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仪联合吞咽操对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2023-10-09姬美玲陈玲玲
姬美玲,陈玲玲
(1.梁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山东济宁 272600;2.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胸腔外科,陕西西安 710100)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体。吞咽障碍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多见,据统计约有30%~50%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此外,老年人受基础病及器官退化的影响,也会产生吞咽障碍的问题,若干预不及时,甚至会导致消化道溃烂,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现阶段,临床针对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多指导其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但该方案用时漫长,且只能延缓吞咽障碍的发展速度,临床效果有限。近年来,直接针对吞咽相关肌群进行电刺激治疗的方案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其能刺激吞咽反射出现,促进患者自主吞咽功能恢复[2]。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梁山县人民医院2021 年6 月要2022 年6 月收治的70 例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为对象,探析电刺激仪联合吞咽操对其吞咽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梁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 例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3],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2)同意参与本研究;(3)年龄逸65 岁;(4)近6 个月内未接受过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其他原因导致吞咽障碍者;(2)存在严重免疫类疾病者;(3)无法全程配合者。本研究已获: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信封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5):男性17 例,女性18例;年龄65~72 岁,平均年龄(68.56±3.44)岁;病程7~21 个月,平均病程(14.52±6.48)月。 研究组(n=35):男性15例,女性20 例;年龄66~73 岁,平均年龄(69.51±3.49)岁;病程8~23 个月,平均病程(15.51±7.49)月。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吞咽操康复训练。具体如下:(1)空吞咽法。将湿棉签冷冻备用,正式操作时,用冷冻棉球蘸少许水,对患者口腔各个部位进行轻微刺激,并让其微微仰头进行空咽,每次连续吞5~10 下,每天重复3~4 次。(2)声门上吞咽法。嘱患者取坐位,深吸气后屏住呼吸,两手掌支撑在椅子表面,用力推压,然后突然松开,同时声门突然打开,呼气并发出声音,每天重复5 次。(3)摄食训练法:训练时,嘱患者呈30毅仰卧位,头前倾,偏瘫侧肩部垫枕头,医护人员位于患者健侧。选取软硬适中、不易松动,且经过食道和咽部时易变形,不残留在黏膜上的食物进行训练,吞咽一口量以3~4 mL 为宜。每次进食吞咽后,指导患者重复空吞咽动作3~4 次,空吞咽时患者的下颌分别向左和向右转动,同时吞咽;之后嘱其向后弯曲颈部,再重复空吞咽3~4 次。持续治疗4 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刺激仪治疗。使用DJO 5923 型吞咽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苏州好博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72260252),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将正极放置于其第七颈椎,负极放置于喉结边,根据患者适应程度和电刺激仪操作规范调节参数和频率,设定预刺激时间7 min 左右;预刺激阶段结束后,继续调节正式治疗阶段的强度,持续20 min 左右。1 次/d,6 次/周,持续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1)吞咽功能评分:治疗前后,采用吞咽障碍指数量表(DHI)[4]对患者进行评估,分值为0~10 分,0 分代表无法吞咽,10 分表示正常吞咽。分数越高,表明吞咽功能越好。(2)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采用吞咽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5]对患者进行评估,共11个项目,满分220 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3)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治疗前后,通过吞咽造影检查测定患者吞咽时舌骨上移和前移距离。首先,在患者下巴处放置一枚25 mm 直径的硬币作为测量标尺,嘱其保持直立并向前看,在安静状态下拍摄图片。之后,嘱患者先后吞咽2 mL 流质、半流质及糊状食物,连拍频率设置为6 幅/s。最后采用ImageJ 图像分析计算出患者吞咽时舌骨及甲状软骨实际向上、向前移动的距离。(4)临床疗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DHI 评分及症状变化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DHI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逸45%,吞咽障碍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患者DHI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18%~44%,吞咽障碍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DHI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约18%,吞咽障碍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5)不良事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DHI评分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DHI 评分、SWAL-QOL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DHI 评分、SWAL-QOL 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比较[(x±s),分]
2.2 两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吞咽时舌骨上移、前移距离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吞咽时舌骨上移、前移距离都增长,且研究组上移、前移距离均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比较[(x±s),mm]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脑卒中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多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呕吐、昏迷和头痛,且多伴口角歪斜、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或智能障碍等后遗症。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但其后遗症问题仍无法避免,吞咽功能障碍即为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可导致进食困难,继而造成营养不良,诱发消瘦、乏力,严重时还会因呛咳出现肺内感染和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7]。因此,做好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干预,对保障患者安全,改善其预后有至关重要作用。
吞咽操是一种针对吞咽障碍患者开展的科学、全面的吞咽器官训练,在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中应用较为广泛。该训练可帮助患者在吞咽运动的刺激下,调动吞咽肌肉,使已被损伤的机体反射弧重新建立起来,从而强化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其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通过全面加强嘴唇、舌头、下颌和软腭的运动控制,能进一步提高吞咽肌肉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从而提高吞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8]。但大量实践表明,该方法见效较慢,且临床疗效与预期之间还有一定差距,故还应不断探寻其他干预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DHI 评分及SWAL-QO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丁金凤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电刺激仪联合吞咽操能有效提升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分析可知,吞咽电刺激疗法主要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和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通过刺激患者完整的外周运动神经,直接激活去神经的肌肉纤维,可增强虚弱的肌肉,改善局部血流量,有利于帮助患者重新控制喉部肌肉运动,使其吞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潇文[10]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电刺激仪联合吞咽操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舌骨活动度,且可减少吞咽运动训练带来的副作用和不适感,安全性相对较高。分析可知,电刺激仪和吞咽操疗法的结合可有效激发患者的喉咙肌肉,恢复肌肉群的系统协调,帮助其安全地吞咽,有效地向胃输送食物,使机体获得营养和水分,从而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11]。
综上所述,老年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电刺激仪联合吞咽操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进吞咽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