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环境下石河子大学MPAcc 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23-10-11卉,甘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3年10期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考核人才

魏 卉,甘 睿

(石河子大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会计行业发展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技术环境下更需要具备全球视野且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会计人才,推动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渐向管理决策转型。作为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MPAcc(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目前,石河子大学MPAcc 教育存在课程体系设置与新技术衔接不够紧密、课程内容对新技术体现不足等问题,培养出的MPAcc 人才无法有效满足新技术环境下的企业需求。因此,如何进行MPAcc 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实现对MPAcc 人才的高效培养,确保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得以顺利实施,成为了石河子大学MPAcc 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石河子大学MPAcc 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究适应新技术环境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内容,以期进一步优化石河子大学MPAcc 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技术环境变迁对会计领域的冲击

(一)新技术环境对会计职业的影响

1.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重心。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财务工作产生了新的变化,如财务机器人正在大量取代低端会计工作,也给会计人员敲响了警钟。过去单纯地依靠知识或程序的基础核算型会计工作势必将被计算机取代,会计人员得以从基础性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以关注非程序性或者更加高端复杂的问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更有价值的任务,诸如管理、决策、深度分析等[1]。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和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成熟,科技手段进一步弱化了会计核算职能,推动会计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立足管理决策的维度,拓宽专业口径,掌握更多的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

2.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会计跨界与融合新趋势。互联网时代是跨界融合发展的时代,以往被划分为条块的不同工作领域在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下逐渐整合起来,这使得专业跨学科发展成为可能。在新技术环境下,会计人员借助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会计核算系统进行企业经营管理,突破了数据的物理界限,为管理决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数据支持。会计人员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各部门数据,从而为企业制定相应的预算规划,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使企业发生的成本更加科学、合理,进而提升企业价值。会计人员逐渐成为“业务中的财务专家、财务中的业务专家”[2]。

(二)新技术环境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1.熟练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会计人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正在重新塑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也对实务领域的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技术环境下,企业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高度融合,相关的实物流动与财务信息在平台上实时反映,企业财务平台将大量企业内外财务与非财务数据汇聚一处,因此熟练掌握数据挖掘技术的会计人员可以有效地整理、加工以及分析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进一步传递,相应部门根据加工后的数据进行各项决策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3]。新技术环境下,财务部门在企业信息的汇总与传递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对会计人员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2.具有全球化视野的管理型会计人才。互联网时代下,科学技术的快速迭代进一步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步伐。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畅议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开放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角色,会计的发展必然表现出国际化的特点。借鉴国际先进的会计制度,建设同国际接轨、与国际经济秩序保持一致的会计体系势在必行。国际化的会计体系建设成为推进会计人才建设的外部驱动力,要求会计人才具备全球化、国际化视野。具备全球化、国际化视野的会计人才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储备,包括企业经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外语能力等方面的知识,谋篇布局做好规划,深入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全过程,保障企业整体战略的顺利实施[4]。

二、石河子大学MPAcc 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与数智化时代市场需求衔接不紧密

新技术环境下,企业迫切需要会计职能向管理和决策职能转变,对能够利用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的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人才更是提出了迫切需求。因此,为适应新技术环境的发展,满足企业管理决策需求,MPAcc的培养目标也必须随之发生改变。而石河子大学对MPAcc 人才培养目标仍倾向于培养传统的核算型会计人才,距离新技术环境下高端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石河子大学MPAcc 人才培养目标更强调学生对会计与财务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在培养数据信息的获取与运用能力方面则稍显不足,这与数智化时代的市场需求衔接不够紧密。

(二)培养体系设置与现实发展需求存在差距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依托云计算和云服务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大量基础性的财务数据采集工作被计算机技术所取代。因此,高校在培养MPAcc 人才时应当要求他们掌握数据采集分析技术,为企业提出管理和决策建议。然而,石河子大学MPAcc 课程设置却没有紧密贴合现实发展需要。首先,石河子大学对MPAcc 学生大数据相关技能的培养存在不足。信息化课程的设置比例较低,虽然设置了相关的大数据财务分析、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智能财务共享专题课程,但都为选修课程,其开设与否极大程度上取决于选课人数,也就难以保证大数据信息的挖掘、处理、分析及应用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效果。其次,石河子大学MPAcc 培养依然存在把财务会计作为重点课程,而开设管理会计相关课程明显不足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开设数量以及开课时间不足等,并且课程讲授内容相对而言较为浅显,难以深层次提升学生的财会管理及分析能力。最后,MPAcc教育相较于会计学术硕士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更注重理论知识在具体业务中的运用。而石河子大学开设的MPAcc 专业为两年制,学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课程的学习,其用于各课程的时间精力明显不足,而实训、社会实践环节在MPAcc 培养计划中占比较小,留给实习实践环节的时间更是严重不足,无法满足专业实践培养要求。因此,新技术环境下革新石河子大学MPAcc 课程体系是提升MPAcc 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三)教学模式对新技术体现不足

现阶段石河子大学MPAcc 学生的主要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师主讲、小组汇报、上机操作、社会实习等。应用范围最大、影响力最广的还是教师主讲的授课模式,也是学生认同度最高的模式,但石河子大学MPAcc 授课教师对互联网新技术在会计领域运用的掌握程度有限,将新兴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也较少。即使新技术环境对会计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但多数MPAcc 授课教师仍以讲授PPT 为主要授课方式,鲜有尝试探索与开发新型授课方式。教师在此种授课模式下,授课内容和授课效果很难有新突破,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会因此受到制约。小组汇报、上机操作和社会实习等教学模式相比于教师讲授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对时间、设备和场地等要求较多,在MPAcc 教学中应用较少。

(四)教学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石河子大学MPAcc 教学考核方式多为考试或者课程结课论文,考核方式较为单一,难以体现MPAcc 培养目标中的应用型特征,没有充分考察MPAcc 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学校会通过设置比赛检验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如MPAcc 学生案例大赛、“福斯特杯”全国大学生审计精英挑战赛以及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考核方式单一的缺陷,但这类比赛往往不强制要求参加,也不作为毕业考核要求,而只作为一些奖助学金评选的加分项,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加比赛的积极性。考核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对MPAcc 的培养应着重关注实践环节,通过恰当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配置有限

将新技术纳入培养模式需要配套的硬件和软件作为支撑。目前,石河子大学存在新技术环境下各类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如学校虽然相继推出了翻转课堂、云课堂、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信息化教学方法,但这些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依赖畅通的网络、充足的计算机设备以及完善的智慧教室等条件,但石河子大学缺少相应的实训室、模拟实训软件,难以满足课程开设需要。要想实现对新技术的充分利用,学校应该尽力为学生与教师提供更多的硬件和软件支持。

石河子大学在师资配备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例如为MPAcc 授课的教师多为博士毕业后直接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在校外兼职的经历相对较少,其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讲授的内容多为理论知识,学生多对此缺乏兴趣。同时,MPAcc 授课教师专业知识过硬却学科背景单一,对于新技术的掌握有限,很难实现将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有效融合。此外,MPAcc 专业多与会计学术型硕士在一个教师团队中接受培养,每个导师每一级要带五到六个甚至更多学生,教师精力难免不足,难以针对每位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六)校企融合深度不足

在新技术环境下,高校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具有竞争力的MPAcc 人才,而石河子大学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尚存不足。目前,石河子大学在MPAcc 学生培养方面与部分企业展开了合作,但很多合作项目流于形式,如企业只在每年社会实践期间提供实习岗位,而学生实习内容基本是打印资料、汇总信息、整理资料等简单事务,无法真正接触到与专业相关的会计核心业务。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的应用尚缺机会更何况锻炼管理决策思维能力,也就无法真正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至于云计算等新财务处理技术的学习则更是少见。此外,学校和企业的交流也明显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极少能从企业获取足够的信息以了解当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在课程设置上与企业实务要求之间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掌握已规模应用的新兴技术,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要,没有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初衷。

三、石河子大学MPAcc 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一)数智赋能,定位适应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

清晰明确的培养目标是制定培养模式的依据,而只有使MPAcc 人才培养目标与现实需要相适应,才能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环境下,MPAcc 人才需要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以及相应的数据处理等综合能力。石河子大学所制定的MPAcc 培养目标应该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主要结合以下三个方面制定培养目标。一是培养专业能力过硬的MPAcc 人才,即所培养的会计人才拥有较强的财会审知识储备,同时具备全球化视野与战略意识。二是培养适应“大智移云”时代要求的MPAcc 人才,即在培养目标设定中注重对数据信息的挖掘、处理、分析以及应用能力的要求,能够利用新兴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培养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MPAcc 人才,即在培养过程中适当拓宽专业口径,围绕MPAcc 培养目标,增加管理类、经济类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管理决策思维,满足企业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需要。

(二)与时俱进,设置新的专业方向

一方面,细化MPAcc 人才培养方向。可以设置对应发展方向的发展规划,再由学生按照意愿自主选择。应当针对不同的发展方向建立更加精准的培养体系,同时将新兴技术和管理决策思维有机纳入培养体系,锻炼学生专业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管理决策能力。另一方面,考虑设置适应大数据时代的MPAcc 培养方向,如大数据会计或智能会计方向等。大数据时代下新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企业经营活动已实现了“人”“财”“物”“信息”的深度融合,要求会计人员除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掌握运用计算机工具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与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因此,为培养适应新技术环境的复合型会计人才,应当重新设计培养规划,一方面可以细化培养方向,另一方面促进实现会计科学与数据科学的融会贯通。

(三)探本溯源,完善招生选拔考核机制

应当在招生环节就体现MPAcc 人才培养目标。新技术时代MPAcc 人才培养要将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知识交叉融合,对入学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会计专业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比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较为逊色,因此,为了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MPAcc 人才,可以鼓励专业融通和跨专业报考。针对进入复试考生的专业背景,设计包含不同考核方面的试题方案,如设计着重对数据库建设的考核和对会计信息化知识的考核,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设定的考试方案。同时,在复试中要突出对实务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由于MPAcc 初试中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考核,建议石河子大学在复试考核中加大知识应用型考题的比重,考核内容可以由社会热点问题代入围绕学科知识由浅及深,综合考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前沿方向的洞察力,以此达到对优秀MPAcc 生源的选拔。

(四)理实结合,重构数智化课程体系

新技术环境下,市场瞬息万变,MPAcc 课程体系的设置取决于未来会计职业的要求。基于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知识的融合贯通创造了条件,未来企业发展更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为适应新技术环境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要,石河子大学MPAcc 课程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重构。首先,根据会计类专业的细分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根据各方向的特点与新技术手段进行有机融合,拓宽会计专业口径,引入经济类、管理类等边缘学科,从而实现各学科的有效交叉融合。其次,精简会计专业理论课程数量,增加信息化实训课程。石河子大学应以现代化技术入手,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增加实践性技术课程的占比,并将其纳入考核内容,让MPAcc 学生在操作中熟悉和掌握“大智移云”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从而在理论和实务方面创新MPAcc 课程体系设置。最后,石河子大学MPAcc 课程体系应该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的优势,植入数智化教育课程,如数据挖掘、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学科相关课程,将学生充分暴露于新技术环境,拓宽学生利用跨学科知识体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跨界融合。为了实现该目的,需要从学校层面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协作平台,汇聚不同领域的优秀教师,发挥各自的学科和专业特长,进行互补性教学和研究,实现多方合作共赢。

(五)技术创新,改进和丰富教学模式

在基础会计业务逐渐被计算机取代的趋势下,是否具备创新意识、不断探索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解决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将成为会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突破传统的理论教授模式,努力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石河子大学可以积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如利用慕课平台等在线课程平台为依托,鼓励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MPAcc 培养倡导讨论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在课堂中注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或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思维碰撞中深化知识理解。另外,强调MPAcc 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性学习,鼓励师生互动,大胆表达自身观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

(六)多元考察,革新学生考核体系

对MPAcc 课程考核内容进行合理设置,能够通过考核综合反映会计教学质量。会计课程考试应当侧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测评,因此考核内容不能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且方式上不局限于考试或撰写结课论文等方式,可以通过多元化考核,实现过程控制。一方面,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更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察,教师可以通过平时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任务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作为课程考核的内容或依据,通过这些考核内容也可以引起学生对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视,避免学期末为应付考试“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可以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推动MPAcc 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开发或购买网上考试系统,形成完备的考核体系,逐步实现无纸化考试,利用系统判分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依托新型技术构建的新考试系统通过随机组合试卷可以避免出现抄袭,还可以有效制止作弊行为,从而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质量。

(七)引培并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引。一方面,石河子大学可以顺应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在新引进教师时强调对跨学科背景的要求,如会计教师兼具会计信息化、大数据等多重学科背景;MPAcc 教师应与会计学术型教师有所区别,因此可以从实务届聘请拥有丰富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实务型人才,从而确保MPAcc 教学中对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的落实。另一方面,石河子大学现有的MPAcc 教师要根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的趋势,及时补充和更新自身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首先,学校可以为MPAcc 教师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培训机会,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提高任课教师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识储备。其次,应该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高校的优势,加强与对口支援高校数智会计领域的知名学者的沟通交流,组建符合校情的数智化会计教学和科研团队。最后,充分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推动跨学科教师协作,集合各专业的优势,制定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相关学科的有机融合。

(八)校企合作,促进实务能力的有效提升

在人工智能的大环境下,企业招聘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校企合作可以使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契合实务发展趋势。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建立与企业进行信息沟通平台,及时了解企业对MPAcc 人才能力的需求以及企业目前所使用的财务系统等,从而设置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培养模式,达到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同时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另一方面,以“业财融合”为中心,校企联合建设以“开放、智能、共享”为理念的实践教学基地,强调校外导师对学生实习的指导,并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实习计划、实习周记及实习报告等环节达到对实习的控制和监督,同时确保实习内容和所学专业的紧密结合,避免课程体系中的实习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学校可以聘请全国会计领域优秀的实务工作者为学生开展会计实践的讲座,给学生提供更多与行业精英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切实感受新技术环境下会计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理解,使其明确未来职业的规划,缓解会计人才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猜你喜欢

石河子大学考核人才
人才云
内部考核
石河子大学举行建校7周年纪念大会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石河子大学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石河子大学科技园为例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技术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以石河子大学为例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