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的变迁动因及问题研究

2023-10-10刘丹亚孙玉军

美与时代·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女性观他者

刘丹亚 孙玉军

摘  要:当代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经历了从“男性化”“女性化”“商品化”再到“自主化”的四次创作变迁。女性形象的变迁与男权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处于主体地位的男性对女性的认识、看法的变化,即女性观的衍变,主导着女性媒介形象的创作走向。在这种被动的“他者”建构模式下,女性自身的想法、标准、欲望受到忽略,女性形象的建构上也存在性别不平等的问题。

关键词:女性媒介形象;女性观;他者;性别不平等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壮族非遗民间故事女性形象的动漫转化与传播策略研究”(2023KY0052)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女性媒介形象大致经历了四次变迁。从改革开放之前的“男性化的革命者和劳动者”、1980年代的“女性气质化的女性”、1990年代的“商品化的贤妻良母及欲女”到近年来向“自主的女强人”的转向,女性媒介形象的每一次变迁都影响着社会对女性的认知。本文尝试分析女性媒介形象与女性观之间的持续互动关系,以揭示引发女性媒介形象变迁的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形象建构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建构平等、公正的女性形象提供参考。

一、变迁动因:女性观的衍变

女性观,即“人们对女性存在的本质、状况及价值的认识和看法。历史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女性观主要指的是处于主体地位的男性对女性的认识、看法”[1]。在不同的时期背景下,受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響,女性观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当代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经历了从“男性化”“女性化”“商品化”再到“自主化”的变迁,反映了当代中国女性观的变化,也成为观察两性关系变动的风向标。

(一)改革开放以前:女性与革命的一体性意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继承和延续了革命时期的治国理念。马克思主义性别理论和女性动员政策在社会主义初步建设阶段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塑造女性观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性别理论认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2]这一理论指明了女性解放必须走与阶级、与民族解放相结合的道路。而“女性动员政策”是在马克思主义性别理论指导下,为了调动女性参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实行的一系列举措,是“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同构建”的实践保障。马克思主义性别理论和女性动员政策分别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指导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进行,将女性解放与社会主义革命、民族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中国社会形成了“女性与革命的一体性意识”。

媒介成为了传播“新意识”的载体,无论是《新中国妇女》杂志、民间流传较广的诗歌和年画,还是“十七年”文学、“文革”样板戏,无一不对女革命英雄、女劳动模范进行积极宣传。“她们”抛弃了女性特征,强调女性的革命者和劳动者身份,表现出女性参与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起到了动员女性步入公共领域,为集体、国家做贡献的作用。

(二)1980年代:对女性性别特质的认同

1980年代,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中国同时面临着国内环境的重整和国外文化的冲击,女性观也随之改变,产生了新的特征。

文革结束后,为实现社会与文化的重构,文化研究领域开启了“政治历史文化反思运动”。男性知识分子对前一阶段的社会性别话语展开了批评,与“妇女解放”相关的若干重大社会举措被剥夺了合法性,成为了必须纠正的“历史错误”,社会开始呼唤女性回归家庭。在这一过程中,被压制的男权文化再度得到全面确认,传统性别规范也再度回归。这成为影响女性观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此外,“双百”文艺方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重新确立,又让媒介创作逐渐摆脱了“极左思潮”的影响,对女性的表现朝向人情、人性的方向发展。大众媒介具有“反映”和“建构”的双重功能,它对具有人情、人性的女性的反映和描述,“常常会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最终会影响受众的性别认识和行为”[3]。这是影响女性观发展变化的又一重要内因。

从外部环境来看,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使中国结束了封闭状态,西方文化思潮大量涌入中国。受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于1980年代拉开了妇女研究的序幕。而此时对中国妇女研究学者影响较大的是“文化女权主义”思想,即“强调女性的生理差别,把女人描述为本质性的存在,是一个与男人相对的固定范畴”[4]。这种思想对以往的马克思主义性别理论产生了冲击,引发了社会对女性的反思。前一阶段推崇的“男性化的革命者和劳动者”在这一阶段被认为是对女性人性的扭曲,社会对女性的认知朝向人性化、女性化的方向发展。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整个社会的女性观发生转变,主要表现在承认两性间的性别差异和对女性性别特质的认同。媒介创作者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980年代的平面广告、电影海报以及杂志封面上的女性形象均打破了“男性化”的女性建构模式,突出表现了女性的性别本质特征,也由此产生了一批“女性化”的女性媒介形象。

(三)1990年代:商品化的女性审美

1990年代,在实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商业资本逻辑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消费经济悄然滋生,快感、娱乐、消遣等精神价值受到高度重视。而在上一阶段的“反思运动”中,借助对“女性解放”的反思与批判,过去被压抑的男权思想及传统性别规范已经重新得到确认和强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意识形态逐步让权于市场,男权文化与消费经济有了结盟的机会,“承载着传统男权制文化的各式各样的性别习俗和理念摇身一变成了现代时尚的一部分。”[5]“凝视”是男权文化的核心性别习俗之一,即“男性享受对第二性女性的窥视和观看的愉悦。”[6]这种以追求“快感、娱乐、消遣”为目的的传统性别习俗与消费主义价值观一拍即合,女性重新沦为满足男性“凝视”欲望的商品。与此同时,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开展过程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主旋律”意识得到强化。传统的、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女性形象借助着消费经济获得了更为明确的性别定位。消费文化大力把女性的角色归于家庭,宣传贤惠、顾家、顺从等女性气质,并由此建立起评判好女人的标准。中国社会又掀起一股传统女性价值观的回潮。

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消费经济、男权文化、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共同影响着社会对女性的认知,逐渐形成了一种商品化的女性审美意识。媒介创作为了同时迎合男性的“凝视”需求和传统女性价值观,不得已采取了一种折衷策略,即一方面以女性的性感身体为娱乐消费的对象,把女性置于男性的“凝视”之下,例如《家庭》《知音》《家庭医生》等杂志封面的女性形象既没有展现当代女性的工作、生活、学习态度,又不能体现当代女性的思想意识、独立人格,而是以美丽的外表和性感的身材为展示的全部内容,另一方面则大力表现传统贤淑型女性,如《继母》《九香》《中国妈妈》《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渴望》等影视剧中均建构出了具有贤惠、顾家、顺从等气质的女性形象。

(四)2000年以来:重视女性的自主性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影响女性观发展变化的因素也更为复杂化。首先,对“个人”价值的重视,是影响女性观转变的因素之一。一方面,1980年代文化研究领域开展的“反思运动”带来了自主性问题的大讨论。自主性“肯定了个人的价值,指导人们从集体主义、总体性转向自我或者个人的建构。在这一理论的促使下,社会的结构性重组、市场经济和消费意识形态的确立等,都以一种反思、批判传统集体主义,借助对‘个人的价值的重申和肯定的方式得到了实现”[7]。国人从“集体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一种肯定“个人”“个人利益”的伦理道德观得以形成和蔓延。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西方的市场经济在社会伦理道德层面的价值形态也被转移了过来。而这种价值形态正如学者韦冬在《比较与争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理论、问题与实践》一书中所述:是以个性自由、平等交换、资本增殖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由此,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了强烈冲击,个人主义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得以成型和凸显,“个人本身”的价值受到关注。对“个人”价值的关注和重视为女性观的“自主化”转向奠定了思想基础。其次,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收入不均衡和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家庭支出与收入之比的上升导致男性个人的收入很难维持家庭的开支需要。因而,女性共同分担经济重任的需求愈发强烈。在此背景下,中国社会开始鼓励女性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男性审视女性的标准,引发了对独立自主女性的期待和认可。

在以上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开始强调女性的“自主性”。这也解释了2000年以后,广告、电影、电视、动画等媒介中女性形象的“自主化”现象。

二、困囿:“他者”的建构模式

女性主义理论家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在其著作《第二性》中认为:“在社会历史中,男性居于主导和决定地位,女性处于被主导和被决定地位。而女性的这种历史和现状是由男性的需要和利益决定的,女性因而成为了‘第二性、‘他者。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成为了客体、工具、物,具有一种被动性。”[8]作为文化现象的当代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她们”也是被男权文化、男性的女性观建构的。女性观的阶段性转变影响“她们”发生相应的变迁,“她们”一直处于被主导和被决定地位,是客体、工具、物,是被动的“他者”。

改革开放以前的“男性化的革命者和劳动者”形象,传达出女性对革命、劳动建设的积极性,与“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同构建”的政治意识及“女性与革命一体性”的女性观相吻合。这类女性形象是被广泛动员起来的“伟大的人力资源”,她们虽挤入了男性社会并获得一席之地,但同时,她们的建构也卷入了一场“男性化”的浪潮中,即一切都以男性为标准,努力向男性看齐。而这种“男性化”让“女性在挣脱了历史枷锁的同时,女性、女性的话语、女性自我陈述与探究,由于主流文化中性别差异的消失,而成为非必要的与不可能的”[9]。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却丢失了性别特征,最终化妆成男人,以男性身份存在于当时的主流媒介中。按照这种形象建构模式,女性的欲望、标准和价值观被牺牲了,成为“失语”的群体。

1980年代的媒介女性终于褪去了被男性气质包裹的外衣,有了女性化、人性化的特点。这看似弥补了女性在媒介呈现中的缺憾,然而这类女性形象是在“反思运动”的背景下形成的,对“女性、人性”的强调看似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实则是为了响应“反思運动”的号召,完成对前一阶段的社会性别话语的反思和“历史错误”的纠正。围绕这种意识形态所建构的女性形象,看似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但“她们”作为女人的意义仍然是不能由自己来定义的,女性仍然还是宏大历史视野中和男性期望中的“客体”。

1990年代的“贤妻良母”和“欲女”是“商品化的女性审美”催生下的产物。“欲女”通常都被赋予了追求性感、时尚的自由和权力,拥有美丽、性感、时尚的外形。然而,这种“美丽”“性感”“时尚”并非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从男性视角出发,将女性自然而然地建构成被凝视的客体,被凝视的女性是为了满足男性凝视的视觉需要”[10]。这种对男性“凝视”需求及娱乐消费心理的满足,将女性变成了制造欲望和吸引关注的工具,最终成为了男权文化中的“观赏品”。而“贤妻良母”强调了女性的“贤惠”“无私奉献”等精神气质,展现了女性在生活、婚姻、爱情方面对男性的依赖、顺从,向大众传递出传统的弱势女性形象以及性别刻板印象。这种依照传统性别习俗的要求而建构的女性形象将女性彻底地“物化”了。

2000年以后的媒介女性虽被赋予了“全能”“独立自主”“勇敢”等区别于传统观念的新气质,但仍未摆脱“他者”的建构模式。首先,塑造“全能”“超能”的女性形象来显示女性兼顾家庭和事业的能力并传达出她们“享受其中”的信息,是与女性现实不相符的。从当今中国女性的生存现实来看,她们的状态并不是“享受”的,相反,“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是当今女性面临的生存困境之一[11]。很显然,媒介中的这类“全能女性”是男性视角化的,是在女性共同分担经济重任的需求背景下得以产生的。这类女性形象不仅没有起到引领女性进步和改变落后性别观念的作用,反而损害着女性的本性与权益,成为构建不平等的社会权利关系的一股力量。其次,承认女性的家庭地位,但经济不独立,仍然依附于男性,亦或女性在事业上属于强者,但在情、爱等方面却归属于失败者。例如,《辣妈正传》《我的前半生》《三十而已》等电视剧中的“女强人”均是婚姻失败后开始重视事业或者为爱放弃事业的女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中的“红太郎”和《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之秘密计划》中的“围裙妈妈”,虽然家庭地位高,但没有事业,经济不独立,仍是依附型的家庭主妇。这种思维下建构的女性,本质上仍是依赖男性或者弱于男性,“她们”身上依然闪耀着男权文化的影子。再次,“女强人”规避社会责任,个人利益至上。例如,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的“椿”虽敢于冲破强权控制,具有不顺从、独立自主的“新气质”,但这种气质却是以放弃公共责任为前提的,反映出以自我为中心、只在意个人欲望和情绪的表达,忽视了集体利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在这种创作模式下,女性被塑造成感性、甚至是有人格缺陷的形象,不仅不能正确地引导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反而使女性形象遭到贬损和歪曲,加深了媒介中的“性别歧视”和“不平等”。

三、结语

当代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的四次变迁可以看作是在男权文化、女性观的影响下被动书写的形象变迁史。从“男性化”到“女性化”“商品化”,再到“自主化”,变迁的女性形象均传达着特定时期下男性对女性的认识、看法、期待,建构着符合男性思维的女性价值观念。从本质而言,“她们”一直处于被主导和被决定地位,是客体、工具、物,是被动的“他者”。困囿于“他者”的建构模式,女性自身的想法、标准、欲望受到忽略,导致女性形象的构建上明显存在不足,“性别刻板印象”“性别不平等”问题得到凸显。

女性媒介形象不仅传播着时代精神,还能引导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对引领女性进步、改变落后性别观念、促进两性和谐社会的发展方面能够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女性媒介形象的构建应该摆脱单一视角,并考虑女性的真实需求,在多种不同的视角下塑造更为饱满、多层次的女性形象,客观、公正地传达女性认知,从而为实现自由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和建构两性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彭华.儒家女性观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

[2]全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中国化[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8(6):6-10.

[3]卜卫.媒介与性别[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303.

[4]王蕾.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101.

[5]吴小英.国家与市场意识形态下的女性沉浮[EB/OL].[2014-05-09].http://www.doc88.com/p-5847161086041.html.

[6]刘婧,田晓膺.国产主旋律电影中女性英雄形象分析[J].电影文学,2021(16):71-74.

[7]韋冬.比较与争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理论、问题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04

[8]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295.

[9]戴锦华.不可见的女性: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与女性电影[J].当代电影,1994(6):37-38.

[10]刘坚,彭程.社会性别:媒介性别形象传播的一个分析范式[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5-98.

[11]齐鲁壹点.2021职场女性工作压力调查:不愿为工作或者婚姻委屈自己[EB/OL].[2021-03-0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624826712154194&wfr=spider&for=pc.

作者简介:

刘丹亚,博士,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动画与视觉文化研究。

孙玉军,博士,广西师范大学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像与视觉文化研究。

编辑:刘贵增

猜你喜欢

女性观他者
从《罪与罚》中的女性形象看作家的女性观和宗教观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
全球化时代,最关键是理解“他者”
在场的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