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七旬“掌门人”不一般,数十斤石担身上舞

2023-10-11王铮王倩

老年博览·上半月 2023年9期
关键词:石锁掌门人招式

王铮 王倩

作為山东济南非遗石担、石锁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年72岁的赵存禄师承父亲,舞了一辈子石头,还创立了“双石门”。

“好!”“好!”伴随着一阵阵叫好声,只见赵存禄屏气凝神,将20多公斤重的石担绕在脖颈上。别看他脸上爬满了皱纹,只要一舞起石担,他便浑身充满了力量。

石担济南话叫“砘毂轮子”,由两块圆形石头和一根长长的木杆组成,形如举重的杠铃,舞起来有绕脖、拨浪鼓、抬头望月等上百种不同的招式。

与赵存禄一起锻炼的,还有他的徒弟和其他石担、石锁爱好者。相比难度较大的石担,石锁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济南人称石锁为“掷子”,有抛、接、旋转等玩法。石锁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重不等,可以一个人舞,也可以两个人相互抛接。“我练石锁已经七八年,都是跟着赵老师学的,现在感觉整个人的精气神儿都变好了。”60多岁的石锁爱好者许风娥说。

“从前考武状元时,要考弓、刀、石、马、步、箭,其中的‘石’就是石担、石锁。”赵存禄说。练习石担、石锁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还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

1951年,赵存禄出生在一个石担、石锁世家。从他爷爷辈起,家里就有人练习石担、石锁。他的父亲赵百顺被称为济南的“双石王”“赵千斤”。1953年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上,赵百顺获得石锁项目第二名。“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练习石担、石锁的人很多,这项运动非常普遍。”赵存禄说。

从8岁起,赵存禄便练习石担、石锁。因为年龄小,他先用5公斤重的练习,后来逐渐增加到10公斤、15公斤。一次练习时,他被其他人抛出的石锁砸中了下巴,顿时血流不止,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受伤位置的牙龈都裂开了。即便这样,也没有阻挡他继续练习石担、石锁的决心与热情。

赵存禄的手中有不少“古董”。“你看这几个表面凹凸不平的石锁,是从我爷爷那时候传下来的,少说也有上百年了。曾经有人出500元想买,但是不管多少钱,我都不想卖。”他抚摸着石锁说道。赵存禄年轻时也亲手做过石锁,都是用凿子慢慢凿。现在省事了,直接买现成的就行。石担、石锁必须在相对松软的地面上练习,以便有个缓冲,不然容易把石头磕坏。

赵存禄虽然已经两鬓斑白、儿孙满堂,但仍然坚持练习石担、石锁,而且每次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他说:“退休后,我有了大把空闲时间,就天天练。后来有了孙子,练得就没有那么勤了。”他现在每周练三四次,练完后虽然累,但身心舒畅。他感觉自己再练10年也没有问题。

60多年的相伴,让赵存禄对石担、石锁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在他看来,舞石担、石锁除了要依靠力量,还需要掌握技巧,如果不坚持练习就会退步。他说:“石担有固定的招式,需要来回移动,全身各部位都要协调,所以必须有师父教;石锁没有固定招式,锻炼方式比较灵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

赵存禄有着与众多非遗传承人相同的梦想,那就是把自己的非遗项目传承下去。为此,2016年,他创立了“双石门”门派。“双石门”既有60多岁的老人,也有10多岁的孩童,这让他备感欣慰。在传承的同时,他也在不断创新。他自创了左右插件、托塔、过桥插指等招式,将绕脖、背花、砸肘融合,让石担、石锁舞起来更具观赏性。他不仅将传承千年的石担、石锁舞出了门道,而且舞出了未来。

猜你喜欢

石锁掌门人招式
现代石锁运动发展研究
石锁玩出新花样
施永雷:“零食第一股”的掌门人
玩石锁,我们是认真的!
世遗里的非遗:同里“剪南春”掌门人的艺术人生
针对高考物理计算题,教你增分三招式
少林传统石锁功
等比数列解题十招式理论与实践
掌门人秘史
ROCK’S RENAISSANCE MAN 采访北京地下摇滚掌门人杨海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