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出口专业化多样化测度分析
2023-10-10梁维敏
梁维敏
(广州大学,广州 510006)
一、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凭借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获取国际贸易收益进而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中国货物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355 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15446 亿元,中国从2009年起开始成为世界货物出口第一大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随着人口红利的消散、资源和环境约束的增加,以往依靠投入驱动增长的模式将不可持续,因此国家开始寻求高质量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该发展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国内完整的工业体系和高质量的对外贸易,制造业是一国开展国际贸易的根基,科学测度并分析中国当前制造业出口专业化、多样化的动态特征进而分析中国应该如何发挥专业化优势培育出口行业核心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发挥多样性优势分散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行业稳步增长,从而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早期的研究中,出口专业化与出口多样化被看成是对立面,但是出口多样化的商品结构不代表没有专业化核心产品的出口,多样化反映的是行业商品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专业化则可以反映行业内部的技术成熟程度。中国基于自身完备工业体系发挥制造优势,制成品出口占货物出口总额的95%,中国制造业出口商品种类覆盖了世界制造业出口商品种类的90%,中国制造业出口商品结构具有多样化特征,但同时也存在某些商品出口额相对集中的现象,5%的出口产品占据了60%的出口贸易额。因此,中国当前的出口商品结构同时具有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事实,有必要把出口多样化与出口专业化纳入同一个框架讨论中国当前制造业的出口特征。本文使用中国的HS96 六位编码出口产品数据计算了2000-2020年中国27 个制造业行业的出口专业化、多样化程度,不同于以往文献主要基于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或者商品层面的研究,本文利用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制造业出口专业化、多样化的动态特征。
二、文献综述
出口专业化指标的测度研究。现有文献关于出口专业化指标的测度有三大类:第一类是集中度测度法,通过测度产品的出口额分布特征来反映产品层面的出口专业化程度,学术上用出口集中度方法测度出口专业的常用指标,包括赫芬达尔指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相异性指数(高凌云,2012)。第二类是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度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在于认为如果出口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则认为该国专业化出口该商品(Hanson,2016;武力超,2020)。第三类是贸易增长集约边际测度法,该种方法以持续出口产品的增长率的贡献率来衡量出口专业化程度(Hummels 和Klenow,2005;Cadot,2013)。这三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口产品专业化程度,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集中度测度法能够直观测度出口专业化程度,但是测度的数值容易受产品分类标准的影响,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度法和贸易增长集约边际测度法的优点是这两类指标都是基于现有的国际贸易研究的相关指标进行改进而来的,具有一定的贸易理论基础,但是这两种指标只能是从国际贸易某个方面去反映出口专业化程度,并不是国际贸易上专有的测度出口专业化的指标。
出口多样化指标的测度研究。现有文献关于出口专业化指标的测度有五大类:第一类是直接计算出口的商品种类的测度方法;第二类是产品差异化测度方法,通过测度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来反应出口商品的多样化程度(王虎,2013);第三类是Feenstra指数,该方法采取环比的形式来反映不同时期出口产品种类的变化幅度,从而通过衡量新的产品种类在出口中的相对重要性来反映出口多样化水平(Feenstra,1994;Ruhwedel,2005;Amiti 和 Freund,2010);第四类是扩展边际测度法,以持续新产品出口的增长率的贡献率来衡量出口多样化程度(Hummels 和Klenow,2005;Cadot,2013);第五类水平多样化和垂直多样化的测度法,测度各地区四位数工业行业数量来反映水平出口多样化水平,测度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来反映垂直出口多样化水平(Herzer 和Nowak-lehn-mann,2006)。这五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出口产品多样化程度,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出口商品种类算数方法能够直接直观反映出口多样化程度,但是该测度结果极度依赖贸易产品的细分准则;产品差异化测度方法能够很好规避直接计算商品种类方法过程中因出现商品同质化现象而带来的多样化测度误差,但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该指标结果的波动性会较大;Feenstra 指数法相对复杂并且需要高度细分的微观贸易数据;扩展边际测度方法的优点是测度相对简单,并且指标认可度高,但是该方法本质上是将扩展边际直接等同于出口多样化;水平多样化和垂直多样化的测度法是从中观层面上测度制造业出口多样化程度,而无法反映到制造业产品层面的出口多样化水平。
基于上述出口专业化、多样化的测度方法的研究分析,在综合考虑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获取数据的难易程度,本文选取了集中度测度方法中的泰尔指数来测度2000-2020年制造业27个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水平,基于商品种类计数方法,辅以产品差异化测度方法来测度制造业27 个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水平。
三、制造业出口专业化、多样化的测度
(一)数据选取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UNCOMTRADE 数据库,选取HS96 的六位码2000-2020年中国出口世界的商品数据,为了测度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出口商品专业化、多样化程度,本文借鉴学者王争(2013)构造的 HS2002 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对照表,将HS96 的六位码微观贸易数据归并成制造业27 个行业。
(二)测度方法介绍
出口专业化指标。目前,最常用的出口专业化的测度方法是商品出口集中程度测度,其基本思想是根据行业内产品的出口分布情况来反映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水平,行业出口越集中于某种商品,则该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水平越高,行业出口额较为平均分散于行业的各种出口商品,则行业的出口专业化程度较低。本文借鉴学者高凌云等(2011)及黄声兰和张明志(2015)的做法,采用出口集中度指数中的泰尔指数来反映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出口产品的分布特征,本文构造的制造业行业出口专业化指标(spe)公式如下:
其中,是指在t年,j 行业(2 位数工业行业)中的i 产品的出口额,是指t年间j 行业的平均出口额,n 表示j 行业出口的HS6 位码贸易商品的种类数量,该数值越大表示出口专业化程度越高,该数值如果越接近于0 则表示出口专业化程度较低。
出口多样化指标。本文定义的行业出口多样化主要关注行业内不同产品的差异化程度,结合王虎(2013)测度产品差异化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进而构建出口多样化指标。本文认为,制造业行业内不同出口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越大,则行业内出口产品之间的差异化程度越大,即该行业出口产品的多样化程度越高。本文构造的制造业行业出口多样化指标(div)公式如下:
此处,s 表示j 行业下的HS 四位码商品的种数,P 表示HS 六位码商品的价格,trajhs4表示j 行业下HS 四位码商品出口总额,trajgbt2表示j 行业的出口总额。该指标数值越大则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水平越高。
(三)统计分析
1.制造业出口总体规模与结构特征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如表1 所示,2000-2020年,制造业出口总额方面,制造业行业出口总额从2044.86 亿美元增加到了23531.92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4.71%,表明我国制造业出口总规模在不断扩大;制造业出口商品种类方面,按96 版HS6 位编码分类的制造业商品共有3639 种,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商品种类达到1999-2020年间的最大值3565 种,制造业出口种类覆盖率高达97.97%。2007年开始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商品种类开始逐年下降,近年来维持在90%左右的水平,可能的原因是2007年开始全球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市场的需求持续低迷,加之中国的经济下行压力也较大,制造业调整了出口的结构与规模,中国制造业选择更加集中地出口自身优势较大且获得利润较高的商品上。1999-2020年间制造业27个行业每年平均出口商品种类3398 种,出口种类覆盖率平均达到93.39%,说明中国制造业依靠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制造业出口产品的多样化,但是由统计数据分析可知,尽管制造业出口种类覆盖率维持在90%以上,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产品种类在逐年下降;制造业出口商品集中度层面,按出口额排序的前5%的商品出口额占制造业出口总额的63.27%,并且呈现上升的趋势,可以一定程度上说明制造业行业出口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因此,中国制造业出口同时具有多样化和专业化的特征。
表1 制造业出口总体规模与结构特征
2.制造业出口专业化动态分析
从2000-2020年制造业分行业出口专业化指数的均值来看,出口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前三个行业是41 仪器仪表制造业、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中的41 和40 行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我国高新技术行业起步比较晚,工艺基础薄弱,早期依靠承接加工贸易而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可能出口种类在一定时期锁定于固定种类,出口的专业化程度较高。行业25 属于资源密集型行业,由于该行业为重资本、重技术投入的行业,因此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加之该行业中企业拥有的生产要素有着较高的生产专用性,出口产品专业化能够有效降低行业的固定成本,实现行业的规模经济。出口专业化居于后三位的分别是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6 烟草制品业和21 家具制造业,这三个行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可能的原因在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较为明显比较优势,行业充分发展后行业出口分散化,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加强调可变成本,行业通过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增加整个行业的出口总额,从而达到规模经济的效应。
表2 显示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指数测度结果,根据测度结果观察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出口专业化的整体变化趋势。从中可以发现,出口专业化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的行业有:13 农副食品加工业;14 食品制造业;21 家具制造业;22 造纸及纸制品业;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4金属制品业;36 专用设备制造业;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5 通用设备制造业;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专业化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的行业有:15 饮料制造业;16 烟草制品业;21 家具制造业;22 造纸及纸制品业;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8 化学纤维制造业;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4 金属制品业;35 通用设备制造业;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余的制造业行业则是出口专业化指数波动过于频繁或者变化不大的行业。
表2 制造业出口专业化动态特征
总体上分析,出口专业化指数较高的行业集中在高技术行业,并且这些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指数近年来具有上升的趋势,而中低技术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指数较低,并且中低技术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指数近年来具有下降的趋势。
3.制造业出口多样化动态分析
从2000-2020年制造业分行业出口多样化指数的均值来看,出口多样化程度较高的前三个行业是27 医药制造业、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可能的原因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与风险,医药制造业对外出口贸易规模的增加主要依赖于新产品的出口,所以27 医药制造业的出口多样化程度较高(刘霞等,2022)。中国数字产业发展迅速,数字技术持续创新发展,而且该行业一直是国家政策引领发展的行业,鼓励推动创新发展,加之电子信息行业所涉及的产品应用广泛,行业出口产品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出口多样化程度较高。学者段连杰(2018)测算出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行业的出口门槛最高,该行业的企业除面临来自国外竞争对手激烈的竞争之外,国内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残酷,因此行业为了获取国际市场份额会做更加多的产品创新和实现产品的差异化,以满足国际市场上不同的消费者偏好,因此该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水平较高;出口多样化居于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 纺织业和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7 纺织业和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出口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因此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较低。
表3 显示了中国制造业分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指数测度结果,根据测度结果观察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出口多样化的整体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出口多样化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的行业有:13 农副食品加工业;16 烟草制品业;17 纺织业;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1 家具制造业;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34 金属制品业;35 通用设备制造业;36专用设备制造业;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多样化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的行业有:14 食品制造业;15 饮料制造业;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0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2 造纸及纸制品业;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27 医药制造业;28 化学纤维制造业;29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余的小部分制造业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指数波动较为频繁或者变化不大,无法做趋势分析。总体上分析,高技术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水平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低技术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选取了集中度测度方法中的泰尔指数来测度2000-2020年制造业27 个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水平,基于商品种类计数方法,辅以产品差异化测度方法来测度出口多样化水平。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制造业同时具有出口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第二,出口专业化指数较高的行业集中在高技术行业,并且这些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指数近年来具有上升的趋势,而中低技术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指数较低,并且中低技术行业的出口专业化指数近年来具有下降的趋势。可能的原因在于:第一,中国属于后发优势国家,早期依靠承接加工贸易而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出口种类在一定时期锁定于固定种类,出口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我国低技术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行业充分发展、后行业出口分散化,行业通过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增加整个行业的出口总额达到规模经济的效应。第二,高技术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水平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低技术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可能的原因在于:高技术行业相对更依赖于先进高价的机器设备,找准最具有优势的产品进行生产和出口才能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实现,低技术行业对可变成本变化敏感,多样化的出口和生产更能够促进整体销量而获利。本文的研究结果旨在为中国制定促进高质量贸易发展提供现实的制造业出口结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