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锦屏县12个常用甘蓝型油菜品比试验

2023-10-10龙胜碧杨文珍马星桃田从仁冯泽蔚

农技服务 2023年9期
关键词:锦屏县甘蓝型病株

吴 明,龙胜碧*,杨文珍,王 坤,马星桃,田从仁,凡 迪,冯泽蔚

(1.贵州省锦屏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锦屏 556799;2.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 550001)

油菜是锦屏县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也是最大的油料作物,年栽培面积3 533 hm2以上,占全县全年作物播种面积的12.7%。锦屏县油菜主推品种类型为甘蓝型油菜,约占油菜种植面积的95%以上,当地白菜型油菜约占油菜种植面积5%。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主要来源于四川、湖南和贵州等省份,全县推广品种接近40 个,品种多、乱、杂。锦屏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6.4 ℃,年均降雨量1 333.6 mm,地势走向西北部向东南部倾斜,西北部为中低山地貌区,东南部为丘陵盆坝区,南部坝区耕地面积为2 87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1.7%,是锦屏县油菜种植重点区域,也是贵州省油菜种植优势区域之一。但当前油菜生产成本高,品种更新慢,机械化生产程度低,种植油菜效益下降[1]。选择适宜贵州省锦屏县种植的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选用当地市场销售量较大的12个常用甘蓝型油菜品种开展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锦屏县种植的优良品种,提升油菜种植产量水平,指导油菜生产,为油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敦寨镇架寨村,海拔410 m,年平均气温16.7 ℃,无霜期320 d,降雨量1 331 mm。地形地貌属于低山丘陵盆坝区,土层深厚,肥力中上。潮砂泥田,耕层土壤pH 5.6、有机质含量34 g/kg、全氮含量1.8 g/kg、有效磷含量21.6 mg/kg、速效钾含量67.3 mg/kg。

1.2 供试品种

参试油菜品种11 个。郎油1001,四川三青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庆油3 号,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生产;金油8 号,贵州百隆源种业有限公司生产;邡油777,四川邡牌种业有限公司生产;德油5 号,四川德福农种业有限公司生产;德油8848,四川省德油生物种子有限公司生产;德油AAA,四川省德油生物种子有限公司生产;庆油8 号,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神舟油1 号,四川科乐油菜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华油杂50,谷城圣光种业有限公司生产;奥星油99,四川省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参试油菜品种均购于当地市场。以当地甘蓝型常规品种作对照(CK),由当地百姓提供。

1.3 试验设计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1个品种设1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各处理小区长10 m、宽2.2 m,小区面积22 m2,栽培株行距31.4 cm×43.5 cm,栽培密度为4 880 株/667m2。重复间间距50 cm,处理间间距40 cm,试验区周边设1 m 以上保护行。油菜生长期间观察和记载植株的抗逆性、生育进程等。发病程度分级标准:病株率为0%~30%,轻度;病株率为30%~60%,中度;病株率为60%~100%,重度。2022年2月28日对各处理冻害薹裂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各品种成熟期先后于2022年4月27日—5月10日开展测产验收。

1.4 栽培管理

采取育苗移栽方式,于2021年9月22日播种,9月25日发芽出苗,10月14—17日大田耕犁分厢整地,10月18日移栽,栽培密度为4 880 株/667m2,大田基肥施用80 kg/667m2氯化钾型高效复合肥(N∶P2O5∶K2O=15∶15∶15)+20 kg/667m2钙镁磷肥(P2O515%)+0.75 kg/667m2硼砂(B 11.3%),11月13日追施10 kg/667m2尿素(N 46%),未对油菜进行病害防治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油菜品种的生育进程

由表1可知,参试油菜品种播种期至移栽期均一致,生育期为213~225 d。其中,邡油777、庆油8号、华油杂50最长,德油5号、德油8848、德油AAA 最短;德油5 号、德油8848、德油AAA 现蕾期至成熟期均较早,从抽薹期开始,邡油777、庆油8号、华油杂50各生育进程均较其他油菜品种晚。

表1 参试油菜品种的生育进程

2.2 参试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在试验品种栽培密度一致的条件下,各品种株高为146~186 cm,其中,郎油1001 最高,其次为常规品种及德油5 号(185 cm),奥星油99 最低;单株角果数为261~487 个,德油8848 最多,奥星油99 最少;一次分枝数为7.4~12.8个,郎油1001最多,其次为德油5 号(12.6 个),奥星油99 最少;二次分枝数为2.4~13.8 个,邡油777 最多,其次为常规品种(9.6 个),奥星油99 最低;角果长度为6.8~9.6 cm,邡油777 最长,郎油1001 最短;角果粒数除奥星油99(14.1粒)和郎油1001(15.8粒)较低外,其余品种为17.3~18.3 粒;郎油1001、德油8848、德油AAA、庆油8 号、常规品种的籽粒颜色为棕黑色,邡油777、德油5 号、神舟油1 号、华油杂50、奥星油99 的籽粒颜色为黑色,庆油3 号的籽粒颜色为黑或棕色,金油8 号的籽粒颜色为黑、黄或棕色;千粒重为3.8~6.8 g,奥星油99 最重,常规品种最轻,其余品种为4.3~5.3 g。

表2 参试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

2.3 参试油菜品种的产量

由表3 可知,除奥星油99 外,其余品种的油菜产量与常规品种(124.7 kg/667m2)相比,均表现为增产,其中德油8848 的产量最高,为182.9 kg/667m2,德油5 号其次,为179.4 kg/667m2,德油AAA 第三,为166.8 kg/667m2,分别较常规品种增产58.2 kg/667m2、54.7 kg/667m2、42.1 kg/667m2,增幅为46.7%、43.9%、33.7%。

表3 参试油菜品种的产量

2.4 参试油菜品种的抗逆性

由表4 可知,德油5 号、神舟油1 号、郎油1001、邡油777 和庆油8 号的薹裂情况较重,薹裂率分别为30.3%、48.1%、12.2%、8.1%和10.3%,其余品种均较轻。除常规品种稍有倾斜外,其余品种均未发生倒伏现象。郎油1001 和庆油3 号霜霉病发生严重,病株率达100.0%;德油5 号和常规品种其次,发病程度均表现为中度,病株率分别为57.9%和48.6%;其余品种发病程度均为轻度。由于苗后期遭受长期阴雨和中度积水及薹期遭受中雪和低温等因素影响,给油菜菌核病发生创造条件,导致各品种均发生菌核病。其中,郎油1001、庆油3 号、金油8 号、德油5 号、德油8848、德油AAA、神舟油1 号发病程度均为重度,病株率为70.0%~94.9%;华油杂50、奥星油99 发病程度均为中度,病株率为44.2%和55.0%;邡油777、庆油8 号、常规品种发病程度均为轻度,病株率为20.0%~28.6%。

表4 参试油菜品种的抗逆性

3 结论与讨论

结果表明,12 个参试油菜品种中,德油8848 的综合表现最佳,其株高、分枝数、单株角果数、角果长度、角果粒数、千粒重等性状均较好,分别为174 cm、15.6 个、487 个、7.4 cm、17.8 粒、4.6 g,其生育期最短,为213 d,产量最高,为182.9 kg/667m2,抗倒伏,抗寒性(薹裂率为2.5%)较好,霜霉病、菌核病病株率分别为3.4%、75.0%,发病程度分别为轻度、重度。德油8848 可作为当地试推广品种,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防治菌核病,并做好田间水分管理。

油菜生长前期天气无异常情况,2021年12月—2022年1月遭遇2 次持续较长的降水,导致试验田块中度积水;2022年2月,油菜遭遇中雪及低温天气,导致各处理油菜叶柄断裂和薹杆开裂,影响油菜光合作用、营养输送及吸收,并给油菜菌核病的发生创造条件,进而对油菜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应进一步对德油8848 进行多点区试试验,为德油8848的推广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锦屏县甘蓝型病株
锦屏县林区养羊配套生产技术的应用效果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早熟甘蓝型春油菜‘年河1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2017甘蓝型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京华165”选育和栽培技术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
室内水淹和田间模拟湿害对甘蓝型油菜耐湿性鉴定
锦屏县 1961—2008年气温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