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如何让自己尽量不“火”
2023-10-11只露声音的宫殿君
只露声音的宫殿君
故宫有一怕—怕火。据统计,明清时期,故宫共发生大大小小火灾80多起,其中重大火灾就有24起之多。这座宫殿大部分都是木建筑。大火无情,尤其对木建筑来说,如果灭火不当,或者再来阵风,很可能就会变成“火烧连营”。为了抵挡无情的火灾,古人想了无数办法。
故宫第一个防火的措施就是在宫里放置盛水的大缸。这样的大缸曾有308口,现今遗存200多口,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储水,以备灭火之用。
这些缸有三种材质:铁、铜鎏金和“烧古”青铜。它们由专门的太监负责保养。夏天,缸里的水要保持干净,没有异味。冬天,为了防止水结冰,除了要在缸口加上盖子,还要给它们穿上“棉服”,即在缸外包一层棉套;如果天气特别冷,还要在缸下摆一个特制的火炉。如今大家去故宫,仍能看到缸下的石座,那就是用来放置火炉、加炭和透气的。
这些水缸的名字很特别,叫“太平缸”“吉祥缸”或者“门海”。慈禧当年还曾在这些缸里面养鱼,取“吉庆有余”之意。
宫里还有80多眼水井。这些水井除了用于日常取水洗洒,还有消防的功能,一旦有火情,里面的水就可以派上用場。
宫里的内金水河也是一条重要的消防河。它“九曲十八弯”的设计除了有地形上的考虑,还有一个用意,就是为了方便取水。明代的《酌中志》里记载:“非为鱼泳在藻以资游赏,亦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恐意外回禄之变,此河实可赖。”这条河在天启年间六科廊、武英殿火灾时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曾在紫禁城里生活的皇帝,要数雍正对宫中的防火最为上心。有一次,他听说乾清门两侧的围房里有值守人员做饭,即下令将围房的后墙封死,不设门窗,以免做饭时发生意外引燃房屋。这种墙叫“封后檐墙”,自雍正朝开始,在紫禁城里得到了大量运用。
宫中还有一种构思巧妙的隔火墙,在乾清宫附近的基化门、龙光门一带就有这种墙。这种墙从外观上看非常像木质的,但仔细瞧可以发现,它的梁、枋、斗拱等都是用石头雕成的,能够有效隔绝火势,防止大火蔓延到其他宫殿。
其实,除了专门的封后檐墙,宫中高大的宫墙也能起到防火作用。它们竖立在各个院落之间,万一有火情,可以有效阻挡火势。
宫里的防火最早是由禁卫军兼职管理。康熙时期第一次建立了专业的“消防队”,由数十名年轻力壮的太监组成,叫“防范火班”。此后,防范火班的人数不断增加。到了光绪时期,还专门配了代役苏拉200名、步军营兵丁100名,共同组成一支庞大的救火队。
光有消防人员还不行,专业的灭火工具也很重要。宫中除了有蜈蚣梯、水桶等工具,还有一种“喷水枪”—激桶。其原理类似于我们小时候玩的水枪,使用时从水缸里抽水,再把水射向着火点。
现在故宫里还存有一架非常精美的西洋激桶,其主体是一个木质、挂有锡里的水箱,箱中央立将军柱,柱顶有压梁,两端还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连接在压梁上。当有火情时,在压梁两端上下压动,带动活塞往复运动,增加压力,将水柱喷射至高处灭火。
宫里的房子着火,很多都是因为雷击。为了防雷,宫里安上了“避雷针”,即屋顶正脊处两个张着大嘴的怪兽。传说它为龙子之一鸱吻,有关其避雷原理说法很多,举两说如下:
一说鸱吻主体为琉璃等绝缘材质,须舌却是导电的金属材质,这种构造被称为“引雷针”。遇雷雨天气,鸱吻可以率先接触电流,然后通过自身爆裂等方式中和电流,避免电荷骤然积聚引发爆燃,从而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
一说鸱吻的嘴里有一个伸向天空的金属舌头,舌根连接着细铁丝,直通到地下。因为水能导电,所以雨水可以把鸱吻身上的雷电持续引入地下,从而起到避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