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密闭烟叶仓库烟草粉螟不同防治方法的防效

2023-10-10马显滔刘亚琴陈小根

农技服务 2023年9期
关键词:电击杀虫烟雾

马显滔,陈 明,刘亚琴,陈小根,刘 洋,白 浩,李 云

(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麒麟复烤厂,云南 曲靖 655001)

烟草行业是我国传统行业之一,卷烟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卷烟企业推进集中加工,卷烟配方向跨区域、跨品种、跨等级方向发展,配方规模激增。在烟叶复烤加工前,需对原烟进行工业标准分级,在分级后对不同产地、等级、品种的烟叶进行配方配比。为更好满足烟叶配方配比需求,工业分级后的烟叶原料(半成品)需1~5个月时间暂存,在此期间,因初烤烟叶含水率较高,外界环境多为高温、高湿环境,导致选后烟叶易遭受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等害虫的危害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烟草粉螟Ephestia elutella(Hubner)是烤烟的主要害虫之一,会造成存贮烟叶破损、等级质量下降、虫粪虫尸污染烟叶等损失,严重影响烟叶商品价值[1]。目前,烟草粉螟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2-3]、化学防治[4-5]和生物防治[6]。物理防治主要有卫生清洁、物理阻隔、高低温杀虫、辐射防治和气调防虫等;化学防治是利用有毒化学试剂作用于虫体,致其无法进行生理活动或死亡,实践中主要有喷洒防护剂和密封熏蒸2种;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天敌防治、微生物杀虫和性信息素诱捕等。其中,化学防治是控制烟草粉螟危害的主要途径[7]。

现行烟叶保管养护方法和标准指出,当诱捕板一周内平均每板诱捕到的虫数大于10头时,须组织杀虫,露天货位堆码和室内库房堆码的原烟烟包采用喷洒防护剂和熏蒸杀虫的方式灭虫,密闭仓库堆码的成品片烟可采用密封熏蒸杀虫或气调技术杀虫[8-10]。然而,对于存储选后原料烟叶的非密闭仓库,烟草行业杀虫技术和标准中并未给出相应的防控和消杀方法。为此,借鉴原烟和片烟烟草粉螟防治技术,通过试验探索非封闭式烟叶仓库烟草粉螟防治方法,为非封闭式烟叶仓库的烟草粉螟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在云南烟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麒麟复烤厂内3 个备料区和存放选后烟框和选后烟叶的10—15 号非密闭仓库内进行,每个仓库容积为1万m3。

1.2 供试虫源

各仓库内自然发生的烟草粉螟成虫和幼虫。

1.3 试验设备与材料

烟草粉螟性激素诱捕板,日本富士香料株式会社生产;电击型灭蚊灯,诱捕距离约为20 m;清扫工具等。

10.4%氯菊·烯丙菊水乳剂(列喜镇),德国拜耳生产;烟雾增效剂,小鼠急性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2 h)>10 000 mg/m3,属实际无毒级;热烟雾机施药设备,释放烟雾粒径≤20 μm。

1.4 试验方法

于试验仓库内分别实施人工清扫、电击型灭蚊灯杀虫、化学药剂喷杀、物理+化学组合方式杀虫。试验仓库放置诱捕板,以其在采用各杀虫方法后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即未杀灭的烟草粉螟数量考察烟草粉螟防效。每栋仓库放置6 块诱捕板,编号为1—6 号,悬挂在距地面1.5~1.8 m 处,远离直射光,诱捕板更换时间参照诱捕板使用说明。

1.4.1 人工清扫 10 号仓库采用人工清扫,早晚各1 次,同时以11 号仓库为对照,不采取任何杀虫措施。连续2 周对10 号仓库和11 号仓库进行虫情监测,记录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

1.4.2 电击型灭蚊灯杀虫 利用光诱原理将烟草粉螟吸引后,通过静电电击瞬间将其杀灭。在12 号非密闭仓库内进行试验,仓库总长度为572 m,按电击型灭蚊灯的诱捕距离20 m 进行测算,安装电击型灭蚊灯28 盏,安装完毕后对该仓库进行为期1周的虫情监测。

1.4.3 菊酯类化学药剂喷杀 借鉴《烟草育苗材料烟雾消毒方法》[11],通过烟雾机将防控药剂释放到密闭空间内。烟雾防控药剂用量按药剂使用说明书进行配比,其中列喜镇500 mL、水1 500 mL、烟雾增效剂1 500 mL。在13 号仓库内进行试验,6月20—27日不进行药剂喷雾,6月28日熏杀,熏杀后悬挂烟草粉螟性激素诱捕板,连续1个月对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进行记录。

1.4.4 物理+化学组合方式杀虫 2018年生产季前的9月第1周至10月第3周、2018年10月第3 周至2019年1月第4 周的生产季节期间,分别于2018年10月22日、12月5日、2019年1月30日在备料区和选后烟叶暂存区非密闭仓库,以人工清扫、电击型灭蚊灯杀虫+列喜镇的组合方法进行1 次烟草粉螟防治,共3次。每次消杀后对备料区及顶棚相连仓库间相邻区域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进行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人工清扫方式对烟草粉螟的防效

从表1 可知,在实施人工清扫的10 号仓库内,诱捕板第1 周捕杀的平均虫口数为10.33 头/板,第2 周为29.00 头/板。未采取任何措施的11 号仓库内,诱捕板第1 周捕杀的平均虫口数为16.83 头/板,第2 周为47.33头/板。说明采用人工清扫方式可抑制非密闭仓库内烟草粉螟数量的增加,有效减少烟草粉螟虫口数量,但达不到烟叶养护要求的烟草粉螟防治标准。

表1 10号和11号仓库内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

续表1

2.2 电击型灭蚊灯对烟草粉螟的防效

由图1 可知,每盏灭蚊灯1 周内有效诱捕烟草粉螟成虫数量未超过16 头,但在10 头以上,虽能降低仓库内虫口数量,但未达到防治标准。

图1 灭蚊灯1周内诱捕的烟草粉螟数量

2.3 化学药剂对烟草粉螟的防效

由图2 可知,6月21—27日未进行烟雾杀虫,13 号仓库内诱捕板捕杀烟草粉螟总数为144 头,1 周内诱捕烟草粉螟32 头/板;6月27日实施烟雾杀虫后,12 d 内诱捕板未诱捕到烟草粉螟成虫,灭杀成虫率达100%;更换诱捕板后,第13 天和第14 天6 块诱捕板各捕杀烟草粉螟1头,说明采用化学药剂对非密闭仓库进行烟雾杀虫,可有效降低非密闭仓库2周内的烟草粉螟数量,且可将仓库内烟草粉螟的数量控制在每周每板10 头以下,符合防治标准。在试验的第3周,更换诱捕板后诱杀烟草粉螟的数量逐渐增加,说明随着时间推移,非密闭空间中灭虫烟雾的浓度下降,不能起到及时灭杀成虫的效果。

图2 化学药剂烟雾消杀前后仓库内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粉螟虫数量

2.4 物理+化学方法对烟草粉螟的防效

2.4.1 生产季前的仓库烟草粉螟防效 由图3可知,在非密闭仓库存放选后烟叶前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消杀烟草粉螟,从9月第1 周至10月第2 周,除10-12 号仓库相邻区域,备料区及其他仓库相邻区域诱捕板连续6 周内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在每板10 头以下,符合烟草粉螟防治标准。

图3 生产季前实施物理化学组合消杀后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烟粉螟数量

2.4.2 生产季的仓库烟草粉螟防效 由图4可知,在10月第3 周,各存放选后烟叶的备料区及各仓库相邻区域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均大于10 头/板;除10-12 号仓库相邻区域,从10月第4 周至11月第4 周,各备料区及各仓库相邻区域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均小于10 头/板;12月第1 周,各仓库相邻区域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大于10头/板,随后进行第2次物理化学组合消杀,接下来的5 周内,各备料区及各仓库相邻区域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在每周每板10 头以下,符合防治标准;次年1月第4 周,除12-14 号仓库相邻区域,其他区域的烟草粉螟数量仍符合防治标准。表明,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杀虫,5周内的烟草粉螟数量符合防治标准。

图4 生产季实施物理化学组合消杀后仓库内诱捕板捕杀的烟草粉螟数量

3 结论

对非密闭仓库采用人工清扫方式防治烟草粉螟,仓库内诱捕板第1周捕杀的平均虫口数为10.33 头/板,第2 周为29.00 头/板,低于未作人工清扫的对照组(第1周平均虫口数为16.83 头/板,第2 周为47.33 头/板),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烟草粉螟数量增加,但未达到烟叶养护要求的烟草粉螟防治标准(诱捕板1 周内平均诱捕虫数不超过10 头/板);采用电击型灭蚊灯防虫,其1周内有效诱捕粉螟成虫数量未超过16 头/盏,但在10 头/盏以上,虽能降低虫口数量,但未达到防治标准;采用化学药剂防虫,可将2周内诱捕的烟草粉螟数量有效控制在每周每板10 头以下,达到防治标准;采用物理+化学组合方法防虫,可使5周内的烟草粉螟数量保持在防治标准内。

综合比较,单独采用人工清扫和电击型灭蚊灯的物理方法能抑制烟草粉螟虫口数量增加,但不能满足烟草粉螟防治要求;采用化学防治的防效虽符合防治要求,但若需保持防效持久,需频繁实施药,增加防治成本的同时会给仓库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而采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见效快、防治时间长,还能降低化学试剂施用频次,提高防治效率的同时满足烟叶存储安全保管要求。该方法可作为非密闭仓库内烟草粉螟防控的参考。

猜你喜欢

电击杀虫烟雾
户外照明电击防护的几点建议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超级电击武器
咸阳锁紧烟雾与尘土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
电击武器的非致命效应研究
冬青油对蠕形螨体外杀虫的作用研究
会下沉的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