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唱歌的动物们

2023-10-09

大自然探索 2023年9期
关键词:阿尔斯通长臂猿曲调

鸟儿的“叽叽喳喳”声让春日里的每一天都充满悦耳的音乐

两只小生灵在林中欢声歌唱,发出一连串“叽叽喳喳”的颤音,你应我和,好不快活,好不热闹。闭上眼睛倾听,你一定会猜想,这是两只小鸟在婉转啼鸣。但你猜错了,事实上,这是一对阿尔斯通唱歌鼠的“声乐表演”。

阿尔斯通唱歌鼠是一种小型啮齿动物,生活在中美洲的云雾山林中,它们通过热情的歌唱与同伴交流。但它们的声音大多不在人类耳朵所能听到的音频范围内,因此,研究人员只能以我们能听到的音频来揭示唱歌鼠交响乐的秘密。

阿尔斯通唱歌鼠的表演推翻了一个普遍的假设:鸣禽是除了人类以外唯一会唱歌的动物

阿尔斯通唱歌鼠是一种小型啮齿动物,生活在中美洲的云雾山林中,它们通过热情的歌唱与同伴交流

研究发现,爱唱“高亢”歌曲的雄性唱歌鼠所唱歌曲长度越长,频率越高,它们体内的瘦素含量就越高。瘦素是脂肪组织产生的瘦蛋白,可为身体提供能量,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营养素对于一只会唱歌的老鼠来说可谓非常重要,因为唱一首“高强度”的歌曲,可能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大声发声并快速发出颤音。高亢的曲调响亮而悠长,可以更好地定位并传播得更远。一般来说,雄性唱歌鼠只在觉得自己有足够的能量时,才会引吭高歌。阿尔斯通唱歌鼠的表演推翻了一个普遍的假设:鸣禽是除了人类以外唯一会唱歌的动物。事实上,能彼此唱歌的动物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动物唱歌到底仅仅是为了寻找伴侣和标记领地所有权,还是因为它们就是喜欢唱歌,唱歌会让它们的生活充满快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歌声与其他声音的区别。歌声是什么?最近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们给出的最简单的歌声定义是:歌声是由一系列曲调和音调构成的,这些音调可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出现,形成类似于我们所说的旋律。自然界中动物发出的各种声音是他们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所有的歌声都是声音,但并非所有的声音都是歌声。根据这个定义,狗吠声、蛙鸣声或许多鸣蝉在一起发出的高亢嘹亮的大合唱,都不是我们所想象的歌声。

除了鸟类会唱歌之外,其他一些动物的音乐天赋同样令人瞩目,包括墨西哥无尾蝙蝠的即兴音乐创作、长臂猿和唱歌鼠的“二重唱”,以及茫茫大海中座头鲸的感人歌声。雄性墨西哥无尾蝙蝠在交配季节会用高频音调吸引雌性蝙蝠的注意,它们发出的高频声音人类耳朵是听不到的,需要使用特殊的音频设备才能“听到”。有趣的是,当雄性蝙蝠用它们的歌声成功引起潜在配偶的兴趣时,接下来雄性蝙蝠会很快将简单的曲调升级为包含一连串不同序列曲调的一首歌曲,目的似乎是为了让雌性蝙蝠对它保持足够长时间的兴趣,以便交配。雄性蝙蝠能迅速地重新组合这些序列,并从中发现雌性蝙蝠喜欢的曲调,这是动物在求偶压力下即兴创作的一个真实例子。

科学家认为,一首曲调可表现一定程度的构思和一种即興创作的能力。有趣的是,唱歌的动物通常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发声的,它们的歌唱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这种学习能力正是即兴创作的基础。

长臂猿是灵长类动物中技艺超群的歌手

许多灵长类动物都会唱歌,有些种类的长臂猿甚至还能“表演二重唱”

长臂猿是灵长类动物中技艺超群的歌手。并非所有种类的长臂猿都会唱歌,但那些会发出复杂唱腔的长臂猿通常会发出“嗬嗬”的长音或短促的爆发音。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发声机制在人类歌剧演员中很常见。长臂猿的“声乐作品”与它们的生存环境也有关系。例如,研究人员发现,有些种类的长臂猿在有捕食动物来袭时会发出声调独特的报警声,这种声音与它们平时的叫声完全不同。长臂猿也以求偶时热情的“二重唱”而闻名,科学家认为这有助于加强它们之间的社会联系。

但是,长臂猿并不是唯一会“二重唱”的动物。阿尔斯通唱歌鼠也会“二重唱”。它们通常会发出一些节奏明快的啁啾声,创作的曲目可包含近100个音符。研究还发现,唱歌鼠非常有礼貌,它们永远不会打断同伴的歌唱,每只唱歌鼠都会在同伴歌唱结束后暂停一秒钟,然后才开始唱自己的歌。神经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这种行为的神经学基础,他们认为,人类对话的进化根源可能正是基于这种轮流“说话”的机制。

鲸鱼能够创造出每个族群独有的长篇音乐曲目

座头鲸萦绕于茫茫大海的旋律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0年,美国生物学家罗杰首次在黑胶唱片上录制了鲸鱼的歌曲,并广为传播,这让公众产生了丰富的联想。鲸鱼的歌曲甚至对人类社会也产生了极大影响——20世纪70年代,“鲸鱼之歌”推动了反捕鲸运动的发展,并最终促使了世界各地捕鲸禁令的出台。

这个录音首次表明,鲸鱼的浅唱低吟是由独特的重复主题组成的。从那时起,科学家发现,他们可以通过鲸类独特的曲调来识别不同的鲸鱼族群。除了座头鲸以外,包括虎鲸和白鲸等在内的其他一些鲸鱼物种也会唱歌。

鸟儿的“叽叽喳喳”声让春日里的每一天都充满悦耳的音乐,你只要打开窗户,就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鸟叫声。但是如果过一个小时后再听,你就会发现,小鸟总是反复唱着同样的曲调。这些鸟类歌手通常都是雄鸟,它们反复不停地唱歌是在努力宣示自己的领地权并吸引配偶。

鸟儿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唱着同一首歌

其他动物通常通过小便“留言”来标记自己的领地,人类则会用栅栏等实物来标记属于自己的领地。但鸟类不做这些事,它们只要放开歌喉就可以了,而且它们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唱着同一首歌。

世界上有近1万种鸟类,其中每一种都是独特的存在,一般来说,挑选配偶的选择权在雌鸟,而非雄鸟,但采取主动的通常是雄鸟。雄鸟的歌曲基本上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嘿,路过的雌鸟请过来,听我来为你唱一首优美的歌!我是健康的雄鸟!过来看看我,怎么样?”

鸟类这种以歌传情的交配仪式对于雌鸟和雄鸟来说,都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因为高声唱歌需要一定的能量。雄鸟唱歌要占用大量原本可用来寻找食物的时间和精力,而且鸟鸣声还有可能让天敌更容易发现它;对于雌鸟来说,产卵和养育幼雏都需要大量精力,因此选择合适的另一半对它来说也非常重要。

雏鸟孵化出来以后,人们可能会听到另一种重复的鸟叫声。雏鸟饿了,会用叫声提醒妈妈,大概意思是:“妈妈,我饿了!我在这里呢!”

在冬季,鸟类相互唱和时用到的音符相对较少,或者只有一个音符。这些简单的音符只是让同伴了解自己的行踪,或者向同伴通报附近是否有食物。有趣的是,与说同一种语言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一样,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种鸟类也可能拥有不同的“方言”。

地理地形上的障碍,比如山峦河流的阻隔,通常会导致出现这种情况,因地形分居两地的同种鸟儿的曲调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一些变化。因此,如果你在外地度假时听到山雀的鸣唱与你平时所听到的山雀的歌声稍有不同的话,不用感到惊讶,因为它们虽是同一物种,但“方言”不同。

雏鸟饿了,会用叫声提醒媽妈,大概意思是:“妈妈,我饿了!我在这里呢!”

根据我们对歌声和旋律的定义,地球上会歌唱的物种可能还有很多。但为什么动物要用唱歌来表现自己和表达情感情绪,而不是通过普通的叫声(如犬类动物的吠叫声、羊群的“咩咩”声,或蜜蜂的“嗡嗡”声)来表达呢?科学家认为,动物们除了争夺地盘、配偶和食物之外,栖息在同一声学空间的动物还必须“争夺带宽”才能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事实证明,与一般的叫声相比,歌声的传播距离更远,并且还可以通过拖长的音调和变化多样的顺序组合等携带大量信息。动物们可以用歌声来划分领地,用歌声来提醒同伴警惕捕食动物来袭,或者像无尾蝙蝠那样用独特的发声技巧来求偶,在这些情况下,歌声显然比一般的叫声更实用。

但是除了这些功能性作用之外,动物唱歌会不会也可能是为了快乐?这个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知道动物都会玩耍,它们也有“情感生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物对音乐有情绪上的反应。

动物对音乐会有情绪上的反应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对老鼠的影响发现,音乐可以降低老鼠的血压,这可能与音乐可平静情绪有关。有科学家和音乐家合作,专门为动物创作了一些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基于动物的心跳或它们所熟悉的发声模式,并且在这些动物的发声音频和可听音频的范围内。他们设想,动物对这些定制音乐的反应可能会更大些。

他们为猫和南美绢毛猴谱写了一些曲调风格各异的曲目,然后观察它们听了这些音乐之后的反应。他们发现:音调尖锐、节拍断续的音乐会让猴子们兴奋起来,叽叽喳喳聒噪不休;而用与猫的喵喵声节奏相匹配的节拍合成的一系列的高音和滑音,可引起猫的强烈反应。

研究还发现,为动物们弹奏不同的曲调,可成功地让猴子产生或平静、或兴奋的反应;猫对专门为它们谱写的曲调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它们会靠近弹奏者或在他们身上磨蹭,这是它们在听到音乐后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如果弹奏的是普通的音乐则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猫对专门为它们谱写的曲调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科学家认为,音乐能激起动物的某些情感,如果我们能够对这些情感因素加以控制,就有可能改变动物的行为。另一组研究人员在一家兽医诊所的真实环境中测试专门为猫谱写的曲子时发现,在兽医为猫做检查的过程中播放这些曲子比播放其他曲子更能让它们保持平静。

音乐能够对动物产生一些情绪上的影响,这让我们意识到音乐诞生的进化根源,揭示音乐对人类进化和发展的深远影响。这些研究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动物唱歌真的是为了快乐吗?科学家认为,动物唱歌确有情感因素,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超出了目前的研究能力。最有趣的问题通常也是最难解答的。

长臂猿在嬉戏时的“二重唱”,会唱歌的老鼠与同伴交流时的唧唧声,以及鲸鱼族群中仿佛体现丰富情感的独特旋律,似乎表明动物的歌声中也有情感和欢乐。但果真如此吗?这是另一个有待破解之谜。

猜你喜欢

阿尔斯通长臂猿曲调
长臂猿,请上空中绳桥
Wake up, Bunny
无量山的精灵『体操健将』长臂猿
鄙视型礼让
布谷鸟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阿尔斯通联合体中标罗马尼亚ETCS2合同