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逻辑、问题与反思

2023-10-11张继军郝立丽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3年10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培育

张继军,郝立丽

(1.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新世纪以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飞速发展,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态势不断加剧,我国产业升级进入关键期,这就对工程科技的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此为指引,新工科建设逐渐成为我国当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2017 年,被誉为新工科建设“三部曲”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相继出台,对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更加具体的目标和规划,倡导“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德学兼修、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工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由此可见,人文素养提升已经成为当下高等工程教育和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和迫切需要,而其中以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和民族认同为核心内容,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价值指引的当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正是“新工科”之“新”不可或缺的重要体现之一。

一、家国情怀的思想内涵

简言之,家国情怀是人们基于价值认同基础上的对于家庭、国家和民族的一种情感表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代表了其精神价值的核心,自觉担当、勇于奉献则体现为社会行为的一般要求。因此,家国情怀具有强烈的历史性特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时代课题,家国情怀也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要求。在古代社会,家国情怀的一般表现就是尊祖敬宗、忠君爱国;在近代社会,家国情怀主要体现为救亡图存、独立自强;而在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新时代家国情怀的集中表达。

家国情怀首先表现为人的一种情感归属和心灵依托。我们对于自己的家总是怀有一种深深的眷恋,现代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一首《乡愁》真正撩动了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心中对于亲人、家乡和祖国的思念,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对内而言,如此深沉的情感归属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也是五千年中华文化能够绵延传续、几经起伏而终能崛起的内在驱动;对外来说,这种情感归属表现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表现为每一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渴望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定决心。

家国情怀的培育必须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1],同时,文化认同也代表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独一无二的中华文化既构成了中华民族得以存在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特色,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来源。而文化认同必须以价值认同为核心,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套独具特色的价值系统,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精神力量,能够把56 个民族、14 亿人口融为一体,休戚与共,“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2]。

家国情怀必然表现为一种自觉的责任担当。在早期社会,面对着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社会竞争,个体是很难获得优质的生存环境和条件的,唯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其中最可能的群体就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由此可见,个体对于家族的依赖是有其天然的必然性的,家族生存是个体生存的条件和保障,因此,相对于个体而言,家族的利益拥有至高无上的优先性,任何个体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和服务于家族的整体利益。由个体而家族如此,由家族而社会、国家也是如此。由此而形成的家国情怀必然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也就成为了题中应有之意,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这都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二、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必要性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代表着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积淀的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教育方针,同时也代表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共同使命。这就决定了大学既是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同时也是健全人格、提升境界、培育家国情怀的地方。

(一)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孟子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因此,“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可见,身心修养是一个人立德行事、建功立业的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必须以修身为基础。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而言,以家国情怀培育为重要内容的人文教育是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核心要旨。当代大学生通过家国情怀的培育,可以有效加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和对于国家、民族、社会的情感投射,坚定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个体与家庭、民族和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个体之于家庭、民族和国家所应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欧风美雨的影响下,通过理性的思辨和真挚的情感,在理想和现实、主义和问题、利己和利他、小我和大我、民族和世界的各类思想困惑中坚定自我,把握方向,坚定自信。

(二)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是新工科建设的现实要求

新工科建设提出了“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的要求与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3],家国情怀正是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钥匙。由此可见,新工科建设不仅要改变之前单纯地以知识学习、技能传授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还要更加切实地注重大学生的思想建设和品德修养,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背景下着力解决“为谁而学”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既要泛观博览、术业专攻,同时又必须关注世界大势、国家大局,尤其是要关切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现实的社会问题,自觉认识并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通过家国情怀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4]。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在充分了解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基础上,不断树立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真正把自己的个人理想、职业设计、家庭生活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用自己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技术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

(三)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是高校文化育人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深刻把握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价值认同;了解中华民族近代一百多年来屈辱、抗争的历史,才能深刻把握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殷切期盼和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 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才能深刻把握大学生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这些都代表了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方面。大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并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发展和思想精髓,才能真正地坚定理想信念,确立文化自信。因此,在高校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必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适当的方式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必须把家国情怀培育作为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指向和重要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标准。

三、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误区与问题

尽管从中央到高校、从政府到校长、从教师到学生都在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还存在不少问题,距离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期待也还有不小差距。一方面,西方利己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腐蚀与冲击,对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高校自身在对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是缺失,主要表现为重点不突出、方法不科学、说理不透彻、落实不到位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有效性和持久性,值得高校教师与管理者深入地思考和反省。

(一)重知识技能而轻价值引领

高等学校是青年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知识技能的学习无疑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对广大青年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殷切的期望,“知识是每个人成才的基石,在学习阶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4]。而对于工科的学生而言,除了知识理论之外,对科学技术、工程科技的掌握尤为关键,后者正日益成为产业创新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价值引领尤为重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等院校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和要求,建设思政课程,强化课程思政。虽然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不少高校也陆续建设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课程,但必须承认的是,部分任课教师对于所承担课程的思政资源挖掘并不充分,理解也不够深刻,并没有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课程思政所应包含的价值引领作用必然要大打折扣。

(二)重思想建设而轻人格培育

在当前高等学校的思想教育中,政治要求和思想品德教育无疑是具有优先性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成为思想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所决定的。而对于人格培育,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等学校的重视程度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毋庸讳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拥有大量人格教育的思想资源和生动事例,“考礼修德”(《春秋谷梁传·隐公十一年》)、“笃信好学”(《论语·泰伯》)等,这些经典表述正可以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健全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帮助。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和积淀下来的“民惟邦本”“自强不息”“仁者爱人”“民胞物与”等可贵的理论和品格,一直规范和引导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永不褪色的意义和价值。但遗憾的是,目前在高校所开设的所有必修的政治理论通识课中,没有一门课程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心展开的,或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直接的思想联系,这既是对中国固有优秀思想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更无法使学生深入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到底体现在哪里。对于综合性院校而言,这种情况还可以通过大量的人文通识课给予解决,但对于工科院校而言,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学科专业和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即便是选修课都难以体系化地开设出来,大学生认识与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机会无疑是非常有限的,这必然会对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产生消极影响。

(三)重理论阐发而轻社会关切

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个人品德教育和人文通识教育的时候,针对任务要求,一般会采取课堂教学、政治学习、专题辅导、学术报告、座谈交流等不同形式。毫无疑问,理论阐发占据其中最重要的位置。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管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在解读和运用这些新思想、新体系的时候往往更多采取用概念说明概念、用理论解释理论的方式。但这样的方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必须不断引导大学生持续关注和深入思考当前社会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结合现实问题来阐发思想理论,才能真正把家国情怀厚植心中,并作为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和行动指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殷切的期望,要求在勤学求知的基础上,还必须“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3]。这一点对于新工科建设尤其重要,工程科技的创新必须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引领,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以解决阻碍国家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为任务,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注社会民生,不关切任务需求,也就没有办法把家国情怀与自己的专业方向、职业规划、人生目标深度结合起来,也就无法把家国情怀真正地培育起来、落到实处。

四、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思路与方法

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基于长期的教学实践,本文仅从教学的角度对当前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提供些许的反思和借鉴。

(一)重塑教育理念,强化文理并重

从高校的管理者到教育的实施者和受教育者,都要从观念上重新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时刻牢记教育,尤其是工程科技教育的目标永远不是培养几个熟练的技术工人、机器的操作者和专利的搬运工,而是要着力培养有知识、有技术、有情感、有思想、有价值、有人格的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德学兼修”“德才兼备”为内在要求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才是高校人才培养所应追求的目标,家国情怀培育作为题中应有之意自然应该得到高度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中,人文教育普遍被置于边缘化状态。尤其是在众多理工科院校中,文、理、工分割严重”[5]。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工程科技教育的参与者都应该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倡导人文教育,反思与克服由于片面追求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所带来的弊端与局限,用人文教育的价值和情怀弥补与挽救科技异化造成的人格缺失,促进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辩证关系的良性发展。

因此,有学者指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导向工具理性,人文教育‘构建’价值理性,弥补前者的不足,从而实现二者的整合以及人自我存在的完整性。”对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供大量的思想资源,“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礼义廉耻”的道德规范、“尊老爱幼”的个人品质、“学以成人”的君子人格等,对青年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度地引入课堂,使这些思想和理念转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精神指引和行为习惯,从而真正内化于个体生命之中,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勇于奋斗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二)培育师资队伍,做好行为示范

高校对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渠道和途径是多元的,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大学生接触最多,也是最容易对大学生产生实质影响的群体。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价值引领和思想培育的作用更好地通过课堂、实验、调查、实训等环节充分地体现出来,这对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毫无疑问,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师的学识修养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同时也必然会对学生的能力和人格具有重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随着信息化和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技能的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这就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4]。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教师”提出了四点要求和期待,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必须承认,在学校的整体环境和氛围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政治素质、德行修养、人格品质、家国情怀等都对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向学生展示与倡导精神价值和人生方向,并使之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学生的价值理想和信念追求,从而实现引领学生健康、全面成长的目标。“教师既可以通过自己在讲台上的言语,又可以用自身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施加影响”,青年学生“希望自己的老师尽善尽美,他们并不渴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完美,却希望在所有那些具有威信的人身上看到完美的范例。教师应该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会给学生带来课程知识以外的影响”[6]。

因此,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积极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与自己的专业成长、人格提升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特别强调了学校管理者和施教者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如果那些在科学研究和技术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人在文化趣味和公民责任方面最为迟钝的话,那么社会将遭受很大的损失”[6]。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新工科教育要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该让学生铭记:现代工程师是技术变迁和人类进步的主要力量之一,对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幸福负有重要的责任”[7]。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言传身教是必不可少的。

(三)改革教学模式,融入社会关切

高等教育中现有的教学模式往往存在两个方面的片面性,简言之就是重课堂轻社会、重职业轻教育。一方面,学生接受教育和实践最重要的平台是课堂,理论讲授、知识学习、实验实训,甚至人格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等,主要都是在各类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所依托的也大多是既成的知识系统,甚至是指定教材,而对于当下的社会关切、国家需求等问题,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却很少,部分任课教师也习惯性地流连于书本与课堂之间,从概念到理论的教学模式成为其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自然也就很难引导学生关注真正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技术的追求,使得当前的教育实践出现了一种极端化的倾向,即“用高度专门化的实用课程来代替传统的课程设置”,而“这种教育实践的危险在于,职业培训正在取代教育”[6]。关于这一点,前文已有相关讨论,兹不赘述。

即便是在人文通识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对于思想理论的热衷往往也大于对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的师生会在教学实践中刻意回避某些社会问题,尤其是那些在有的教师看来难以回答的问题。而事实上,这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相关的社会问题缺乏真正深入考察和思考的缘故。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坚决摒弃照本宣科的固有思维,大胆改革,锐意创新,在充分考虑和尊重课程特点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完善课程体系。同时,还可以改革教学模式,尤其是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关注社会、独立思考和参与课堂的能力。因此,对于社会和时代的关注正是当前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毋庸置疑,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不懈坚持的长期问题。这就决定了所有的参与群体都必须从当下开始,刻不容缓,全方位、多角度地推进以家国情怀为重点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其中,国家的政策引领、学校的组织支持、教师的潜心投入和学生的自觉提升缺一不可。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会展现为一个由入耳到入脑、由入心到入行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其根本点还在于学生自觉的人格提升和价值观塑造。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功利主义的诱惑,抛却急功近利的心态和立竿见影的期待,平心静气地做好长期坚持的心理准备。只有这样,大学生的家国情怀才能真正地培育起来,并转化为他们的人生信念和行动指南,这既是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代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培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略谈“家国情怀”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