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色彩感知与心理效应

2023-10-10曾晓晖

名家名作 2023年15期
关键词:色相明度饱和度

曾晓晖

自电影艺术诞生起,人们就不断探索如何在银幕上展现感知过的和想要感知的世界。电影融合了戏剧、舞蹈、音乐、绘画等艺术,通过视觉与听觉呈现给观众。电影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视觉影像,电影视觉艺术由色彩、构图、光效、空间、运动等组成[1]。在视知觉中,色彩是人感知客观事物最直观的元素之一。“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的视觉器官在观察物体时,最初的20 秒内色彩感觉占80%,而形体感觉占20%;两分钟后色彩占60%,形体占40%;5 分钟后各占一半,并且这种状态将继续保持。可见,色彩给人的印象是迅速、深刻、持久的。”[2]电影色彩的表现力强,在电影艺术中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感染力,它能渗透整个影片,震撼心灵和传递情感[3]。它能展现电影基调,烘托氛围,树立风格;能使电影空间产生象征意义;在塑造角色时“不仅融于人物的表征,更是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外延与物化”[4];还可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电影在不断发展,而人们对艺术表现力的探索从未止步。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电影色彩从被感知到产生心理效应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空间。

一、电影色彩感知

色彩是人眼感知光波的结果。色彩物理学让我们知道光波的存在,不同的波长在人眼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著名的三棱镜实验证实了太阳光中包含不同波长的光谱。在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色带中,每种颜色所占的面积都不同。光谱中的色彩并不是简单的、边缘明显的色块,在每种颜色之间可能存在有千万种中间色相。

电影通过放映设备将光波映射在人眼中,透过眼球的晶体和玻璃体形成折射后抵达视网膜。视网膜上分布着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密集分布在中心凹区域,对强光和色彩的灵敏度很高。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区域,在低光照条件下更加灵敏,可以感受物体的相对亮度和形状,但对颜色却没有感知。这也是我们的视觉习惯在电影画面中间区域捕捉主体,一旦主体偏离中间区域,我们必须转动眼球或者头部,利用视锥细胞去追随以看清画面中主体的颜色、亮部等细节的原因。视网膜上的节细胞将从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处得到的信号传输到大脑处理视觉的纹状皮层区域。在纹状皮层的不同区域,分别传递和处理简单视觉、图形与客体形状、轮廓、空间、大小以及颜色相关信息(见图1)。

图1 大脑处理视觉的纹状皮层区域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医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解剖学家丹尼尔·费勒曼和他的研究小组通过对猕猴的研究,发现在观看不同色彩的时候,猴子大脑的血液峰值会在细条纹区的特点部位呈现出系统性的变化。红色的血液流动峰值区域紧挨着橙色的血液流动峰值区域,接着是黄色的。他认为大脑为每种颜色编译了各自的空间代码,峰值活动区域的位置决定了眼睛看到的颜色。许多实验研究表明: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大脑,继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有的科学家认为人还可以从皮肤的神经感知到色彩,对不同光波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古尔德斯坦在《关于色彩对机体机制的影响的实验观察》中提道:“波长较长的色彩,能对机体引起扩张性反应,波长较短的色彩则会引起收缩性反应。”在不同颜色的刺激下,机体整体或向外界扩张或向中心收缩。由此可见,人们对色彩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有一定的共性:红色往往使人紧张,黄色使人振奋,绿色使人平和,蓝色使人冷静,等等。但色彩引发观众的心理反应,并不只是简单的生理变化导致情绪产生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指出,只考虑因刺激而产生反应的公式是片面的,应将经验和行为看作一个整体,以整体的动力结构观看待和研究心理现象。主体当下感受到的或体验到的一切,即是主体在对现象的认识过程中所把握到的经验。这种经验是一个整体,它和外界的直接客观刺激并不完全一致。通过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看待电影色彩产生的心理效应。

二、电影色彩的心理效应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又称“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代表人物考夫卡提出“心物场”(Psychophysicalfield)的概念:世界是心物的,是由经验世界和物理世界两个不一样的世界组成。他将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之为心理场(Psychologicalfield),称被感知的现实为物理场(Physicalfield)。心理场与物理场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但人的心理活动却是二者结合的“心物场”。在观影过程中,知觉主体——观众的心理活动亦是“心物场”的体现。当观众沉浸在电影作品中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也同时运作,与环境交互作用着。正如让·米特里指出的:映像在电影的事物只是展示了一个方面,却能以事物展示的内容为出发点超越该内容。影像总能为被摄内容增添某些意义,在影像上的事物能获得客观存在的事物并不具有的表意整体,这正是电影艺术与观众“心物场”的体现。

电影色彩既是电影吸引观众视觉注意力、渲染氛围的重要视觉元素,也是表达情感、展现思想的有力手段。色彩具有表征性,观众通过感知电影色彩,从而产生了联想和情绪。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主体总会按照一定的形式把经验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因此,观众对色彩产生心理效应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结合了物理、生理和心理的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的复杂过程。我们可以通过色彩的三种属性——色相、明度和饱和度,来思考电影色彩对观众产生的心理效应。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从光学意义上说,色相差别是光波的不同波长产生的,基本的色相为红、橙、黄、绿、蓝、紫。每个人可以辨认的色相种类数量不等,一般来说人可以分辨上百种甚至更多的不同色相的颜色。法国的克·麦茨在《当代电影理论问题》中提道:“在艺术中(不仅在艺术中),用彩色来表意不等于在颜色与‘情感’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起表意作用的是各种颜色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电影画面的色相方面的心理效应,更多是基于色相搭配形式。例如《辛德勒名单》中的红衣小女孩,观众对红色衣服的深刻印象事实上是基于整部影片的黑白色产生的对比。当这一抹暗红色作为画面上唯一的色相出现的时候,观众会迅速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小女孩的身上。红色与血的颜色相同,在单调的黑白画面中令人联想到了生命、人性、希望以及战争以外的美好事物。在几个主观镜头中红色的饱和度并不高,面积也不大,观众需要在画面中仔细辨认,反而增强了视觉对人物的注意力。在这一过程中,观众将个人经验、主观意愿与电影作品产生互动。当红色出现在堆放死人的推车上的时候,此时的小女孩形象已经无法辨清,但刚才的红色在观众内心已产生了一种象征符号,暗示着生命、希望等美好事物,观众不但认出了小女孩的尸体,也意识到了美好事物的消亡。这里的红色强化了剧情,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当色彩中加入黑色时,明度降低,显得沉重阴暗;加入白色时,明度提高,有轻盈通透感。明度的高低与观众的性别、性格也有所联系,调查表明,多数女性更偏爱柔美清新的高明度画面,而男性则偏爱低明度、对比度强烈的画面。例如,《七宗罪》里的色彩明度低于日常光线明度,营造出了阴郁压抑的氛围,成为此类影片的经典。色彩的低明度从视觉印象上带给观众阴沉不适的生理感受,唤起与宗教信仰、社会环境等关联的深层联想。该片以低明度的色调渲染宗教信仰与信条带给人们的另一面影响,把宗教信条、法律和社会伦理道德摆在观众的面前,令人深思。而岩井俊二的作品则多以高明度画面抒情,如《四月物语》《情书》等影片。画面明亮通透,巧好契合了人们内心对青春的印象——纯洁、简单、清新、充满希望。高明度的画面令观众放松,能更轻易地将青春体验、个人情感经验与影片结合起来。

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即色彩的纯度。饱和度取决于色彩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灰色的比例。饱和度越低,对人的视觉刺激越少,引起的情绪反应也越少;饱和度越高,色彩越鲜艳,对人的视觉冲击越大。当电影色调的饱和度高于我们的日常色彩感知经验时,能带给观众一种不真实感。在《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布达佩斯大饭店》等影片中,高饱和度色调为电影镀上了一层超现实主义色彩。高饱和度色调能传递给人幸福、童真、快乐、幻想、神奇、兴奋、活泼等感受。饱和度越高,心理所受的冲击越大。过高的饱和度往往给人刺激、非正常、暴力、危险、眩晕等感受。例如,《天使爱美丽》是一部令人赏心悦目的影片,画面色彩浓郁,以红绿对比色为主。画面亮部呈现出黄色和绿色,暗部则呈现出赭石色和橄榄绿色,将对比色统一在了“暖”色调中。这样搭配出来的色彩并不刺激,显得优雅浪漫。该片细腻优雅的配色富有质感、饱和度适当,色彩浓郁但不过分刺激视觉,令观众获得欢愉、放松、舒适的心理感受。影片展现了女主人公富于想象力的世界,传达的美好童真和幸福感也似乎伸手可触。还有些影片利用剪辑手法,使观众对不同的饱和度画面产生了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反差。例如,《黑暗中的舞者》在叙事中使用两种不同的饱和度,用以区别莎玛的现实与幻想的世界。压低了饱和度的画面压抑冰冷,恰好描绘出快要失明的莎玛眼里的主观世界,同时也是残酷的现实世界。幻想的歌舞场面色彩饱和度略高一些,既传递了想象世界的情感色彩,又能与影片的整体调性统一。当观众对影片色彩产生生理、心理的反应时,更容易接受和解读莎玛的视觉状况以及她的内心感受。这类影片还有《天生杀人狂》等,也是利用不同饱和度的画面表达角色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此外还有一些另类表现手法,如《罪恶之城》中以黑白为基调,唯有鲜红的血液、丝缎般的金发、黄色怪物、血红的嘴唇、碧蓝的双眸等部分以饱和度较高的单色出现,用色浓艳、简单直白,刺激着观众的视觉。该片脱离现实色彩,利用色彩与观众之间的“心物场”,将象征性色彩的作为符号来解析角色人性中的善、恶、性、暴力、爱情等元素,营造出观众熟知的美式漫画风格,通过饱和度的高反差传达创作意图。

三、结语

电影可以依据色彩心理效应进行色彩运用,许多色彩心理研究详细列举了与每种色彩对应的心理反应及联想公式,能概括同一时期、一定区域和数量的大部分人的心理反应。但电影色彩的运用不应公式化地借鉴与套用。康定斯基在《艺术活动中的精神作用》中提到,一种色彩的表象和表现性往往可以因题材的改变而改变。有时候,同样的色彩因观众个体的经验差异而产生不同情绪和心理反应,例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此外还应注意到色彩特定的象征意义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差异,色彩也具有历史性,就算在同一地区,在不同时代人们对它的解读都不尽相同。电影的色彩运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公式化设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世界感知的经验信息不断增加,所产生的色彩心理效应的变化也影响着电影色彩的运用。

猜你喜欢

色相明度饱和度
苏联八色相环由来考述
——兼论八色相环的内涵
糖臬之吻
基于Coloro色彩体系不同色深公式的颜色深度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浅谈中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
印刷颜色的明度预测评价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巧用有机物的不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