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11杜友利王东旭马晓欧陈梦宇
杜友利,王东旭,马晓欧,陈梦宇
(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介入科;2.CT;3.教务科,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介入放射学是一项集影响研究和临床治疗为一体的新技术,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2]。同时其也是一门具备较强实践性的基础学科,以理论讲授为主要教育方式很难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3]。因此,相关人员在知识这方面的储备是必备前提,不仅要有全面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知识和影像诊断相关知识,还要有很高的实践能力,影像诊断只是介入放射学的基础研究,学生必须掌握影像学的基础知识,以进一步提高介入放射学的研究水平[4]。但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多采取传统填鸭方式予以介入放射式学教学,再加上介入放射操作难度大等,这种方式导致学生兴趣度不高,整体教学也就不高[5]。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高效教学改革趋势[6]。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移动终端学习与课堂教学混合的教学模式[7]。由于混合式教育模式在中国各大医学院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学者认为可以将其应用于介入放射学教育,并取得良好的效果[7]。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介入放射学》教学中的应用,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20-2021学年授课的齐齐哈尔医学院2017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184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为同年级在校生;(2)自愿签订研究协议。排除标准:(2)中途请假、退出、休学者;(2)拒绝参与研究者。纳入学生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15±1.03)岁。
1.2方法 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1)教学设计。①针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教学部分,例如血管插管、常见肿瘤的介入治疗、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利用钉钉学习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即授课中要采用网络辅助教学。②针对原理性的教学内容,采用线下授课(教学相关内容依然上传到钉钉平台),例如介入的工作原理部分。③考核环节,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以形成性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2)研究内容。①课前:教师可以设置签到活动,在上课前5~10 min进行签到,以确保学生出勤。学生可通过钉钉平台的使用进行课前的预习,教师选择性地将授课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以PDF、PPT、Word、视频等形式推送给学生。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比如:当学生预习遇到疑难点时,可以设置讨论区,进行发帖讨论,将讨论出来的疑难点设计为课堂的教学活动,这样会让教学更有针对性。②课中:教师将课前上传好的教学资料和疑难点的内容详细地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教师可在疑难问题解答之后设置随堂作业、提问、抢答或选人等流程;主题展开讨论、分组任务、随堂测试等多彩的教学活动。③课后:为了方便学生能够在课后及时复习,教师可发布“每日一题”的作业。同时通过钉钉平台中的系统进行统计,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比如:出勤、作业完成情况、活动参与以及成绩测试。
1.3观察指标 (1)考核成绩:由年级主任通于任课老师组建评审团,从常规理论成绩(50分)、技能操作成绩(50分)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查,两项相加总分大于95分为优秀,90~95分为良好,85~<90分为中等,<85分为差。(2)学生对教学模式评价:在查阅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编制与调整问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包括知识记忆理解提高、操作能力提高、介入治疗设计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习热情增加5个方面。
2 结 果
2.1考核成绩 184名学生考核成绩:常规理论成绩(41.07±2.47)分、技能操作成绩(45.89±2.75)分与总分(89.39±5.54)分,其中总分优秀101例,良好77例,中等6例,差0例。优良率为96.74%(178/184)。
2.2学生对教学模式评价 184名学生对教学模式评价:知识记忆理解提高率为79.89%(147/184)、操作能力提高率为75.00%(138/184)、介入治疗设计能力提高率为76.63%(141/184)、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率为71.74%(132/184)、学习热情增加率为83.15%(153/184)。
3 讨 论
现阶段,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中只有少数介入放射学专家,多为核医学科和影像医学专业的学生,但这2个专业的学生对介入放射学的认识有限[8]。此外,虽然介入放射学属于临床领域,但没有相关期刊和专业学会,仍属于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的分支,这对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产生了限制。介入放射学未来的发展,要成为医生和患者认可的临床科室,决定性的因素是专家的培养[9]。介入放射学是一门具备很强实践性的学科,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很难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影像诊断只是介入放射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为了进一步提高介入放射学的学习效率,学生需要掌握影像诊断的基本知识。如果不结合临床病例,不掌握正常的解剖学特征,不对解剖学变化有大致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受到影响,枯燥的理论知识教学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10-11]。医学影像教育主要采用线下和线上教学模式,且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教师在课堂上用幻灯片讲授理论知识,用医学图像和视频阅读典型病例,并指导阅读和诊断实践。在线教学的主要部分是作为扩展材料使用,不是必要的学习内容,基本上不占期末成绩。但其面临诸多问题:(1)网络授课质量良莠不齐,教学模式照搬线下;(2)网络直播稳定性欠佳,教学连续性受影响[12]。
混合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借助于丰富的网络资料,让学生在课前积累一定的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通过线上面对面为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点,回答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传统课堂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13]。此外,教师可以充分梳理线上和线下的课堂进度和评价数据,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从而展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充分展示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各自优势,共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184名学生常规理论成绩(41.07±2.47)分、技能操作成绩(45.89±2.75)分与总分(89.39±5.54)分,其中总分优秀101例,良好77例,中等6例,差0例。优良率为96.74%(178/184)。这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大多数学生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
提示混合教学法应用于《介入放射学》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带教质量。此外,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也非常积极。在知识记忆理解方面,有79.89%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在操作能力方面,有75.00%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介入治疗设计能力方面,有76.63%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71.74%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热情方面,有83.15%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些数据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课程内容。提示混合教学法应用于《介入放射学》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热情。分析原因可能在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大部分通过团体进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和见解,不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提高核心能力。在混合式教学法中,实践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掌握水平和实践能力,设置符合影像诊断与微创治疗一体化特点的多彩教学活动,并将理论知识点与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讨论和教学过程中,发布“每日一题”的作业,可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利于其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介入放射学》的实践效率。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各项综合素质,混合教学法应用于《介入放射学》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与带教质量,有效促进《介入放射学》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