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余庆县辣椒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其防治技术

2023-10-10王定军申建忠

农技服务 2023年9期
关键词:余庆县乳油田间

王定军,胡 容,曾 强,申建忠

(1.余庆县种植业发展服务中心,贵州 余庆 564400;2.余庆县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贵州 余庆 564400)

辣椒(Capsicum annuum)为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L)植物,原产于中拉丁美洲热带地区的墨西哥。现在世界各国普遍栽培,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南、云南、陕西等省及河南省淅川县、河北省鸡泽县和内蒙古托克托县。辣椒为我国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其种子油可食用、果亦有驱虫和发汗之药效。以鲜椒和干辣椒供食用,干辣椒提取物作药用。余庆县在1981年前为农户零星种植,八十年代辣椒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九十年代开始规模化种植,截至2022年余庆县辣椒种植面积达0.73 万hm2。随着辣椒种植年限的增加,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辣椒病虫害发生种类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经济损失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余庆县椒农的增产增收。为摸清余庆县当前辣椒发生病虫害种类和危害情况,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辣椒稳产增收,生产无农药残留污染的辣椒产品,于2020—2022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辣椒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旨在为余庆县辣椒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余庆县位于贵州腹部,遵义市东南角,东经107°26′~108°02′,北纬27°08′~27°42′,全年无霜期280~320 d,年平均气温16 ℃以上,年平均降雨量1 173 mm,耕地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调查地点为余庆县的子营街道办、白泥镇、龙溪镇、构皮滩镇、敖溪镇、松烟镇、关兴镇等地辣椒种植区,调查地点海拔高度550~1 100 m。

1.2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2020—2022年,每年3—11月。从辣椒播种后出苗开始,每隔10~15 d调查1次。

调查方法:用踏查法查看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根据田间发生病虫害情况再采用五点取样法进行调查,每点取样50株进行调查。调查内容:调查辣椒发生病虫害种类和危害情况,田间根据发生病害的症状进行田间鉴定,初步确定发生的病害种类,同时采集发生病害标本在室内进行病原鉴定。田间发生的害虫根据田间虫态形态特征进行种类鉴定[1-3]。

病虫害发生时期划分:辣椒出苗至移栽返青期为辣椒苗期;移栽返青后至辣椒果实转色前为前中期;辣椒果实开始转色至收获为中后期。

发生程度划分标准:根据田间发生病虫害危害后造成的损失情况确定发生程度,发生程度划分标准为:1 级(轻发生),田间病虫害危害损率5%;2级(中等偏轻发生),田间病虫害危害损率10%;3 级(中等发生),田间病虫害危害损率15%;4 级(中等偏重发生),田间病虫害危害损率20%;5 级(大发生),田间病虫害危害损率25%[4]。

普遍发生和局部发生的划分:在调查区域内都有发生的为普遍发生;在调查区域内只有部分地方发生,而在调查区域的其他地方没有发生的为局部发生。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

调查结果表明,在余庆县辣椒种植区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种类有21 种。其中,真菌病害12 种,即辣椒立枯病Rizoctoniasolani、辣椒 猝 倒 病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辣椒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Pers、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Leonian、辣椒炭疽病C.capsici(syd.)E.J.ButleretBisby、辣椒白粉病Leveillula taurica(Lev.)G.Arnaud、辣椒白星病Phyllosticta capsiciSpeg.、辣椒斑点病Septoria lycopersiciSpeg.、辣椒黑斑病Alteraia alternata(Fr.)Keissl、辣椒黑霉病Stemhylium botryosumWallroth、辣椒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Schlecht.f.sp.I.vasinfectum Snyd.et Hans.、辣椒根腐病Fusarium solani(Mart.) App.et Wollenw.ex Snyder et Hansen;细菌性病害3 种,即辣椒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辣椒疮痂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pv.vesicatoria(Doidge.)Dye.[Xanthomonasvesicatoria(Doidge)Dowson]、辣椒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1.[Erwinia aroideae(Towns)Ho11and];病毒病1 种,即辣椒病毒病(Cuccmber Mosaic Virus,CMV);虫害4 种,即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蚜虫Aphis gossypiiGlover、蛴螬Anomala corpulenlenta Mostchnlsky、害螨1 种,即茶黄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

2.2 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

2.2.1 病害 调查结果表明(表1),在辣椒苗期发生病害有辣椒立枯病、辣椒猝倒病、辣椒病毒病、辣椒灰霉病,发生高峰期在4月中旬—6月上旬,发生程度2~3 级,除辣椒病毒病局部发生外,其余病害普遍发生;在辣椒生长前中期发生病害有辣椒疫病、辣椒白粉病、辣椒白星病、辣椒斑点病、辣椒疮痂病、辣椒软腐病等,发生高峰期在5月下旬—8月上旬,发生程度1~4级,发生普遍;在辣椒生长中后期发生病害有辣椒炭疽病、辣椒黑斑病、辣椒黑霉病、辣椒枯萎病、辣椒青枯病、辣椒根腐病等,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旬—8月下旬,发生程度1~4 级,辣椒黑斑病、辣椒青枯病、辣椒根腐病局部发生,其余病害普遍发生。种子带菌(毒)和土壤带菌(病残体)是病原的主要来源,辣椒连作导致病害加重发生、特别是土传病害,在辣椒生长期间降雨和田间湿度影响病害的发生流行[1-3]。

表1 余庆县辣椒主要病害发生危害情况

2.2.2 虫害 调查结果表明(表2),虫害发生危害情况,小地老虎第一代幼虫在4月下旬—5月中旬发生,危害辣椒幼苗地上部,发生程度2~3 级;斜纹夜蛾在辣椒生长中后期6月中旬—8月中旬发生危害,发生程度3 级;蚜虫在辣椒结果期5月上旬—6月中旬发生危害,发生程度2级,同时传播病毒;蛴螬为金龟子科幼虫,主要发生在砂质壤土,4月中旬—5月下旬越冬代幼虫危害,6月下旬—9月上旬新一代幼虫开始危害,发生程度1~2级;茶黄螨在辣椒生长中后期5月中旬—7月中旬发生危害,发生程度3~4级。

表2 余庆县辣椒主要虫害发生危害情况

3 辣椒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采用无病虫种子;不与茄科植物连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3.2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将种子在阳光下曝晒2 d,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晒种后用0.5%磷酸三钠,或高锰酸钾300~400 倍液,或1%硫脲药液浸泡种子20~30 min,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药剂浸种后使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后,再用25~30 ℃的温水浸泡8~12 h 促进种子萌发。

3.3 土壤处理

对发生蛴螬的地块,在播种前用5%辛硫磷颗粒剂2 000 g/667m2撒施以防治蛴螬。

与茄科植物连作地用10 亿/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 000 g/667m2在播种前整地施用防治土传病害。

3.4 物理防治

使用杀虫灯或糖醋液诱杀小地老虎、斜纹夜蛾、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的成虫。辣椒移栽后人工捕杀小地老虎幼虫。辣椒移栽后悬挂黄板30张/667m2诱杀蚜虫。

3.5 生物防治

种植时使用10 亿/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 000 g/667m2拌泥土撒施防治辣椒根腐病等土传病害,使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颗粒剂10 kg/667m2撒施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

3.6 带药移栽

在辣椒移栽前1~2 d,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5 g+20%甲氰菊酯乳油10 mL对水15 kg喷施苗床。

3.7 防治药剂

在防治适期对症及时施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病害主要摘除发病中心病株上的病叶,同时对发病田块施药防治1 次,未发病田和发病田在防治适期施药防治。虫害在低龄幼虫或低龄若虫期施药。

防治辣椒立枯病和猝倒病,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30%精甲·噁霉灵可溶液剂)1 500倍液喷施苗床,或5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苗床。

防治辣椒病毒病,辣椒苗期到现蕾前使用60%吗胍·乙酸铜可溶片剂70 g/667m2、40%烯·羟·吗啉胍可溶粉剂120 g/667m2、5.9%辛菌胺·吗啉胍水剂70 g/667m2、40%毒氟灵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1%香菇多糖水剂120 mL/667m2对水60 kg 喷雾;对发病田块同时增施硫酸锌120 g/667m2和施芳(氨基酸水溶肥100 mL/667m2)对水60 kg喷雾增强辣椒的抗病能力。

防治辣椒灰霉病、辣椒疫病、辣椒炭疽病等真菌性病害,发病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40%唑醚·代森联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50 g/667m2等保护剂,发病后用72%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50 g/667m2、40%唑醚·咪鲜胺水乳剂100 mL/667m2、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20 g/667m2、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5 mL/667m2、250 g/L 丙环唑乳油45 mL/667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4 g/667m2、25%吡唑嘧菌酯乳油32 g/667m2、10%烯酰吗啉水乳剂64 mL/667m2等对水60 kg喷雾。

防治辣椒细菌性疮痂病、辣椒青枯病、辣椒细菌性软腐病,用3%噻霉酮水分散粒剂60 g/667m2、2% 宁南霉素水剂300 mL/667m2、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60 g/667m2、20%噻菌酮悬浮剂100 g/667m2等对水60 kg喷雾。

防治辣椒根腐病,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30%精甲·噁霉灵水剂)1 500 倍液、5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施用方法为灌根,每株灌150~200 mL药液。

防治斜纹夜蛾,用20%甲氰菊酯乳油10 mL/667m2、2.5%溴氰菊酯乳油20 mL/667m2等对水60 kg喷雾。

防治茶黄螨,用24%虫螨腈乳油50 mL/667m2、10%联苯菊酯乳油100 mL/667m2、30%吡丙·虫螨腈悬浮剂100 mL/667m2、8%阿维·哒蟥灵乳油60 mL/667m2、15%哒蟥灵乳油50 mL/667m2等对水60 kg喷雾。

防治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2 g/667m2、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 g/667m2、2.5%溴氰菊酯乳油10 mL/667m2、20%甲氰菊酯乳油20 mL/667m2对水60 kg喷雾。

猜你喜欢

余庆县乳油田间
春日田间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田间地头“惠”果农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My Pen Pal
My winter holiday plan
My weekend plan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