。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是通过服用抗病毒药物来预防HIV感染的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学预防方法[25],能够降低HIV阴性者的感染风险。PrEp虽已被多项国际研究证实其有效性,但各国之间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26],且总体认知较低。有研究[27-28]结果显示MSM人群对PrEp的使用意愿及使用率较低,提示今后应加大PrEp相关知识普及,探索如何促进MSM接受并使用PrEP。作为医护人员应多进行社会公益宣传,普及PrEp有效性与安全性,提供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和护理。

4 小结

综上所述,AIDS护理研究集中在疾病预防、HIV感染者/AIDS病人健康照护、用药管理等,PrEp从2019年开始词频激增并延续至当前,说明今后应加深PrEp相关研究,有效降低HIV感染率。此外,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仅纳入了WoS数据库中护理领域相关文献,未来应扩大检索范围,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感染者发文人群
知信行模式在HIV感染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在逃犯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